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精華】小學數學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教材第84-85頁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含義,並藉助乘法口訣求商。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能夠結合情景,發現數學資訊,提出解決數學問題,深化學生對除法運算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直觀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資訊,提問選擇資訊,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知識。

  2、小兔安家的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設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白兔嗎?好,這節課老師就帶著同學們到小白兔的家裡去看看(電腦出示小兔安家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中有什麼?

  生1:圖中有大樹、房子、許多小兔。

  生2:圖中有12只小兔,他們正在快樂地做遊戲。

  生3:一共有四間房子。

  透過創設小白兔安家的情景,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地進入學習狀態,積極地在情景中獲取數學資訊。

  問題探究

  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小白兔現在累了,要到後面的房子裡去休息,你們能根據剛才發現的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嗎?

  教師在學生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整理(重點解決用除法解決的問題)

  小結:同學們能夠提出這麼多的問題,那麼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下面請同學們接著想辦法,你喜歡解決哪些問題就解決哪些問題,我們比一比,看哪一組解決的問題最多?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進行個別指導。

  生1:有4間房子,每間住幾中小兔子?

  生2:如果12只小兔要住3間房子,每間住幾隻小兔?

  生3:如果12只小兔要住2間房子,每間住幾隻小兔?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解決問題,並把算式寫下來。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資訊提出數學問題。

  體驗感悟

  好,下面哪小組來彙報一下你們都解決了哪些問題,是怎 樣列式的?

  隨著各組學生的回答,老師整理板書如下:

  12÷2=6(只)12÷6=2(間)

  12÷3=4(只)12÷4=3(間)

  12÷4=3(只)12÷3=4(間)

  12÷6=2(只)12÷2=6(間)

  下面我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們有什麼發現?

  學生爭著進行回答。

  各小組討論彙報:

  每間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間房子住的兔子少多,用的房子少。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一是讓學生體會除法算式之間的關係。二是讓學生從中體會在小白兔只數不變的前提下,每間房子住兔子只數與房子的間數中相對的。

  實踐應用

  同學們觀察的可真仔細,現在請同學們開啟書84頁,我們看“填 一填 ”請根據我們剛才說把這們表填 完整。

  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小兔,3間能住下嗎?請同學們討論一下。

  引導學生明確,如果每間房子住5只兔子,3間可以住15只小兔,而現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1、請同學們開啟書84頁,我們看練一練第1題,同學們獨立做在書 上,做完後組長負責檢查下,全部做對的由小組長獎勵一朵小紅花。

  教師巡迴指導。

  2、我們看第2題,請同學們把第2題做在書上,我們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好,下面誰願意把你填 的結果讀給大家聽?

  3、電腦出示第85頁第3題:

  二(1)班有36人參加體操比賽,請你們幫他們設計一下,怎樣排隊,請畫出相應的圖,並列出算式,看哪組想出的辦法最多。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一組一問一答。

  學生集體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然後全班交流。

  學生完成在書上。

  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設計方案,並把圖畫下來,列出算式。

  一題多變拓展思維,有利於學生對除法意義的體驗和感悟。

  學生透過說一說,算一算,畫一畫,讓學生親自感悟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反思

  教師引導學生反饋,及時對討論好的小組發放小紅旗,並對學生的彙報進行補充小結。

  4、請同學們開啟書上85頁,看第四題,誰得第一。小組之間展開比賽。

  5、電腦出示第85頁的第5題,誰來說說圖的意思。

  請同學們完成在書上,然後教師訂正。

  教師小結。

  學生說圖意

  板書設計: 小兔安家

  12÷2=6(只)12÷6=2(間)

  12÷3=4(只)12÷4=3(間)

  12÷4=3(只)12÷3=4(間)

  12÷6=2(只)12÷2=6(間)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和象形統計圖,對已經分好類的事物進行計數,填寫統計表不太困難,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和整理資料,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資料作出簡單的決定,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體驗資料的蒐集,整理和分析過程。

  2:讓學生透過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3:讓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體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和創新意識;透過在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瞭解資料的整理過程,認識條形統計圖。

  2:難點:會把統計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

  教具準備:

  卡紙、口算題、彩筆。

  教學方法:

