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師演講稿> 優秀教師演講稿範文彙總五篇

優秀教師演講稿

優秀教師演講稿範文彙總五篇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教師演講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教師演講稿 篇1

  作為一名為孩子們服務的普普通通的教師,以平常心做著平常事,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看著孩子們的成長變化,看著他們變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種特有的人生享受。

  一、兢兢業業——發揮骨幹輻射作用

  由於自身的勤奮,XX年年被評為北京市數學骨幹教師,同年又很榮幸的成為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的徒弟,加入“北京市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這一年,欣喜、驕傲、感動??太多的感情交織在一起。我積極參加工作室的各種活動、主動承擔相關工作,把參與的過程作為研究、積累、提升的過程。在工作站學習的日子更讓我懂得:名師是過程,名師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追求,終身努力便是名師!忘掉你的職稱,拋掉你的老本,放下你的架子,老老實實向學生學習,向同事學習,向書本學習。

  我始終秉承我們工作站“先立地,立好地——首先種好自己的地”, “後頂天,頂好天——為他人種田也快樂”的理念,即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在學校,我既要負責學校的科研工作、還要負責學校數學教學工作、同時還在一線繼續任課,工作很繁忙,但是,我仍把“

  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作為自己每天工作的信條。平日裡我不肯錯過每一次聽課學習的機會,不管是哪個級別的課,我都會用心聽,用心琢磨,“取之精華,摒棄糟粕”,消化、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我還積極爭取每一次做課機會,因為,每做一節研究課,評優課,觀摩課,對自己都是一次挑戰,一次提高。有人說我聰明,其實不然,每一個成功的課例,都要付出很多辛苦。想想哪一次不是備課到深夜?太晚了,閉上眼睛睡吧,可是腦子根本不聽我的指揮,過電影似的過教案,再一睜眼,都三、四點鐘了,還沒睡著!

  因為全面負責學校的數學教學工作,所以在自己提高的同時還要指導其他老師教學。我經常聽老師們的“推門課”、“展示課”、“研究課”,課後組織老師們進行研討、反思。由於踏踏實實的開展教研活動,我校的數學教學整

  體水平始終名列兄弟校前列。我指導田學奇老師的《三角形面積》獲北京市隨班就讀評優課一等獎,XX年年我指導崔月超老師的《面積和麵積單位》獲北京市數學評優課一等獎。

  作為一名市級骨幹教師,我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心裡的壓力大了,對自己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我深知“一棵樹不成林”的道理,於是,我積極響應教委提出的“師帶徒”制度,與本校積極肯幹的梁志軍老師和外校的盤金丹老師建立聯絡,目的是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適應當前教育的需要,讓更多的教師成為教學中的骨幹。學年伊始,我就幫助徒弟制定為期一年的成長提高計劃。指導他們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傳授自己的工作心得。如:課堂授課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手段的科學利用、教學理念的改變、教師角色的轉換、教案的編寫、上課時間的調控以及上課的技巧等問題。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指導徒弟具有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思想,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刻苦的敬業精神。現在,這兩位老師都能夠承擔區級研究課,並獲得老師們的好評。

  二、勇於探索——讓教育充滿研究

  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在某些人的印象中,以為就是翻翻書報、查查資料、寫寫論文。其實,教科研是一項系統的、複雜的創新工作,它首先需要的就是一種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對事業的滿腔熱忱,它更需要一種夜以繼日的勤奮,一種鍥而不捨的耐力,一種不斷探索的執著。

  自從任學校科研主任以來,我更深知肩上的責任。如果把學校比作一座大花園,那怎樣讓這座大花園一年四季春色滿園呢?其源頭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幾年來,我既上數學課,又負責學校的科研工作,在繁重的教育教學工作、家務勞作之餘,我勤於收集各種與教科研有關的資料,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科研實踐。一疊疊資料,浸透著我執著追求、孜孜不倦的汗水。隨著一篇篇論文的'完成、發表,一堂堂好課的開設、展示,一項項課題的開題、結題,我也逐步完成了從教學能手到科研能手的轉化。

  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努力為教師創設各種條件、採取多種措施努力營造有利於研究的寬鬆氛圍,引導教師走上科研興教之路,為他們排憂解難,鼓勵教師在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研究,去調查實驗。

