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活動的散文
書籍是人們的精神食糧,趕走飢餓;書籍是冬日裡溫暖的太陽,趕走寒冷;書籍是涼爽的清茶,趕走乾燥渴·····下面是關於讀書活動的散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篇一:讀書的酸甜苦辣】
以前的我,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聲中長大,每次捧起書,看著毫無生命的方塊字,我總說沒意思,讀書是我最頭疼的事了。
漸漸長大了,我感到知識的缺乏,每次作文都不知從何寫起。爸爸、媽媽總是因為我不喜歡讀書而煩惱,常常買許多書讓我閱讀。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們家裡開展成語競賽,該我說成語,媽媽說意思,我翻開成語字典說道:“金蟬脫殼”。剛一說完,爸爸媽媽就鬨堂大笑起來,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們笑什麼,“你自己看看念什麼!”哦,是金蟬脫殼。爸爸一臉嚴肅,批評道:“你以後要多看書,這樣才能學到知識,你竟這樣,連字也不會讀。”後來,迫使我每天都去圖書館看書,我知道了許多歷史風雲人物,他們就像在我身邊一樣。
從那以後,我真的喜歡上了讀書,因為讀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我讀到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為小女孩的命運做過祈禱;當我看到狼牙山五壯士時,我為他們的悲壯流過眼淚;當我讀到《三國演義》時,我為諸葛亮的才華欽佩不已,我深深陶醉在書的海洋中。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讀書能醫愚,讀書能治窮,讀書能療病,讀書能立志,讀書能練達,讀書能聰慧。”讀書能讓人知道怎樣交友,怎樣識人,怎樣說話,啊!讀書的好處無窮無盡。
現在當我捧起《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深深融入到裡面時,我感到自己的幸福,因為有擁有健康的身體,而保爾呢?他那種堅強的毅志跟頑強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我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希望,我更愛讀書了。
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可以讓我對中國的四大名著有所瞭解。看《十萬個為什麼》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
我讀書!讀書讓我體會到了酸、甜、苦、辣,讀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的知識。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快樂,讀書更給了我力量,你能說讀書不快樂嗎?
【篇二:行路讀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想必人盡皆知,但是沉溺於書本的海洋中,難以自拔,踐行這句話也就成了紙上談兵。這次五一小長假期間,藉著五月二日至三日學校組織“光榮的新四軍”浙東行活動的契機,我背上行囊,開始了一段學習之旅。
猶記得王羲之筆下的《蘭亭集序》,猶記得豪邁悠久的大禹陵,猶記得承載童年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猶記得那十里長街目送總理的感人場景……這些或拜讀、或耳聞、或印象朦朧、或不曾目見。然而,當這一切以事實展現在你面前時,你又怎會不印象深刻,而震撼心靈?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它讓你讀到王羲之的灑脫而又遒勁的書法,它讓你感到先古帝王的氣魄,它讓你觸到那純潔又充滿童趣的回憶,它讓你看到一個新時代歷史難以忘懷的公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說看來聽來的知識只是獲得一個粗淺的印象,那麼將它付諸於實施則會讓它一生受用,而能走盡天下路而風雨無阻。
唐太宗就曾說要以史為鑑,一個人不能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更不能不知道曾經有多少人為國家灑下自己的滿腔熱忱。在浙江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也同樣樹立著新四軍的豐碑。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曾經蹂躪著這片沃土,多少的生靈塗炭,多少的妻離子散,這段往事對許多經歷過的人來說都是記憶猶新。然而,我們的新四軍為了國家的尊嚴,克服千難萬苦,與敵人進行著殊死的搏鬥。雖然戰爭是殘酷的,但是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有尊嚴存在。這段歷史雖已離我們很遠,但是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擺在面前的時候,那些場面卻又彷彿歷歷在目。當我從講解員口中得知對於這段歷史僅為一些老年人所知時,我心中有些不平:那些戰士們為了捍衛祖國的尊嚴失去了生命,我們雖然不是親歷者,但是我們都應該明白,我們腳下所踩的這片熱土,曾是有熱血所澆鑄的。我們要做的,正是要讓所有人都瞭解這段歷史。
