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 享受閱讀作文三篇

享受閱讀作文

享受閱讀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享受閱讀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享受閱讀作文 篇1

  閱讀是一種享受 瓦藍瓦藍的晴空,偶爾有幾縷浮雲掠過,像大海中濺起的幾朵小浪花,給藍天增添了花絮。涼爽的秋風夾雜著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麻雀的啁啾聲也譜成一段樂章,此時此刻此景,如果腋下夾著幾本書出來閱讀,必定是一種福分,一種享受。 當你白天忙忙碌碌地奔走於生活之中,晚上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家的時候,你曾想起過閱讀嗎?當你為自己迷失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中而感到迷茫甚至恐懼時,你曾想起過閱讀嗎?當你把自己麻木地浸泡在搖滾樂中企圖尋找心靈的庇護時,你曾想起過閱讀嗎?······當無數個“當”的情況出現時,你的內心難道真的沒有過對閱讀的渴望嗎? 讀書是最美的姿態。閱讀應是一份人生的樂趣。

  遲子建認為“書籍是無聲的音樂,是絢麗的繪畫,是巍峨的建築。因為只有它才能納百川於一海,包羅永珍,才能將歷史活生生地再現在人們面前。”的確,倘若沒有書籍,我們現代的文明又如何被綿延不斷的傳承?倘若沒有書籍,我們又怎能透過跳動的文字去認識周圍的世界?倘若沒有書籍,我們將如何與未來的時空保持聯絡?

  書籍的內涵是豐富的,天文地理,自然科普,人文藝術····都在它的胸懷裡匯聚,激盪,並最終噴湧而出,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再添一筆。因而,人這一生若無閱讀,那邊是一份深深的遺憾。也許你錯過的是“夕陽西下幾時回,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悽清孤寂之美;也許你遺落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壯闊之景;也許你錯過的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千古箴言;也許你遺落的是“高舉理性大旗”的洶湧澎湃的啟蒙運動······背棄書籍的人吶,重拾書本吧,以最美的姿態開始新程,享受閱讀這一人生樂趣吧!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冰心也敬告我們“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閱讀是塑造一個人內在品格的重要途徑。猶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並達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境界。我想這其中必不可缺閱讀的功勞吧!閱讀,是用心在讀,每次閱讀,都是我們心靈的一次旅行。好的閱讀帶給心靈的充盈與美滿,提高人的內在修養與外在氣質,從而成為人的一種享受,一份樂趣。所以,請把閱讀當做一種享受吧,讓書籍伴你左右,讓美靠你更近些!

享受閱讀作文 篇2

  朋友們,晚上好。這是我有生以來最美好的一個傍晚。靜靜的大會議室裡,一百多顆心以不同的思緒經歷著每週一次的例會。我心平氣和地享受著這美好的時辰。這時辰我已期待太久,這時辰就是一種享受。今天我交流的關鍵詞是“享受”,題目是“享受閱讀,享受童真。”

  一、介紹本次“書香活動”詳情。

  20xx年元月到3月10日,校信通教育研究中心開展“書香寒假,香滿部落格”的活動。要求參賽班級每週寫五篇博文,建立班級圖書角,部落格圈不少於3人。歷時三個月的比賽隆重揭曉:全省18個地市近20xx個班級參加比賽,100個班級獲獎,獎品是價值600元的優質圖書等。活動期間2。10班共發表228篇博文,焦子巖的爸爸焦瑞軒獲家長博腕的稱號 。

  欣賞著鮮豔的花,人們會想到花的背後葉的艱辛。我是在2月初才著手參與比賽的,正是年假,家長忙於置辦年貨,學生在家期盼過年,我們的活動步履艱難。我的第一篇博文“《家長會》相見恨晚,校信通如虎添翼”誕生了,接著《博文隨春節不斷升溫》,我用盡可能多的時間欣賞來自全省各地優秀教師、家長、學生寫的博文,寫評論,寫感想。《生死液體》、《互補,讓教師和醫生更完美》、《我向歲月認輸》等一篇篇博文和博友見面了。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不斷地發簡訊鼓勵家長和學生參與。在“山鳴”的吶喊聲中,博文雨後春筍般的發表了。焦子巖和爸爸都建了部落格,博問發表及時,點選率高直線上升。很快,“焦瑞軒’這一部落格名不徑而走,傳遍了安陽、南陽、濮陽、鄭州、開封等地區,成了焦點部落格。幾乎每篇博文都是校信通推薦

  博文,博友們都願意到他的部落格中來享受。“哲人”焦瑞軒是對他最高的評價。

  焦瑞軒的勤奮和博學,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每一篇博文都誕生於深夜零點。看他的博文《靈寶羊肉湯》以為他是有名的廚師;看《過大年三件事》猜想他是某單位的`領導;看《兒子的抽屜》,估計他是一位慈愛的父親;看《小小的西塬坡》猜想他是一位37度恆溫的男人。看《我有一個綠色的夢》才知道他是一位林業工作者、工程師。再看《清理掉心頭的石頭》、《信念的力量》、《人生不回頭》、《一生一瞬》等,感覺“哲人”焦瑞軒的評價一點也不過分。他把兒子的日記、詩歌,修改前和修改後的內容在博文中對比,教孩子怎樣寫日記,這一值得推廣的舉措使我眼前一亮。這種方法我卻不曾想到。昨天早上開啟電腦:《你準備好了嗎?做一位合格的老師》呈現在眼前,這是他為答侄子選擇報考志願一問而寫的。總結得十分專業、詳盡,使我當老師的汗顏。

  我們班的張天樂也不甘示弱,博文數量躍居第一。欣賞著他的兒歌和日記,使我變得年輕、快樂,字裡行間流露出兒童的純真。我感嘆兒童想象力之豐富,創造力之無窮。兒童的心靈如大自然般美好。跟他們在一起那就是一種享受。我堅信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希望他們像野花一樣自由成長。他們需要老師正確地引導,精心呵護他們那一碰就落的興趣和愛好。

  小荷才露尖尖角,蜻蜓來了我也來,蜻蜓慢慢,我慢慢。課外閱讀與寫作不能急於求成,讓熱愛寫作的孩子在童心、童語、童話班中慢慢長大。

  二、怎樣使有限的圖書資源充分發揮作用。

  春風盪漾,春意濃濃,書香隨花香飄進每個人的心頭。一所學校沒有閱讀就沒有真正的閱讀。書香充盈的學校必然是迷人的學校。我們實驗小學進一步掀起了讀書的熱潮,那麼怎樣使有限的圖書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呢?

