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必備】中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中班美術教案

【必備】中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透過對蒲公英這種植物的瞭解,知道它既是一種花又是一種會飛的種子。讓學生不僅能進行繪畫表現,而且能聽、唱和表演在學習中將其生態現象延伸到對自己生活的聯想,思考更深刻的內涵。在藝術學習中陶冶學生的心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1、圖片資料及VCD光碟。

  2、美術材料色水、卡紙、油畫棒、筆管一支。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蒲公英生態習性,透過色水畫表現蒲公英,延伸到對自己生活的聯想及思考其內涵。

  教學難點:

  用色水錶現畫面的具體操作。

  教學內容:

  一、

  1、①會飛的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花(或者乾花),吹向學生,學生就可以手持蒲公英, 學生認識、瞭解蒲公英原形;

  ②觀看碟片

  歸納蒲公英的構成(形狀)發散試、扇面試、陀螺試(旋轉試)

  2、會飛的___

  蜻蜓、蝴蝶、小鳥、飛機、雲彩、風箏……想象

  3、①會飛的思維(想法、想象)

  會飛的氣球,

  會飛的焰火,

  會飛的跳傘運動員,

  會飛的房子,

  會飛的公園……

  ② 觀看碟片

  二、

  1、教師出示範圖

  2、具體示範:方法①先用油畫棒畫出一個蒲公英的形象(比如笑臉);

  用筆管的一頭粘上色水,在另一頭用力吹氣,色水就灑在卡紙上。吹成的自然形狀就象蒲公英。

  方法②直接用筆管的一頭粘上色水,在另一頭用力吹氣。

  3、作品展示①讓學生自由參觀全班同學的作品,每人手持一朵紅花。

  ②送給自己認為最棒的同學。(黑板上貼有每位學生名字的卡紙)

  ③請獲得小紅花最多的學生上臺,講講自己的創作想法和感受。並把其作品貼在講臺上。

  4、教師總結,主題昇華。

  會飛的蒲公英——會飛的……——會飛的思維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圖案,將蝸牛的家裝飾的豐富多色。

  2、豐富幼兒的色彩感,讓幼兒初步瞭解各種各樣的色彩美。

  3、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製作出和別人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教師範畫、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魔術師變魔術嗎?(幼兒回答)

  2、教師用變魔術的方式引出“圓”

  3、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圓”還有一個名字嗎?(波點)

  4、你們知道波點可以變成什麼嗎?

  (二)幼兒觀看PPT圖片

  1、和幼兒們一起分享不同的波點組成的圖片。

  2、如果給你很多圓你們能變出什麼?

  3、出示範畫

  師:其實我們的小蝸牛也很喜歡用波點來裝飾它的家,今天有四隻小蝸牛帶著它們好看的家到我們中四班這邊展示展示,小朋友想看嗎?

  4、幼兒觀察圖畫,說說它們的不同和相同之處

  師:小朋友仔細觀察觀察,它們的家有什麼特點呀?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我這邊還有好多的蝸牛,它們也想有一個好看的家,我們一起幫幫它們,好不好?

  2、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把圓變成各種圖案。

  (四)評價和欣賞

  幼兒們互相參觀作品,選出孩子們認為好的作品,和幼兒們一起評價。

  (五)結束

  小朋友,今天我們幫助小蝸牛裝飾了它們的家,那現在我們也一起裝飾裝飾我們的家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活動教案。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一:星空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星空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談話欣賞活動使幼兒自由想像、大膽繪畫.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

  2.引導幼兒選擇適當的方法、顏色表現星空。

  3.培養幼兒審美情趣,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如何激發幼兒自由想像,大膽表現多彩的星空,培養幼兒表現想像中的星空及組織畫面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影片儀。梵高的作品《星空》繪畫工具、材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對話交流

  師:你見過美麗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麼?師;你見過、你知道的星星是什麼樣的?幼兒小組交流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有熊星、望遠鏡、飛機星、機器星??

  2.欣賞教師與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賞梵高的《星空》。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欣賞畫面中的形象,筆觸及色彩。

  ②欣賞教師的作品:教師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繽紛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教師是如何表現星空的?教師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畫筆描繪出來。

  3.創作與交流

  ①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別是什麼樣的?

  ②幼兒動手繪畫,師有重點觀察,輔導幼兒繪畫。

  4.作品評議

  面對幼兒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評價。

  活動結束。

  活動評析

  此活動評析從內容選擇、活動設計、教學過程,教師的教法與表現.教學效果五個方面進行。

  首先,教師在選擇內容方面能考慮幼兒年齡特點。興趣、經驗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題具有廣泛性,挑戰性,和前瞻性,內容能激發幼兒的內心感受.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

  第二,在活動設計方面教師考慮到了幼兒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準備,教具、學具的準備.同時還有教師自身的準備(如略案,詳案的準備),具體思路是觀念樹立一一資訊收集一一資料準備一一教案設計。

