查文庫>[第七單元]寫一篇讀後感> 【精品】烏塔讀後感作文集合十篇

烏塔讀後感作文

【精品】烏塔讀後感作文集合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地讀了《烏塔》這篇課文,心裡充滿著擔心和羨慕。既擔心他會迷路,又羨慕她可以獨自外出旅行。

  當我讀完《烏塔》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總是在想:為什麼我沒有像烏塔這種勇氣和獨立的生存能力呢?

  一個14歲的女孩竟然如此的膽量!獨自一人遊歐洲等國,難道她不怕被別人綁架嗎?我內心裡充滿了無限的疑惑和驚奇!她和我們中國的孩子對比,我們真是差太遠了。我們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生活在那“糖水”之中,我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更談不上獨自一人外出旅行。爸爸媽媽總是把我們看作“金雞蛋”似的寵愛著。我們碰到困難時就把期盼的目光投向爸爸媽媽。父母也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不知不覺,我們就被寵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

  14歲的烏塔,去歐州旅遊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她認真地讀著與旅遊目的地有關的書籍,設計好線路和日程表。還有賣力地為超級商場分發廣告,掙旅費,多麼有毅力啊!而我們外出旅遊,不但不用掙旅費,連基本的行裝也不用準備。不用花力氣,爸爸媽媽做準備,我們就等著出發,而烏塔能這樣漫遊世界,必得到父母的支援,如果在中國,肯定會被當成離家出走的不良少年。

  有人曾說:“失去了勇氣,就等於失去了一切!”我們不但失去了勇氣,而且失去了自信心。

  今後,我們面對生活困難,不僅不能退縮,要從容面對,自己想辦法解決,要像烏塔那樣有勇氣和自信心。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家的支援,還需要社會的支援。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2

  《烏塔》這一課主要寫的是作者在歐洲旅行中遇到了一個獨自一人的女孩——烏塔,稱讚她自強、獨立的良好品質。她是一個德國女孩,她的獨立和能力給作者和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看烏塔,雖然只有十四歲,但是她已經去過歐洲、義大利等地。她在旅行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家裡就做好了行程安排,這證明了烏塔是一個有能力又細心的孩子。

  為了掙錢旅行,她還在餐館和超市幫助分發廣告傳單,在假期和孩子們一起玩。這體現了烏塔的獨立意識,值得我們中國孩子學習。

  看看我們的中國,父母都太溺愛自己的孩子了,含在嘴裡怕融化,握在手裡怕掉下來。我們的父母幾乎為我們做了所有的事情,連上下學都要接送,更不用說獨自旅行了。在家裡,父母不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因為害怕我們受到傷害,只讓我們安心學習。父母真的希望我們不理會外面世界發生的任何事,只想我們一心讀書。

  即使我們按照父母所說的的去做,但是不一定會讓他們滿意。我們被他們剝奪了作為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權利,在他們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他們日夜操心,擔心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和吃任何苦。

  外國父母從小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舉個小例子,如果一個孩子摔倒了,如果是中國家長,他們會趕緊跑上去幫忙,還會抱怨幾句,為什麼不小心一點?看看衣服都弄髒了等等。外國父母微笑著,鼓勵他們的孩子站起來,然後表揚他們。大家認為這樣的中國孩子能儘快獨立嗎?

  松樹不能在花盆中生長,鷹也不能在鳥籠中生長。這是真理,所以我們應該對父母說:“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3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一課,課文中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獨自遊歐洲的故事。課文中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她先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程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打個電話,告訴家長她平安無事。這篇文章最後針對德國和中國對孩子愛的方式不同,提出了怎樣才算愛孩子的問題。

  我認為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們獨立生活,但在中國孩子就屬於小公主、小皇帝,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下,少有幾個想自己獨立,可是又被家長困境在那狹小的空間,沒有自由天地,只能透過書本和電視觀看世界,別說去國外,就是去國內的什麼地方,家長也都不讓,但是自己又在國內也非常膽小,可烏塔一個14歲的小女孩就敢獨自遊歐洲,膽子就這麼大,可我們怎麼就不行呢?

