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日記> 關於資料員實習日記9篇

資料員實習日記

關於資料員實習日記9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員實習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1

  今天是實習的第十三天,今天天氣很好。

  今天,我又跟著吳工去工地看混凝土的現場製備。在看的過程中,吳工告訴我:“混凝土製備過程中的最重要的注意事項是水泥用量少和水灰比大。原因是工人們缺乏水泥使用常識或者是過份強調降本增效。這樣的結果會是混凝土凝結硬化慢、表面起砂或者硬化後強度低。處理方法是科學制訂骨料配比;科學控制摻水量。另外,在攪拌過程中還要新增外加劑,外加劑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效能的外加劑。今天我又學到了不少東西。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2

  人非生而知之,要求得知識,一靠學習,二靠實踐,離開了實踐,學習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本。實踐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否則在實踐中就會彷徨、猶豫、無所適從;懂得了書本知識,有了理論,不付諸於實踐,知識、理論就又成了裝橫門面的東西。這是我在兩個半月實習中的一點體會感悟。現在將我在上海市建科建設監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的上海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南廣場及地下空間(一期)工程專案部實習做如下總結:

  在XX年11月16日,我以實習生的身份來到該工程專案部。本工程主體建築為一個區域性含夾層的地下2層的結構,主要由交通換乘、公共配套服務和地下車庫組成,基地面積約為13500 ,平面為一不規則四邊形。本工程北側與已經建成的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工程中的上海西站站相鄰,東側部分與上海市軌道交通網路中的15號線上海西站站相接,南臨桃浦路,西側為規劃商辦用地。主體結構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圍護結構採用地下連續牆支護,其中北側圍護結構利用已有11號線上海西站站的地下連續牆,東側部分結合15號線上海西站的圍護結構。基坑開挖深度約為13.25m,北區採用順作法施工,南區採用逆作法施工。

  首先師傅讓我看了很多監理資料員的管理手冊、監理規範、監理實施細則、監理計劃,使我對監理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我又學習了監理工作的依據:

  ⑴工程施工圖紙、技術說明及設計交底、會審紀要;

  ⑵監理合同及經建設方同意的《監理規劃》;

  ⑶監理合同、總承包合同及分包合同(包括業主與各方簽訂的各種協議);

  ⑷政府有關政策、法令、監理法規等;

  ⑸其它有關檔案國家法律、法規、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定的施工合同或協議。後來師傅又幫我講解了監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三控、兩管、一協調”,在現場控制工程的質量、進度、投資;進行合同、資訊管理;積極協調參建各方的關係。為了保證工程又快又好的完成,監理人員還會採取必要的措施:

  1、對於關鍵部位、重要工序進行現場旁站監理,檢查符合有關規定後,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對於施工中重要建築材料,在進入現場時必須檢查產品出廠合格證書,或者進行見證取樣,送到有相關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驗;

  3、做好監理日誌,詳細記錄每一天工程所發生的事情,以防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從而能夠有依可查。

  在實習期間,師傅對於我的疑惑不解總是耐心講解,並帶領我進行監理資料員的實際操作。在這兩個半月的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之外的知識,明白了在課本上永遠無法理解的東西,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大學裡,我的專業是市政工程技術,所涉及的對於資料方面的知識較少。雖然我考取了資料員證書,但還沒有運用到實踐中,對於理論上的知識知道的也只有皮毛。剛接觸資料員的時候,現場專案總監代表、師傅給予我大力的支援和幫助,教我學習了很多崗位知識。

  而我自己透過翻閱以前的資料、仔細閱讀監理規範、閱讀公司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指導書、透過詢問總監代表、專業監理工程師和師傅來學習監理的崗位知識,瞭解監理工作。在實習前我就具備一定的電腦應用功底,而現場文字資料的編輯對電腦編輯及文學功底又有更高的要求,我透過網際網路查詢、向總監代表、師傅請教,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補充。例如最初寫會議紀要時,即使會議上所說的話全部記錄,但是對施工現場不瞭解,還是不能夠寫出一份合格到位的會議紀要,直到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學習與鍛鍊,到現在已能獨立編寫大部分文字資料。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3

  今天是實習的第四天,早上我接著做昨天還沒有做完的分類,總算在中午吃飯之前把砂漿抗壓強度檢驗報告分類完了,總算做完了一件事。下午一上班,茶姐就叫我跟她去開例會。例會的流程是,技術部負責人總結一下上個星期工作的完成情況,交代一下下個星期的任務,然後是各個班組對上個星期工作的總結和交代沒有完成的工作,與各個班組互相協調、共同解決問題。這樣,開完例會已經15點鐘左右了,茶姐就叫我看一下各個盒子裡面裝了什麼資料,要我大概瞭解每個盒子裝了些什麼內容,她說:“把資料分門別類地放置,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節省空間,本來資料室就不大。”一天又這樣就過去了,現在才知道,原來時間是真的過得很快!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4

