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通用24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通用24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

  本學期我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裡面的一條條教育效應讓我讀後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讀書過程中,總能想到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以及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教育書籍。現將我感受深刻的幾條教育心理效應分享給大家。

  一、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

  每個人都有一個接受心理打擊的承受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超過這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師演講的沒完沒了,一開始準備捐錢的馬克。吐溫最終選擇從募捐箱裡拿走了兩元錢,這就是因為牧師不懂超限效應造成的。這使我想到在以前學生犯了錯誤時自己的一貫做法,就是批評教育,孩子犯了錯是要批評教育,但要將批評教育做到最好效果還得遵守超限效應,孩子在犯了錯誤時為了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總是不厭其煩的給他講道理,給他講這麼做的危害,一開始孩子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時間長了,你總是重複以前說過的一些話,他就不耐煩了,隨之產生厭煩的心理,對你說的話不以為然,充耳不聞,那麼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呢?

  教育學生的時候需要注意超限效應,在教學中也一樣要遵守這一效應,我們都有這種感覺,每節課前半節孩子們都可以表現得很積極,可是如果我們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時候還繼續講下去,不去進行一些小遊戲或者巧妙轉變一下教學方式緩解孩子的厭倦情緒,他們就很難堅持到下課了,還有課堂上我們為了給孩子講清一個問題或者一個道理會絮絮叨叨的講解很多,這些都不利於孩子接受新知識,有時甚至會對老師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影響以後本學科的學習。

  二、要想吃肉,必須吃青菜——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認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可以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孩子們都喜歡輕鬆愉快的活動,而不喜歡費時費力的活動,比如孩子們喜歡看電視甚於寫作業,喜歡玩遊戲甚於做家務,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說在孩子對我們提出“過分”的要求時,我們可以透過先讓他完成一項我們希望他完成的任務來滿足他的“過分”要求,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預先的目的了。反過來,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們規定的任務,我們就必須給予其適當的獎勵,這樣當我們再向孩子提出我們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務時,他才有動力去耐心做,這就牽涉到拿什麼當獎勵的問題,這個獎勵對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規定的任務時就會越有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對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歡什麼,最討厭什麼,選用孩子最喜歡的東西當獎勵,選擇孩子最討厭的東西當懲罰,這樣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勵作用。

  這使我想到以前班裡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不愛學習,經常不交作業,交上來也總是殘缺不全,可是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美術課時他總能很認真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為了激勵他學習的積極性,我就給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時上交家庭作業,就獎勵他畫一幅美麗的畫在班級裡展示,一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他高興極了,於是家庭作業認真了很多,美術老師還在班裡公開表揚他展示他畫的畫,那一刻,我能體會到他驕傲的小臉上洋溢著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三、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互悅機制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喜歡你,作為老師更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喜歡自己,因為只有孩子們喜歡你這個老師,才能“親其師,信其道”。互悅機制告訴我們要想讓孩子們喜歡你,你必須讓孩子們體會到你是愛他們的,事實上,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對他們的愛究竟有幾分呢?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在訓斥學生的時候告訴他,老師這都是為你好,為了幫你改正錯誤,可是為什麼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悅機制後,我明白了,因為我的良苦用心學生並不理解,甚至說在他們的心裡你並不喜歡他們,他們怎麼會喜歡你呢?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時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學後我留了幾個孩子做輔導,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別不喜歡被老師留下來,我佈置的任務怎麼也不執行,我說完不成老師的任務不能回家,他就說我逼他,說著就拿起一支水筆芯向脖子上扎,我見勢趕緊攔住他,接著馬上給他爸爸打電話,由於他爸爸在老區上班,趕過來時已經一個小時過去了,在這一個小時裡我儘量控制住他的情緒,不跟他談學習的事情,在這期間他的情緒緩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來他是單親家庭,爸爸媽媽離婚後,爸爸又結婚生了一個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裡是多餘的,所有人都不喜歡他,所以做法才這麼極端,而且我還發現深秋了,他仍然穿著一件薄薄的外套,我於是馬上把他身邊的窗戶關上,他爸爸來了後,我給他講了孩子對我說的話並建議他多跟孩子交流,多關心下孩子的生活學習,還囑咐他明天給孩子穿件厚點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離開教室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戶都關好了,而且對我說了一句老師再見,這時,我心裡暖暖的,更有一種難言的成就感。我想這就是我真心對孩子好,孩子感覺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動告訴我——老師,謝謝您。

  當然,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應,很值得一看並有必要好好對照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讀書使人進步,教師更應該手不釋卷,用豐富的教育理論去充實和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這樣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2

  最近,我閱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這本書是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所著。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增長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談談對我感觸最深的兩個效應。

  一、互悅機制: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互悅機制也稱作“對等吸引率”,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兩情相悅

  在人際交往中,這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規律。後被人們歸納為: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想讓得到人們的歡迎,或者支援、同意你的觀點、行為,僅僅提出良好的建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人們喜歡你。

  最近,我遇到了這樣的教育難題。一天,輪到我去四班看午寫。剛到班上,小王還在和同學在開著玩笑。我有點生氣,讓他趕緊安靜下來。小王突然來了一句,“不喜歡歷史老師”。這句話,一下子讓我聽蒙了。仔細想了想,這孩子應該是覺得我在針對他。本來,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於做事比較拖拉,愛表現,常常在課堂上插話。我多次找他談話,效果不佳。後來我只好把他換下來。結果,他表現就更不好了,上課常常和我作對似的,老說一些讓同學聽了會發笑的話。哦,“互悅機制”,讓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歡歷史老師”背後的含義——他以為我不喜歡他。

  於是,我試著改變與小王相處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誠地告訴他,老師是一視同仁的,並沒有專門針對他。而且他對歷史很感興趣,歷史知識儲備很豐富,老師是很喜歡你的。不過,有時,你也不能和老師太較真哦。他答應我以後會好好表現。其次,當小王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不是在課堂上插話時,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他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最後,當他的作業有錯題不會時,我會在課間把他叫到辦公室,耐心引導,及時糾錯。讓他感受到老師是非常關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對我的態度悄然發生了變化。課堂上不再與我針鋒相對,學習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這次月考,他的歷史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悅機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二、超限效應:給學生留點“空白”

  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長,而引起的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覆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佈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便是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學生對於老師的重複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可以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謂,過猶不及,物極必反。

  閱讀此書,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僅憑自己的一腔熱情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科學的、理性的方法。我將常常“溫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學的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3

  林清玄說:“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此深以為然。有句俗話說得好:“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我們往往說太多,而忽視了安靜的力量。古人說“靜以修身”,安靜的時候才會關照內心,才會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透過小事例來展示原理,淺顯易懂,實操性很強,每個心理效應都寫得有趣又實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鑑。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兩個效應——超限效應、齊氏效應。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款,相反,還從盤子裡偷了兩元錢。

  這就是超限效應。小故事令人發笑之餘,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師要管好自己的嘴。

  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教師應儘量保持一顆平常心,批評學生一定把握好一個度,有些錯誤,點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餘地給學生。話說多了,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效果,甚至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傳授知識同樣要注意課堂留白,灌輸多了,也傷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動與交流,讓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發。我們的實踐課堂,更要講得精煉,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去探索。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害怕學生完不成任務,因為根據齊氏效應:人們對那些沒完成的任務,印象反而會更深刻。

  在齊氏效應部分講了這麼一件事兒:一個美國考察團到上海訪問,希望聽一節有中國特色的公開課。聽完之後他們的反應卻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們問: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這節課還上它幹什麼?

  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的一個問題。怎樣的課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該如何評價我們的課程?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髮展不斷生成的過程,教師可以有預設,但更應注重引領學生思考,並具備隨時沉著、靈活地處理生成性問題的能力,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應付生成性問題,除了教學經驗,其實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教師必須熱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讓自己擁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後,用咱們讀書記錄上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交流:“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共讀、共行、共悟、共成長!”這句話我非常喜歡,拿來與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4

  古人云:“過猶不及,事緩則圓“,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則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便是“超限效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很多,如教學中的心理超載現象(上課喜歡拖堂,作業佈置過多或課堂認知超載等)以及批評教育和賞識教育中的“超限效應”。藉此,我想著重聊聊如何規避批評教育中的“超限效應“。

  批評的“超限效應”時有發生。批評學生時,我們老師和家長總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糾正孩子身上的問題,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批評,最後使孩子極為不耐煩,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表揚,當孩子挨批時,可能內心已接受長輩們的正確觀點,並下決心進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教,其厭煩心理就會呈幾何級數增加,說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曾經教過的一個孩子跟我聊到自己離家出走的緣由是父母總是在他面前翻舊賬,父母總是看不到他的改變,最後他索性就不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在批評教育中,作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綱上線。我們要講究“布白”的藝術,正如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即布白),密不透風”,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認為班主任在批評教育中應遵循三條原則:適度原則、及時原則、公正原則。給予學生以適度的教育:一是批評“量刑”適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則學生不服、逆反牴觸),也不能“量刑”太輕,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選擇合適的場合。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批評場合,儘可能避人耳目,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聞報道一位家長和班主任在走廊上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一位男生,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轉身翻過走廊欄杆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慘劇則是因為批評時沒有選擇合適的場合,及時原則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時、迅速。老師在學生犯錯後的第一時間內給予處理,這不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態”得到及時控制。公正原則是指同樣的情況應同等地對待。班主任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處罰教育時,只有一視同仁,秉公處事,不偏不袒,不能因為偏愛某位學生則對其放寬規則,否則則會使得教師的權威受挫,得不到學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學生才能從內心接受批評、教育。它最能體現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當事學生接受。所以說批評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評“過度”就會產生“超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評過猶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適的度,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5

  在校訊通部落格中我讀了駐馬店市朱密林老師寫的一篇書評,關於《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朱老師極力推薦我也讀一下。之後上網找了電子書下載讀了,很受啟發。

  比如書中介紹“霍布森效應”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說,你們買我的馬、租我的馬,隨你的便,價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馬圈大大的、馬匹多多的,然而馬圈只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賴馬、小馬,來買馬的左挑右選,不是瘦的,就是賴的。

  霍布森只允許人們在馬圈的出口處選。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就等於扼殺創造。

  回想起我早上在給女兒穿衣服時,孩子經常不穿這不穿那,我就問她你是穿那件黃色裙子還是黑色的?是想要白色的襪子還是紅色的?