  第三,教學過程分為四個層次:感覺一一智慧(領悟,發現,想像)一一表現一一創作。教師透過談話匯入星空的話題,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的問題是遞進的:你見過美麗的夜空嗎?夜空中都有什麼?你見過.知道的星星是什麼樣的呢,沒見過的星星又是什麼樣的,幼兒回答的過程也是思維逐漸深入擴充套件的.過程。幼兒討論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飛機星、桃子星等。過程的第二塊內容是欣賞教師與名家的作品,並討論交流,孩子們的積極性高,表現好,幼兒為教師的作品鼓掌,為大師的作品驚奇,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大師的作品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眼中的星空,是想像轉化為具體表現方法。大師的作品引導幼兒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及簡單的表現技法,線條,色彩的運用,提醒幼兒用喜歡的材料,合適的方法表現星空。有許多幼兒直接用小手,觸控喜歡的顏色,大膽繪畫,自由表現。小手自由了,心靈自由了,伴著興奮的情緒體驗,潛在的藝術本能被調動,創作熱情充分展示。作品評議是活動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另一個欣賞活動。評議以師幼兒自評、互評為主,幼兒互為學習,互相提高。

  第四,教師的教法與表現。教師創設條件豐富幼兒的生活,知識經驗;注重幼兒審美情感的體驗,創設輕鬆愉快的環境,自由感受美,表現美;提供多種材料,實踐操作中發展幼兒手眼協調和動手能力,教師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較廣泛的藝術知識和技能,並且有創新精神。

  第五,教學效果。幼兒的作品可以是創新的、多種多樣的,每位幼兒的星空各具特色。如會炸的星,治病的星,機器人星,開滿鮮花的星空,燈籠星空,蛇星,表現手法也多種多

  樣(畫、吹、噴),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開闊了幼兒視野,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和創作,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調動了幼兒積極情感,體驗了成功,培養了自信。

  總之,此次活動.幼兒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在感知、理解、活動過程中,幼兒不斷豐富內心感受,兒童樂於表達,善於表達,爭著表達.並創作了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富有創新的作品。(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二: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蝸牛去哪兒了(優質課)

  活動背景

  外出活動時,晨晨找到了一個小蝸牛。過了一會兒,小蝸牛從殼裡探出頭,在晨晨手裡慢吞吞地爬。幾名小朋友圍在晨晨身邊,饒有興趣地觀察著。老師看到孩子們對小蝸牛這麼有興趣,就將它裝進瓶子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由此,班上就開展了主題活動一一蝸牛。在主題活動中,孩子們觀察了蝸牛的外貌特徵,瞭解了蝸牛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性。可是,有一天,由於瓶子沒有蓋嚴,小蝸牛不見了,孩子們在活動室裡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晨晨很傷心,有的孩子還互相埋怨。為了安慰孩子,調整孩子的情緒,教師抓住這個教育契機,設計了繪畫表述活動《小蝸牛去哪兒了》。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透過語言、繪畫或貼上的形式表現出來。

  2、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生命,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蝸牛的外貌特徵,瞭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2.背景圖:大樹和草,毛毛蟲和菜地,花園和蝴蝶,小河和青蛙。

  3.環境佈置:蝸牛圖片、蝸牛生活背景、幼兒觀察記錄。

  4.材料:半成品剪貼畫、八開白紙、油畫棒、膠棒、手工布等。

  5.電教器材:影片儀、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聽一聽

  (1)教師交代故事名稱——小青蛙旅行記。

  (2)放錄音——自編童話故事《小青蛙旅行記》(附後),邊講邊透過影片儀出示背景圖。

  2說一說

  (l)教師引出主題:故事裡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興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蝸牛丟了,小朋友都很著急。其實小蝸牛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快樂的事啊。你們想一想,小蝸牛可能到哪裡去旅行呢?它會碰見誰,看到什麼,遇到什麼事呢?

  (2)圍繞這幾個問題,讓幼兒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討論。教師走到幼兒中間,傾聽他們的想法。

  (3)全班幼兒一起交流。

  3.畫一畫

  (1)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介紹提供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需要的材料。

  (2)幼兒繪畫、貼上。教師細心觀察,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給予適當的支援、幫助和指導。

  對不敢大膽繪畫的幼兒,教師可以用遊戲的口吻說:“小蝸牛去哪兒了?它找媽媽去了。”這樣,幼兒重複地畫出同樣的蝸牛,就有成功感了。教師還可以說:“小蝸牛找花姐姐去了,花姐姐什麼樣呢?”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考慮,畫出花姐姐。

  對不會畫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挑選適當的半成品材料,貼上蝸牛及背景。

  對不喜歡換色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欣賞環境創設中的作品或其他幼兒的作品,讓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講一講。

  (1)教師引導畫完的幼兒講畫。幼兒拿著自己的畫,把小蝸牛去旅行的經歷講給老師、小朋友或其他人聽。

  (2)教師協助

  幼兒將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編成一個個小故事,錄音後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聽。

  教師協助幼兒將繪畫作品裝訂成書,放在圖書區,供大家閱讀和講述。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三:《放煙花》

  活動目標:

  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創作的樂趣。

  能大膽地想象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畫的形式拉出線條。 學習詞語“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知道人們什麼時候放煙花,放煙花的安全事項,提高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PPT課件、各種顏料、藍色卡紙若干、細繩子若干。

  活動過程:

  師幼共唱兒歌《小星星》,激發幼兒興趣與想象,引導幼兒觀察畫畫材料。 提問:今天畫畫用到的材料與平時有什麼不一樣?