  今天是實習的第五天。

  早上,茶姐就跟我說:“一般工程的竣工驗收資料都要一式三份,一份原件送給城建檔案館保管,兩份影印件,一份給建設單位儲存,一份給我們施工單位自行儲存。”所以,我今天就影印了一天的《鋼筋隱蔽工程質量驗收記錄》。雖然是比較枯燥,但是我學會了使用影印機,影印A3、A4紙張,換紙卡機會,放大縮小,調教濃度等等現在對我來說都不成問題。

  回想這個星期的實習工作,好像沒有學習到什麼東西,其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很多東西都是要慢慢積累的,一步做不好以後的道路就很難走,所以我不能急躁,我要慢慢來,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資料員。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5

  9月23日

  今天是我實習的第一天,專案經理讓我參加了早晨的施工例會,並讓技術負責人安排我今天的實習內容,技術負責人告訴我目前工程正處在地下室施工階段,由於我的實習時間短,我的是實習重點只有放在地下室剪力牆模板支設上。 我和技術負責人進行了地下室筏板基礎的定位放線,在放線過程中我逐漸學會了在現場使用經緯儀、水平儀、等儀器。首先將經緯儀放置在建築物的原有定位樁,將定位樁的軸線位置引測到基礎防水保護層上,然後在墊層上彈出墨線,並以此軸線將建築物由軸線引側定位。用水平儀將現場的±0水準點引測到基礎底板底面標高。

  透過今天的實習我加深了基礎定位放線的測量方法並學會引線、借線等放線技巧。

  9月24日

  今天上午我參加了專案召開了“全鋼大模板在超高超厚牆體中的應用”QC小組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並制定了關於地下室混凝土剪力牆使用全鋼大模板支設的.工藝。下午專案技術負責人讓質量員帶我檢查了底板鋼筋綁紮,檢查了鋼筋的間距、位置、型號等,並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了整改,本次檢查共檢查了3項內容,實測了50點,合格45點,整改5點質量偏差較大的問題。

  在筏板鋼筋綁紮驗收過程中,我詳細的查看了03J—103鋼筋構造圖集,對於鋼筋的各種構造詳圖進行了詳細的檢視,根據《混凝土質量驗收規範》對筏板鋼筋的主控專案及一般專案進行了檢查,並將主控專案的檢查結果和一般專案的檢查資料進行了整理移交給資料員,透過檢查我學習了鋼筋工程的質量驗收和檢查方法對鋼筋工程的質量控制點和施工過程控制點有了較深刻的理解。

  9月25日

  今天專案經理讓我參加了關於“超高超厚混凝土剪力牆的支模施工難題”的第二次QC小組會議。參加人員有專案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員和資料員,會議由技術負責人主持。 會上大家主要討論了本次QC小組會議主要是對傳統支模工藝與全鋼大模板的對比。對此從工期、質量、施工難度、成本投入等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大家從各個職能崗位進行專業對比,得出以下結論:中型組合鋼模板優於木模板,全鋼大模板優於中型組合鋼模板。因此確定了全鋼大模板作為地下室外牆模板支設的優選方案,並在多家公司中選定了北京奧宇模板公司設計的86系列拼裝全鋼大模板體系。 透過今天一天的技術討論會,關於模板施工從研究工藝到確定方案最後選擇廠家。我深刻體會到工程施工時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要認真、嚴謹,要從工期、質量和效益上入手,這對我今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9月26日

  今天專案技術負責人讓我協助他編制基礎模板施工方案,並應用了CAD對模板支設詳圖進行了繪製,從而使我在理論較系統的學習了地下室全鋼大模板的支設工藝和施工方法,在編制過程中我們根據圖紙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並參考了《大模板質量驗收標準》、《大模板支設工藝》QC小組會議記錄等。

  透過今天的實習使我在理論上和實際上對基礎模板支設的施工工藝有了一定的認識,學會了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將施工方案的內容運用到實際施工現場中。

  9月27日

  今天基礎基坑要進行混凝土澆注施工,因為基坑筏板厚度在1。2M以上屬於大體積混凝土,因此工程專案部通過了多種技術措施解決由於水化熱造成的溫度裂縫問題,主要措施如下: 1、透過減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使用量減少水化熱直接的熱量排放; 2、在混凝土內部設定每層30CM間距40CM的鋼管進行冷水迴圈降溫; 3、使用低塌落度混凝土減少用水量;

  4、混凝土澆築完畢用一層塑膠薄膜兩層3CM厚草簾子覆蓋以達到養護及降低內外部溫差的目的;

  5、設定測溫孔密切關注溫度變化;