  在二選一的問題下孩子往往會選一種,衣服也就順利穿好了。現在回想起來,與其說是我的“小計謀”得逞還不如說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實現,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暑假期間我讓兒子每天背誦一首古詩,他總是不情願,後來我就選兩首古詩:比如一首岳飛的《滿江紅》,另一首選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讓兒子選一首背誦,我則背誦另一首,兒子這時總是選擇那首短的來背誦,然後挑我背誦,一個假期他居然背會了28首唐詩和宋詞,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的《聲聲慢》等。

  由此,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多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哲學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運用這些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我們的實踐也需要這些理論支撐。我想,教師的幸福應該就在於不斷的學習,閻學老師在《讀書教學寫書》告訴我們作為教師的成材之路:多讀書用知識和理論完善自己,指導我們的教學,再把所思所感所悟寫出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張道明老師也在《教育時報。課改導刊》“教師的幸福在哪裡”中寫道:教師的幸福在閱讀中,教師的幸福在寫作中,教師的幸福在成長中。"做一名幸福的老師,都需要用閱讀、思考、寫作為佐料,加上愛心、激情與智慧一起慢慢"熬",才能烹調出幸福的味道!

  彭興順在《做一名卓越的老師》一書中也提到: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每天重複著許多相同的工作,備課、上課、談心、輔導,難免有些枯燥乏味。與其痛苦的接受不如熱情的擁抱,將本職工作當作一門藝術去研究,去追求,我們就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工作是那麼的快樂!

  讓我們一起都來做一名幸福快樂的老師吧!不斷的讀書、學習、成長,向幸福出發。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6

  忙裡偷閒,認真拜讀了領導推薦的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編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裡面數以百計的心理效應對我們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善意的提醒,讀了這本書之後我驚喜地發現,平時的日常瑣事原來都有心理效應的存在,這本書好像洞悉我們的一切心理活動,把所有的現象用不同的心理效應歸納了出來,同時指引我們如何去做。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但這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心理學家稱之為超限效應。回憶自己的教育教學生活,我們何嘗不是再犯如牧師同樣的錯誤呢?當學生無意或有意做錯事時,當學生因粗心經常出錯時……為了確保他能夠記住並且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於是不厭其煩、不辭辛苦、苦口婆心的講解這樣做的危害……而學生則聽之任之,收效甚微。讀罷《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一章,心中豁然開朗。殊不知,超限效應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作祟。是啊,學生犯了錯,如果我們寬容他,理解他,少批評,變換角度、方法,點到為止,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對學生的批評應有度,在表揚學生時更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否則會過猶不及。表揚,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但是,表揚也要適當,要注意度,過度的表揚可能會出現反面的效果。

  同樣在課堂教學上同樣也應避免超限效應——認知超載。 如果老師上課拖堂、佈置作業太多,就會犯認知超載的問題。這些不應隨時提醒我們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理念嗎?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導學育人的對策寶典,它更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讓我們少走彎路,為我們指點迷津,《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已儼然成了我們的良師益友,更是我不可多得的枕邊書。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7

  暑假中,我閱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儒德編寫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整本書從教學、教育、管理三個領域深入淺出地為我們揭示出一個個教育心理學規律,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試驗、鮮活的案例介紹了曾讓人感到抽象枯燥心理學知識,很有可讀性,一時竟捨不得放下,一篇篇文章讀下來,常常給你豁然開朗的感覺,受益匪淺。

  我們曾經見到過很多孩子背誦詩歌或課文時吞吞吐吐很不流暢的樣子,當時,我們一定批評過孩子,說孩子你怎麼這樣懶惰,不去認真背誦,回想一下我們可曾教過他們一些記憶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誦,並沒有教給他們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時間還是沒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完成背誦的任務。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記憶有系列位置效應,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記憶力是有方法的。我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老師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中在找練習本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和玩耍中度過。背誦課文、單詞變換開始位置,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每一節課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不能超載,考慮7+2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這些就是好的提高記憶的方法。我們要把這些方法教給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提高學習的效率。

  同樣的,讀了書中的“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有很深的感觸。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反而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為“超限效應”。我想我們在教學中不是也經常像牧師一樣講了又講,生怕學生聽不懂?以後我在教育教學中要避用“超限效應”。

  例如複習階段的字詞鞏固練習,如果只是一遍一遍、多次重複的聽寫,必然只會造成浪費時間,而收效甚微的結果。我們安排的每一次聽寫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有些平時掌握字詞比較紮實的學生,在全班性的聽寫中能夠獲得透過的,下一次就不需要再聽寫了,他們可以把時間花到自己相對薄弱的環節中去。有些基礎不紮實或者記憶力不太好的孩子,他們需要聽寫,但是要針對個人,對的字詞說明已經掌握了,他們的難點在於寫錯的字需要反覆強化。而這種強化不是一味的靠抄寫,靠聽寫,如果方法是如此單一,學生的心理會有牴觸的情緒。我們在進行練習的設計時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辯證關係。只注意練習內容,而缺乏一定的數量,達不到鞏固知識,掌握技能的目的。相反,只求數量而不注意練習質量的重複性練習,不利於能力的培養,是勞而無功的,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償失。

  我們不僅在教學中應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教育學生時也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給學生留點“空白”。學生犯了錯,只批評一次,千萬不要一件錯事重複批評,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評,也要變換角度、方法,以免學生出現反抗心理。在批評學生時,應點到為止,切不可“宜將剩勇追窮寇”,適當的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來思考、反思。這種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與自尊,真正將教育滲透到心靈。要運用民主的科學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在愉悅的情境中互相觸動,你的教育才有效果,才能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對學生的批評應注意“度”,對學生的表揚其實也需要一個度。《傑米揚的魚湯》:傑米揚是一個十分好客的人,有一次他請朋友喝鮮美的魚湯。朋友喝了一碗,覺得很滿意;傑米揚請他喝第二碗,朋友感到有點撐;可傑米揚又熱情地要朋友喝第三、第四碗,朋友忍無可忍,拂袖而去。這正如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所言,當人過度時,最適宜的東西也會變成最不適宜的東西。在教育學生中對學生的表揚不能太“廉價”。如果對一個調皮的學生總是用表揚的方法,一開始他可能會很有改進,但時間久了他會覺得老師在哄他,甚至是變相批評他,這樣難免有牴觸心理。

  一個老師懂得心理學,並且在與學生打交道時善於運用心理學,肯定會得到更多的雙贏——學生更加積極主動,老師也更有成就感。

  讀讀這本書,讓我們多掌握一些心理學的規律,讀懂孩子們的的心理,會使我們的教與學和班級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就是我讀了此書以後的收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8

  暑假期間拜讀了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雖說是拜讀,其實是囫圇吞棗。劉儒德教授把我們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屢見不鮮的事,站在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的角度上,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娓娓道來,層層剖析。書中篩選了66條心理規律和效應,每篇正文前都有一個經典的實驗、故事或問題情境,使那些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對號入座。讀了這本書我發現,平時的很多事原來都有相應的心理效應的存在,這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很多老師對學生特別認真負責,他們希望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卻並不理想。讀了這本書中的“禁果效應”、“南風效應”、“霍桑效應”、“扇貝效應”等,我更加體會到教育管理學生的訣竅竟有那麼多書中用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故事對“超限效應”進行分析。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錢,並掏出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箱子裡偷了兩元錢。這個故事心理學家稱之為超限效應。我們有時何嘗不是犯牧師這樣的錯誤呢?學生犯了錯,批評一次或許會有效果,如果針對這件錯事重複批評,就會出現不良效果。我們常常就會因為孩子一次的錯誤而一再地指責他。這會讓學生不以為然,收效甚微。學生犯了錯,如果我們能寬容地對待他們,進行換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評,適當的留點空白,給他們一個過程,讓他們思考、反思,這樣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人格的尊重,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評,也要改變方法,以免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才能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天下英才未必個個是狀元。教育的規律告訴我們,小學期間前幾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學,直至工作之後,有相當一部分會淡出優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後的升學和就業方面屢屢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後的學生,卻在後來的學業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現出色,併成為棟樑之才,印證了天下英才未必個個是狀元的結論。

