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烏塔讀後感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塔讀後感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名字叫《烏塔》,主人公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她令我非常敬佩。
《烏塔》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主要描寫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歷歐洲的故事。體現了這個少年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很強的優點,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這篇文章語言樸實生動、通俗易懂。字裡行間表現了烏塔獨立自主意識和對生活的熱愛,特別是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的時候,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烏塔這麼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獨自遊覽歐洲,讓我體會到了烏塔做事非常細緻,把事情全部考慮周全之後,然後大膽去做,令我非常敬佩。
我在家裡爸爸媽媽都非常寵愛我,別說是出國了,就連到我家附近的廣場上去玩,爸爸媽媽也不讓,而烏塔卻是一個人獨自出國旅行,又自己掙旅費。我們中國孩子的爸爸媽媽是特別寵愛我們,不讓我們獨自一人出遊。而烏塔的爸爸媽媽也非常愛烏塔,但是他們讓烏塔獨自一人出國旅行,為的就是鍛鍊烏塔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國的孩子沒有這種勇氣和膽量,而且父母也不會給孩子這樣的機會。讀完本文,我掩卷沉思:孩子要具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一方面要靠孩子在實踐中鍛鍊,另一方面,家長也要給孩子一個鍛鍊的機會。
《烏塔》這篇課文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作為一箇中國少年,我一定要學習做一個像烏塔這樣獨立的少年,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2
《烏塔》一課記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小學,可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獨立性及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周到,有計劃……而中國小孩呢?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的呵護,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地問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愛,善於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我呢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讓別人覺得自己很不禮貌。
我還從“她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週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不僅細心,獨立性很強,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烏塔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許多關於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都想得很周到。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自已掙錢遊歐洲
說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為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居然敢獨自一人遊歐洲,並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裡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裡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依靠父母接送,就連作業都要依賴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啊!還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已經約好了樓沁菲、金玲雲幾個同學去爬塔山,也準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說了,結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說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出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著說“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啊?別去了別去了寶貝!”。
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後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還是沒用,最後還是泡湯了…唉!就像現在我在學校裡寄宿,爸媽也是隻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在我爸爸還為了能在禮拜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的獨立生活啊!假如我也去遊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鍊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可現在我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心卻表現為讓孩子免受苦、過分溺愛,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生活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1992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團體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
故事大致分為四部分:
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
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
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盪。
4、中國孩子的表現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3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有好多想說的,我想對爸爸媽媽說:“請你們給我一個自立的空間,讓我像烏塔那樣自由的飛翔。”
我們已經和烏塔成為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她獨自一人遊歐洲,我們卻連自己一個人坐公共汽車都不敢。我們的生活處處讓媽媽操心,連自己過馬路都驚慌失措,烏塔獨自周遊各國也鎮定自若。我們在家裡個個都是“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整天都是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而烏塔自己一人打工掙錢,環遊歐洲。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愛我,只不過是和烏塔的爸爸媽媽愛的方式不同。但,我們也不能永遠在你們翅膀的呵呼下成長,不自小培養出自強、自立、自信是不行的,這樣我們會永遠了長不大的。
爸爸媽媽我只有一句話想告訴你們:我們想讓你們放開雙手,讓我們像烏塔那樣自由的飛翔。讓我們從新開始鍛練出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以烏塔為榜樣,讓我們有同樣的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早些日子,讓我們同烏塔一塊環遊世界。現在,從我做起努力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4
這個星期,我們學了《烏塔》這課。品味著小女孩烏塔的一句句話語,我思緒萬千…… 烏塔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卻靠自己的能力掙錢去遊歐洲,真是了不起!而我呢,卻當家中的“嬌嬌女”,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她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箇中學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唉!想想我,除了讀書,看課本,什麼都要依賴父母。和烏塔的自理能力比起來,我就像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娃娃。 從烏塔身上,讓我懂得了,做一個優秀的人才,對未來有用的人才,能回饋社會的人才,不是光會死讀書就夠的,經驗和社會知識的積累不是光看電檢視片就能學到的。“從電視和書本上認識世界並不完美。”烏塔的這句話,如雷貫耳!在我沾沾自喜自己能發表幾篇作文的時候,烏塔已經在自費旅遊多個國家了。
和烏塔比起來,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或者說,我們國家小孩在自理能力上的欠缺。我們都在父母的愛護下嬌養的有些軟弱蒼白了。其實,小孩子應該學會在逆境中鍛鍊自己。總是一帆風順的話,長大後走入社會,承受挫折打擊的能力就會很差。容易在困難前退縮。平時得到鍛鍊的人,面對困難時,就不會顯得手忙腳亂,就能自信地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不會輕易言“敗”。 親愛的爸爸媽媽,多給我們一些鍛鍊和自由吧,讓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讓我們多一些自信去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把你們對我們的愛變成溺愛,過度的保護只會使我們喪失獨立的能力。不要把我們當做小雞護在羽翼下,我們要做的是雄鷹,展翅高翔的雄鷹!社會需要的是能獨立思考動手幹實事的人才。而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未來是我們的,請放開對我們過度的保護,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美麗的大千世界裡開闢屬於自己的天空吧!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5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一課,課文中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獨自遊歐洲的故事。課文中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她先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程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打個電話,告訴家長她平安無事。這篇文章最後針對德國和中國對孩子愛的方式不同,提出了怎樣才算愛孩子的問題。
我認為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們獨立生活,但在中國孩子就屬於小公主、小皇帝,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下,少有幾個想自己獨立,可是又被家長困境在那狹小的空間,沒有自由天地,只能透過書本和電視觀看世界,別說去國外,就是去國內的什麼地方,家長也都不讓,但是自己又在國內也非常膽小,可烏塔一個14歲的小女孩就敢獨自遊歐洲,膽子就這麼大,可我們怎麼就不行呢?