  親愛的家長,我們明白你們的良苦用心,更理解你們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不要將它折掉;我們會站立,請不要總扶著我們走路;我們會飛翔,請讓我們擁有自己的天空,請讓我們展翅高飛,獨自翱翔。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4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位14歲的小姑娘自己獨自遊歐洲的事情。

  我最欣賞烏塔的獨立,比如:“小姑娘已經起身,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外出”,讀到這裡,我想到如果是我自己一個人去旅遊的話,肯定要經過爸爸媽媽的同意或者還要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才能去旅遊,而且我也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旅遊,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我才放心。在外國那裡有許多媽媽要培養自己的還在能夠自己去旅遊。要學會獨立,不要碰到一點點事情就要讓媽媽來解決;如果是在我們中國,媽媽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旅遊,而且還會很不放心,甚至有些小朋友都不肯自己一個人上學、放學,要讓爸爸媽媽來接他們。我還欣賞烏塔的自由自在。還有一句就是“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讀了這句話之後。我想到了烏塔那麼的自由自在,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書,非常地舒服,如果是我的話,肯定要經過木木的同意才能出去玩,如果媽媽不同意就出去玩了,媽媽非要罵我一頓不可,就像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不能飛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在外國那裡不僅僅他們的媽媽要讓孩子學會獨立,還要給他們自由。而我們中國呢?孩子要到隔壁鄰居的孩子一起去玩一會兒,還不同意呢!

  這篇課文裡面的烏塔很懂事,我們大家要向烏塔學習很多生活經驗。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5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被她的行為深深地觸動了。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不光閱讀了許多書籍,還自己賺錢,不怕苦,不怕累,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夢想。在中國,父母會給孩子很多愛,這些愛卻大部分是溺愛。在生活中,父母往往過於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他們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他們在父母的“翅膀”下長大,甚至有的人上了大學都不知道如何購買生活用品和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外國卻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他們更注重於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烏塔就是這樣一個堅強、勇敢擁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小姑娘。

  讓我們向烏塔學習,離開父母溫暖的懷抱,只要我們擁有獨立生存能力和自主的意識,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像小鳥一樣飛上藍天。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6

  今天,我在課間的時候,無意中翻到了《烏塔》這一課,於是我津津有味的反覆讀了幾遍,令我愛不釋手。

  課文主要介紹了“我”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裡見到了一個小姑娘,並與她相識,她告訴“我”她叫烏塔,要如何獨自旅遊,最後烏塔與“我”告別,並掙錢準備以後到中國旅遊。

  當我讀到“晚上八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烏塔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的時候,最令我感動的是烏塔,因為晚上八點多鐘了,人們都感到非常疲倦,想睡覺了,但烏塔並沒睡,而是專心致志地坐在床上看書。如果是我們的話,早就進入香甜的夢鄉了。

  再當我讀到“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也令我非常感動。我們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寶貝,都是在家裡玩,爸爸媽媽都要給我們零花錢,不用自己出去掙錢,也必須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旅行。每當烏塔在掙錢的時候,我們正在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烏塔在專心致志地看書的時候,我們正在遊樂園裡玩耍。每當烏塔在別人家帶孩子的時候,我們正在爸爸媽媽面前撒嬌……比如我吧,我也成天在家裡玩,不準一個人去外地玩,而且不用幹活就可以得到零花錢。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了中國小朋友和日本小朋友的一次冬令營,當他們中午開飯的時候,日本小朋友紛紛動手煮起飯來的時候,我們中國小朋友只好在一旁看著他們津津有味的吃著,而我們中國小朋友最多隻能泡一碗泡麵吃,甚至有些小朋友連泡麵都不會泡!在冬令營的一個寒冷的早晨,日本小朋友脫掉鞋子,光腳在雪地上跑步,而中國小朋友在帳篷裡冷得瑟瑟發抖,不敢出來。這件事情體現了日本小朋友的訓練有多麼的嚴格,也體現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這篇課文中的烏塔也不例外。我們應該向她學習,學習她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相信我們一定會超越她!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7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相信她一個人獨自遊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

  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因為父母“愛”孩子。為什麼愛要加雙引號呢?因為在中國,父母的這種愛不叫真正的愛,叫錯誤的愛。在中國,這種愛叫做“溺愛”。過分的溺愛,只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的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籠中的小鳥,什麼事都要父母安排好。