  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我們大多喜歡優秀的學生,因為他們學習好、表現好,各方面比較突出,深得我們的信任。相反對於後進生,我們往往表現出漠不關心、任其發展的姿態,實踐告訴我們,這樣的態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更關注後30%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基礎差,需要我們的理解與關懷,在活動中我們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老師的好,學生記得;老師的情,多年後學生會牢記;老師的愛,可直入學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誡我們的老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管好與壞,他都是我們的孩子。無論他學得怎樣,只要我們真心付出,以愛育愛,就無愧教師這一職業,我們都是成功的。

  閱讀需要積澱與理解,並在工作生活中應用。今天聆聽教委辦舉辦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導讀講座,重溫了書中66條心理效應,讓我更加明白這些心理效應不僅可以用在教育教學,校園管理中,更適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願我們在“用心教育”時,“巧用心理戰 四兩撥千金”、“明暗結合 登高望遠”,讓我們“同學習,共進步”,進一步深刻地領悟“教育的科學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遠”。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9

  “教育的大道理從來不是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知識本來也是扣人心絃的”。在未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時,我對心理學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總覺得心理學高深莫測,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學中,自己其實也在潛移默化地應用著某些心理效應。

  這本書脫離了以往深奧的心理術語,採用淺顯易懂的文字,結合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了心理學規律,讀的時候不知有一種什麼力量總是牽住我的思維,讓我不自覺地就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書分為三輯,分別為教學中的心理效應,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應。可以說,大部分讀者都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學習認識的部分並從中獲益。諸如“超限效應”,我們其實在雜誌中就曾讀過關於馬克吐溫關於演講募捐的例子,故事講述的道理也淺顯易懂,再聯絡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更令人茅塞頓開。我們在平日教學中,常常生怕講的內容學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課後的幾分鐘,“不厭其煩”地指導教育學生,卻不知道此時學生已由一開始的耐心漸漸演變到了不耐煩,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這一小節作者用了“給學生留白”的小標題,讀後不禁大悟,這不就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給學生空間,留白的目標嗎?

  教育要講究“布白”藝術,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間,對學生的批評更應該點到為止,切不可“宜將剩勇追窮寇”,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長中的兒女把父母或者教師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這一輯有助於我們改善教學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學習需要有效的記憶方法,還需要有效的目標,有效的誘導方式,科學的學習方式等。

  讀完此書,我才發現許多心理效應其實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的,比如思維定勢、暗示效應、名人效應、從眾心理等等。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與說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協調家長與孩子間的關係,更能避免說服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抑感。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發讀者新的思考的書就是一本好書。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我還在此書中學習到了很多育兒心理,比如,知道了邊際遞減效應,我們就會懂得對孩子的批評不可喋喋不休,對孩子的表揚也不能“廉價”給予;知道了互惠原則,我們懂得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只有做到“我為人人”,才能收穫“人人為我”;知道了遺忘曲線,我們懂得了在學習中要及時複習……

  這樣的一本書,真的值得你一讀再讀,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體會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0

  拜讀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讓我有啞然失笑、豁然開朗的感覺。書中的案例,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屢見不鮮。劉儒德教授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娓娓道來,層層剖析,讓原本很“玄”的心理學知識,和我們的實際工作掛上了鉤,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識經驗,受到了智慧的啟迪。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並將它們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適用於教師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覽全書,感慨良多,歸納如下:

  一、教學方面

  1、課堂藝術,注重“雞尾酒酒會效應”: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課要注意生動性、直觀性、語調的抑揚頓挫和身體語言的豐富,如此才能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注意物件,不讓自己成為學生交頭接耳時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師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熟悉與他們有關的事物,成為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人,而不是凌駕於他們之上的權威符號,就能變成學生過濾不掉的聲源。

  2、作業佈置,注意“超限效應”:“題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學表明:人接受任務、資訊和刺激時,存在一個主觀的容量,超過這一容量,人就不願意認真對待這些任務了——過量的作業,不僅達不到教學的目的,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u形記憶:學習材料所處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也不同,前面內容對後面內容的干擾叫做前攝抑制;中間部分同時受到了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因而,中間部分記憶效果最差。而且,學科之間也會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約相似,抑制越嚴重。世界上沒有讓我們過目不忘的“記憶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時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效率才會更高,才會更有收穫。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講究“布白”藝術。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教師在平時與學生的交談中要點到為止,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運用“禁果效應”、“南風效應”、“霍桑效應”、“扇貝效應”、“圖形—背景現象”、“配套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增加學生的積極行為,減少學生的消極行為。

  “四顆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風效應的經典事件。“數其一過,不如獎其一功”“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也。”對犯錯誤的學生,多一份寬容和尊重,讓其自發自醒,教育是一門對人性理解的藝術和技術。

  3、師生交往之道———“互悅機制”。卡耐基的成功說明,“互悅機制”可以產生奇蹟。“親其師,而信其道。”

  4、“暈輪現象”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學生的資訊,切忌一葉障目、以偏概全;“馬太效應”在提醒我們絕不能讓“好生好對待,差生差對待”的現象在我們的身邊發生。“連鎖塑造”可用來矯正學生的行為,也類似於教學中的最近發展區原則:“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無小事。西方流傳著一首民謠: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聽完這個民謠大家會是一笑而過,還是可能有人會想到了什麼?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蝴蝶效應”。所以作為學生身心成長的教育者,要謹記“教育無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應。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老師的一個燦爛笑臉、一句讚揚話語、一種習慣性行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裡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成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點。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想應該充分解讀這本“教育辭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巨大魅力,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智慧。教育中的問題紛繁複雜,教師們常常會有手足無措之感,有了這本書作良師益友,相信我們的心裡會更加敞亮一些,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加有成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1

  教育是一項良心事業,而教師正是這項良心事業的主導者。"教者也,長善救失者也。"讀完劉儒德老師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使我對這句至理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初次捧起這本書看到封面醒目的題目時,我的內心十分糾結:一方面深知在現行教育教學中,急需心理學的科學引領,想走近它,另一方面又怕書中的大道理、嚴肅的學術面孔讓我望而生畏,又不敢接近它。但當我看完前三頁後,卻不由自主地喜歡上它了,一頁一頁、一小時一小時的過去了…

  劉儒德老師把抽象、枯燥無味的大道理,用小故事匯入心理學現象,並把教育案例、教育現象與知識結合在一起,讓人通俗易懂。並會讓讀者既驚歎於作者淵博的學識,又感動於自己有幸能拜讀此書,更會本能地聯想到從教以來自身的不足與差距。當然身邊也不乏出現模範與榜樣,細想也恰好與本書中所述的種種效應緊密連結起來,只是缺少了高大上的學術名詞罷了。在我們的教學中,當孩子們學習不好,紀律渙散的時候,我們除了橫眉冷對,又何曾反思過自己的言行與方法,檢討自己"長善救失"的角色盡心了幾分呢?

  此書涉及到的心理學規律和效應多達66條,作者將這66條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大部分展開敘述,真正為廣大教師準備了一場豐盛的文化大餐,66條中的每一條都可圈可點可借鑑,我僅就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四條談談感想:

  一、超限效應

  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我們經常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一而再、再而三、不辭勞苦地糾正批評!甚至成為典型案例,不厭其煩地數落林林總總的不是,更有甚者,過了一段時間,會把這個小錯誤定期重播一次,惡語相向……這樣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根本不信任他、不尊重他。這樣的教育下,時間久了,舊疾未除,又添新傷,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發展嗎?我們,何苦而為?此外,下課了,我們是否會經常站在講臺前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一遍又一遍,一道又一道,苦口婆心地還在繼續講解?並"無私奉獻"地多次佔有孩子們的非工具學科課程?……其實這些現象在我們教學中屢見不鮮,我們是否注意到了孩子們面部沮喪的表情、洞察到他們心中的無奈呢?這樣的認知超載,真的就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教育效果嗎?

  二、歸因偏差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防禦成敗歸因的傾向,尤其在失敗時,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也會存在兩種歸因偏差,一種是老師們很容易把學生出現的問題歸結於學生的能力、性格、家庭等因素,而避開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態度因素。第二種歸因偏差是教師對優等生和差生的歸因明顯差異,對兩類學生戴上有色眼鏡,優等生說他行他就行不行也行……即使差生出現好的行為,有時也很難得到教師們正確的激勵性評價,說他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而優與差的標準基本就是以分數高低來評判。本書在80—15—5法則中提到,在典型的課堂中一般有三類學生:80%的學生在課堂上很少違反規則,教師的課堂結構和秩序只需要保護支援這些學生的求知慾,15%的學生會週期性違反規定,他們並不無條件地接受課堂規則,5%的學生是長期的違反規則者,讓我聯想到,當歸因偏差出現嚴重失衡時,這80—15—5法則還會是這個資料嗎?假若出現50—30—20這樣的資料時,我們教者何從?學者又該何從?當部分學生形成書中提到的"習得性無助"時,他們會"破罐子破摔""聽天由命"……他們將否定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未來,這樣的教育結果是我們為師者願意看到和接受的嗎?

