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七單元]寫一篇讀後感> 【精華】烏塔讀後感作文彙總九篇

烏塔讀後感作文

【精華】烏塔讀後感作文彙總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塔讀後感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深受教育和啟發。烏塔太了不起了,她居然能獨自一個人遊遍歐洲。這對一個14歲的女孩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文章中烏塔說的好多話讓我印象深刻。她希望中國的孩子也能像她一樣,可以獨自出門,見見大世面,而且沒有家長跟著。是啊!我們是應該學會獨立的,不要只是蹲在家裡,只是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對於任何事物,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美。烏塔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獨自一個人遊遍歐洲。

  遊遍歐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烏塔為此作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收集了歐洲各國的旅遊指南;每到一地,她總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烏塔旅行費用的一半都是自己掙的。為了掙錢出去旅遊,她每個週末都要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兒童玩。她外出時,還時刻想著家人,經常和家人打電話保持聯絡,為媽媽買皮包,給爸爸買菸鬥,給弟弟買帽子,還為自己買了一條做工精巧的金項鍊。這可都是用她自己的錢買的。

  而我們中國的孩子呢?我們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在獨立性這方面,和外國孩子相比,真是差得太遠了。遠的不說,就拿我家鄰居的小花姐姐來說吧!她小時候依賴性很強,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家長幫著。做作業前,要媽媽把一切都給他準備好;早上起床,衣服也要媽媽幫著她穿。可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去年,她考上了外省的一所大學,可她不敢一個人去學校,因為她獨立生活的能力太差了。每個假期,她都要把許多髒床單、髒衣服拿回家讓媽媽幫她洗……看到她的這種行為,我真替他難過。我不知道,將來離開了爸爸、媽媽,她將如何生活?這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看看烏塔,再看看小花姐,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烏塔的所作所為,是我們大多數中國孩子所做不到的。我們中國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為子女創造了十分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出於對孩子的溺愛,家長几乎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對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上學放學,接來送去。孩子都上中學了,過馬路時家長還要跟在後面,更不用說讓孩子早早的經風雨、見世面。有些家長,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給孩子報了許多課外班。由於孩子沒興趣,學得不好,家長花費了金錢,孩子浪費了時間,到頭來一無所獲。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就像一把鐵錘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它讓我知道了我們中國孩子缺少的就是這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如果我們的家長,從小能給我們多提供一些鍛鍊的機會,增強一下我們獨立自主的信心,透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雖然不可能像烏塔一樣,在14歲時就遊遍歐洲,但我們會走遍我們的城市,遊遍我們的國家,我們也同樣會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爸爸、媽媽們,多給我們一些鍛鍊和自由吧,讓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中國的孩子們,讓我們多一些自信吧,去幹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早早的使自己得到鍛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勇敢自信、對社會有用的人。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2

  《烏塔》一文講了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

  烏塔是一個膽大、細心、有目標、自強自立的小姑娘。她的父母敢於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而中國的家長卻:過於關愛孩子,事事包辦,讓孩子沒有獨立的空間。雖然說膽大的孩子容易闖禍,但烏塔卻是一個膽大而又細心的小姑娘,她沒到一個地方,都會問警察電話號碼,然後再給家人撥打電話或寄名信片給家人報平安。她讓我們懂得:不能過分依賴別人,要做個獨立的人;不能非常膽小,要做個膽大的人。

  我覺得,烏塔的種種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3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家住漢堡,這次趁暑假,一個人獨立遊歐洲,而且旅遊的費用都是去別人家幹家務活、陪小孩玩,或者是去餐館、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掙來的。

  在我們中國,這種事例就根本不會發生,大部分家長都是怕自己的孩子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每次,哪個同學約上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玩,家長不是說要注意安全就是說要早點回來,讓人感到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溺愛。難道說烏塔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愛她嗎?當然不會。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如果哪個人天天憋在家裡,那麼他會像困在鐵籠裡的獅子一樣,非常孤獨,非常寂寞,沒有多少朋友。光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經常在電視上看見雲南,但只有親自到那裡,她的美才深深感動了我。俗話說得好“見多識廣”,同樣是的,一個人光從別人嘴裡是瞭解不了世界的,是不到世界的美的,所以,只有自己親自外出,親自去體會,才能真正瞭解世界,瞭解我們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以及雄偉。

  我要對中國的孩子們說:希望我們都能儘快走出溺愛的懷抱!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撐起一片自由的藍天,讓愛更完美,讓愛更充實!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4

  我覺得烏塔這樣做好,因為好像烏塔一樣一個人去外面旅遊可以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強、不依賴別人別人的好習慣。但是我們不要模仿她,因為烏塔這樣做也是很危險的,我們只要做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以前我小時候洗澡,經常都要媽媽幫我洗,因為我小的時候覺得洗澡洗的乾不乾淨都沒有所謂。所以我小的時候媽媽經常都要幫我洗澡。當我長大了以後,想起我以前那樣子,覺得很丟人。因為我們如果每個人都覺得不洗澡沒所謂的話,這樣身體會很臭的。但是當我讀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想到了:我們做事一定不要依賴別人,我們要靠自己。

  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不要依賴別人。比如我們長大了可以自己疊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間、收拾衣服、自己一個人睡覺......這樣子我們就會學會獨立,讓自己一個人獨立去做每一件事。我們要向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的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去獨立完成,這樣我們長大了才會自己一個人獨立生活,獨立一個人找工作。

  我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去完成,不要總是依靠別人。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5

  這幾天,我學到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課文中有一個女孩叫烏塔,她讓我心底一道道波浪在翻滾,還讓我受益非淺。

  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小女孩烏塔,一個人遊歐洲的事。烏塔在家裡為這次旅遊準備了三年,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打工,假期去別人家陪小孩。他總是覺得從電視和書本了中認識的世界是不完美。