  為什麼中國父母會這樣愛孩子呢?那是來源於中國父母的擔心。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永遠都是一個懵懂的孩子,怕孩子餓肚子,怕孩子受傷。什麼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使孩子的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其實父母不知道,孩子只有經歷挫折才能成長。

  烏塔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啊,為什麼她的父母就這麼放心地讓烏塔自己一個人去遊世界各地呢?這就是西方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方法的不同。烏塔的父母也愛孩子,但他們愛得正確。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在社會上走走,讓孩子熟悉將來發展的地方,讓孩子成為戈壁灘上的`白楊,成為風雨中的胸鷹!而在中國,你看到的卻相反,父母卻說:“孩子還太小啊。”是啊,孩子就是小才能鍛煉出獨立自主的能力啊,等到長大了就已經太晚了。

  想真正愛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吧。父母們,張開你們那雙手,讓孩子們去自由自在地飛翔,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8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講述了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事。學完後,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烏塔才年僅14歲,竟獨自一人遊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走偏中國”,我們會認為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遊歷歐洲”,那麼,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確是事實,外國孩子能自己獨立生活,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說明中國和外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中國,所以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都把我們捧在手心裡,生怕我們受半點委屈,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掙錢。在家裡,我們是個“嬌嬌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至少向媽媽要2元錢,用完了,繼續要。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習搞好,其餘什麼也不讓幹。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實際是愛,但卻耽誤了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現在我們可以依賴父母,但是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隻身一人到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去闖蕩,如果我們缺乏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要說為社會作貢獻了。

  學完這篇課文,我作為四年級的學生感到慚愧,慚愧我的依賴,慚愧自己不能像烏塔一樣有主見。今後,我一定要學習烏塔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9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汪曉潔寫的課文——《烏塔》。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住在德國漢堡的小姑娘獨自掙錢,一人獨闖七大洲中最複雜的一洲——歐洲,這個小姑娘就是——烏塔!

  讀完這篇課文,我覺得烏塔有一種自主、獨立的能力。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居然能獨自一人闖歐洲!並且她的旅費全是她自己在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裡去別人家陪小孩玩兒賺來的。我和烏塔比起來,自己簡直是一個“小少爺”!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我有時候想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掃掃地,擦擦桌等等。爺爺會說:“哎呀!你還小!”奶奶又會對我說:“你聽話就行了!”我感覺自己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自己就像沒有翅膀的小鳥,想飛也飛不起來。

  這是因為:國內與國外的教育觀念截然不同!外國的大人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成功!所以就讓他們自己去開闊視野,瞭解大千世界。外國的大人也對孩子有一種關心一種愛,只不過他們並沒有過分的溺愛孩子們!而國內的大人把孩子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把孩子當成掌上明珠來愛護。一般國內的大人不會讓孩子一人出遠門兒!甚至有的大學生連雞蛋都不會開啟!有時,國內孩子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大人卻不讓。中國大人只讓孩子一天到晚沉浸在書山題海之中,卻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一闖世界,遊一遊山水,這樣中國的小孩才能見識世界,開闊視野。俗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

  現在,我想對全中國的小孩說,讓自己鬆開“媽媽”的手,從溫室裡走出來吧!我想對全中國的父母說,雖然你們抱有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也不要過分的去溺愛孩子們了!我們要做的是雄鷹!我們要做的是翱翔天空的雄鷹啊!給我們一些鍛鍊和自由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0

  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身上那種自強自立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烏塔一個14歲的女孩,竟然能自己掙錢獨自去法國、瑞士等國家旅行,我覺得烏塔非常的獨立,我和她相比,一點也不獨立,反而依賴性很強。我收拾東西時總丟三落四,沒有爸爸媽媽叮囑我,我一定會遇到很多麻煩。

  記得有一次我在考場上,我以為我的文具都已經準備好了,但是馬上快考試了,我才發現尺子沒有帶,我急得都快哭了。幸好媽媽趕來了,讓我順利地完成考試。和烏塔相比,我差遠了。以後我一定會像她一樣獨立、細心的,每一件事都做好。

  其實,我這樣依賴父母是有原因的,因為爸媽總是幫我把事做好,我沒有鍛鍊的機會。但我以後會多從小事做起,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

  我希望父母能多給我一些鍛鍊自己的機會。也希望同學能學習烏塔,學習她獨立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