  三、羅森塔爾效應

  透過老師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也感受到了這種期望,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優秀的,從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標準,最終成為優秀的學生,這種現象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發明大王愛迪生因為"智力低下",僅僅上了三個月學就被學校開除了,但愛迪生的媽媽經常對他說:"你肯定比別人聰明,這一點我是堅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堅持自己讀書。"愛迪生經過不懈地努力,最終成為聞名遐邇的發明家。我們今天享受到的電燈、電影、錄音機等,不僅受惠於愛迪生的偉大發明,(更受惠於愛迪生母親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所產生的神奇力量。謊言何以成真?是"期望"這一魔棒在發揮作用!我們在教學中是否運用過羅森塔爾效應?這不由地讓我的思緒拉回到小學生活:某某老師所任班級的學生是一群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其中不乏有幾個智力超群的小男生,但這群孩子並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每天都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孩子們犯錯誤了,習題答案不是她要的結果…等待的不是和風細雨的安慰與解惑,而是劈頭蓋臉的棍棒相加……每天教室裡傳來的不是優美的歌聲、朗朗的讀書聲,而是不堪入耳的打罵聲、哭叫聲……撒謊的、逃學的、打仗鬥毆的、想方設法報復老師搞惡作劇的……這樣的惡性迴圈教育下,教師的教育沒有問題嗎?在這樣的學習生涯中,挫傷了多少孩子幼小的心靈?扼殺了多少好孩子美好的未來?又怎知這些被摧殘的孩子中沒有第二個愛迪生?

  四、互悅機制

  "人際吸引律"之中的"對等性吸引律",主旨就是要我們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對於學生們來說,喜歡某個老師,她們就會全身心地敬畏那個老師,也會喜歡那個老師所教的.學科和知識。作為老師,我們要真正的把學生當成自己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看到此條效應時,我腦海中第一閃過的就是女兒初中班主任王玉鳳老師和藹可親的面容,王老師就是能和孩子們建立起良好的互悅機制。她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設身處地為每個孩子著想,使孩子們樂於接受她、親近她、喜歡她。今年中考全班40個學生高達26人考上海灣高中,這數字的背後僅僅是學科專業過硬的結果?她改變了多少家庭和孩子的命運!王老師無形之中採用了書中提到的"南風效應",對孩子們飽含著滿滿的真誠和關愛,走溫和、柔性的路線,讓孩子的內心無時不受到感觸、感動終至感化!倘若我們都擁有王老師這樣的教育情懷,我們的教育事業又會是怎樣一番新天地?愛!愛!愛!愛是賦予孩子們最偉大無私的語言!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也許就在平時一點一滴的潛移默化中,猶如王老師一樣一次次創造出教育的奇蹟!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要成為好老師多讀書是不可或缺的條件,"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讀一切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讓我也更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此書讓我感動之處不勝列舉,也讓我更加明確了教師這份職業的光榮與責任。"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的先天遺傳和後天改變孰輕孰重?也不難發現書中那麼多的案例就是自己經歷過的,蘊含的心理學知識對今後的工作及至生活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在何種教育理念支撐下,"長善救失"都應是教者一生最偉大的修行!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2

  大學時,就學習過教育心理學這一門課程。當時的老師經常把一些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科學規律、效應、法則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讓我們聽得如痴如醉,興趣盎然。如今再次研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對那些熟悉的道理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心理學的規律、效應、法則是科學的、嚴肅的,但本書以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和演繹它們,讓我們對平凡、瑣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給予我們付諸行動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天下英才未必個個是狀元—第十名現象

  以香港大學對內地入學者的面試,不錄取對課外活動缺乏的“書呆子”故事為例,深入淺出為我們介紹第十名教育現象。

  學習成績的高低並不完全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把學業上表現出來的智力稱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種用以達到人生主要目標的智力,它是現實生活中真正產生舉足輕重影響的智力。智力是可以發展的,特別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個成分:創造效能力(幫助人們從一開始就形成好的問題和想法)、分析效能力和實踐效能力。而學業成績考查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的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能力。事實上人的潛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藝術創作能力、動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學業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協調、平衡,其成功的機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智力成長,以“人人都能成功”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學生智力特點,實施個性化教學和發展多元化評價。要相信: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財富。

  二、絕望的體驗—習得性無助

  一個學校裡,一位老教師對新來的年輕教師說:要善待每一位學生。如果這個學生的成績是A,將來他可能是傑出的科學家;如果他的成績是B,他有可能會成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績是C,也許他會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績是D,你更要對他好,因為他將來很有可能去竟選州長或總統。多麼讓人深思的提醒!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因為教育的氛圍、社會的潮流、工作的壓力而使我們的教育方向有所偏離。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

  給失敗孩子多一些鼓勵。給學生多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教師要學會採取各種方法,讓學生避免“習得性無助”,不要讓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根據對記憶特點的研究得出的遺忘曲線、系列位置效應、首因和近因效應等對我們的教學也大有裨益。教育中的羅森塔爾效應、南風效應、配套效應更讓人深思。管理學中的互惠原則、鯰魚效應、最後通牒效應……這些精彩有趣的心理學知識一定會讓我們的教育和教學工作更上一個臺階,也讓我們的孩子更會學習。好書會讓人常讀常新,希望我們在書中不斷淨化自己,提升自己。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3

  空下來重新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覺得每一次讀都會有所啟發。很多內容在大學時就瞭解,但是本書中給了我們更多例項,讓我在讀的過程中不斷回想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與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應該說是“互悅機制”。

  “互悅機制”不難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歡他,他就會喜歡你。這是人際交往中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而師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對於教師來說,如果你真的討厭一個學生,這個學生也會討厭你。也許這個學生有很多讓人不喜歡的惡習,但是你需要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這個惡性迴圈,轉入另外一個良性互動之中:你喜歡一個學生,學生就會喜歡你。

  回想往日的教學工作,事實真的如此,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績往往不是取決於你講課的水平,而是取決於他對教師的看法和太度。幾乎每個教師都會明白的道理,這其實是一個最有效的讓學生對你的學科抱有學習興趣的方法,用於轉化一些後進生,也很有用。

  舉幾個例子:二年級的麥路旺,是一個外國小孩子,由於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對他的要求比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業、不做好課前準備,只要上課不影響別人,下課不與同學打鬧就可以。二年級上學期我接手他們班的美術課時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業,可是從來都沒有用。到下學期的時候我對他多了些關注,下課的時候常常跟他一起玩遊戲、說一些鼓勵他的話,例如:“你真聰明”、“跑得真快”、“其實你畫畫很好哇,想法真不錯”等等,發現他偶而竟然交了作業——這是其它學科都沒有的“殊榮”哦!我似乎也是受寵若驚,在課堂上連連表揚他,有時他沒有繪畫材料也幫他解決,一學期下來他完成了幾乎一半的作業,取得了飛速的進步。在這個案例中,我的表揚表達對他的認可和喜愛,而他對我的喜愛也表達為願意完成我的作業,願意上美術課,“互悅機制”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實現。

  這種事例還很多,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仍是對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記得剛剛成為教師的時候,一個班裡有一個女孩子非常特殊,據說是智力障礙,人長得清秀修長,卻永遠坐在角落裡永遠低著頭。開始我並不知道她有什麼特殊,在學生們畫畫的時候留意到她的畫非常不同,於是舉起她的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她用色大膽,想象豐富,學生們開始曾笑她說她傻的,而我卻堅待對她的評價,從此美術作業成為她所有學科中唯一能完成,並且得到優秀的學科。我想,認可、信任是起碼的喜歡的表達,與此同時我也得到她的認可與信任。如果我一開始就和所有人一樣認為她與別人的不同,也不可能獲得這樣的信任。

  教師的愛,應該表達。我希望告訴所有的孩子,他們是被接納的,是被喜歡的,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接納你,喜歡你。那麼他們的小缺點不再是刺眼的,他們的優點會得到更大的發揮,你也許不是一個完美的老師,但是在他們心中你一定是個值得信任的老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4

  說心裡話,對於心理學的書籍,是排斥的,總覺得理論、道理一套套,既枯燥無味又晦澀難懂。抱著這樣的心態閱讀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沒想到卻被“圈粉”。讀完許久,內心是歡喜的,時不時在課堂上“露一手”,運用一下,有意外的驚喜,也圈了不少“學生粉”:“老師,您看的那本是什麼書?怎麼這樣厲害!”

  一、思——推己及人

  與朋友聊天,聽她分享學校的趣事。她說最佩服他們校長,能把每週例會變成老師們期待的“學會(學習的機會)”。會議開始,他會把一週的工作及各部門所應配合落實作了佈置;會議的結尾一般針對工作中的不足予以剖析,提出建設性意見;而會議過程中,則是用輕鬆幽默的方式與老師對話或分享他個人的所學所思所想。每次會後,老師們均能各司其職,高效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聽完以後,竊以為,這只是他們校長的個人魅力。直到讀完《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才知道,他是遵循了心理學上的“系列位置效應”: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這就是他效率又高,又讓人期待的原因吧。

  於是,教學中,我也嘗試著在課堂開始和結尾要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佔據最重要的時間。上課的前10分鐘一定要儘快進入學習狀態,不能在檢查作業、回顧批評中度過。課堂上,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保證每次學習時間不會太長。久而久之,課堂教學變得有效、高效,學生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倍增,也能從學生嘴裡聽到“數學學習很輕鬆很快樂!”