  在中國,孩子們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怕碎掉。又如同小皇帝、小公主,什麼事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也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不敢放開手,讓他們獨立、自立。而在外國,父母們覺得愛孩子,鬆開手讓孩子們面對挫折,戰勝困難。

  我也是一名四年級到少先隊員,卻還是籠中的小鳥,不敢獨立飛得更高、更遠。烏塔就是外面的小草,努力的吸收陽光,雨露,戰勝困難,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我呢,看到喜歡的玩具就像爸爸媽媽要錢。烏.塔不像父母要一分錢,而是自己一個人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我不喜歡獨立生活,害怕面對困難,一點兒事情就會放棄。我就像溫室裡的花朵,沒有照到一絲陽光,不會獨立。烏塔是一片綠葉,被風吹到別的地方,但他不怕困難,不怕危險,學會獨立,讓我感覺我和她,有380°的距離。

  當我知道烏塔14歲就去歐洲,不用父母錢,自己去掙旅費,我很吃驚。想到以前看到了一些美麗又精美的物品和自己感到很好玩的玩具,就向父母用汗水換來的錢買東西。想到後很慚愧,我應該不要動不動,就去亂花錢。

  我讀到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時。我又想到每當我放學要走回家去,可害怕路上有什麼危險在等著我,我就像縮頭.烏龜一樣縮回去。又記得一次,我一個人在睡覺。我害怕黑,就三更半夜在床上放聲大哭。父母受不了,就陪我睡覺。想到這,我感到很丟臉,我這麼大了,應該學會獨立。

  烏塔,你是個自立自強的孩子,我應該學習你的那獨立的特點,不用依賴父母,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6

  最近,我們學了許多篇課文,但是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烏塔》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講了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八個城市的故事。讀完這篇課文以後,我生出好些疑問來:為什麼中國孩子不可以獨立自主呢?

  經過一番努力,我終於想出了答案:中國父母愛孩子,甚至不讓孩子單獨出門,而德國父母愛孩子不象中國父母那樣溺愛,而是讓孩子獨立,就象烏塔那樣,甚至可以獨自一人遊歐洲的.八個城市。

  當我在課文中看到烏塔說出她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自己賺錢準備這次旅行的時候,不禁讚歎起來;當我看到烏塔和作者對話時,她又是顯得那麼熱情,當我看到……

  看完《烏塔》以後,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家裡有很多事情明明自己能動手做的,卻老是偷懶,動不動叫媽媽幫忙,媽媽希望培養我的獨立能力,有時候故意不肯幫忙,我還生氣哭泣發脾氣,有時還叫年邁的外婆幫忙。和烏塔比起來,差距真的是非常大啊。我想從今天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我都要自己動手,盡力而為,努力把自己也變成象烏塔那樣獨立能幹的小姑娘,今後我也要靠自己的本領去環遊咱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7

  愛,不是讓孩子一個人關在家裡,像一隻飛不出籠子的鳥兒,而是漸漸地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從課文《烏塔》中,我明白了:愛是讓孩子自力更生。

  文中小姑娘烏塔是一個有時間觀念、自力更生的小學生,有許多優點的德國人。她14歲時,竟一個人出國到一些陌生的國家遊玩。如果換成中國孩子,家長絕不會讓他一人獨自走出家門,就連上學也要一個人保護著安全送到校,何況是出國呀!

  外國孩子,一歲左右就要自己扔尿布,而中國孩子這時候在學認字。比一比,如果再給舉一些例子,你們會感覺中國孩子只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機器,不會自己動手。而外國孩子就很獨立,既會認真讀書,又會幹些我們不會做的事。在外國人眼裡,我們只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只會讀書的孩子。

  同學們,你們想這樣永遠當一隻飛不出籠子的鳥兒嗎?那就讓我們所有人都行動起來,讓爸爸媽媽等長輩換位思考,讓他們也讓我們學會烏塔的種種優點。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不想讓你們的“錯愛之鎖”把我們永遠鎖在籠子裡,讓我們成為一隻永遠沒有自己想法的人!我願在以後的日子裡,成為一隻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請讓我們獨立吧!像烏塔一樣!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8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後,我深有觸感。

  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十四歲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在羅馬的的小青年旅館裡認識了汪曉潔的事。、

  小女孩烏塔對王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十四歲了,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村,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的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嗎?”

  烏塔回答說:“我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是請求幫助。在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小的孩子獨自旅行,旅費肯定是家裡人給的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一點一點讚的。他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孩子,我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不會洗衣服、疊被子……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說:請為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9

  《烏塔》是汪曉潔寫的一篇文章,作者在羅馬旅館遇到一個德國14歲,上初中的小女孩—烏塔,該文主要講述了她獨自遊歐洲的故事。這一點讓作者佩服,讀完文章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自主意識強,生活中獨立,思想上獨立,辦事周密有計劃……

  現在中國的小孩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呵護,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辦,讓我們養成了壞的思想—依賴別人。就舉例說說我的一個好朋友吧!我有一次去她家裡玩,她一會喊媽媽削鉛筆、一會喊媽媽灌墨水、一會喊爸爸幫忙收書包……什麼事情都依賴家長,由此讓我想到了“花盆裡長不出蒼松,鳥籠裡飛不出雄鷹。”

  讀了《烏塔》我感受到了,我們要首先做到思想上不依賴別人,再行動起來,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達到目標——生活中的獨立。以後我可以幫爸爸媽媽經常洗碗、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出門旅遊前可以幫爸爸媽媽設計路線、安排日程和查詢相關旅遊城市的資料。我們要改掉依賴別人的壞思想,要像烏塔一樣做個思想上、生活中都獨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