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揚州> 【推薦】揚州作文彙總九篇

揚州作文

【推薦】揚州作文彙總九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揚州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揚州作文 篇1

  揚州炒飯是我最喜愛持的一道菜。

  揚州炒飯味兒好,看相也好。當一盤彩色斑斕,鮮香撲鼻訂單揚州炒飯呈現在面前,真會令人倍感欣喜,兩眼發亮。看看米飯,粒粒分明,雪白透亮。粉色的蝦仁寶寶熟睡在米飯媽媽的懷裡,紅色的蘿蔔,黃色的雞蛋,綠色的青豆撒落其間。蘿蔔似瑪瑙,雞蛋似寶石,青豆像翡翠,簡直就是珠寶的大燴炒。

  美味的揚州炒飯始創與隋朝,它是我國四大名菜系列中的一道名菜,製作上很講究。米要優質大米,以保證品質。待米淘洗乾淨,便用開水燙透,使其易於鬆軟,然後上蒸籠蒸熟。蒸出的米飯,不起黏,不起團,顆粒光潔,軟硬適度。其次雞蛋一定要柔炒成桂花狀,幹這活得神態沉靜、手腳利落才行。另外所有配料除炒青豆、蝦仁外,均要加工成豆粒大小,與米飯般配,講究丁配丁,絲配絲。

  炒時,先放入雞蛋,炒成雪花狀,倒入米飯,炒均勻,使粒粒米飯都要裹上蛋液,俗稱“金裹銀”。再把其他配料一一放入炒均勻。炒好後如碎金閃爍,光滑潤亮。鮮美爽口。

  吃時,我喜歡把所有的配料都弄一點和米飯併成一勺吃,然後慢慢咀嚼,細細品嚐它的味道。真是美味呀!

揚州作文 篇2

  我家附近有一家揚州拉麵館。店面不大,但收拾得非常乾淨。每張桌子都擦得乾乾淨淨,上面整整齊齊的放著勺子,筷子和碟子,做麵條的地方還用玻璃門圍著。我常常到哪兒去吃早飯。

  最令我難忘的是刀削麵,是因為師傅的手藝很好。師傅先把一大把青菜放進燒開的沸水中,蓋上鍋蓋,接著拉麵師傅又把事先準備好的麵糰揉勻了拿在手上,開啟鍋蓋,站在離鍋大約一米遠的地方,只見刀片在麵糰四周滑動,麵條猶如一條條小銀魚,乖巧地蹦進了“小池中”。“小銀魚”歡快地在水中游來游去,不一會兒“小銀魚”浮了上來―熟了。拉麵師傅把麵條撈起來放進碗裡,再淋上排骨湯,配上一些其他佐料,那股香味直往我鼻孔鑽,當面端到面前,我早已是“口水流下三千尺”了,沒幾分鐘,那些“小銀魚”就遊進了我的肚子。

  聽了我的敘述你的口水來了嗎?想吃麵,早點跟我去排隊,那裡的生意好的很噢。

揚州作文 篇3

  瘦西湖一向景色迷人,如神來之筆一般奇妙。來到瘦西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顆顆又高又大的樹木,筆直的迎立在路旁,真像一個個衛士站在路邊,隨時準備迎接貴賓。路邊上還放了好些大盆,盆中種了許許多多亭亭玉立的荷花。有的紅的如火,有的白的似雪,有的粉的似霞,真是千姿白態。

  瘦西湖的水碧綠而又清澈,一朵朵荷花在湖面上盛開,一個個爭奇鬥豔,美如少女。

  瘦西湖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五亭橋了。五亭橋上有五個亭子,,中間是個大亭,四周分別是四個小亭,所以它得名“五亭橋”。橋身一共有十五個橋洞,每個洞都是相通的。在中秋佳節之時,那十五個橋洞就會印出十五輪明亮的圓月。讓人陶醉在這如夢的仙境裡。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喜歡美麗的瘦西湖,更喜歡五彩的大自然。

揚州作文 篇4

  中午家裡人都出去了,可我的“午餐鈴”已經響起了,走到廚房,裡面只有早上留下了的半鍋米飯,幾十粒青豆、蘿蔔丁和半盤包菜,其他可以吃的東西一點都沒有,可怎麼辦?當我洩氣的時候突然想起,可以做揚州炒飯。