  二、悟——反思運用

  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表明:人接受任務、資訊和刺激時,存在一個主觀的容量,超過這一容量,人就不願意認真對待這些任務了——過量的作業,不僅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也許短期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但時間一長帶給學生的什麼呢?那就是“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反思自己的教學,是佈置大量的作業,認為只有反覆練習才能掌握所學的知識,還是隻給學生適量的作業,以便於鞏固當日所學?答案不言而喻。

  教育也要講究“布白”藝術。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回想平時與學生的交談,嘗試點到為止,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而不是“宜將剩勇追窮寇”。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長中的學生把教師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去年,“臨危受命”當了一個相對調皮的班級班主任,一個月時間過去,有個孩子問我:“老師,為什麼您不用生氣,卻可以讓班級變得安靜有序,讓同學們變得自覺自律?”我說,因為老師讀了一本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就有了開頭孩子好奇的問題,他們想知道老師到底讀了什麼書。我想,這就是書籍的魅力,也是學習的動力!

  三、行——授人以漁

  數學知識本身是一個龐大的邏輯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各種知識間有著密切的聯絡。數學教材內容的編排是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絡循序漸進進行。教學中,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個單元的知識學習,都會在新課前撥出兩分鐘回顧梳理前一節課的知識,這原本是一個無意識的舉動,卻不知收穫頗豐!有一個跟崗的老師和我談了她的感受:就像是鐵鏈中的小小的鏈釦,把知識串聯起來,環環相扣,溫故知新。小細節,大智慧!

  驚喜之餘,也從書中找到存在的道理。

  德國心理學家烏申斯基曾說過:“不要等牆倒塌了再來造牆。”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遺忘曲線應用的精髓——及時地複習。遺忘規律要求我們學習之後要立即進行復習,加強記憶,並且以後還要再複習,但複習時間的間隔可以逐漸增加。學習的第一天後進行每一次複習,三天後再複習一次,下一次的複習可以安排在一週之後,以此類推。複習就是溫故而知新,“溫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終的目的,要在追溯陳舊中發掘新意。當然,複習不是依靠機械的重複、簡單的記憶,每次重複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這樣每次重複才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才會獲得更深的認識。教師對教學做到及時反思,並引導學生有規律地複習,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也就在這種不斷的重複中得到昇華。

  從來沒有一次像讀這本書一樣,讀得很慢,很細,好像有一種力量總是牽住我的思緒,讓我不自覺地就回憶起身邊的那些教育教學案例,對號入座,時而開心,時而激動,時而遺憾,時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老師懂得心理學,並且在教育教學時善於運用,將會事半功倍!

  一本好書就是一杯好酒,《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慢慢醞釀。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5

  大學裡學習心理學,還記得心理學的定義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揭示發展規律的科學。所以在閱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之前,覺得此書肯定是關於一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的,提不起興趣。可是讀起來發現書中的個個小故事似乎很多都是自己平常教學中的縮影,上個月我閱讀了前40頁,裡面的超限效應,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等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了我繼續閱讀的慾望,這個月我閱讀了思維定勢,小步子,大目標—連鎖塑造,詹森效應,普雷馬克原理,心靈再一次被震撼,我將這些原理與我的教學結合起來收穫頗豐。

  一、應用連鎖塑造矯正孩子的行為習慣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濤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每到自習課,他總愛離開座位在教室裡走來走去。老師發現小濤在離開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鐘。老師和小濤面談了一次,告訴他如果他能連續5分鐘都待在座位上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品,而且時間要從上課開始,每隔5分鐘他都有機會獲得獎勵,一週以後,老師告訴小濤他做得很好,現在要求小濤必須連續坐在座位上10分鐘才能得到獎勵,但是,這次的獎勵要比以前更多。又過一週後,老師告訴小濤連續坐在座位上15分鐘才能得到獎勵,而且他會更喜歡這次的獎勵。

  在這階段中,小濤表現很好,在自習的30分鐘內,小濤沒有擅自離開座位一次。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班一個比較調皮的同學顏銘辰,他的紀律特別差管不住自己,年級周通報下來每條几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紀律差,課前準備差,桌洞物品擺放雜亂,作業抽查也有他不認真,中午自習和同桌說話等等,看到這樣的通報全班同學笑了,他也很無奈的笑了,我也嘗試將故事中老師對小濤的做法運用到顏銘辰同學身上,我說如果下週你上通報的次數能減半我不但不懲罰你還給你們小組加2分,結果你猜怎樣,漸漸的,他的行為習慣有所改觀,效果真的很好。連鎖塑造這一心理效應,鼓勵學生一點一點進步,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中,真是讓我們受益匪淺。

  二、打破思維定勢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有這樣一個腦筋急轉彎我們之前也做過“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大樂,老二叫二樂,那麼老三叫什麼?我們的答案是什麼呢?三樂,小樂還是小明?”這就是生活中的思維定勢情況,思維定勢同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語教學,很多同學在學習了when和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之後,形成了思維定勢,那就是先行詞是時間時,則引導定語從句需用when,先行詞是地點時則引導定語從句的關係副詞應用where,所以在做題時,常常會出錯:很多同學往往會一揮而就,看到先行詞是地點,就選where,而忽略考慮先行詞在從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點狀語,此時應用where,但先行詞在從句中做賓語,應用which或that或省略。像can,may,must,could等情態動詞,學生往往形成一種思維定勢看到他們就說接動詞原形,但是情況真是這樣嗎?所以在日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及早發現英語語法中的“思維定勢”問題,打破思維定勢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三、要想吃肉,先得吃蔬菜,合理利用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則,由於祖母常常對孫子說“乖,吃了這些蔬菜就讓你吃肉”“做完作業後,讓你看一個小時的電視”,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種方法,先讓孩子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學習了普雷馬克原理,我馬上將這一原理用到我的課堂上做實驗,結果確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總有幾個同學英語基礎差,對英語毫無興趣,課堂上我想盡辦法也激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習了祖母原則,我靈感一閃,打探了一下他們在乎的東西,他們視小組競賽的得分如命,以期望得到減免作業的獎勵,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據他們的能力給他們單獨佈置任務,誰能如期完成任務,就能得到獎勵分數,結果效果極佳,他們學習的熱情大漲。選用學生的最愛作為獎勵,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閱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修養,也改進了我的教育方法,書中的心理效應如同實驗中的催化劑,使我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將繼續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6

  記得以前在上學的時候,總是覺得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太過枯燥,學起來很吃力,但是手中的這本《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卻用了一些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案例等方式將諸如以前學過的首因效應、德西效應、暈輪效應等概念介紹了心理學的規律,在讀完每個故事的時候,在心中總會問一下自己平時是怎麼做的?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那麼我應該如何處理呢?

  代序中“魚就是魚”這一則著名的童話故事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魚與蝌蚪生活在水中,後來,蝌蚪變成了青蛙,跑到陸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鳥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訴了魚。魚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魚;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魚;鳥就是有翅膀的魚。就是說,魚是按照已有的知識在認知新事物。

  魚就是魚的故事,其實是隨時都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系統,都是帶著自己已有的認知和經驗來觀察外部世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忘記“魚就是魚”這一真理,每個孩子因為周圍環境的不同、興趣愛好的不同,所以,在活動中的表現也不同,在我們做到因材施教之前,首先做到的是知道我們的物件是一幫孩子們,有的時候,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掌握的東西總是不能遂人心願,我們只是在我們的假定下教學,而忽視了他們也只是在他們的假定下教學。

  這些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考慮周全,既要考慮到教學目標,也要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以及現狀,特別對於我們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還需不斷探索、研究。

  書中的“知覺中的圖形——背景現象”這個理論給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們在知覺的過程中傾向於將物件分為圖形和背景,背景就像幕布一樣,使最前部的顯眼的圖形突出來。同時,圖形和背景可以相互交換,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圖形。我們的眼睛看到的雖然是同一物件,感知到的卻完全不同,這樣就得到了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表達了不同的內容,側重於不同的方面。

  書中舉了這麼一則例項:在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時,教室裡書聲琅琅,突然一隻小麻雀從窗戶外闖了進來,讀書聲嘎然而止,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麼處理呢?書中作者用兩個老師處理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對比,一位老師很氣憤地說:“快讀書!一隻小鳥有什麼好看的!”學生雖然不情願地拿起了書本,心卻跟著小麻雀飛來飛去。

  另外一個老師是這麼說的:“小鳥為什麼要飛到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呀?對啦!小鳥是被大家動情的讀書聲吸引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們比一比誰的聲音好聽呢!”

