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頭小利是人生路的野花野草散文
視野決定著一個人的發展空間,視野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有些人只顧追逐名利,而不注意矯正自己的視野,等碰到重大挫折,甚至在人生快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走錯了路而誤了一生!
有一個人,年輕時有一天在路上撿到一百塊錢。他為之欣喜若狂,從此走路眼睛總是離不開地面,希望還能碰到這樣的好機會。在以後的幾十年時間裡,他只撿到_個鐵皮箱,五千多張廢棄的票證和很少的幾張鈔票。為了找尋這些東西,他老是彎腰躬背,結果連背也駝了,看上去十分可憐。而且在這幾十年裡,他失去很多本屬於他的快樂、親情、友情,也失去了工作。他發現自己為撿這些東西所付的代價太驚人了,於是又陷入沒完沒了的自責之中,鬱鬱寡歡。
直到臨終之時,他才有所感悟,他告訴別人:假如生活能重新開始,他會毫不猶豫地高昂起頭,讓目光投向最遠的地方。可惜太晚了,駝背的有生之年已被自身的目光短淺、狹隘和平庸所捉弄。貪圖蠅頭小利,到頭來換得的是一輩子的窮苦和無盡的懊惱。
故事雖是故事,但生活中類似的劇情每天都在上演。有些人每天都在佔別人一些小便宜,心理還充滿著滿足感,但多年後,他並沒有得到什麼,反而失去了機遇和朋友,在人們的鄙視中虛度一生。也有些人為了一個虛假的頭銜,而放棄了創業,在公司裡一干就是數十年,把自己的激情和青春都奉獻給了那頭銜,等年老體衰,被公司清理出去的'時候,過去的努力都化為烏有,吃了一盒大大的“龜苓(歸零)膏”,所得到的就是多年來拿到的微薄的薪水,賠進去的卻是一生的年華。
看問題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框框上,因為那樣容易讓自己的思維被限在模式裡。要從大處著眼,把眼界放寬一些。
很多人在做事的時候,兩眼只顧腳下,而不去思索自己該何去何從?由於沒有了方向,結果一生都在走一條彎彎曲曲的路,甚至在原地徘徊。如果一條路,你一眼就能望到頭,這是你真正想要走的路嗎?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在走路的時候矯正自己的視野,選擇或調整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呢?成功人士與平凡人士的差別就是在於前者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視野,探索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於是他越走越光明,越走越有前途,無疑註定了他要成功。
《三國演義》中,人們常常對劉備爭議很大,有些人認為劉備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的確,劉備每次打敗或者落魄時,就去投靠別的諸侯,先是依附公孫贊,做了個平原縣令,後援助陶謙,接受了陶謙贈送徐州。被呂布打敗後,去投奔曹操,受封劉皇叔,但他並不安心做他的皇叔,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被曹操點破後,連忙藉口進攻袁術,去奪了徐州,後被曹操擊敗又去投奔袁紹,最後投奔到劉表那裡,劉表給了他一個新野小城屯住。劉備一生都是在四處投奔,但他從來不真正依附於某個諸侯,也被很多諸侯謾罵劉備是個難以收養的小人。然而,這正是劉備的英雄之處,因為他有他內心的雄心大志,不願因一些頭銜和小利而在別人的掌控下仰人鼻息。一生奔波,終於在48歲那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破曹操,借荊州,佔西川,取漢中,成就了西蜀帝業。
視野決定事業,格局決定結局,蠅頭小利只是你人生路途中的一些野花野草,只有不受這些誘惑的干擾,堅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你才能衝破重重誘惑,取得你的那份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