  說幹就幹,我就動手做起揚州炒飯來。

  經過一番辛苦的炒作,一盤香噴噴的揚州炒飯就上桌了。

  這碗揚州炒飯裡有淺綠色的青豆,金黃色的米飯,橘紅色的蘿蔔丁、白黃色的雞蛋和白綠色的包菜。靠近一聞,一股蔥香味撲鼻而來,讓你忍不住想馬上嘗一口。一顆顆綠色的蔥花點綴在炒飯的各部各位,一塊塊白黃色的雞蛋擁擠在一粒粒米飯中間,一塊塊綠色的青豆和紅色的方塊蘿蔔丁如同一位位將軍保護著“王宮”,還有那臘肉纏著那綠中帶白的包菜,用筷子夾起一口飯,那鹹裡帶甜的臘腸,裡有股一咬就變成粉狀的青豆,有股說不出的美味。那口炒飯會在你的口腔中慢慢融化,美味極了!

  三口兩口就把飯吃完了,自己燒製的飯還真是香,再想想剛剛的過程,想到一句話:

  只要自己動手,什麼事都能成功。

揚州作文 篇5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記得小學的時候,每當讀到這句名詩,就會對揚州心生嚮往之情。雖然三月的揚州如同“仙女”下凡,但我敢說,揚州冬季的景色絕不遜色於它春季的景色。去年初冬,我隨著老師和同學們前往揚州,欣賞揚州風景,體會揚州文化。

  說起湖,杭州西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而揚州瘦西湖也毫不遜色。據說,瘦西湖原名保障湖,在清乾隆年間,一位老者為它重新命名。從此,這湖便叫瘦西湖,後來也成了聞名世界的旅遊景點。

  一進景區,竟有一種“春意盎然”的感覺。景區裡到處都是綠:叢林裡灌木的深綠、宛如少女般的楊柳葉子的淺綠、地毯似的草地的墨綠……不時夾雜著象徵秋天的紅黃色。從遠處看,真像是一幅山水墨畫,水清,樹榮,草盛。

  向前走幾步,便見到了瘦西湖。那何止是“瘦”西湖:碧藍的湖面宛如一條純色的絲綢,順著曲折的河道鋪向遠方。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幾隻富有濃厚神秘色彩的黑天鵝,撲稜著翅膀向我們游來。我們第一次近距離地觀察黑天鵝——細長的脖子,小巧的腦袋,芝麻似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來自遠方的賓客。這時,彷彿一切都靜止了,人、景、物、情融為一體。

  繼續前進,便是幾座巍峨壯麗的樓、塔、橋。導遊說的沒錯,在瘦西湖景區內只能看到古代風格的閣樓木屋。遠遠望去,它只是像普通的古風建築,佇立在那裡,屋頂別緻,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它的門和窗。走近一看——精緻的.雕刻,雕刻中的花草彷彿活了一般,發散出陣陣木香,有“雕欄相望焉”的奇妙感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著名的二十四橋。它全身雪白,如同一塊巨大的白玉打造而成的,沒有一點瑕疵。它共有24層臺階,整齊有序,故名“二十四橋”。站在橋的頂端,彷彿能把整個瘦西湖一覽無遺。此時的瘦西湖“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沿著瘦西湖邊走,看到的滿是揚州著名的楊柳。有的挺直腰桿,彷彿致力於做一個捍衛瘦西湖計程車兵;有的則“倒”在地上,樹幹幾乎與水面平行,卻又顯得十分堅固;有的彎成了一個漂亮的圓弧形,宛如一位窈窕美少女……它們形態各異,卻極力表現出各自獨特的美。它們與湖水相互映襯,形成一幅和諧的畫面。

揚州作文 篇6

  提及美味,我的腦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揚州炒飯的樣子。它雖是小家碧玉型的美食,但在我的心中卻佔據了美食排行榜冠軍的位置。

  揚州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漢族小吃。原流傳於當地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隋煬帝巡視揚州時,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後經歷代廚壇高手逐步創新,發展成為淮揚州風味有名的主食之一。

  這天,因爺爺奶奶去鄉下,我和爸媽一行三人走進了新華書店對面的小吃店。“揚州炒飯”,站於點餐檯前,我一眼便鎖定了這心中記掛多時的美味。不大會兒,噴著騰騰熱氣的揚州炒飯便來到了我的面前。