  學校的教科研工作是一項系統而繁雜的工作,但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我

  始終能夠抓住重點,抓實環節,積累小的經驗,彙集大的成果,從而使自己的工作乾的有聲有色。為進一步濃厚學校科研氛圍,真正實施“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的發展戰略,我們科研室提出,認真做好“三個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題研究與日常教研相結合,教育科研與培養創新型教師,爭做名優教師相結合,讓科研成為提高教師水平、推動學校發展的內涵而永不衰竭。讓教育充滿研究,讓研究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

  在我的指導下,學校的科研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肯定,科研成績碩果累累,在北京市電教館“十一五”課題中期檢查中,我承擔的課題《資訊科技與小學學科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榮獲優秀課題。

  三、累累碩果——激勵我不斷前行

  近五年獲得成績:

  1、XX年,被評為北京市中小學紫禁杯優秀班主任,榮獲一等獎

  2、XX年申報的《“自然、朋友、真情”主題班會》榮獲全國課題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3、XX年,論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最佳化數學研究性學習》獲市級二等獎,

  4、XX年,在燕山

  13、XX年在燕山地區基礎教育優秀課堂教學設計評比中獲一等獎。

  14、XX年教學設計《分數的初步認識》獲北京市基礎教育優秀課堂教學設計二等獎。

  15、XX年4月8日教育案例《做事拖拉的小男孩》在現代教育報社出版的《現代教育報》上發表。

  16、XX年在北京市

  31、XX年年,在燕山地區教師教學設計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

  32、XX年年,在燕山地區教師現場課基本功大賽中獲一等獎。

  做公開課情況:

  1、XX年3月做數學區研究課《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2、XX年9月做數學區研究課《平均分》

  3、XX年10月做數學區研究課《脫式計算》

  4、XX年11月做公開課《角的認識》

  5、XX年4月做數學區研究課《小數的初步認識》

  6、XX年12月做燕山地區課改展示課《梯形的面積》

  7、XX年12月做公開課《用字母表示數》

  8、XX年年9月做區研究課《8、9的認識》

  8、XX年年4月在燕山地區“小班化研究”總結會上做展示課《找規律》

  9、XX年年10月做數學區級研究課《數學廣角》

  教育事業是一曲愛心讚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源於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在吳正憲老師的感召下,我願意做一株百合花,秉承吳老師的理想和信念,秉承工作站的理念,全心全意地默默地開花,芬芳自己,也芬芳天涯。

優秀教師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周老師是我們四年級四班的班主任,她個子高高的喜歡穿深色的服裝,周老師扎著一條馬尾巴似的長辮子,周老師還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周老師上課非常有幽默。經常在課堂上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有一次我們上作文課,周老師讓我們寫一位自己覺得最有特點的老師,我們先思考了一會兒,這時,周老師請李琳雲說一說她覺得最有特點的老師,李琳雲說:“我的老師有許多烏黑髮亮的頭髮,喜歡穿黑色的東西。”周老師問我們“:你們有沒有聽出什麼問題呢?”我們都沉默了一會兒,都搖搖頭,這時,李琳雲心想:沒什麼問題呀!周老師笑著說:“李林雲說我的老師喜歡穿黑色的東西,世界上哪麼多黑色的東西煤炭是黑的,墨水是黑的,垃圾袋也是黑的難道你的老師是要把這些東西穿在身上嗎?”我們全班想了想後都鬨堂大笑。周老師走到裡林雲面前摸了摸她的頭說“:以後要記住用詞要恰當不然要鬧出笑話的。就是因為這樣我喜歡上了語文課也讓我們明白了用詞要恰當不然要鬧出笑話的。