  以情景教學為主,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生活情景,以組織學生出遊為導學和學生活動的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1聯絡生活,解決問題。

  2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學生,和諧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設疑激趣。

  師:同學們“六 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麼地方玩?(播放公園、淘氣貓樂園、香陳灣遊樂園的美麗景色。)

  生:答┄┄。

  師:剛才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們只能去一個地方,怎麼辦呢?為了讓去的地方使大多數同學滿意,我們必須對大家的想法進行調查。(板書課題:統計)。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瞭解大家都願去什麼地方遊玩?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同學們各抒己見,發表意見和想法)

  師:大家開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的好辦法,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同的情景,讓學生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就在身邊,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的情景。]

  二:引導交流,探究新知。

  師:下面發揮集體的力量,小組合作、探究,小組長記錄調查結果並彙報調查的方法,大家比賽一下哪一組討論的好,回答的正確,速度快。注意每人只選一個地方。

  師:聽到小朋友們的精彩的發言,老師感到特別高興。動動小腦筋想一想你們用什麼方法來調查小組成員的意見呢?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調查小組成員的意見的!

  (得出:逐一問、做標記、舉手表決、“正”字統計法等)

  師:大家真是愛動腦筋的小機靈,向同學彙報你們組的討論結果吧!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就挑出你們最喜歡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說說吧。

  [設計意圖:教師充分給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時間,探索統計的方法,此時並沒有最優方法,而是放手讓他們相互溝通交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最優方法,並在實踐中逐步修正,讓學生多中選優,擇優而用。]

  師:同學們的統計方法有很多,今天,咱們學習根據調查結果繪製一個統計圖。讓我們先欣賞別人繪製的漂亮的、規範的統計圖。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小學一、二年級的課堂小手如林、小口常開;而到高年級學生則是金口難開,可是下課時,同學之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可謂是一常見的怪象。那在我們的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善於表達,金口樂開、金口善開呢?

  一、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學生之間的思維與表達存在差異,要允許思維慢的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允許表達不清晰不流暢的學生有重複和改過的時間。課上,真心誠意地善待每位學生,即便是學生問出了、說出了自己沒有準備的,不願聽到的話,教師也要耐心的、認真的傾聽。課後,要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各種情感傾向。

  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寬容、友好、真摯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敢想、敢說、敢問,樂於發表意見,並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可謂一石多鳥。

  2、營造開放的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種雙向交流的雙邊活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關係著學生言語意向和表達慾望。

  在學生敘述自己發現問題、思考過程、得出結論時,教師決不插嘴打斷或表示出不耐煩情緒。因為循規蹈矩的學生不會插嘴、膽小怕事的學生不會插嘴、不動腦筋的學生不會插嘴,只有那些上課精力集中,思維敏捷,具有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的學生才會。

  3、開展積極有效的小組合作

  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是以平等為主要特徵的人際交往。同伴交往的平等性使得雙方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們自發地相互模仿、交流、評判,可豐富自己的思維箱,充實自己的言語庫。

  透過討論,對於養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鍊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思維的縝密性將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課後,老師也可佈置一些思考性較強的題目引導學生交流、合作。

  二、培養表達的有效技巧。

  語言的表達需要講求一定的方式、方法,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規則,雖然言無定法,但也不得無法。教材的語言嚴密精練,邏輯性強,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和簡潔性,教師要多引導學生自學教材,自悟教材中語言的精闢點,多提供一定的句式為學生引路、導航。

  1、為學生開表達之源。

  如果學生按照閱讀小說的方式較少分析思考的話,收穫甚微,久而久之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是很重要的。

  (1)教給學生一套符號。

  如規定條件用、問題用?、重點詞用▲、公式用□、注意的詞和句用。。。。。。等。

  (2)精心設計閱讀提綱。

  要使學生較好地領會和理解教材,教師還須精心設計閱讀提綱,開導學生的閱讀思路。如教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教師可設計這樣閱讀提綱:⑴書上怎樣舉例說明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⑵能否找到最大的公倍數?為什麼?⑶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有什麼區別?