這段旅途雖然短暫,但是我認識了許多朋友,也懂得了許多課本上讀不到的知識。行有涯,思無涯,一次旅行,它的收穫可能是無限的。與其“讀破萬卷書”,不如周遭走一走啊。
【篇三:有種境界叫讀書】
有人說,讀書是一種境界,因為書中有明月的皎潔,有花香的沁心,使人聰慧,使人高尚。於是,懷著對書的好奇與期盼,我打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走進了知識的聖殿……
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旅行。每當清晨,我捧起一本書時,就彷彿走進了書中:當賣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角落裡瑟瑟發抖時,我為她的命運感到擔憂;當唐僧師徒終於取得真經時,我為他們感到高興……書中有五彩斑斕的世界,有善惡美醜、是非分明的世界。
讀書是一種精神的超越。閒暇時,我便會拿起書,回顧昨天看的內容,“不知主人公的命運如何?結局怎樣?”在這樣的猜測中,如同與一位學識淵博的智者對話,這是一個極其美妙的過程。讀自己喜歡的書,在寂寞失意的時候,走進書的世界去尋找前進的信心跟勇氣,把書當作知己,又怎會怕世態萬千呢?
讀書是成長的需要。讀書,撥動的是人的心絃,點亮的是人的心靈。我們讀書,不僅能瞭解豐富的知識,滿足我們的求知慾,還能陶冶情操,愉悅身心,讓我們懂得為人處世之理。書的世界五彩繽紛,韻味無窮。當你疲憊時,捧起書讀,你會感到很愜意,好似在炎炎夏日有一陣微風拂過,讓人神清氣爽。書籍可以讓你體會到一切情感:愛與恨、樂與愁、悲與痛,它們穿越時空而來,讓你在書的感情中浮沉。
讀書,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理解。得到一本好書,如同獲得了一件珍寶,有時反覆讀上好幾遍,細細品味書中的故事情節,每次都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感受。書是精神的食糧,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它能激勵我們前進;當我們受傷時,它能安撫心靈;當我們失意時,它甚至能像母親一樣,遞上一碗溫暖的雞湯。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多讀書,能獲得知識,能懂得道理,能豐富情感,也能提升氣質,陶冶情操。當你愛上讀書時,你會發現,它已經成了你生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會明白,有種境界叫讀書。
【篇四:悠然讀書】
讀書是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
愛好讀書,應該是智慧之人都具備的一種特質。在書中,我彷彿跟作者進行著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有時如同一位虔誠的教徒聆聽智者的教誨,有時像與好久沒見的知心朋友溝通交流,有時則默默欣賞跟傾聽他人的故事。這樣,在一次次靈魂的對話中,我受益無窮。
讀好書,可以將之簡單理解為讀經典的書。何為經典?我認為它應該能夠讓大多數人身心受益並由衷讚許,這類書永遠不會埋沒於歷史的滾滾長河中,恰如任何沉沙都不會掩蓋金子的光輝。在深度閱讀中,我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學習他們身上勇敢、堅毅、智慧的精神,進行一次靈魂的洗禮。
所謂善於讀書,就是需要有技巧。讀書必須掌握方法,既不能一目十行,囫圇吞棗,也不能死板,不知變通。應融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更需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如有些作品略微悲觀,但我們絕不能消極,要學會化悲痛為動力,去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更進一步。
古人讀書有“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這樣的苦讀確實不可少。但我覺得,如果可以在悠然時光中享受讀書,更能把書讀透,把書讀精。如我一般,我非常憧憬在午後的時光中,在房頂上支一把躺椅,遮一柄太陽傘,旁邊小桌上放一杯茶,手捧一本書,身後還有隻小貓在懶洋洋地曬太陽。而這一本書,有時是一本薄薄的雜誌,或一本著名的散文,也可能是一本厚實的經典鉅作,捧在手中的美妙,自然不言而喻。
手捧一杯香茗,在書中感受這悠然時光,歲月靜好。
【篇五:我們的讀書故事】
我懷著無比激動好奇的心情,很快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心裡不由得百感交集,久久難以平靜。