  我非常喜歡周老師。

優秀教師演講稿 篇3

  面對這許多挑戰,國人沒有退縮,尤其是我們江蘇人更是以積極的姿態坦然地迎接挑戰:在洪峰肆虐的嚴重關頭迎接挑戰,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中迎接挑戰,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中迎接挑戰,在“科教興省”的偉大戰略中迎接挑戰……我們這些勤勞進取的江蘇人,正是在無休止的挑戰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一步步邁向嶄新的世紀。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我就經歷並直面過許許多多的挑戰。八年前,我把中文系畢業生常有的那種玫瑰色的文學之夢播種在一所偏遠的山區中學,但很快就遇到一個教育思想上的挑戰:在教學中,是讓學生做主人,還是教師做主人?我不頎領導和老教師的擔心,硬是把學習的主動權和管理的自主權統統交給了學生。為此,我不得不向校長立下軍令狀,並起早貪黑,鑽研理論,分析學生,精心設計每一個方案,耐心走訪每一個家庭……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過去了,我終於迎來了第一道曙光:我的班級和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一起躍居全縣的榜首,我在挑戰中挺了過來。老鄉們奔走相告,紛紛要把孩子送到我的班上。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挑戰就是機遇,要想贏得更多的機遇,就不能滿足現狀,於是,我對工作和事業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我向學習習慣發出了挑戰,和學生一起提出“習慣成性格,性格定命運”的響亮口號,摸索出一整套培養良好習慣的方法;我向教育科研的傳統局面發出了挑戰,堅持以科研為先導,推動教學改革,每年發表數十篇文章,有的論文還在全國獲一等獎。我所在的學校也被評為教科研先進學校。更多的時候,我是向自身的知識結構發起了挑戰:工作之餘,我用三年時間完成了中文系本科的函授學習,併成為一名優秀畢業生;我用一年的時間參加吉林演講培訓學院的學習,也成為一名優秀學員;我用四年時間完成了法律本科的自學,實現自己所追求的教育與政治經濟的有力溝通;我還廣泛涉足新聞傳媒、電腦外語等領域……我希望自己的目光能夠瞄準大文化、大教育的嶄新高標!八年來,我幾乎沒看過一場電影,所有的節假日,幾乎都是我讀書、學習和寫作的黃金時光。我也常常感到深深的愧疚,就是對不起自己含辛茹苦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那常常在村頭盼兒回家的白髮老孃!

  但是,正是無休止的挑戰,使我牢牢地抓住了一些機遇。我先後成為市縣先進教育工、優秀班主任,市教師基本功大賽冠軍、省高中語文優質課獲得者,以及省級普通話測試員資格和全國律師資格獲得者……世紀之交。正是我的而立之年,回望身後一串串堅實的腳印,我也深深懂得:處在這個瞬息萬變、經濟浪潮洶湧澎湃的時代裡個人的成就是微不足道的,世間的一切榮耀與成功都是短暫的、只有思想、道德和精神才是永恆持久的,前面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我……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要問:你講的這些不是自吹自擂嗎?不!我只是想透過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年輕人的經歷向外界證明:江蘇的職工是開拓進取的職工,是敢於發出挑戰並迎接挑戰的職工,是永遠的挑戰者!

  在新世紀到來之際,讓我們用全部的赤誠和智慧,去迎接改革路上方方面面的挑戰,去迎接新世紀暴風驟雨的挑戰,讓我們江蘇在挑戰中去擁抱新世紀的輝煌!

優秀教師演講稿 篇4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是對我們一生事業影響最大的人之一。教師的一句話往往會堅定我們為一項事業奮鬥終生的信念,教師一次偶然的提示有可能點亮了我們對某一領域愛好的火花。

  聞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師》一文中這樣寫道: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的老師蔡雲芝先生。她愛我們,課外的時候,她教我們跳舞。假日裡,她把我們帶到她家裡和女朋友的家裡,在她女朋友的園子裡,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在那時,我熟悉了蜂王,並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她愛詩,並且愛用歌唱的音調來教我們讀詩,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讀的音調,還能背誦她教我們的詩。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麼有益的影響!

  一位北京大學化學系的老教授曾深有感慨地回憶說,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是他的一位中學老師。直到今天指導他研究課題的思維方法,仍然是他中學時代的那位老師曾說過的那一句至理名言——“做人,要老實;做題,不怕做不出,就怕瞎做。”是那位老師的這句話使他走上了學術研究教書育人的教育事業。

  據有人統計,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發表獲獎演說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起對自己成長中影響最大的一位小學或中學老師的一件往事!

  老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人生榜樣。

  老師是我們事業前進路上追尋的一串深深的腳印!