  氤氳的熱氣中,粒粒飽滿的大米此時都裹上了一層金光閃爍的油衣,不像大米,倒像是一盆碎金了。煎雞蛋本就雍容華貴,此刻更是白裡綴著剔透的金。蝦仁出落得白裡透紅,粉嫩水靈。顆顆碧色的豌豆點綴其間,似翡翠般亮麗。胡蘿蔔與火腿光潔柔嫩,為炒飯增色不少。

  新出鍋的雞蛋本就是香得濃郁、醉人,此刻有蝦仁,火腿等香味錦上添花,陣陣香味撲面而來,充溢著我的鼻腔,讓我的吃貨細胞蠢蠢欲動。

  還等什麼?舀一勺送進嘴裡,炒飯濃郁的香味兒立刻瀰漫在唇齒之間。味蕾在香味兒的挑逗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細細品味著:煎雞蛋柔軟而不失薄脆,伴著脆生生的豌豆與胡蘿蔔,恰到好處地讓牙齒與舌尖感到極大的滿足。蝦仁被我視為金貴,總是單獨品味,白嫩的蝦肉入口即化,味道清淡素雅,既將口中的油膩清洗得一乾二淨,又讓味蕾得到適當的歇息,再度品起炒飯便會更覺香郁美味。

  我平時算不上吃貨級別,可舌尖一旦觸到揚州炒飯便一發不可收拾地風捲殘雲,一躍而成飯桶。媽媽總擔心滿滿的一盤炒飯會把我吃撐了,每次都會在我的盤子中畫上一條“三八線”。可每當我大快朵頤完畢,又會眼巴巴地望著三八線的另一頭,口水洶湧。媽媽最終都會敗在我的“饞樣”下。而我,自然樂滋滋地再次操起筷子直到將滿盤炒飯掃蕩得顆粒不剩才心滿意足地打起了飽嗝。

  我最愛的揚州炒飯,它的誘人、可口總讓我陶醉其間,回味無窮。

揚州作文 篇7

  大家都知道李白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裡的揚州指的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這個寒假,我就去了揚州遊玩。

  雖然春天是揚州最美的季節,但是冬遊揚州卻又有一番景緻。我們沿著乾隆南巡揚州的遊蹤,從御碼頭到大明寺,乘龍舟,遊瘦西湖,十里碧波,二十四景,讓我賞心悅目。兩岸雖不見桃紅柳綠,但到處都是臘梅飄香。當我來到大明寺,登上棲靈塔的最高層,舉目遠望,揚州城的美景盡收眼底。

  一提到揚州,就會讓人想到揚州的美食。就連我們語文書上都有《揚州茶館》這篇文章,裡面介紹了好幾個揚州小吃。“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皮包水指的就是喝早茶。我們來到了久負盛名的富春茶社品香茗,嚐點心。我們吃了三丁包、千層油糕、蟹粉蒸餃……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蟹黃湯包了。湯包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皮,裡面滿是蟹黃湯。它的吃法很獨特,我先將一根吸管插進裡面,用吸管吸裡面的湯,真是美味啊!外面的皮也是滑滑的,很有嚼勁。

  兩天的揚州遊雖然很倉促,但他的古蹟、湖光、樓臺亭閣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揚州作文 篇8

  今年暑假,我到揚州遊玩了個園。

  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住宅園林。從住宅進入園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月洞形園門。門上石額上寫“個園”兩個大字。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四個字,與門額交相輝映,白果峰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

  我首先遊玩春景。首先看到的是園門,門外兩邊修竹勁挺,高出牆垣,作沖霄凌雲之姿。竹叢中,插植著石綠斑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運用惜墨如金的手法,點破“青山”主題,即“一段好景不忍藏,最是寒情帶雨竹”。接著,我又向夏景進發。

  夏景位於園之西北,東與抱山樓相接。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山上圓柏,枝葉蔥鬱,頗有蒼翠之感,山下池塘,深入山腹,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北陰處有一涓細流直落池塘,叮咚作響,池中游魚嬉戲穿梭了睡蓮之間,靜中有動,極富情趣。我看得如痴如醉,半晌才離開。

  踏著小徑,我又來到了秋景。秋景是用黃山石堆疊,山勢較高,面積也較大。整個山體分為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園林之最”的美譽。黃山石呈棕黃色,稜角分明,如刀闢斧砍。整座山體峻峭凌雲,顯得壯麗雄偉。進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降低險奇之處隨時可見。中峰高聳奇險,下有石屋,可容十幾人,內設石桌、石凳、石床,通風良好,四季乾燥,頗具生活意趣。沿腹部攀援而上,至山頂拂雲亭,頓覺心胸開朗,滿圓佳境,盡收眼底。

  最後,我又來到冬景處玩了一會兒。

  個園之美,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絕。此次遊玩真不虛此行也!

