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一抒情散文:那個夜晚那片林
庭院前原先是一大片碧綠的菜畦,時隔多年,只記得一到春天,說不出顏色深淺的油菜花就會佈滿菜畦,遠遠望去就像淺黃的海洋波濤起伏。然而我的童年時光遠沒有魯迅那般多彩,我不樂意將自己弄的髒兮兮的,更別提捉小蟲子了,所以這片菜畦也只存於我的眼中,並未真正刻入我的心田。
後來,家附近的高速公路即將擴張,需要佔用那片地,於是菜畦便被斬去一大半。我原以為是要建路,心裡還憤懣不平,菜畦再怎樣無聊也比灰塵漫天的路好吧!之後發現建了一片防噪林,一棵棵或筆直或斜曲的樹木移植在菜畦前方,我這才寬了心。
原本一望無際的土地頓時佈滿綠樹,菜畦變為樹林自然是有些不適應,但也漸漸習慣。那時我是要去補課的`,晚上的課上完再坐車回家,到家時已將近九點。我拐進小路,四周漆黑一片,遠處倒是有高速上的燈光,耳邊是蟲鳴,嘰嘰喳喳卻襯得周圍更加寂靜。抬頭一望或是圓月或是彎月,金燦燦的像個月餅,也許還是被咬過的。
近家時那片樹林顯得越發靜謐,枝條微微搖動,在院牆上留下條條斑影,倒有幾分“疏影橫斜”的意境。樹影婆娑隨著枝葉微微晃動,擺出各式各樣的造型,凹凸不平的牆面平添了幾分立體感,想是一隻只樹妖在舞動,當真是群魔亂舞!林子裡,囚禁的枝椏向天空伸展,生機勃勃,像是縱橫交錯的經絡,透過它們的稀疏處有幾點燻黃的燈光。高速上的微光倒顯得我這邊昏暗,樹林也蒙上了一層層朦朧的煙霧,看不清真面目。我又抬頭望了望月魄,它還是那樣一動不動,冰涼冷清,哪怕有淡黃的光芒也感覺不到溫暖。連月亮都沒有樹林有趣呢!它雖朦朧,卻不冷清,有許多小蟲子在它的懷抱裡,它沒有光,卻能透過光線,就像白天太陽光芒萬丈也無法媲美黑夜暗空頭頂淺淺的星光。
那一刻,我心想菜畦沒得課真好,若是它還在,哪裡還有這般奇妙的景象呢?
很多人說祖國為了物質,棄了青山綠水,我卻想問:怎麼可以在享受物質的同時又在詆譭它?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生活中就真的沒有美嗎?如果把失去的當做美,就永遠看不見美。再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沒有物質的提高,人們疲於生計,還會有時間看滿天星光,看斑駁樹影嗎?既然祖國為我們提供了物質條件,那麼我們難道不應該用自己的努力去彌補我們所不滿的漏洞嗎?
我相信,星光啊,就在我們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