親愛的家長,我們明白你們的良苦用心,更理解你們偉大的愛,可是我們有翅膀,請不要將它折掉;我們會站立,請不要總扶著我們走路;我們會飛翔,請讓我們擁有自己的天空,請讓我們展翅高飛,獨自翱翔。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6
《烏塔》一文講了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的故事。
烏塔是一個膽大、細心、有目標、自強自立的.小姑娘。她的父母敢於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而中國的家長卻:過於關愛孩子,事事包辦,讓孩子沒有獨立的空間。雖然說膽大的孩子容易闖禍,但烏塔卻是一個膽大而又細心的小姑娘,她沒到一個地方,都會問警察電話號碼,然後再給家人撥打電話或寄名信片給家人報平安。她讓我們懂得:不能過分依賴別人,要做個獨立的人;不能非常膽小,要做個膽大的人。
我覺得,烏塔的種種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7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特殊的課文——《烏塔》。
課文以記述與對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小女孩,雖然她只有14歲,但是,她還是勇敢的一個人獨自遊遍了歐洲的故事。 自從學了課文後,我的心裡久久沒有平靜下來,一直在想著自己的表現。假如說,我們要去大夫山玩,那麼,準備出發時,我的第一句話一定是:“爸爸媽媽,水倒好了嗎?”“爸爸媽媽,行李包準備好了嗎?”等之類的話語。這時再想起來,覺得實在不應該。
在我學習完課文後,我想到了我們中國母親與外國母親的區別和不同。
中國的父母,給孩子很多愛。這些愛卻大部分是溺愛。而外國的父母,也給了很多愛給孩子,但他們更多的是讓孩子獨立自強,無私的愛。於是,在這兩種教育方式下,我們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也擁有了巨大的差別。中國像烏塔這樣年齡的孩子有很多,但是,要是告訴他們要遊遍中國時,肯定一個也不敢,更別說去遊遍亞洲了。這時,就清清楚楚地證明了,外國的孩子比中國的孩子獨立的多。
我多希望,中國的所有父母都來看一看這篇課文,改變自己對孩子的看法,讓我們中國的孩子扔掉那可怕的依賴性,學習那值得讚揚的獨立自強,以及對生活的熱情。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8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之後,我非常佩服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竟然能一個人獨自游完全歐洲。
“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相信。”課文中的這句話我也同意。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箇中國孩子要外出遊玩很多天,即使自己願意,他的父母也肯定是千萬個不同意的。他們怕孩子遇到危險,怕孩子肚子餓沒飯吃,怕孩子生病不會照顧自己,怕孩子在外面不會自己洗衣物……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抱在懷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來對待。
我聽說過一件事,中國有個大學生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學。可是,他總是依靠父母,雖然考上了名牌大學,但他不會照顧自己,最後,他只能退學回家了。
外國的父母,雖然過得很寬裕,但他們會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做一些力所能極的事,從小得到鍛鍊。而中國父母只會寵壞孩子,讓孩子有一個依賴的思想,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樣就怎樣,自私且沒有獨立能力。
烏塔的父母沒有讓烏塔成為溫室裡的花朵,而是讓她闖蕩世界,讓她成為搏擊暴風驟雨中的雄鷹。所以,中國的父母們,我知道你們也不想讓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那就大膽地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吧,讓我們成長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樑。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9
最近,我學習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故事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遊歐洲的故事。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暑假裡,她一個人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威尼斯、米蘭……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居然可以獨自去那麼多的地方,她是多麼獨立,多麼勇敢呀!
課文中烏塔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愛孩子,為什麼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呢?”是呀,爸爸媽媽都很愛我們,可是從來不讓我們一個人出門,更別說讓孩子單獨出門旅行了!可是,這卻讓我們失去了自由,我們都生活在家長溫暖的羽翼下,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在家裡,我們都被捧在手心裡,爺爺奶奶都圍著我們轉,怕我們凍著,怕我們熱著,所有的東西都幫我們準備好,生怕有一點兒差錯,和烏塔相比,我們不就像經不起風雨的花朵嗎?
就拿我來說吧,我平常除了自己上下學,去超市書店買點兒東西以外,其它事情家長都要陪著,他們簡直成了我的影子,這樣的我又怎能長大呢?我們只有像烏塔那樣,長大後才敢走出家門,走進社會,才能獨立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我下定決心,不做溫室裡的嬌嫩的花朵,要做經得起風吹雨打的參天大樹;不做籠中的金絲雀,要做搏擊長空的雄鷹。我要像烏塔一樣,做一個獨立的孩子!
烏塔讀後感作文 篇10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後,我深有觸感。
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十四歲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在羅馬的的小青年旅館裡認識了汪曉潔的事。、
小女孩烏塔對王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十四歲了,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村,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去了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的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嗎?”
烏塔回答說:“我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是請求幫助。在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小的孩子獨自旅行,旅費肯定是家裡人給的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一點一點讚的。他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孩子,我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不會洗衣服、疊被子……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說:請為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