亞力克離開了以前的老師,來到了新的環境中。他認識了仗義善良的卡龍、總是考第一的羅西、堅強勤奮的克萊蒂……每一篇都讓我感受到了小說的主旋律——“愛”。母親生病了,但是克萊蒂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刻苦地複習功課;熱愛祖國,就像少年傳令兵一樣,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挺身而出,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愛那些比自己優秀的同學,因為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讓作者一次次鼓起勇氣向難題挑戰……一個個愛的故事,讓我感動不已。
每個人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犯些錯誤,有時我們就可能迷失方向。每當這時,我不妨翻翻《愛的教育》。因為它像一盞明燈,給我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我要珍藏這本書,用書的故事照亮自己的道路。故事中的裴老師告訴我們:“只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雖然隔著書本,但是我能感受到裴老師這份深刻的愛激勵著我前進的方向。他是我在遇到一些挫折時,跌倒時最大的安慰,他的話時常在我的耳邊響起。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地把愛心投給需要的人。愛,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愛,還是師生之情,愛國之情,都時刻伴隨著我們。愛就是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撫過你的身體;愛就像一杯清水,時時滋潤著你的心窩;愛就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著野花,還需隨時發現,隨時採摘。
愛,其實就在身邊!
【篇六:讀書讓我快樂】
生活中,有一種收穫,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穫;人生中,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是讀書,讓我在朦朧的世界中,瞭解了生活的五彩繽紛。
在喧囂的世界中,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路代替了交流;可是有些情懷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淨的自然,如一首經典老歌,如一本翻黃的舊書。
讀書讓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列寧同志讓我們知道了怎樣才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們對英雄有了敬慕。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小人書、故事會,都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那種渴求。於是努力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來陪伴我度過快樂的時光。
現在,各種各樣有品位的書,我都看。細細品味讀書,我發現原來讀書就像喝茶,一杯永遠也喝不完的茶,感覺由淡變濃,愈品愈有味道。而我對讀書的追求也變得越來越強烈了。很快地,我喜歡上了小說,特別是偵探小說。很多時候,為了追求小說的.某個情節,渴望知道事情發展的結局,我一讀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讀到很晚,直到被催著洗洗睡了。可是每當我讀完一本小說後,我心裡卻有一種自豪的感覺,一種說不出來的高興。
讀書已成了我生活的重要部分。我喜歡讀春天的鳥語花香,讀夏天的雷鳴雨飄,讀秋天的梧桐落葉,讀冬天的冰封雪塑。還有課後,我跟同學們常聚在一起,為柯南同學加油,因福爾摩斯跟華生的友情而感動,有時還會因分歧爭得面紅耳赤,而更多的時候則是給予對方一個真摯的快樂微笑。
好啦,我又要去跟隨著柯南·道爾的步伐,去感受筆下的世界帶給我的快樂了!
【篇七:讀書對我的影響】
人的一生有很多選擇,有時候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同一個地方,面對做過的選擇,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著你的,往往是你曾不甚在意的一字一句。
我曾笑秦,二世而亡,卻不知其中波折;曾笑項羽,不過江東,卻不知其傲骨;曾笑木蘭,女扮男裝,卻不知其無奈;曾笑韓信,鴻門一宴,卻不知其苦楚;曾笑你我,本無緣分,卻在此相遇……
而書改變了這一切。
秦二世孩子心性,並無主見,趙高野心勃勃,指鹿為馬。秦的亡國,就像一個孩子操控著巨大無比的玩具,而心懷不軌之人卻讓玩具成了殺人利器。西楚霸王項羽怎會不知大勢已去?成王敗寇,再無東山再起之能,唯留一身傲骨,與美人長眠於烏江江畔;木蘭無長兄,替父從軍,說得輕巧,卿本佳人卻浴血沙場。十年征戰,榮歸故里,但她卻再也無法重拾當初無憂無慮、天真單純的少女情態。韓信一生征戰沙場,有勇有謀,無一敗績。他最信任之人乃其“伯樂”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終赴了一場鴻門宴。緣是如何?相遇便是緣,你我既相遇,又豈無緣?