揚州作文 篇9

  經千百年風風雨雨,昔日的許多街巷已雲消霧散了;但有些許還儲存至今,算作古城揚州風采的歷史見證。這個週末,我懷著嚮往的心情踏上了遠近聞名的古巷——東關街

  “綠楊深巷,人倚朱門”是鄭板橋對揚州昔日風華的寫照。婆娑的楊柳,曲折的巷陌,窈窕的佳人,硃紅的大門,構成了1幅幅古代廣陵風情圖。歷經千百年風風雨雨,昔日的許多街巷已雲消霧散了;但有些許還儲存至今,算作古城揚州風采的歷史見證。這個週末,我懷著嚮往的心情踏上了遠近聞名的古巷——東關街。

  這恍如不是1條街,而是由許多古建築、遺址織成的1條飽經滄桑的緞帶。清1色的亂石板,鱗次櫛比的古屋豪宅,還有那繁華喧鬧的小商鋪構成了這車水馬龍、摩肩相繼的繁忙地帶。遠遠看見破舊的旗幟上寫著幾個蒼勁有力的毛筆大字——“揚州3把刀”,我走進去1看,原來“3把刀”指的是廚刀、剃刀、修腳刀。這3種職業在很多中國人看來都是“不入流”的活兒,非“人上人”所為,但樸實可愛的揚州人卻將它們流傳至今併發揚光大。走出店鋪,街邊的糖畫、糖人吸引了我的眼球。賣糖的老師傅將熬熱的糖漿瞬間倒在平底鍋面上,“唰唰”幾下便畫出了1條栩栩如生的中國龍,這奇異而高深的技藝真叫人歎服。買了1根糖畫,我又走進了揚州刺繡的店鋪。這裡的繡品真是使人眼花繚亂,有瘦西湖畔的2104橋、風韻獨具的藝術插花、清麗高雅的梅蘭竹菊4君子……分不出是畫還是刺繡。據店主介紹,這些都是手工刺繡,1針1線地繡出來的。我不能不佩服那些心靈手巧的揚州姑娘們。

  這裡還座落著1些名勝古蹟,我有幸參觀了1所風景獨特的客棧。剛進門,映入眼簾的是1座座假山,形態各異,或屹立,或蜿蜒,流水從中緩緩淌過,傾注的“瀑布”濺起無數晶瑩的水珠。假山環繞著池塘,池水清澈見底,蕩著1圈圈溫婉的漣漪。陽光灑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為它披上了1層金色的紗衣。向裡走,便來到了客棧的花園。成林的竹子蒼翠欲滴,隨風搖擺;青石板的地面上擺滿了1盆盆開得正旺的秋菊,它們在這萬物凋零的深秋,不畏酷寒,綻放出樸素的清香。

  倘佯在石板和亂磚鋪成的小路上,寧靜的巷子裡輕輕飄蕩起古典優雅的音樂。抬頭是黛瓦磚牆,古樸照舊,典雅照舊。音樂靜靜流淌,似山泉叮咚,在我心靈深處播下澹然的種子。這1刻,所有塵世的喧囂戛但是止,全部世界只聽見靈魂在低低地吟訴。音樂融進靈魂深處,淨化塵埃與煩惱。站在這裡,我忘記了1切,只想閉上眼,開啟心房,讓靈魂與之共舞,淺吟低唱……

  今天,我豈止是在旅遊舊街古巷,分明是在閱讀史書古籍,在現代都市中尋覓厚重的歷史。回家的路上,我不由感慨,縱然歲月悠悠,事過境遷,不論她帶走了甚麼,總有1些沒變,那就是其靈魂深處的文化氣味。那1條條古巷舊街背後所凝結的質樸韻味,將我們的靈魂淨化,使我們的內心澄淨。

  餘秋雨曾說過:“如果我們的城市缺少了點甚麼,那末就缺少1點本質的靈魂。”可揚州不缺呵,東關街就是最好的明證。是啊,城市是有靈魂的,那是在繁華中永不衰敗的文化底蘊,是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不斷前進的根,這是值得現代都市人好好珍重併發揚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