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心經》學修報告

《心經》學修報告

《心經》學修報告

  依唐玄奘三藏所譯之本,全稱應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世間流佈以來,以人們好略故而簡稱為《心經》,亦有簡稱《多心經》的。

  一、略舉大綱——略開悟修之宗

  1.直以法顯

  古德雲:“修行以求圓解為急務。”這分明是為令行人先悟“人人本有、個個不無”之天然性德也。因為悟後起修,則絕不走錯路,一直頓超如來地,以避免盲修瞎煉之過咎。由是古來大德學禪須先以期“明心見性”;學教須先以期“大開圓解”;學戒須先以明“開遮持犯”。今日研習此經,何以須先悟?若能悟此天然之性德,則演講者與聽聞者自然融契一心,能聽之人與所聽之法順應機教相扣也。

  所謂的天然性德,即是我人現前一念心性也。此一念心性,直下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正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良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知我人之心,即寂即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廓徹靈通,圓融活潑,而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之本。雖在昏迷倒惑具縛凡夫之地,直下與三世諸佛,敵體相同,了無有異。可見,此天然性德,不從外來,乃人人本有之心,個個不無之性。只因眾生無始以來,不悟“本有”、“不無”之意旨,所以終日向外馳騁,徒勞辛苦。今依此《心經》奧義,使先悟一念心性之人人本有、個個不無。

  所謂“性”者,不變之本體,乃十方眾生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所謂“心”者,隨緣之功能,即三世諸佛究竟所證之菩提涅盤。當知不變之體,本具隨緣之能;隨緣之能,不離不變之體。設若有體無能,則何異草木山石之無心?諸佛下不能普度群迷;設若有能無體,則猶若旋火輪之不得休息,眾生上不能圓能覺道,諸佛下不能普度眾生。可見,體與能之為道,須臾不可離也。諸佛本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眾生原非性,稟諸佛之性為性。故經雲:“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足以說明諸佛有度生之心,眾生有成佛之性。

  何故有不變之體,起隨緣之能?當知我人性體本不變動,只因六根能隨六塵之緣故。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以心能隨六塵之緣故,遂起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作用。雖然如此,而其本性未嘗有絲毫的`變動。欲識得其不變之性體,則須北斗南面看。不妨就在此聽聞之時,試急急迴光返照自心,都攝六根,照住當下一念,則知六根隨緣六塵之功能全從不變之體而發。從本體現功能,還須從功能見本體。古德雲:“一念回光,便同本得。”誠不假之言也!六根雖終日隨緣六塵,而本體則終日不變。既不落過去現在與未來之三際,亦不在內外及中間等諸處;既非青黃赤白之可辨認,亦非長短方圓之可比擬。此所以《楞嚴經》有“七處徵心”(一、計心在內;二、計心在外;三、計心伏眼根,而不留礙;四、計見暗見明,心分內外;五、計心則隨合隨有;六、計心在根塵之中;七、計一切無著)之靈文,龍樹菩薩列“四性(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以推檢,智者大師用“四運(未起、欲起、正起、起已)”以觀心。

  2.曲以喻況

  法理難明,須用譬喻委細比況,自易明曉。今就試以虛空隨地、水、火、風等四大之緣,而空性不變之理比況之。如虛空隨地大之緣而處處高山峻嶺,地性堅硬而虛空無硬,故塞空成地、掘地成空而其空性原本未嘗改變也;虛空隨水大之緣而處處流池清泉,水性溼而虛空不溼,故溼空成水、幹水成空而其空性亦原本未嘗變動也;虛空隨火大之緣而氣溫急遽高升,火性熱而虛空不熱,故熱空成火、冷火成空而其空性亦原本未嘗變動也;虛空隨風大之緣而處處黃塵瀰漫,風性動而虛空不動,故動空成風、靜風成空而其空性原本未動。總之,地、水、火、風有堅、溼、熱、動諸相,而虛空無相。空而無相故,其體不變;空而不拒絕諸相發揮故,其能隨緣。終日不變,終日隨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我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性,亦復如是。不變之性隨六塵之緣雖起見聞覺知之能,而其本體原無生滅變動。這恰如虛空能隨地、水、火、風四大之緣,成堅、溼、熱、動之四相,而其空性本不轉變一樣也。以如上之譬喻比況法理難明之所以然,無非是欲令行人悟得其本有之性德,然後全性起修而已也。