  設計閱讀提綱時,教師要注意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把握教材的實際和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

  2、為學生闢表達之徑。

  在教學概念時,引導學生用,叫做、統稱為來表達。當概念為屬加種差時,可用的圖形(四邊形,式子)叫做。

  在公式推導時,教師也應適時提供詞語及其表述方式。如歸納推理:是是它們都是;類比推理:有有它也可能有。

  在應用題教學中的說思路:根據和可求加上最後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和已經知道,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求出來。

  三、拓寬評價的形式渠道。

  透過適當有效的學習評價,可以調控教學,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啟用學生的思維,使言語一發而不可收。傳統單一的教師一錘定音的評價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動性,泯滅了學生自身的沉睡著的力量。小學生年齡小,但他們上進心強,榮譽感強,因此透過多種渠道對學生予以評價,可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滿意。

  1、強化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同學之間進行的評價,可以培養他們判斷、選擇處理語言資訊的能力;可以激發學習語言的興趣,糾正語言實踐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可以使他們聽得更明白,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巨大魅力,這給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及他們能力的發展帶來教師講解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2、淡化封閉的總結性評價。

  傳統的封閉式問題的評估比較強調考察學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並以此作為考察學生能力的基礎。因此存在著諸多缺陷:記憶性的問題多,思考性的問題少;靠程式化和技能化解決的問題多,需要高層次、開放性思維來解決的問題少長此以往,學生會偏重記憶能力,頹廢言語表達能力。

  所以教師應淡化這些考試中學生取得的成績,摒棄一張試卷定乾坤的做法。教師可增加聽、說、讀等的口試、面試等考察形式:口算題可利用直接說得數、寫得數;概念題、圖形題,應用題等也可利用說意思、答過程、提條件、補問題等方式進行口試。

  3、細化教師的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貫穿教學始終的評價,因此每次提問都可以看作是考察的機會。

  如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流利時要表示讚揚、肯定,為下一次的出色發揮和全班同學的踴躍發言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如學生的回答或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現一些問題時,教師要點出其中的不足,如: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老師要給你糾正個詞兒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但你表達得還不是很清楚。如果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時,教師不要橫加指責,而是感謝他為自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判斷正誤的題例,並就此開展討論。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只要創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注重培養學生表達方法、拓寬評價的渠道,我相信,小學數學課堂不僅會小手如林,還將金口樂開、金口善開!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136頁複習第24、2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能根據收集的資料填寫複式統計表。

  2、使學生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明確求平均數的數量關係,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複式統計表的結構,求平均數的數量關係,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是最後一節複習課。我們要複習有關統計的知識,透過複習我們要進一步認識複式統計表的結構,能根據收集的資料填寫複式統計表。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會求平均數。

  二、複習複式統計表

  1、出示本年級3個班人數統計表,學生調查後填寫。

  _______小學四年級男女生人數統計表

  ______年_____月

  人 性別 數 班級 合計 男生 女生

  總計

  一班

  二班

  三班

  (1)哪個班男生多?哪個班女生多?哪個班總人數多?

  (2)哪個班男女生人數差最大,哪個班男女生人數最接近?

  (3)三個班共有多少人?

  2、師說明編複式統計表時,先要寫表的名稱及日期。表中表頭分哪幾項要設計好。

  三、複習求平均數

  1、怎樣求平均數?(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如果題裡總數是未知的,就要先求出總數。總份數有時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根據條件,找出總份數。

  2、練習:

  (1)在一次射擊練習中,小剛投中的環數是9、8、8、9、10、10,小明投中的環數分別是10、7、7、8,兩人誰的表現更好?

  (2)學校氣象小組一天中測得的氣溫分別是:16℃、24℃、28℃、32℃、35、26℃、21℃、18℃,求今天的平均氣溫。

  學生練習說一說第一題怎樣比較兩人誰的表現好?第2題要求平均氣溫總度數如何求?次數是多少?

  3、練習:做期末複習第24題、第25題。

  第24題。

  (1)學生先填合計數。再計算平均每月下雨多少天?

  (2)講解:題中已知每個季度下雨的天數,要求的卻是平均每月下雨的天數,因此應該除以12而不是除以4。

  第25題。

  (1)這是一個什麼統計表?第一組7個同學,第二組8個同學的體重分別是多少?

  (2)要比較哪個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應該算什麼?怎樣計算?

  學生算第一組、第二組同學的平均體重。注意算總重量時不要加錯。

  比較:哪個組同學平均體重重一些?重多少?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複習了什麼內容?

