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倔強的小紅軍教學反思

倔強的小紅軍教學反思

倔強的小紅軍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倔強的小紅軍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頗為得意的課前準備,明確而清晰的教學思路,本來我應是非常自信的走進課堂的,可這次講課我非常緊張,就是到了現在我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麼緊張,以至於課本都忘了拿了。上完課後,我很難過,因為這節課並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當然,因緊張而導致漏掉了一個特別精彩的教學環節還在其次,讓我深感遺憾的是學生的情緒並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儘管很多同學都被小紅軍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我也看到了不少同學的無動於衷,特別是在《小紅軍,我想對你說》這一環節中,一位同學的發言表現出了他錯誤的價值觀,更讓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閱讀教學要“摒棄煩瑣的分析,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整個教學中,我把握了這一方向,不是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踏出了這一步,可這一步並沒有實實地踩下去。在指導朗讀時我沒有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感悟與思考,沒有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不少學生的'理解都停留在很淺的層面上。儘管也有學生說到“小紅軍不接受陳賡同志的幫助其實就是選擇了死亡”,而那些沒有理解到這一點的學生也只是耳膜受到震撼並非心靈受到震撼。他哭得出來嗎?他能不說出小紅軍“傻”的話來嗎?葉聖陶先生曾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讀書、看書的”,但要扮演好這個引導者的角色決非易事啊!

  可語文教師不能僅僅只是個引導者,也應該是個激勵者,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的評價語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倔強的小紅軍》一課的教學中,我有過“這個小紅軍真是可憐啊!”“你的朗讀使我感受到了小紅軍的滿不在乎!”等激勵性形象化的評價,但我沒有注意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有時候真的是不知道怎樣評價,既怕自己的評價對於學生來說是廉價的表揚,又怕自己一不小心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學生的讀書願望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從而在學生的“感悟與思考”前砌了一堵牆。

  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應該是半個作家,半個評論家,半個演員,半個書法家,半個播音員,半個心理學家……總之,是個雜家。可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何其難!這次優質課競賽使我飽嘗了一頓盛餐,有驚喜,有遺憾,更多的卻是思考。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多反饋學生的意見,主動接受老教師的指點,將別人的成功經驗內化為己有,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