  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說:“老師,我要和小鳥一比高低”“我也要比!”一種課堂,兩種結果,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這體現了兩種漸染不同的思想觀。小鳥作為課堂的干擾因素,第二位老師卻能夠從消極中找積極,把它變成課堂的干擾資源,使積極地背景凸顯出來成為圖形,正是這種靈活的、多方位的思維導致了教學機智,之後的教學效果也使這位老師懂得了教育機制的分量。對於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這樣的機智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了,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們閱讀的,一個個簡單的事例的背後都蘊藏著很多大道理,很多都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相容效應”告訴了我們教育物件只有先接受你這個人,才能接受你的觀點;馬太效應則讓我們知道教師要防止“馬太效應”。即要克服定勢心理,樹立發展的觀念,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一個班級的學生知識經驗、能力起點不盡相同,要相信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會學習的潛能;皮克馬翁效應向我們證明了當我們在與孩子們交往過程中,一旦好意知覺孩子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寄以期望,他們就會產生出相應於這種期望的特性。難怪有人說,教育的秘訣就是一個字:“愛”!

  透過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教育中常出現的這些心理效應,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也得心應手了許多。教育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我們要將這些心理效應付諸行動,從而產生教育的效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7

  近段時間,我認真拜讀了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他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規律、效應、法則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來詮釋,並將它們分為教學、教育、管理三部分。閱讀時,能讓自己先前凝固的知識經驗活躍起來,從而生成新的理解,受到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潤澤。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南風效應。開篇劉教授就給我們送上一則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故事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威力,比賽的專案就是看誰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一上來就拼命地刮,寒風凜凜刺骨,結果人們為了抵禦被封的侵襲,把大衣裹得更緊;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此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南風之所以獲勝,就是因為它順應的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這種以啟發反省、滿足自己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這個寓言深刻地告訴我們,感人心者莫乎情,說服往往勝於壓服。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我們班裡的孩子,特別是那些在成長道路上經常犯錯誤的孩子更適合運用南風效應。

  記得上學期放生在班裡的一件事,一天下午,我剛到教室門前的樓道口,一位女生來到我面,著急地對我說:“老師,今天上午我剛帶到教室的一本《查理九世》沒了。”

  “什麼時候發現沒得?”我追問道。

  “今天上午,我做完課間操回來一看就沒有了。”

  “什麼?上午丟的,怎麼不早給我說呢?”

  “你的新書寫名字了嗎?”

  她若有所思的說:“還沒來得及寫呢?”

  我心想:上午能及時給我說,還好找到,這下午才說怎麼找呢?正在糾結時,忽然靈機一動,就將錯就錯吧!一看學生都到齊了。我心平氣和地說:“同學們,今天上午,小玉的一本《查理九世》找不到了,可能有一位同學撿到了這本書,正急於還給丟失的同學,可是開啟書一看,裡面沒有寫名字,不知道還給誰?暫時自己先看看。也怪小玉沒有寫名字,要不早就有熱心的同學把書送給你了。你要想看,就抓緊時間看然後送給小玉。“

  第二天,奇蹟真的發生了,上午第二節課後,小玉跑過來,高興地說:“老師,我的書回來了。”我心想:當時如果颳起“呼呼的北風”只能引起那個孩子對立的情緒、恐懼心理,我就和那個孩子之間就隔了一堵厚厚的牆,既不利於改正錯誤,更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就是這“暖暖的南風”,它看起來平淡無奇,卻觸及了孩子的心靈;聽起來缺乏力度,卻能在孩子心裡留下一份溫暖,增添一份感動。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古語有云:“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也。”“數起一過,不如獎其一長。”面對犯錯的孩子,讓我們多一份寬容和尊重,多一份平和與鼓勵,多一份耐心和智慧。讓“一縷縷悠悠的南風”喚醒孩子內心的良知,這不正是教育的真諦嗎?讓我們記住劉儒德教授的這句名言: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財富。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8

  初識劉儒德,在2007年夏天。夜晚,北師大培訓教室,一位瘦小白淨配戴眼鏡的男子,很像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正在給我們授課。一節課聽下來,真的被他形象的圖畫、生動的比喻和有效的互動所吸引,這位老師底蘊深厚卻不讓人晦澀難懂,年輕儒雅確充滿了深刻的思考。是節好課!是位好老師!

  再聽劉老師的課,是09年暑期的培訓班。依然是那位老師,仍然講出了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三大效應。有用!感興趣!

  來到書店,仔細翻閱,發現劉老師竟寫過如此多的書,購來最為經典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抱回家細細品讀。

  開啟此書的《序》,首先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建構主義的“魚就是魚”的故事。

  有一條魚,它很想了解陸地上發生的事,卻因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無法實現。它與一個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長成青蛙之後,就跳上了陸地。幾周後青蛙回到池塘,向魚彙報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陸地上的各種東西:鳥、牛和人。魚根據青蛙對每一樣東西的描述,頭腦中形成了這些動物的圖畫。每一樣東西都帶有魚的形狀,只是根據青蛙的描述稍作調整:人被想象程了用尾巴走路的魚、奶牛是長著乳房的魚、鳥是長著翅膀的魚。

  魚只能重新組裝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構造起對新知識的理解。這則故事對建構主義的核心要義做出了最為直接的表達、形象的註解。

  是的,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是科學的、嚴肅的,而劉老師卻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和演繹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讓我們充分啟用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去解釋、建構它們,生成自己的理解,從而受到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裡面的64條心理效應改變了我以前對心理學的看法(枯燥、抽象、不實用),對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與點撥,同時也更堅定了我的一種想法:想教好學,除了通透教材掌握業務知識之外,還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既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教育中的各種心理效應,引導孩子饒有興趣、主動的參與學習,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

  1、老師在課堂開始和結尾要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佔據最重要的時間。

  2、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鐘在找練習本的過程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10分鐘在想象課後如何玩耍中度過。

  3、背誦文章、單詞時要經常變換開始位置。

  4、每次學習時間不能太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

  《不要等牆倒塌再來造牆——遺忘曲線》:

  遺忘是學習的天敵,如何和遺忘做鬥爭?最基本的答案就是:複習,重複你所學的內容。德國偉大的心理學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不要等牆倒塌了再來造牆。”這句話生動地描繪了遺忘曲線應用的精髓:及時複習。遺忘規律要求我們學習之後要立即進行復習,加強記憶,並且以後還要再複習幾次,但複習時間的間隔可以逐漸增加。

  複習就是“溫故而知新”,“溫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終的目的,要在追溯陳舊中發掘新意。當然,達到“知識”不是依靠機械的重複、簡單的記憶,每次重複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這樣每次重複才會有不同的感覺和體會,才會獲得更深的認識。知識的認識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重複中得到昇華。

  從這個效應中,我體會到了一點,就是說要及時的對我們的教學做到及時的反思,並引導學生有規律地複習。“數學沒有新知識”,確實數學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的結構上延伸的,是系統的,所以我們可以不斷溫故,當然重在知新了!

  《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

  有一些家長經常盲目的對孩子進行許多大而空洞的說教,在短時間內集中火力打殲滅戰,在渾然不覺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內疚感發展到對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的憤怒!造成孩子幼稚的心靈難以承受,“超限效應”就是青少年在受到不恰當地批評時出現“頂牛”的原因。學習上也是這樣,下課了,老師仍講解再三;週末了,班主任仍津津樂道,此時你是不是有衝出教室的衝動。這也是因為超限效應的原因。所以當向學生或孩子講授知識、佈置作業時,在時間以及數量上要注意不要超過孩子可接受的限度,否則不僅達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會適得其反。

  《超限效應》提醒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在任何方面都應該注意“度”,如果“過度”就會產生“超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目的。只有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才能“恰到好處”,才能避免“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的超限效應。

  《獎勵的藝術——扇貝效應》提醒我們老師,一定要注意克服由扇貝效應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在一種新行為、新習慣養成的初始階段。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是必要的。而當學生的學習或者行為達到了一定的程度,要不斷地延長強化的間隔時間,直到最後撤銷強化。《為了明天更美好——延遲滿足》則從另一個角度提醒父母、老師們要關注孩子自制力的培養,讓孩子在延遲滿足中學會期待、珍惜、剋制。

  《絕望的體驗——習得性無助》以一條狗的實驗為例,印證了動物、人類在多次收到挫折後,都會表現出的絕望和放棄。其實,很大程度上,一些暫時落後的學生之所以始終徘徊不前,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過多地品嚐了學習上的挫敗感。多次的打擊使他們最終放棄了奮鬥。這無疑在提醒我們,一定要多給失敗的孩子一些鼓勵,多給孩子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儘量避免給孩子創造“習得性無助”的誘因——挫敗感。同時,也提醒我們老師,教會孩子正確地對待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而《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則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讓孩子不要只盯著別人的“葡萄”,要學會欣賞自己手中的檸檬,即使它酸酸的……

  讀完此書,真的感覺這是一本“教育辭典”!它教會我們要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巨大魅力,爭取最大限度的實現教育智慧。有了這本書作良師益友,相信我們的心裡會更加亮堂一些,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加有成效。建議所有的老師、父母都來讀讀這本書。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19