  五、佈置作業

  1、 先把統計表填寫完整,再回答問題:

  紅旗鎮圖書館少兒書籍借閱情況統計表。

  20xx年4月

  人 日 數 期種類 總計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合計

  連環畫 8 16 15 6 0 24 32

  童話書 7 20 14 16 9 58 56

  科幻書 10 7 8 4 12 50 60

  (1)哪一天借閱連環畫的人最多?

  (2)哪一天接待少兒讀者最多,有多少名?

  (3)從18日~24日共接待多少名少兒讀者?

  2、小明從家到學校走了5分鐘,每分鐘走的米數分別是60米、49米、46米、44米、51米,4、明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先估計一下小明速度的範圍,再計算。)

  3、文具店有兩種牌子的鋼筆,5天內雄鷹牌的銷量分別是24支、18支、23支、24支、21支,中華牌6天的銷量分別是16支、12支、17支、11支、10支、12支。哪一種牌子的鋼筆平均每天的銷量大?下一次文具店進貨時,應選用什麼牌子的鋼筆?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相遇問題(教材第71、72頁)

  教學目標:

  1、會分析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提高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能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解決求相遇時間的問題。

  教學難點:

  掌握列方程解具有兩積之和(或差)的數量關係的應用題的解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說一說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

  2、應用。(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5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200千米要行幾小時?

  3、列方程解應用題,關鍵是要找出題中的什麼?,再根據找出的什麼列出方程。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課題。

  師:數學與交通密切相聯。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相遇問題。

  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2、創設結伴出遊的情境。課件出示教材第71頁的情境圖。

  從圖中找出相關的數學資訊。

  生1:淘氣的步行速度為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為50米/分。

  生2:淘氣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生3:兩人同時從家裡出發,相向而行。

  第一個問題:讓學生根據資訊進行估計,兩人在何處相遇?

  因為淘氣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計相遇地點在郵局附近。

  第二個問題: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第二、第三個問題。

  透過畫線段圖幫助學生找出等量關係。

  淘氣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第三個問題:根據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解:設出發後x分相遇,那麼淘氣走的路程表示為:70x米,笑笑走的路程表示50x米。則方程為

  70x+50x=840

  學生獨立解答。

  3、在這個相遇問題中,除了用方程來解答外,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問題?試一試。

  根據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列出算式

  840(70+50)

  三、應用新知,拓展練習

  1、如果淘氣的步行速度為8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為60米/分,他們出發後多長時間相遇?請寫出等量關係並列方程解答。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89~92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按照一定的標準,採用不同的方法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析、描述,經歷統計的全過程。

  2、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能完成相應的統計圖表,能從統計圖表中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體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4、讓學生受到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觀看主題圖(製成的動畫)——環保站的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

  ①環保站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監測空氣質量。

  ②小麗爸爸與工作人員之間的對話——昨天和今天的空氣質量狀況。

  (2)教師:看到些什麼、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1

  下面是張叔叔整理的某地4月份空氣質量情況:

  某地區4月份空氣質量狀況統計表

  空氣質量狀況優良輕度汙染合計

  天數(天)717630

  (1)學生觀察統計表。從表中可以獲得哪些數學資訊?

  (2)學習統計圖。

  ①教師:誰來說一說我們過去都學過了哪些統計圖?(用作記號等方法來製作統計圖等)

  ②出示教科書第90頁的統計圖

  教師:這是條形統計圖,誰來說一說你從圖上都看到了什麼?

  ③小結:像這樣用條形來表示統計表中的資料,我們就叫它條形統計圖。

  讓學生從統計圖中找一找天數最多的表示的是什麼空氣等級,天數最少的表示的是什麼空氣等級。

  讓學生明白:在條形統計圖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

  (二)教學例2

  (1)學生觀察四(1)班男同學身高記錄表。

  教師:你從表中瞭解到了哪些資訊?