  《心經》乃是如來稱性極談之了義經典也,發揮三世諸佛之菩提涅槧,十方眾生本具之真如佛性。誠為十方如來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謨。文簡而義豐,辭約而理著。普令上中下三根性眾生,同得一超直人如來地,故於諸經中最為第一。雖只全部經文僅僅二百六十字,而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甚深義理,包括罄盡。良以如來智慧自在無礙,隨彼當機之適宜,開廣合略,以約攝博,以博釋約,左右逢源,始終一如。廣之則罄海墨而莫能盡,略之則覓一字而不可得。此經簡短精要,最便於行人日用尋常中讀、誦、受持、解說、書寫、流通,令彼見聞者皆得其真實利益也,以免望洋興嘆。即便是末世之鈍根眾生,只要能以不雜名聞利養之心,不發專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之願,惟為生死而發專門利人之廣大堅實宏願,趣求大乘無上菩提大道,堅持平日隨時隨地隨願隨力讀誦受持解說書寫流通此經,並依之而修習,日久功深,則自可能空五蘊而證諸法實相,遠離顛倒夢想而得究竟涅盤,自他俱利。如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既雲“自在”,則一自在處處皆自在,內自在,外自在,無處而不自在。既雲“皆空”,則一空一切皆空,人也空,法也空,名義亦空。既雲“度一切苦厄”,則一度一切皆度,自身苦、他人苦皆得度脫。要知《心經》以“無所得”三字為全經之樞紐,教海之磁南,一大藏之關鍵,慕果修因克證之最為關要處。如經雲:“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無所得”三字最宜注意,並不是以“無修”為“無所得”,所以在這裡“奪情不奪事”,即以“無所得”泯除了凡聖因果修證之情念,並沒有廢除事修。好比我人修造房子一樣,房空雖然不是樑柱做功做出來的,房空在未做功前本來就有的,但若不假借樑柱的做功則不得房空之受用也。故此“無所得”三字,奪情而不奪事,最宜注意。

  經雲:“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則是直指我人心源,即我人現前一念心性當下與十方三世諸佛無二無別。我人之心體從本以來如是,故云“不生不滅”,前無始後無終;其心之相,始終則內外一統,裡表一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有插針之縫隙,全一道清光,何有垢淨之名可言?其心之用,亦復如是,無有增減之可言,正如古德所謂:“三點如眾星,豎勾似斜月;披毛從此出,成佛也由他。”故知此現前一念心性,既非過去現在未來之時,亦不在內外中間諸處,又非長短方圓、青黃赤白之形相。行人若能於“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語,即於一塵不立之實際理地,直下契人,徹底承當,則其心之全體大用,自能究竟圓彰,了無餘蘊。若能如是,方可名為無心道人,即可與蘊空之觀自在菩薩比肩齊立,把手共行,普赴眾感,現身說法,月印千江,風鳴萬籟,遍法界感而遍法界應。

  我人現前一念心,靈而不昧,明而不暗,洞而不壅,徹而不滯,故能隨種種緣,具種種能。即此靈明洞徹之心,便是湛寂常恆之性。湛者不動,寂者不生,常者不變遷,恆者無來去。所以,此性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存,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不問聖凡,不落方隅,不雜言表,故無生滅、垢淨、增減之可言。此一念心性,離心緣相,故不可以情識卜測;離言說相,故不可當口頭禪;超文字關,故不可拘泥於言表。此“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大哉真體,乃是我人現前一念心性,是天然之性德。行人若悟此天然之性德,由性德而起修德,因有隨緣的功能,則當知全性起修修不離性,全修在性性不離修,性修不二,體用一如。故行人若能時時迴光返照,照住自己的當下一念,自能空五蘊也。若不能當下契人,則須依生滅門中,虔誠恭敬地以“無所得心”讀誦受持此經,念得清楚、聽得明白,久而久之,自能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契實相般若也。此乃修行之最關要處,不應輕忽!

  二、關於《心經》的傳譯與註釋

  依唐玄奘三藏所譯之本,全稱應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世間流佈以來,以人們好略故而簡稱為《心經》,亦有簡稱《多心經》的。對於《多心經》之簡稱,多數大德不贊成,認為是以訛傳訛之流弊。事實上,這兩種稱呼都有其各自的理由,因為“心”之一字可念上可念下,如明代觀衡法師在《心經小談》中雲:“心之一字念在上即般若心,若念在下即此本經為六百卷之心也。”當然“多心經”之簡稱,易人誤解。

  關於《心經》的梵本漢譯,或21譯、或14譯、或9譯、或8譯,諸說不一。今據周止庵的《心經詮註》,錄之如下:

  同本異譯,共14本,今存8譯,餘已佚。

  《摩訶般若蜜大明咒經》——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摩揭陀國三藏沙門法月重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卜—唐廚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沙門智慧輪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沙門法成譯(敦煌石室本)

  《般若披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卜—宋西天譯經三藏施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