  前一段時間,買來幾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想要彌補一下自身在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學時必修過這門課程以及進行教師招聘備考時“惡補”過相關知識,我已經很多年沒有接觸過心理學了。而如果突然間再去啃那些高深艱澀的心理學專著,我大概會霧裡看花、不知所云。這次選的幾本書,雖然是心理學相關書籍,但結合著大量生動、具體的案例,尤其與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密切貼合,讀來沒有障礙,輕鬆舒暢。

  當初在茫茫書海選書時,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其實主要因為它是“大夏書系”中的一本。前前後後誤打誤撞買來許多大夏書系的書,每一本都很喜歡,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沒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閱讀的好時機。讀完第一遍後,回想到書中提到的“莫等牆倒再造牆”,趁著記憶還溫熱,又抓緊時間複習了一遍,並且整理出幾頁讀書筆記,心中感到充實、踏實。

  主編劉儒德教授在《代序·魚就是魚》中說,這個故事對建構主義的核心要義作出了最為直接的表達、形象的註解。如果對這句話進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書給人的感受。書中精心挑選出66條心理學規律和效應,將它們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適用於教師工作的多個方面。而通讀此書的過程中,我不僅初步理解和學習瞭如何在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學要素,同時結合書中提到的幾個心理學概念對自身行為與內心進行了重新的審視,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應說明,當外加報酬和內感報酬兼得的時候,人的工作慾望不僅不會增加,有時反而降低,甚至變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報酬抵消內感報酬。教師在獎勵和表揚學生時應該運用“獎勵內部動機為主”原理,使學生更關注自己的成長,而不是一些額外的“蠅頭小利”。如果過度講究表揚或報酬,甚至會損害學生原有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當然,教師也可以透過巧妙地運用德西效應、調控獎勵來消減、消除學生的某些不良行為。有些地區和學校千方百計“引誘”教師讀書與寫作,很多時候卻成效一般。這種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強迫”的成長並沒有從根本上激發教師的成長願望和主動性,甚至那些所謂的“誘餌”,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頒發何種等級的證書等,會讓教師產生反感和牴觸,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無論學生還是教師,想要真正獲得成長,都需要從內裡尋找源泉與動機,否則只能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配套效應也值得每一位教師深思。我們每一天、每一堂課、每一段言語、每一個眼神都是在給學生“一件睡袍”。如果我們給他的是積極的、鼓勵的、充滿陽光的睡袍,那學生很可能會用自身良好的行動來搭配這件睡袍;如果我們給他一件頹廢的、懊喪的、長滿蝨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會用糟糕的表現來呼應這件睡袍。一個人說,“如果想要我們的孩子或學生成為什麼樣,那就先把他誇成什麼樣。”這句話雖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們反思。我們在教養孩子與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妨不吝嗇地給予學生更多“優質睡袍”,比如鼓勵的話語、關切的眼神或者悄悄豎起的大拇指。當然我們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學生走入過度配套的惡性迴圈。

  情緒ABC理論對我的觸動也很大。尤其延遲開學的這段時間裡,每每接到“線上教學”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關的報道,都會引發自己的反感與焦慮。是這些真實存在的事實引發的我的焦慮與不安嗎?根據情緒ABC理論來理解的話,並非如此。引發我情緒波動的其實是我對這件事的看法與評價。我內心裡不認同、甚至牴觸這種現象。我認為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並沒有緊迫、嚴峻到必須爭分奪秒進行線上教學的程度,這段延長的假期裡,孩子們可以在家裡自由地閱讀、做手工或是學家務,而不必巴巴地守著手機或電腦“學習”。當我根據這個理論進行自己對照時,我對這個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為緩解自己的緊張與焦慮找到了出口與路徑。

  這本書對我來說讀得算是比較快的,而且比較有癮。書中沒有板起嚴肅的學術面孔跟我們故作高深地講解那些心理學科學規律、效應和法則等,而是結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義的“故事”,向我們娓娓地講述。那些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貼切的教育情境豈不就是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嗎?我在讀的時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繼續讀下去、不停地讀下去。這整本書就像在用親和、明瞭、生動的語言向讀者描繪一個個關於心理學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籠統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學的,是幫助教師的,明確又清晰。

  這本書清淺暢達,甚至我們不能說讀它是在讀“心理學”。書的封皮上寫著“教育藝術”四個字,或許更貼切吧。總之我挺喜歡這本書——大概很少有人能夠抵擋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20

  閱讀了北師大心理學教授劉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起初並不以為意,但當我翻開這本書的序言時,我就知道,我找到了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好書,一本心理學理論和教學實踐完美結合的範本。書中簡單的文字、鮮活的案例、明瞭的故事,將原本生澀難懂的心理學知識巧妙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讓人感同身受。

  書中的“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課堂是教師的主戰場,教師是領兵主帥,如何讓學生在每一堂課中都能記住最重要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佈陣每一堂課。按照系列位置U型曲線,一堂課的開始,也就是在到達高效期之前,利用複習先前知識或者創設情景等方式引入,為本節課打下基礎,而不是將這段時間浪費在點名、整頓紀律上,這不僅符合課堂規律,同時課前對上節課知識的及時複習也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要求——及時複習,加強記憶,從而避免出現“牆倒再造牆”式的局面。

  教師將新的知識和技巧放在高效期,這段時間的資訊最容易被記住,然後利用低沉期對新學習的材料進行練習和回顧,最後在高效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記得更牢,並且是促進學生領悟和理解意義的重要時機。

  一直想當然地認為,重點知識的講解應該在課堂45分鐘最中間的時間,而忽略了課堂的開始和結尾的高效時間。學生在課堂中間的低沉期緊張地學習本節課最重要的知識,而在高效期卻處於放鬆狀態,本末倒置。

  一本好書就是一杯好茶,細細品嚐才能得其精華,《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就是那杯值得你仔細品味的茶,我會繼續慢慢地品味。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21

  本學期我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裡面的一條條教育效應讓我讀後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讀書過程中,總能想到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以及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教育書籍。現將我感受深刻的幾條教育心理效應分享給大家。

  一、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

  每個人都有一個接受心理打擊的承受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超過這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師演講的沒完沒了,一開始準備捐錢的馬克.吐溫最終選擇從募捐箱裡拿走了兩元錢,這就是因為牧師不懂超限效應造成的。這使我想到在以前學生犯了錯誤時自己的一貫做法,就是批評教育,孩子犯了錯是要批評教育,但要將批評教育做到最好效果還得遵守超限效應,孩子在犯了錯誤時為了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總是不厭其煩的給他講道理,給他講這麼做的危害,一開始孩子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時間長了,你總是重複以前說過的一些話,他就不耐煩了,隨之產生厭煩的心理,對你說的話不以為然,充耳不聞,那麼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呢?

  教育學生的時候需要注意超限效應,在教學中也一樣要遵守這一效應,我們都有這種感覺,每節課前半節孩子們都可以表現得很積極,可是如果我們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時候還繼續講下去,不去進行一些小遊戲或者巧妙轉變一下教學方式緩解孩子的厭倦情緒,他們就很難堅持到下課了,還有課堂上我們為了給孩子講清一個問題或者一個道理會絮絮叨叨的講解很多,這些都不利於孩子接受新知識,有時甚至會對老師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影響以後本學科的學習。

  二、要想吃肉,必須吃青菜——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認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可以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孩子們都喜歡輕鬆愉快的活動,而不喜歡費時費力的活動,比如孩子們喜歡看電視甚於寫作業,喜歡玩遊戲甚於做家務,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說在孩子對我們提出“過分”的要求時,我們可以透過先讓他完成一項我們希望他完成的任務來滿足他的“過分”要求,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預先的目的了。反過來,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們規定的任務,我們就必須給予其適當的獎勵,這樣當我們再向孩子提出我們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務時,他才有動力去耐心做,這就牽涉到拿什麼當獎勵的問題,這個獎勵對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規定的任務時就會越有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對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歡什麼,最討厭什麼,選用孩子最喜歡的東西當獎勵,選擇孩子最討厭的東西當懲罰,這樣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勵作用。

  這使我想到以前班裡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不愛學習,經常不交作業,交上來也總是殘缺不全,可是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美術課時他總能很認真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為了激勵他學習的積極性,我就給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時上交家庭作業,就獎勵他畫一幅美麗的畫在班級裡展示,一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他高興極了,於是家庭作業認真了很多,美術老師還在班裡公開表揚他展示他畫的畫,那一刻,我能體會到他驕傲的小臉上洋溢著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三、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互悅機制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喜歡你,作為老師更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喜歡自己,因為只有孩子們喜歡你這個老師,才能“親其師,信其道”。互悅機制告訴我們要想讓孩子們喜歡你,你必須讓孩子們體會到你是愛他們的,事實上,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對他們的愛究竟有幾分呢?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在訓斥學生的時候告訴他,老師這都是為你好,為了幫你改正錯誤,可是為什麼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悅機制後,我明白了,因為我的良苦用心學生並不理解,甚至說在他們的心裡你並不喜歡他們,他們怎麼會喜歡你呢?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時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學後我留了幾個孩子做輔導,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別不喜歡被老師留下來,我佈置的任務怎麼也不執行,我說完不成老師的任務不能回家,他就說我逼他,說著就拿起一支水筆芯向脖子上扎,我見勢趕緊攔住他,接著馬上給他爸爸打電話,由於他爸爸在老區上班,趕過來時已經一個小時過去了,在這一個小時裡我儘量控制住他的情緒,不跟他談學習的事情,在這期間他的情緒緩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來他是單親家庭,爸爸媽媽離婚後,爸爸又結婚生了一個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裡是多餘的,所有人都不喜歡他,所以做法才這麼極端,而且我還發現深秋了,他仍然穿著一件薄薄的外套,我於是馬上把他身邊的窗戶關上,他爸爸來了後,我給他講了孩子對我說的話並建議他多跟孩子交流,多關心下孩子的生活學習,還囑咐他明天給孩子穿件厚點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離開教室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戶都關好了,而且對我說了一句老師再見,這時,我心裡暖暖的,更有一種難言的成就感。我想這就是我真心對孩子好,孩子感覺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動告訴我——老師,謝謝您。