能在茫茫書海中找到你,找到專屬於我的一本書,這大抵就是世間最奇妙的際遇吧!你我之間的一種緣分、一分牽引,讓我想更加了解你。翻閱各類歷史典故、文獻輔之以字典,上窮碧落下黃泉,只為看到站在我面前的真實的你,我心中的你,與眾不同的你。
書讓我能與你們相遇。初遇時,每個人都冷冰冰得像一把剛出鞘的劍,再遇時便有些熟絡了,而後在書頁上看到你時便不禁將選段在心中默讀一遍,默默地在心裡給你添上一筆。
書,讓我心中多了許多雖素未謀面卻瞭然於心的朋友。每每翻開散發著油墨香味的書頁,就好像跨過時間看到了他們,一愣,而後會心一笑:“哦,原來這才是你!”
【篇八:憶童年讀書】
對於我的童年,最重要的事物有三件——書、麻將、畫。書,給予我智慧,使我睿智;麻將,帶給我快樂,使我童真;畫,賦予我想象,使我有夢。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的童年裡,書陪伴了我無數個日夜。可以說,書見證了我的成長,是我一生的朋友。
一想起書,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幅“夜深半臥讀書圖”呢。我讀書的時間,往往不在早晨,而在睡前,可謂“暮讀”。小的時候,鑽到溫暖的被窩裡,開啟一盞燈,手裡捧著書,背靠著床頭,讀起書來,好像坐在一艘船裡,穿越於現實與想象之間,真的是如臨其境。讀著書,腦子也不停歇地想象——眼前出現一個超大的螢幕,書中的一切,都展示在我眼前,仔細一聽,好像還能聽到裡面人物的竊竊私語呢!
在燈下,書被一頁頁地翻過,從古至今,從中到外,從小說到散文,從古詩到現代詩,從情商到哲學,在燈下,我如飢似渴地讀書,就像在品嚐一頓永遠也吃不完的精神大餐。透過書籍,我跟秦始皇一起橫掃六國,跟漢武帝一起討伐匈奴,跟曹操一起“挾天子以令諸侯”,跟唐太宗一起南征北戰,跟岳飛一起收復中原,跟成吉思汗一起橫掃天下,跟林則徐一起虎門銷煙,跟孫中山一起辛亥革命,我還參加過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呢。透過書籍,我認識了很多很多朋友,都是歷史名人,跟他們一起並肩作戰,跟他們稱兄道弟,見證了足以改變歷史的大事。透過書籍,我看到了世界……所以說,書,濃縮著這個世界,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書籍,擁有書籍,就擁有了整個世界。
可這一切,好像定格在了小時候。隨著科技的發展,不知不覺,手中就多了手機跟電腦。說來有趣,小時候讀書,幻想著畫面,幻想著聲音,可到現在,這一切都實現了,有超大的螢幕,有超好的音響,可是,看著這些高科技產物,卻找不到以前讀書的快感跟舒適了。曾經幻想著跟英雄南征北戰、東討西伐,可真的能夠從遊戲中體驗時,卻懷念起了曾經的書。
現在很多人沉迷在網路世界裡,甚至包括我。我承認自控能力較差,但是,我也想出來,想投入書的海洋,去尋找童年的快樂,尋找童年的智慧,尋找童年的思考,尋找童年的習慣,去尋找童年的我、真實的我、更好的我,讓書再一次為我展現這個世界吧!
書,伴我同行,不止在童年,而應該是用一生的時間,去認識、瞭解這個最偉大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