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勵志演講稿3篇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勵志演講稿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勵志演講稿3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二(十)班的席夢妍,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們為誰而讀書》。
在演講之前呢!我想先問大家幾個問題:茫茫人海中,是誰最疼愛你?出門在外時,是誰總在牽掛著你惦記著你?你生病的時候,又是誰不辭辛勞地陪伴在你的身旁?
渺小的我們處在人生的低谷,特別是在理想和前途都很渺茫的時候,往往有股力量能催我們奮進,那就是父母的深切期盼。
每天,天剛朦朦亮,你就很不情願地睜開雙眼,一腳踏進這個世界,又以一臉的茫然無奈走出宿舍跨進教室,然後木然地坐在座位上,呆呆地望著黑板,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樣的枯燥乏味。你常常聽不進一句話,看不進一個字,心裡不知道都想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怎麼做,一節節課下來,日子一天天過去,總覺得沒有什麼收穫也沒有什麼感受,依然是空落落的。你就常常在這樣空虛迷茫無所事事中耗費時日虛度年華,任由環境的左右命運的擺佈,讓生命的小船漫無目的地漂流搖晃。這還是小時候充滿幻想充滿希望的你嗎?還是那個滿載親人希望肩負父母重託的你嗎?
我們一天天長大,父母卻一天天老去。回首這些年,父母為生活辛苦奔波,為生計整日忙碌,還常常為我們擔憂。俗話說:養兒為防老。可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學習成績不怎麼理想,很多事情讓他們不放心,讓他們常常為我們將來的前途和出路發愁擔憂。其實父母並不需要我們為他們考慮生活的壓力,他們內心只希望我們能夠長大成人,能成為對社會有用、受人尊敬、讓人看得起的人,不白費他們的一番心血而已!那麼,請捫心自問,我們都做到了嗎?哪怕是幾十分之一,幾百分之一!作為農村的孩子,當我們的父母真正老了實在走不動的時候,當他們的生活將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靠我們守護的時候,而傾注了他們一輩子心血又是他們生命中的唯一的我們,又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呢?
或許你常常為父母當大官而引以為榮;或許你常常為父母做大生意而沾沾自喜,或許你認為這輩子有了父母可以穩穩靠靠地過上好日子,於是高枕無憂,有恃無恐,學習鬆垮,生活隨便,行為放蕩,整天逍遙自在、得過且過,大把大把花錢,整夜整夜不歸。當你養尊處優、揮金如土、當天和尚撞天鐘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現在你的.父母為你提供富足的生活,而將來你又能為你的父母帶來什麼呢?
同學們,不管你生活在城市還是生活在鄉村,家庭貧窮還是富有,但我們的父母日夜都渴望著我們將來能有出息,能堂堂正正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不管你願不願意來學校讀書,成績是否優異,也不管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以什麼方式謀生,現在我們是在為父母而讀書,更是在為自己而讀書;為自己將來可以做一個能讓別人看得起的人!做一個真真切切、堂堂正正的九零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生勵志演講稿3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校,感恩老師”。
歲月匆匆,花開花落。小學的學習生活轉瞬間就過去了。而今,我們即將畢業。在即將離開母校的這一段時間,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留戀、感恩之情。
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學生活歷歷在目,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是那樣熟悉,老師的一言一行,一牽一掛是那樣親切。
敬愛的老師,你那淳淳的教誨,你那慈詳的目光,讓我們從開始學枯燥的拼音字母到寫朗朗上口的作文,從3個蘋果加4個蘋果還要掰著手指頭才能數得清到可以輕輕鬆地完成應用題,從不敢離開父母的懷抱,上街還要大人拉著到清楚地知道怎麼愛祖國、爭取維護世界和平,你為我們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
美麗的校園,6年,2100多個日日夜夜,你不懈地用先進思想武裝我們,你像一位溫和的母親,讓我們茁壯成長,在這裡,我們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在這裡我們養成了奮發努力、團結友愛、講究文明、遵守紀律的好作風。我們在你溫暖的懷抱中獲得了知識的瓊漿、智慧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
無論用什麼詞句,也難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崇敬之情。對母校的感恩是溫馨而美好的,對老師的感恩是真摯而無盡的,讓我們再次感謝母校和老師們的辛勤培育吧!
謝謝大家!
小學生勵志演講稿3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
是啊,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特有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海倫的童年是不幸的,在十九個月大時因病而失明、失聰、失語,她卻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從學習發音開始、練習說話、學會了讀書、與他人溝通,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並掌握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經受住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獻給了全世界。海倫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海倫·凱勒用她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志存高遠,堅毅自強。要知道,在實現我們人生理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那麼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我們不妨想想海倫的處境與遭遇,我們眼前的困難又能算什麼。海倫不就是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的嗎?所以,在生活中、學習中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我們不要退縮,靜下心來多想想海倫在黑暗、在困境中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做到志存高遠,堅毅自強,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像海倫一樣充滿陽光。
海倫·凱勒還用她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學會感恩。她僅僅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與海倫相比,我們是多麼的幸福與快樂。我們擁有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細心教導我們的老師。我們應該像海倫一樣,每天帶著一顆友善和充滿嚮往的心,朝氣蓬勃地去生活。希望大家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恩你所得到的,這樣才不會辜負上帝賜予我們的明亮眼睛和一切美好而現實的東西。
相信:只要不向命令運低頭,用今天可以點燃明天;只要熱愛生命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夠擁有美好人生。,同學們,為理想我們一起努力奮鬥吧!
阿瑟的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係,注意實際行為的鍛鍊,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提高我們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與方法有: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鍛鍊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念;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積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獨”;身體力行,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反身內省,存心養性。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