  追求名譽,曾使多少英雄人物一敗塗地;貪圖物慾,又讓多少志士仁人魂斷壯年。在名利面前很難有誰能做到不為所動。然而,在教育這一行裡卻實實在在有著一大批默默奉獻、甘為人梯的教書匠,他們不求回報,他們把能培養出勝過自己的學生作為自己最大的快樂。

  教師是無悔奉獻者

  對教師的職業,人們有著數不清的讚譽:“教師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教師是鋪路石,粉碎自己,平坦人生”,“教師是春蠶”,“教師是孺子牛”等等。

  教師有一個佈滿關愛、熱情大度的胸懷。他們把奉獻作為自己的快樂,把給予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教師像太陽一樣為學生播灑光和熱,使學生變得強健有力、自強自立、努力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

  在甘肅山區有位叫張學成的小學教師,被人稱為教壇的保爾。他就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甘為奉獻者之一,他的事蹟使無數的讀者聞之落淚。

  他任教的小學是當地條件最為艱苦的地區。就在張學成任教不到一年的時候,接二連三的不幸降臨到他身上。先是一次普通的靜脈注射,意外地使他下身偏癱;接著,他的左腿在進行化療時,不慎造成大面積燒傷;此後,他的左腳又遭到感染做了植皮手術。1998年秋季,他又被醫生告知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而且可能會發生癌變。

  病痛折磨著他的肉體,但並沒有削減他對教育的熱愛。路不能走了,他讓妻子牽著毛驢接送;講臺上站不住了,他就趴在講桌上講課;學生們多次哭著把老師抬進教室。

  冰雪天裡,妻子抄起鐵鍁在前面為他鏟腳窩,張學成緊跟身後,一跌一撞地向學校走去。一段正常人只需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夫妻倆卻攙扶著足足要走5個多小時。

  他對學生關愛備至,即使在債臺高築、生活異常艱難的情況下,仍然經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為貧困生墊交學雜費、買學習用品。他身殘志堅、紮根山區、獻身教育的事蹟被廣為傳頌,被人們譽為“教壇保爾”。

  就是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張學成在教師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他說:“當一名教師,是我生命價值的體現。我最深的體會就是要熱愛學生,熱愛可以改變一切。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山區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用知識往

  返報山區,回報社會。”

  有一位普通教師的話語更體現了他們奉獻精神的偉大: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榮譽和讚美,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默默無聞的奉獻;不要給我們太多的物質和金錢,因為我們怕世俗的物慾汙染了我們純潔的心靈;不要給我們太多的稱號,因為我們只喜歡兩個字“老師”……

  人之為人在於我們擁有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精神和靈魂。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為是他們把無知的人們帶進了具有高尚精神的社會大家庭,是他們促進了人類社會由愚昧走向文明的步伐。

優秀教師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下午好!其實坐在這裡我特別惶恐,因為我所做的事很多老師都在做,我只是眾多辛勤付出的教師裡最平凡的一個。上期我班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我很開心,因為我班學生全優秀。是對我付出的彙報。在這裡我沒有什麼先進的經驗可以彙報,也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可以演說,我只想珍惜這個寶貴的機會,就工作中的做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好老師應該具有一定的責任感

  有人說,教師乾的是一種良心活。也許從教育產生的那天起,教師就與責任緊緊連在了一起。傳承文明是責任,塑造靈魂是責任,啟迪未來也是責任。能載上史冊的畢竟是有限的,而一代又一代的眾多教師只是默默的擔負責任,傳遞火種,播種希望。

  作為普通的教師,也許我們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成為大學生,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但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第二,讓學生喜歡你和你的課

  讓學生喜歡你,師愛是必不可缺的。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才能教育孩子。”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有時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得到了學生的喜愛,還要進一步讓他們喜歡你的課。我們不要抱怨學生上課不經意的走神,盡力用我們的辦法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第三,關心後進生,永不放棄

  我鎮近年來調研成績的計算辦法大家都知道,決定你成績的往往是後進生。

  這些年來我個人總結出兩點如何轉化後進生的辦法:

  1、明確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意義,認識轉變一個後進生跟培養一個優秀生同樣重要。在學生的生活、思想情感上,全方位的關懷學生、激勵學生奮發向上,老師熾熱的情感,使過去備受教師冷落、同學歧視、家長打罵的“後進生”,建立自尊、自信,恢復求知的慾望。

  2、堅持正面教育,愛護學生,替後進學生著想,多鼓勵。做到滿腔熱情地關懷,循循善誘地疏導,熱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燃起後進生成功的希望之光。

  總之,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深感辛苦並快樂著。我欣慰,因為我付出了,努力了,也收穫了;我收穫了領導的支援,同事的幫助,家長的信任和學生的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