  1、想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捐書時,家長總會拿幾本陳舊的《腦筋急轉彎》、《365夜故事》來應付。我身先士卒,買了200元的好書,發給學生,讓家長和孩子共同讀書。《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給孩子的100封信》、《三毛流浪記》、《哈佛家訓》等,當嶄新的書籍展現在家長面前時,他們的意識自然也就改變了。一本本不重樣的好書就會帶來。

  2、好書在孩子手中傳看,做好記錄。讓一本好書的價值由29.8升值為298、29800,直至無價之寶。一本好書如果能成就一位作家、科學家,那麼書已成為我們享用不盡的財富。

  三、 課外閱讀要著眼未來,持之以恆,不講求時效。

  當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閱讀、寫日記,卻不見好的成績,不見鮮花和掌聲的時候,請千萬別放棄閱讀,這時要耐得住寂寞,甘於平凡,不為人知。因為閱讀是十年、二十年後的一棵樹,成才只是時間的問題。他需要等待,用堅強的意志去等待。我無法抹去 臉上的皺紋,但我可以增加自己的內涵,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能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是一種享受。

  在實驗小學百年校慶之際,我走訪了幾位與實驗小學息息相關的朋友:亢愛榮老師教過的學生白樺,現正在美國留學。走進他的房間,“槐樹人家”躍然眼前,書架上擺滿了薄厚不同的書籍,槐花香、書香撲鼻而來。白樺的母親用兒子最喜歡的書款待我,令人心情愉快。

  王特的爺爺,一位教育界的老前輩,巧合的是老人與我們實驗小學同歲。百歲老人筆耕不輟,在筆記本上有他老人家遒勁瀟灑的鋼筆字,有他之乎者也的美文:春風和暖,百花盛開,飛舞與百花之中者——蝶也。

  朋友們,價值600元的圖書是您的,是他的,是3(7)的,也是6(8)的,是我們實驗小學的。請到2(10)的部落格圈中來做客,我們會用最好的圖書款待您的。謝謝,再見!

  附: 活動詳情,請檢視4.11的《教育時報》第3版的文章:“社會力量,推動河南閱讀新發展”。

  要了解2.10的博文,請開啟校信通,點選部落格名“山鳴”,您就會看到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文章。

  謝謝您的關心,支援與理解。

享受閱讀作文 篇3

  古人云:“食可無肉,居不可無竹。”而我則說:“食可無肉,室不可無書”。

  ————題記

  一株老樹,投下一片濃蔭;一張圓桌,攤開一本書;一杯清茶,氤氳一縷幽香。這樣的閒暇景象早已是可遇不可求了,的確,隨著科技的發達,一部手機,一臺平板已然讓閱讀變得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但這樣的閱讀方式也避免不了短板之處。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數字的閱讀方式早已悄然“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同閱讀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中,漸行漸遠,相反,電子閱讀,手機線上閱讀。如果人們想要了解某一知識,不會靜心地去閱讀關於這一知識的著作。

  “誠然,零珠散玉也有價值”。但閱讀一味追求省事的話,那麼定會適得其反,閱讀本身就是一次心靈的享受。

  好的作家和作品,值得反覆把玩,如果閱讀者和文字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是可以摸到文字的質感的,正如靠閱讀撐起的作家畢飛宇所言:“讀小說不要快,果真喜歡這位作家,這個作品,就不要求自己很快讀完它”。快不是好的讀書方式,不如花兩三年時間去讀一個作家的作品,比如花幾年時間讀魯迅,花幾年讀《紅樓夢》,這樣讀,可能比一年讀一百本書更有價值。閱讀是為了自己,為了讓自己更幸福,不必著急,靜心讀書,不是你追我趕,不是為了在朋友圈曬書單,不是要一個人必須心靜如水,努力讓自己靜下來讀書。也就是,不是一個人靜下去閱讀,而是讓閱讀讓人靜下心來讓閱讀和心走得更近一些。

  閱讀應當是迴歸經典性和思考性的閱讀,閱讀不是一種消遣,而是通往心智成熟的有效方式。

  漢代大學者王符在《潛夫論》中如是說:“索物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道於當世

  者,莫亮於典”。意思是,在夜裡尋找物件,沒有比火更好的工具;在當今時代尋找人間正道,沒有比經典圖書更好的工具。經典是在感性之中融入了深刻理性的傑作,閱讀經典常常會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國家圖書館原館長詹福瑞曾說過:“閱讀是兩個人的對話交流,有來有往,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心裡過程,別人是無法代勞的,別人的解讀,就如同嚼過的饃”。所以說我們應當讀經典而不是一味地去讀經典解讀,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當中,明白經典的思想內涵,提升經典的思想高度。讀書讀人讀生活,益人

  益己益天下,這就是深讀的意義――悟

  讓深讀迴歸閱讀,讓閱讀迴歸享受。閱讀原本就是一場享受!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