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智慧財產權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智慧財產權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智慧財產權作文 篇1
‘智慧財產權’這四個字,在我們中國,有很多人不知道這簡單的四個字的意思是什麼。不只是那些乳臭未乾的小毛孩,也有一些學識淵博的大人,不懂‘智慧財產權’這四個字的含義。現在,讓我給你們講個外國留學生的故事吧:外國的一位留學生來中國留學,滿五年後回去自己國家,他臨走時在中國買了很多的圖書。
回去之後,那個留學生還對與自己同宿舍的同學說:“這些圖書都是你們喜歡的,喜歡就拿去,互相看,送你們了!哎,這些圖書在中國可便宜了,才幾十塊錢,我就買了一大籮筐,不過很多中國人都說那好像是什麼什麼倒板(盜版)的。對了,什麼叫倒板啊?”他去問了自己的老師,這時老師剛睡醒,便迷迷糊糊地回答了他:“你說的是倒板吧?那好像是中國人對把黑板倒過來的簡稱。”
留學生沒有回答老師的問題,只是靜靜地走回了學生宿舍。回到宿舍後,與自己一起學習了3年的同學李幽默總跟在留學生後面,追問他與老師談了什麼東西,李幽默逼急了那個留學生,留學生問他:“圖書與黑板有什麼系!”李幽默回答:“沒——關——系!”這是發生在外國的一件事情。
這個故事體現外國人對自己的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多麼重視,從不敢製造或模仿別人已有的,已製造過的東西;比起他們,我們的中國又是怎樣做的呢?在此,我想對我們學校裡所有抄作業的學生說:“抄作業,等於盜取別人的智慧財產權,也許你們也痛恨出盜版影碟,盜版圖書的人,可你們知道嗎,你們抄作業,和他們的行為一樣可恥一樣會遭到老師,同學的唾棄,遺落。
希望你們可以改掉抄作業的壞毛病,爭取做令人喜歡的好學生!
智慧財產權作文 篇2
“智慧財產權”是一個讓人們值得重視的問題。現在有些人,沒有經過作品或發明、發現等一些東西作者的同意,也沒有付給作者應付的費用,就私自做成一些盜版的,沒經過法院同意的東西出去用便宜的價格銷售出去。或許有些人會這樣想,雖然盜版的東西是沒有正版的好。可是,正版的影碟,作品等都非常貴,有些經濟條件不允許的可買不起,盜版的比正版的好點。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
我這裡就有一個例子。在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同母親一起去買我最喜歡的影碟。原本,我們是打算去大商店買一些碟。可是,我們去到商店,商店裡的影碟有很多,但都價格不菲,我要的《貓和老鼠》非常貴,要幾百元。母親說太貴了,她如果買了這套碟,就不能去買別的東西了。於是,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出了商店。在回家的時候,母親看見一些小店裡也有這套碟,而且很便宜,只要40元。可我進去一看,這些碟看上去還可以,可是好像盜版的。我就叫母親別買了,母親說:“商店裡的有點貴,這裡也有這種碟,還很便宜,就買吧。”我只好答應,但我有個條件,買一張回去看看先。母親欣然同意了。
回家後,我高高興興的開啟電視機,剛要播放到一半時,電視裡就宕機或是屢見不鮮的狀況。看了這個事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盜版的東西就算再好也只能是正版中的害群之馬。我也知道了為什麼正版的作者都在喝“西北風”了,這是因為正版的東西太貴了,老百姓迫不得已才買了盜版碟。我認為正版的銷售上應該少要點利潤,把價格先降下來。這樣才能讓人們尊重、重視你的智慧財產權,讓老百姓出得起錢來買。這樣,買的人就多,人多自然就會賣得火了。只有這樣做,作品的作者就不會再為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而煩惱了。
智慧財產權作文 篇3
對於嗷嗷待哺的小嬰兒,知識正如那甘甜的乳汁般溫暖而又甜美;對於剛踏入校門的兒童,知識正如那滿天閃爍的星輝璀璨而又明亮;對於垂暮之年的人,知識正如孤獨時身邊的人一樣,時時陪伴,時時感到溫馨快樂。對於我們——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真正的知識卻非僅僅如此。因為,真正的知識,需要我們向它邁出穩健的步伐。