  看到這張藍色的紙,你想到了什麼?

  師幼共同示範。

  教師示範,用手捏住繩子的一端,蘸上顏料,拉出線條,請個別幼兒示範。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看看,這張藍色的紙在你們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又添上了幾筆,現在又讓你想到了什麼?

  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展示幼兒作品,學習詞語“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知道人們什麼時候會放煙花,放煙花的安全事項。

  提問:這麼多的顏色,可以用什麼詞語來表達?

  這麼多線條,這麼多的顏色,讓你想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煙花。 人們什麼時候放煙花?放煙花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提醒幼兒在放煙花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讓爸爸媽媽來放,小朋友要站遠一點觀看。

  師幼一起欣賞和評價作品。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植物,但介於幼兒年齡小,對蘑菇的瞭解不多,課前我透過看圖片、講故事、繪畫等方式讓幼兒瞭解我們常見的蘑菇,讓幼兒對蘑菇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繪畫活動中表現出色。

  活動目標:

  1、會用大小不同的橢圓形和半圓形畫出蘑菇的基本形狀。

  2、學習使用多種顏色來裝飾蘑菇。

  3、掌握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色彩均勻的塗色技巧。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小兔頭像、蘑菇圖片,範畫、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引出課題

  1.教師一邊出示小兔頭像,一邊說: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一隻籃子要到樹林裡去它邊走邊唱,非常高興,因為它要到樹林裡採它最喜歡吃的蘑菇。終於來到了樹林,可這時太陽公公卻躲起來了,還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沒帶雨傘,怎麼辦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麼辦法來避雨嗎?(幼兒自由議論)

  2.原來小白兔一口氣跑到了蘑菇地裡避雨,這裡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圖片),大大小小的,不僅有小白兔喜歡吃的小蘑菇,大蘑菇還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來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歡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給它的好朋友們,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它吧,畫些漂亮的蘑菇送給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師示範作畫

  1.出示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蘑菇長什麼樣子的?怎麼畫呢?(幼兒觀察後自由討論)

  2.教師請幼兒說說,總結畫蘑菇的方法,創編成兒歌的形式(PPT出示):圓圓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傘,一個個,地上長,小白兔,真喜歡。

  3.幼兒跟讀兒歌。

  4.教師邊念兒歌示範畫兩個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畫橢圓形或半圓形的蘑菇頂,在蘑菇頂中間底下畫上蘑菇柄,然後在蘑菇頂上畫上不同顏色的小圓點或者斜紋作裝飾,最後給蘑菇塗上漂亮的顏色(教師示範時,強調塗色規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色彩均勻)。

  5.帶領幼兒邊說邊畫: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邊讀兒歌邊畫蘑菇。(書空練習)

  三、幼兒作畫,巡迴指導

  1.發放繪畫工具,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大膽作畫:今天老師要看看那些小朋友畫得又快又好。

  2.鼓勵幼兒大膽落筆,畫出大小不同的蘑菇,畫得多,並注意頂和柄的銜接。

  3.會用多種顏色給蘑菇畫上漂亮的花紋。

  4.幫助能力差的幼兒畫好蘑菇頂。

  四、講評作品

  1.收拾作畫工具。

  2.老師以小白兔的口吻表揚畫得多而漂亮的小朋友:小朋友,謝謝你們畫了這麼多漂亮又美味的蘑菇送給我們。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繪畫小朋友手拉手的動態,表現與好朋友的親密關係。

  2.能適當添畫背景,表現活動的場景。

  活動準備:

  中班幼兒用書9月分冊第5頁油畫棒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觀察好朋友

  教師:"你和好朋友牽過手嗎?你們是怎麼牽手的?"(請幼兒上來做示範)

  二、教師出示圖片。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手拉手站立的兩個幼兒與一個站立有什麼不一樣。

  2.重點觀察手臂的姿勢及兩人各有一隻手拉在一起的動態。

  三、我和好朋友手拉手。

  教師請小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每位幼兒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走走,然後選一個座位坐在一起。

  教師提問:"和好朋友在一起,你們高興嗎?"

  四、引導幼兒畫一畫"我和好朋友手拉手"的情景。

  啟發幼兒想一想和好朋友手拉手時動作是什麼樣子的?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在哪裡玩?做什麼事情呢?然後添畫相應背景。

  五、說說我的好朋友(幼兒用書第5頁)。

  啟發幼兒說一句最想說的話,並在教師的幫助下將它們記錄在圖畫背面。

  活動反思:

  在以後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並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