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為人民服務公開課教學設計

為人民服務公開課教學設計

為人民服務公開課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初步瞭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結合具體事例,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2、學習文章先總論後分論的結構段式,並練習運用。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重點和難點

  1、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瞭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

  2、難點:

  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啟情匯入

  1、同學們,透過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湧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xxx主席的深情演講。

  2、板書課題:

  為人民服務

  學生齊讀。

  二、初讀感知

  1、指名接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

  透過預習,你都知道了什麼?

  2、學生彙報預習內容。

  (字詞、主要內容、查詢的資料等。)

  三、品讀課文

  1、回顧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是什麼?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並談談你的理解。自學好了之後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當學生交流完某個自然段後,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自然段寫了什麼以及在表達上的`特點。

  4、看板書總結:

  本課圍繞著第一自然段提出的“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寫了三方面內容:

  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正確對待批評;要搞好團結。這就是議論文的結構形式:先總論後分論。

  板書:

  總 分

  5、其實這種先總論後分論的結構形式在本課的自然段中也有所體現,你們發現了嗎?

  (生:第2、3自然段。)

  ⑴ 自讀第2自然段,看看xxx是如何先總的闡述觀點,再分層論述的?

  ⑵ 指名回答。

  ⑶ 按照這一自然段“先講……再講……接著講……最後講……”自己練習說一說這一自然段的段落層次。

  ⑷ 再指名說。

  ⑸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演講的語氣):

  自讀、指讀、齊讀。

  ⑹ 集體背誦。

  四、返顧整體

  1、第三組課文的主題是“深深的懷念”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十六年前的回憶》《燈光》與本課的寫法有什麼不同之處?

  2、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議論文,毛主席圍繞著“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採用了先總論再分論的結構形式,把幾個方面的意思像層層剝筍一樣,一層一層講得非常清楚。他在講其中一個方面的時候,也採用了這種結構形式,使文章觀點更有說服力,結構更加嚴謹。

  五、讀寫結合

  1、出示演講要求,指名讀:

  ⑴ 觀點明確,語言清楚流利。

  ⑵ 恰當模仿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可以引用,可以舉例。

  ⑶ 話題:

  從本課學習的“談批評、講團結、生命的價值”中任選一個話題。如:“生命誠可貴”“團結就是力量”“正確對待批評”等。

  2、自列提綱後小組交流。

  3、指名在全班內演講。

  六、拓展延伸

  螢幕出示詩歌《懷念張思德》,師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