  教師引導:全班男生合在一起統計,人數太多,男同學身高的狀態比較混亂,可以分段整理資料。

  (2)學生完成統計表。

  ①將學生分為5個小組,分別按身高段統計一個部分。

  ②將5個組的資料彙總。

  ③要想得到全班的資料,該怎麼辦呢?(求出合計)

  (3)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

  (4)回答第92頁的兩個問題。

  學生還可以根據統計圖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並解答。

  (三)練習

  完成第92頁的課堂活動。

  統計(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93~95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願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能將表格進行完善,並能完成複式統計表,根據圖表中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教師:明明到三(2)班作“最喜愛的電視節目”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新聞:8人動畫片:22人體育7人

  電視劇:8人其他:4人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一)嘗試製表

  1、教師:要想製作成統計表,應該做哪些方面的考慮呢?

  學生:要考慮表應畫幾列和幾行。

  根據“節目類別”和“喜歡的人數”應畫兩行;“節目類別”有5類,要畫5列,加上“合計”要畫6列。

  2、學生動手畫一個2行6列的表。

  3、填寫相關內容。

  (1)寫上統計表的名稱。

  (2)填寫表中的內容和資料。

  4、檢查統計是否準確。

  可將各類別人數之和與合計數、合計數與調查總人數進行比較,看是否一致。

  (二)出示例4中男生、女生體重情況統計表

  1、觀察表,說說表中有哪些資訊?

  2、教師:如果將兩張表交給班主任老師,老師想知道某個體重範圍內的男女生人數,就要看兩張表,挺麻煩的。

  能不能想辦法將兩張表合成一張統計表,讓老師看起來更方便一些呢?

  3、學生自主討論,完成複式統計表。

  教師: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怎樣改進統計表?

  (老師出示複式統計表)

  介紹表頭:體重、人數、性別。

  教師:你能將表格填好嗎?(學生嘗試完成)

  反饋:展示學生做好的統計表。

  教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複式統計表。(課題:複式統計表)

  教師: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麼?與剛才的兩張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張統計表?為什麼?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完成第95頁課堂活動。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理解並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能應用這個方法把分數化成小數,或把小數化成分數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生的主動探索,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能應用這個方法把分數化成小數,或把小數化成分數

  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能應用這個方法把分數化成小數,或把小數化成分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影片展示臺

  教學課時:1 總課時

  教學思路:透過對前面知識的複習,喚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積極回憶,為新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一、複習準備 1倍嗝教蹇渭出示:用小數和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中的陰影部分。

  2(1)0.3裡面有3個()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裡面有12個()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裡面有16個()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卑嚴旅娓韝齜質寫成除法算式。

  2/3 5/6 8/4

  師:前面我們分別學習了分數和小數的一些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苯萄Ю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把3/4,11/25,23/8化成小數。

  師:怎樣把這些分數化成小數呢?對照前面複習的內容,你覺得可以用前面學習的哪些知識來把分數化成小數呢?

  引導學生分析出可以把分數寫成除法算式來計算。

  師:我們可以試著從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想一想,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討論後回答:可以把分數改寫成除法,再求出它的小數商。

  師:用這個方法,自己選一個分數試一試。

  學生完成作業後,抽學生的作業在影片展示臺上展示:

  3/4=3÷4=0.75 11/25=11÷25=0.44 2/38=23÷8=2.875

  師:能說一說怎樣把分數化成小數嗎?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先把分數改寫成除法算式,再求商。

  師:用這個方法試一試,在把這些分數化成小數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哪些新的問題?

  要求學生完成第28頁課堂活動第2題,完成後抽學生回答。

  師:把這些分數化成小數時你遇到了什麼新的問題?

  生:把這些分數改寫成除法算式後,有些算式除不盡。

  師:這些能除盡的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不能除盡的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你能具體說一說哪些分數能除盡,哪些分數會出現除不盡這種現象嗎?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能除盡(能化成有限小數)的:1/4,3/5,7/10。

  不能除盡(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1/12,6/7,11/15。

  師:把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你會發現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有什麼特徵嗎?

  學生把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以後,抽學生的作業在影片展示臺上展示出來。

  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4=2×2 5 10=2×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12=2×2×3 7 15=3×5

  師:根據上面的分析你能作出哪些猜測?

  引導學生說出:我猜想分母只含質因數2和5的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如果除了質因數2和5,還含有其他質因數,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師:這個猜想對不對?請同學們自己寫幾個分母只含質因數2和5的分數來試一試。

  學生試後,肯定這個猜測是對的。

  2苯萄Ю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把0.4,0.8,0.85,1.125化成分數。

  師:怎樣把這些小數化成分數呢?我們可以聯絡小數的意義來想:0.4是幾分之幾?0.85又是幾分之幾呢?