什麼是真正的知識?有的人或許覺得哲學家說的話就是知識,或許覺得書上的文字就是知識……諸如此類。其實,真正的知識不存在於書本上,不存在於言語中,而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真正的知識是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獲得的,它具有的,不僅僅是可閱性,還有實用性。所以想獲得真正的知識,也並非易事。
得到的人,往往是擁有一批巨大的.寶藏,當然也失去一些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相信每個人對牛頓都不會陌生。他從小就對任何事物抱有很大的興趣。他坐在樹下,被熟透的蘋果砸到從而發現萬有引力。他苦心研究,進而發現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可是,在他面臨選擇終生伴侶時,他卻沒有那麼積極踴躍,致使他自己孤獨終老。可他有後悔嗎?他沒有。也許在他看來,事業勝過一切,甚至於勝過他的終生幸福。他是為真正的知識去付出自己的光陰。
袁隆平不也正是如此嗎?他原只是一名農民,原只會在那鄉間埋頭耕耘以度殘年。可是,他卻選擇另一條路。他關注水稻的發展,努力學習技術,參加培訓,並不斷地去尋找品種優異的野生水稻。我們無法想象他是怎麼一步步地克服那生澀難懂的技術指導書,是怎麼一次次得到希望又破滅。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他找到那顆不同於以往的優質水稻時,他那臉上洋溢的笑容是喜悅多一點,還是欣慰多一點。
那,是獲得真正的知識的笑容啊!多麼耀眼,多麼奪目!他的不懈努力,為以後世界的子民留下一筆財富,留下一筆買不到的財富。他的舉動,何其偉大!
而我們呢?我們只是十六七歲的少年,又能做些什麼?其實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很多。因為,真正的知識不在於一時,而在於積累、創新。
懂得運用知識,懂得創新,是獲得真正知識的有效途徑。當我們淺淺地學到一些新的知識時,我們總會迫不及待地去應用,去實踐,再去加以創新,那樣的結果將會大大不同。或許有的人覺得創新是一件很難的事。誠然,有的人只是侷限於一個角度,不懂得換位思考,多角度思考。那樣的人,腦袋裡也就始終是一個想法。要想有真正的創新,就不能只單方面思考,要學會去挖掘那些還被未挖掘的知識。也許一時很難明白,但細細品來會覺得其實創新並不難,在於肯不肯堅持去探索、去挖掘。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裡,總會碰到諸如此類的事:畫不出好的畫,寫不出好的文章,說不出討人喜歡的話……其實何必那麼在意呢?如果畫不出好的畫,就隨便便塗鴉啊,如畢加索般不也和很好嗎?如果寫不出優秀的文章,就寫自己的心情啊。那也將是一篇不錯的隨筆。如果說不出好的話來,我們可以用筆代替啊!……任何事永遠都不會十全十美,而改變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改變它,去加以創新。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汲取著知識,豐富著知識。知識,的的確確實進入我們的腦袋,但若沒有一次次的磨礪與探索,又怎麼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識呢?名人曾說:知識就要像海綿裡的水,怎麼擠也擠不完。所以,真正的只是需要我們去創新,去實踐。世界上的地方沒有不是知識的殿堂,沒有不是知識的牙床,只要去探索,去發展,去體驗,知識終會走進我們的腦中,並且成為其中不再缺失的一部分,如一雙眼睛一般帶著銳利的眸子,注視著歷史的變遷。
創新已不再是科學家的特權,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我們應昂起頭來,仰望前方,邁著步伐走向知識,走向世界,走向創新。將真正的知識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那小小的角落裡,定有我們踏過的矯健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