  透過今天的實習我掌握了大體積混凝土澆注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措施。

  9月28日

  今天我主要和專案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工作及檢查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覆蓋養護情況。今天共進行了4次測溫,每個測溫點有3個測溫孔,分別在混凝土的上中下三個部位。具體位置為下部測溫孔距底20CM,中間在中間位置,上部距混凝土上表面10CM。經過4次30個點位的測溫,發現28個點位滿足溫差少於20度的規定,但有兩個點位大於溫差20度的規定,經分析這兩個點位為迴圈水出水孔位置並覆蓋不到位,經技術人員共同制定措施將出水孔改為入水孔並加強了覆蓋,兩小時後測量溫度差小於20度滿足要求。 透過今天的實習我學會了在大體積砼施工中實際對工程質量控制和發現問題後如何處理的方法。

  9月29日

  今天我主要是同質量員檢查了電渣壓力焊,在電渣壓力焊之前由技術負責人及安全員分別對操作人員及班組長進行了班前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主要強調了電渣壓力焊出現的高溫焊渣的防火問題,由於底板有草簾子保溫覆蓋,一旦由於高溫焊渣落入造成草簾子引燃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為此專案制定了以下安全措施:

  1、現場配置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包括消防水源、乾粉滅火器等);

  2、在有可能落到的高溫焊渣的區域覆蓋防火的玻璃纖維防火毯;

  3、設專人進行24小時不間斷防火檢查;

  透過今天的實習我掌握了在遇到有安全隱患情況下施工時應該怎樣對工程安全措施的制定及防護。

  9月30日

  今天全鋼大模板及附件運進現場,我仔細觀察了大模板的組成主要有:模板由1500mm為主的單元模板透過邊框聯結器、邊框定位聯結器和大背楞組拼而成,模板標準塊寬度為3000mm,主肋採用8#槽鋼,邊框選用經過硬化處理的80型特種異型材。大背楞採用成對的10#槽鋼,橫向通長且縱向設定8道。 模板全部採用止水穿牆栓連線,內牆模板高度5700mm,模板上配置支腿,板上不設定操作平臺。外牆模板高度5650mm,不設定支腿,脫模後搭架存放。角模有陰角模、陽角模和異型角模三種。邊框之間採用邊框聯結器和定位聯結器進行連線,且設定兩道直角背楞以保證陽角與大模板之間的平整和稜角的順直。模板進場後由技術負責人及保管員對數量及質量進行了驗收。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6

  今天,我的工作是彙總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記錄施工表。在彙總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同一個澆築部位檢測需要2至3次,混凝土送料方式是塔吊,取樣時間要按實際情況來填寫,坍落度實測值應該在140-160mm之間。

  本工程混凝土均符合坍落度要求,還需要測試人和見證人簽名。就這樣,一做就一天的時間過去了,看上去好像並不是很多事情要做,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又再一次體會到了做資料員所需要的細心跟耐心。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7

  為期四周的實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很捨不得離開這個待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地方。師傅說晚上回請我們去吃飯。

  中午的時候,正在澆築的混凝土現場告急,說是模板一處破裂,混凝土漿從裂開的地方外洩,並且裂縫的地方在樓層的中間部位,難以進去進行維修,唯一的辦法就是堵住那裡。

  現場的施工員主張用混凝土去堵,可是卻發現怎麼堵也堵不住。後來還是趙師傅的辦法生效了,他說用水泥直接去堵,果然很快就堵住了。

  我很是疑問:混凝土裡面有粗骨料,應該說不容易流動和被帶走,而水泥很容易被帶走,反而卻可以堵住。趙叔叔解釋說:你的想法沒有錯誤,但是單純的水泥粘稠的大,粘性好,不容易流動,可以堵住漏洞。這是長久經驗的積累的結果。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8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因為我家離大學城比較遠,所以我5點45分就起床了,懷著即興奮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上班之路。

  到了工地的資料室,我的指導老師茶姐就帶我認識資料室裡面的其他工作人員和監理室的工作人員,還帶我走了一圈施工現場,雖然之前的學校實習都有去過施工現場,但這次的規模遠遠要比之前的大。該工程專案是大學城星匯文華一標段,住宅樓5幢(自編01-05棟)DS1102地塊,住宅樓8幢(自編06-13 棟)DS1601地塊,建設單位是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是廣州市第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是廣州市城建開發工程諮詢監理有限公司。

  一整天就這樣過去啦,雖然並沒有做些什麼,但是我還是覺得過得很充實,我已經開到期待明天的到來了。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9

  時間真快,不知不覺到了這個星期實習的最後一天。在其他組同學眼中,我們的實習是輕鬆的。但是凡事都如此,你想苦總是能學到更多東西的,可惜我比較懶,呵呵~~~~

  今天下午,我看到了讓我震驚的一幕。我看到一位沒有帶任何安全措施的工人在樑上邊工作邊走動,那梁是懸空,且是弧狀的,是正門前的遮陽之地。具體做什麼,我也不清楚。當時想問,但又怕給工人分神。身邊也沒有可問的工程師。但我敢肯定,這是違規操作!

  每年都會可類的事故,導致有人失去丈夫,失去兄弟。而他們的命在有些人眼中是不值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