  師:你能聯絡小數的意義在下面的直線上填上合適的分數嗎?

  學生填後,問學生是怎樣填的,引導學生說出0.4就是十分之四,0.8就是十分之幾,0.85就是百分之八十五,1.125就是千分之一千一百二十五。

  師:現在大家知道怎樣把小數化成分數了嗎?

  生:0.4是十分之四,把它寫成分數就是4/10,化簡後是2/5。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0.4=4/10=2/5。)

  師:這樣想對不對?

  生:對。

  師:請同學們像他那樣思考,把0.85,1.125化成分數。

  學生思考解答後,抽學生的作業在影片展示臺上展示:

  0.85=85/100=17/20 1.125=1125/1000=9/8

  師:你是怎樣想的呢?

  生:我是這樣想的,0.85表示百分之八十五,寫成分數是85/100,把這個分數化簡後是17/20。

  師:(抽第二個學生回答)你又是怎樣想的呢?

  學生回答略。

  師:你們贊成他們的想法嗎?

  生:贊成。

  師:我也贊成他們的想法,誰來歸納一下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指導學生說出:把小數化成分數時,先想這個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再把這個小數直接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能夠化簡的要化簡。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對口令遊戲:由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小數,另一個同學迅速地把這個小數化成分數,看誰做得又快又對。

  聯絡複習題來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突出原有知識對新知識學習的推動作用,用“分解質因數”作一個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分數化小數時哪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深化學生對分數化小數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分數化小數方法的掌握水平

  三、課堂小結 略

  練習設計 練習七第1,2,3題。

  板書設計 小數化分數,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後面寫幾個0作分母, 把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作分子;化成分數後,能約分的要約分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樂於探究.

  2.透過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探索相關的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3.透過整理算式,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準備

  彩筆、白紙、小棒、圖片等.

  教學過程

  激發學習熱情

  活動

  一: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圖片:飛行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飛行員在表演,有紅色隊和黃色隊;

  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多少人?

  黃色隊比紅色隊少多少人?

  紅色隊和黃色隊共有多少人?

  我還想到了長大後要像他們一樣學習飛行表演.

  ……

  二、探究解題策略.

  (一)活動二:尋找生活中數學問題.

  1.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上.

  2.學生彙報,說明算式的含義,並對算式進行分類、整理.

  (二)活動三: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1.學生彙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出示圖片:圓片

  從11個當中去掉7個,從圖中看出結果是4.

  方法2:出示圖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減,從11根當中減去7根,還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後再連續減.

  11-1-6=10-6=4

  方法5:把減數7湊成10,多減後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得出結果.

  因為:4+7=11

  所以:11-7=4

  課間遊戲:小朋友們,累了吧?咱們一起說個歌謠吧.

  歌謠: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

  二隻青蛙,二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

  三隻青蛙,三張嘴,六隻眼睛十二條腿;

  四隻青蛙,四張嘴,八隻眼睛十六條腿;

  (三)活動四:培養思維有序性

  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養數學技能.

  (一)看圖列式(出示圖片:小鳥和小鴨子)

  (二)看圖列式(出示圖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圖片:小貓釣魚

  教師談話:週末了,小貓歡歡和笑笑到池塘去釣魚,它們倆在為誰釣的魚多,誰釣的魚少爭吵呢?小朋友們,快來幫幫它們呀!

  (四)出示圖片:小熊射門

  教師談話:森林運動會上,其中一項比賽是足球射門.看圖回答問題,看誰填的數最多,時間3分鐘.