  當然,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應,很值得一看並有必要好好對照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讀書使人進步,教師更應該手不釋卷,用豐富的教育理論去充實和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這樣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22

  著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在實驗中,先讓兩組人從事重複乏味的任務1小時,然後讓他們告訴別人任務是有趣的。這兩組人的唯一差別是,第一組的得到1元錢的報酬,第二組人得到20元錢的報酬。最後問這兩組人對任務的真實感受。

  結果發現,第一組報告說任務有趣、有意義,第二組則報告說任務乏味無意義。

  這種結果中第一組的結果就是認知和想法協調,第二組認知和想法不協調。

  當得到1元報酬的人,中間有情緒的時候,就選擇用改變行為,從中找到有趣的事情來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後覺得任務有趣、有意義。

  這就是第一點:改變行為,使行為符合想法。我剛接手一個新班的時候,那個班級有個非常優秀的家委會,尤其是在給孩子買禮物這裡特別的大方,那個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華麗的水壺,可是孩子並不覺得怎樣,因為每個人都有。我接手之後,就果斷把禮物這點給卡掉了,換成了獎狀,不換物質,用表現積分兌換獎狀,最後以獎狀的數量來兌換禮物,所以在角色上讓孩子成為了主動申請禮物的人,那麼自己的想法就會改變,行為也會有所改變。

  第二點:改變想法,使想法符合行為。在給孩子獎狀的時候,就已經備註了,幾張獎狀可以換什麼獎品,而獎品從一開始的昂貴的獎品,變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鉛筆之類的,但是孩子們已經不再關注獎品是什麼了,更多的關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獲得獎狀以此來標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這本書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過的類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23

  教師是針對人類心靈的工作,在職業生涯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教育問題,面對性格各異,家庭背景特殊的初中生,真是需要更多更豐富的教育理論支撐,利用課餘時間,拜讀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引起深度共鳴。

  此書中有一篇文章《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鍋——詹森效應》,深深吸引了我,說的是一位叫詹森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有素,實力雄厚,但體育賽場上,卻連連失利,使得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失望。主要原因就是期望過高,導致壓力過大,過度緊張所致。讀到這篇文章後,使我想起了她。

  她是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各方面都比較優秀,除了在數學學習方面。當我剛剛接觸她時,第一印象就是文靜,有自主能力。但是第一次月考就超出了我的想象。已經是晚上九點了,接到她媽媽的電話,說今天數學考試孩子沒有考試,回家後就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那種,晚飯也不吃,家長也沒有辦法,向我求助,我跟孩子簡單的溝通了一下,讓孩子先吃點東西,第二天來辦公室找我。然後我就積極備課,針對這個孩子,我準備了一套方案“安慰套餐”。見到她時,還能依稀看到她哭過的痕跡,我首先從她的努力和表現方面入手,讓她看到自己優秀的方面,避免焦慮心理,希望用平常心對待考試,然後指導她尋找更適合的學習數學的方法,減少挫敗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方面多多體驗喜悅和成功。接近一個小時的溝通,她的小臉露出了笑容,如釋重負的回到了教室。

  我知道這並不是結束,孩子的心理狀態需要慢慢調整。暴風雨果然還是很猛烈的,那天剛剛考完數學,已經晚上6點了,我剛準備離開學校,這時我的電話又響起了,看到電話號碼,我心裡已經準備好了應對措施,我邀請她和媽媽來到辦公室,看到她眼淚一直流,我又心疼又生氣,這樣下去孩子就廢了,沒有正確的認識觀,一味的發洩只會讓情況越發糟糕。我採取了“放鬆療法”,讓她繼續發洩,我靜靜的等她自己停下來,當她冷靜下來了,我又想到了“系統脫敏法”,我和她分析原因,讓她述說自己的悲傷,在她的述說中自己揭開傷疤,她好像沒有那麼痛苦了,然後跟她聊,困難總是會出現的,重要的是要尋找解決的辦法,不能一味的逃避,消極迴避,要敢於正面面對自己的不足,有時候要後退一小步,才能跨越一大步。同時,我瞭解到孩子有很多特長,如跳舞,彈鋼琴等,幫助她尋找合適的調節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勞逸結合,鍛鍊自己具有一顆堅強的鑽石心。最後,迴歸都學習方法上,要加強數學學習的綜合訓練,遇到問題要積極應對,有時候可以來點“阿Q精神”,正確的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取得更高的自己效能感。

  學生心理特徵是開啟學生心門的鑰匙,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登雲梯,當遇到“玻璃心”的學生時,可以運用一些心理學理論知識,讓教育有跡可循,有理可依,讓每一朵求知的小花,豔麗綻放。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篇24

  對於一個走上班主任崗位已有幾年光陰的人,像我,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但是,面對著班裡40多個不同個性的學生,如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與管理效果,這是我時刻都在思考的問題。在探索期間,我有幸拜讀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德儒等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書中結合了大量的事例來把那些高深的心理學理論生活化,讓讀者一下子就消解了閱讀這本書可能產生的嚴肅感,使讀者從心理上一下子親近了這本書。同時,對每一條效應的闡述,作者一般都是先講一個與本效應有關的事例,然後從心理層面上具體分析“闡述這條效應的概念”作用,最後作者再例舉一個教育教學生活中的事例具體說明該怎麼運用這樣一條效應。雖說這是一本介紹心理學知識的書,但是作者的這種講述方法既給讀者一種輕鬆閱讀的愉悅感又使讀者獲得一種理性的提升。

  在我看來,這既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同時又是一本非常生動的教學案例,他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來介紹,閱讀時能使讀者啟用自己熟悉的知識經驗,從而受到智慧的啟迪,使原本覺得很“玄”的心理學知識,很容易就和自己的實際工作掛上鉤。一篇篇文章讀下來,在學習到新的心理學知識的同時,常常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作者所選出的這64條效應都具有現實的意義。掌握記憶規律可使學生輕鬆學習;明白思維定勢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侷限;明白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利弊,可告誡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全面、正確地認識與瞭解學生,不會“一葉障目”;讀讀“禁果效應”、“南風效應”、“霍桑效應”、“扇貝效應”、“圖形-背景現象”,就會知道增加學生的積極行為,減少學生的消極行為,原來竟有那麼多的訣竅;理解“馬太效應”、“互悅機制”“自己人效應”“霍桑效應”等,教師就能恰當地處理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建立師生良好的互動機制;知道什麼是習得性無助、什麼是社會助長和社會干擾,我們就能夠針對學生的問題對症下藥……

  教育是一門偉大的藝術,要想掌握這門藝術,必須掌握教育中的大量規律。心理學是描述規律的科學,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學,所以,學習教育中所出現的心理效應,對我們今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極大的適用性:

  一、它能夠使我們的教育工作更具科學性。

  當面對學生群體時,我們的工作更多地從群體心理的角度來分析,如研究群體去個性化現象和群體極化現象,而在面對單一的學生個體時,個體的差異更多地被納入我們的考慮範圍,我們的教育也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這個理念。劉儒德老師著的心理效應一書中主要針對的就是個體的心理效應,而且舉例極其詳盡,這對我們今後工作有極大的借鑑作用。在面對學生個體事件的剖析時,我們就可以準確地分析學生的心理,在教育措施上有的放矢,使自己的工作更具科學性,更加切合學生心理特點,更加切合教育教學規律。

  二、它能夠使我們的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

  學生的行為是透過學生的心理反映出來的,所以要想管理好學生的行為、糾正學生的行為,首先要從他們的心理入手。學生的行為出現偏差,歸根到底是他們的心理認知出現偏差,“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熟知學生心理的老師,才知道怎樣做才能夠將學生的心理拉回正常的軌道,還原他們正確的認知,而這種過程,是空洞的說教和反覆的批評所不能達成的,需要的是以愛與關懷為主旨的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學生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成功地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發現他們巨大的潛能,不斷鼓勵,使他們朝著真、善、美方向發展。在書中,劉儒德教授用到了泰戈爾的一句話:“神的巨大權威是在柔和的微風裡,而不在狂風暴雨中。”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要想在教育中樹立威信,必須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人性化,而掌握教育中的心理學,就是一種最便捷的方法。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人。”教師工作的繁複性,就在於它不僅僅關注教學,更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與素質的培養,所以,把心理學應用到教育過程當中,是現實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這本書為指導,繼續深入研究教育中的心理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