  教案點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學習資源。

  入課時,透過觀察空中飛行表演,讓中國學習聯盟膽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現實問題,並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列出相關算式。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同時用事實印證了數學來源於生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及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本節課在解決11減幾的問題上,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平臺,準備了圖片、小棒等等。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學習材料和充裕的學習時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透過畫一畫、擺一擺以及邏輯推理,從不同角度透過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整理歸納,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透過讓學生整理11減幾的算式,並討論從中發現了什麼。既培養了學生善於觀察、思考的好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四、變“書本”中的作業 為“情境”中的作業 ,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喜歡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設計一節課時,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遵循了兒童的認知規律。圖文並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節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節課注重情境設計在教學過程 中的作用。課伊始,以精彩的飛行表演入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結尾,變“書本中”的作業 為“情境中”的作業 ,使學生興趣濃厚,樂於探究。

  探究活動

  接力賽

  遊戲目的

  1.使學生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2.透過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遊戲過程

  1.以班級為單位活動.

  2.教師任意說一個20以內的數,第一個學生任意說一個運算子號(加號或減號)第二個學生再說一個數,第三個學生根據前面所說計算出結果.

  3.以第三個學生所說的結果作為加數或者被減數,第四個學生再任意說一個運算子號,第五個學生任意說一個數,第六個學生根據前面所說的計算出結果.

  4.後面的學生照此繼續進行遊戲.

  遊戲說明

  1.學生計算錯誤或者出的題目超出目前所學範圍(例如出現19+9或者6-7這個錯誤)都要為同學表演節目.

  2.要靈活使用這個遊戲,變化著練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⒈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8+6=4+6=25+10=80+(3+9)=

  4+9=20+14=13+20=23+(4+6)=

  2+8=5+8=17+30=(7+5)+26=

  二.匯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學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今天我們將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指名說說題意。提問:根據這幅圖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你會列式嗎?

  生答老師板書:

  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張?24+6=

  藍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張?6+9=

  兩個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張?24+9=

  三個人一共有多少張?24+6+9=

  這4道算式題你會算哪一道?你是怎樣算的?

  (板書:6+9=15)

  2.計算24+6。

  (1)24+6先算什麼呢?得多少?(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該怎樣算呢?我們還是請小棒來幫忙,用擺上棒的方法解決問題。

  學生擺小棒,想演算法,老師巡視,瞭解學生操作的情況。

  (3)學生彙報擺小棒的過程。(把4根和6要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把2捆合起來是3捆,所以24+6=30。

  (4)誰能說一說24+6你是怎麼想的?

  先算4+6=10,再算20+10=30

  生答老師板書:24+6=30

  204

  同桌同學互相說說24+6你是怎麼想的?再指名說說。

  3.計算24+9

  (1)24+9得多少呢?也請小朋友擺擺小棒來想一想。

  學生擺小棒,想演算法,老師巡視,瞭解學生的不同想法。

  (2)學生彙報說說你是想怎樣計算?為什麼這樣算?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把24分成20和4

  把24分成23和1

  把9分成6和3

  (一)(二)(三)

  24+9=3324+9=3324+9=33

  (三)選擇一種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說說你是怎樣算24+9的?(同桌互說)

  :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時方法不是唯一的,同學們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8+42=5+39=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書上填空。

  3.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計算8+42和5+39的?

  4.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第一題,老師說明題意。

  2)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3)集體交流,對於25+8這道題學生會不同的圈法,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圈的,為什麼這樣圈,透過圈把25+8轉化成幾加幾?

  2.想想做做2。

  1)先計算,再交流比較,看看每一組的後三道題與第一題有什麼聯絡?

  3.想想做做3。

  2)出示第3題圖,指名說圖意,說說這道題已知什麼,求什麼?

  (已知圖書館借出48本書,還剩8本,求圖書館原有圖書多少本?)

  3)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怎能計算的?最後作集體口答。

  4.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題圖,仔細看圖並提問:說說圖中各種物品的價錢?三名小朋友各買了什麼?題中“每人各付多少元”是什麼意思?

  2)學生分別列式解答,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怎樣計算的?

  3)最後指導學生用三句話回答三個問題。

  全課。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該怎樣計算?

  三.作業佈置。

  1.《練習與測試》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

  2.想想24+6+9怎樣算?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填一填,算一算。

  45+7=□36+4=□

  二.連一連。

  45+6

  18+5

  78+7

  39+9

  23

  85

  48

  51

  29+6

  73+8

  85+6

  37+5

  42

  35

  81

  91

  四.看誰都算得對。

  35+8=15+21=71+20=85+5=

  27+6=32+8=31+14=36+7=

  34+9=39+5=78+8=39+8=

  教學後記: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