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的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10篇

大班安全教案

實用的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之後該怎麼辦,瞭解如何正確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後不要害怕,要大膽、禮貌的向他人尋求幫助。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內容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今天趙老師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小朋友幫幫忙。

  2、師:我們一起聽聽它遇到了什麼問題。(出示ppt)

  二、分段講述。

  (一)幼兒觀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師:鼠先生遇到了什麼問題?

  2、師:鼠先生為什麼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為鼠先生迷路了)

  3、師:鼠先生應該怎麼辦?幼:可以問警察,可以做記號等。

  (二)觀看故事後半部分。

  1、師:那最後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幼:找到了。

  2、師:鼠先生是用了什麼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兒:問了許多的小動物,幼兒自由回答)3、教師與幼兒角色扮演。

  三、經驗遷移。

  1、師:鼠先生迷路了之後是透過問路的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們小朋友一個人在外面迷路了該怎麼辦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當給予提示、指導)

  2、小結:迷路後可以使用的辦法有,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電話號碼、父母手機號,打電話給家人;向路上的行人問路;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

  3、我們回家後可以問問家長還有什麼好辦法,下次活動時大家在一起進行交流。

  四、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們高興的擁抱在一起,那我們也很開心,我們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嗎?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出示了一幅圖畫,指導學生看圖寫話,教學後感觸頗多。

  1、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日常積累。

  思維是在感覺的基礎上進行的高階認識活動。思維的材料來自感性經驗。要培養學生看圖寫話的思維能力,首先要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生動的感性知識是發展學生思維的必要條件。

  2、激發學生的興趣。

  對於一幅無聲而靜止的畫面,要讓學生看出“動畫”來,是一個難題。由此,我覺得對低年級寫話的培養首先應該是對寫話的興趣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獲取知識的原動力,是激發學生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學生對寫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寫出精彩的語言。

  3、採取多種訓練方式。

  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思維能力訓練要採取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如結合閱讀教學進行說話、寫話訓練;結合品德課進行說話訓練;結合美術課進行想象力的培養以及說話寫話練習。等等。寫話課上,進行寫話訓練時,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小百科:迷路,迷失道路,指迷失方向感。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引導幼兒感受、瞭解尖利物品的危害性,知道各種各樣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繼續積累幼兒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安全活動課,快來看看尖利的東西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瞭解尖利物品的危害性,知道各種各樣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繼續積累幼兒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瞭解哪些尖利的物品不能玩

  活動難點:能說出簡單的處理方法和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

  1、活動課件一份

  2、各種尖利物品實物及圖片若干(剪刀、鐵釘、牙籤、鉛筆、水果刀、針、玻璃等)

  教學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然後回答問題並討論。

  情景內容:媽媽和寶寶一起削果,媽媽中途上廁所離開沒有放好水果刀,寶寶好奇拿起刀學媽媽的摸樣也削起了果,結果手被刀給劃傷了。

  1、剛才小朋友怎麼了?(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了?(被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4、怎麼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不要隨便去觸控或者玩一些尖利的物品,或者在使用一些尖利的物品時要知道正確的使用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弄傷我們,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二、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傷口。

  1、如果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麼?(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要傷口沾到水,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我們的身體才能更健康

  三、認知與交流:

  1、教師:“小朋友說得很好,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很尖利的東西,你們能說一說都有些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自由發言生活中常見的尖利物品,並任意出示幾種,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字和用途。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用品中,有些東西有著尖尖的頭,有的東西有著鋒利的邊緣,這些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幫了我們許多忙。如有了尖尖的筆,我們就可以寫較小的字;有了鋒利的剪刀,我們就可以把紙剪成各種形狀;有了細細長長的筷子,能方便我們夾飯菜等。

  3、結合課件,進行安全教育:

  教師:“這些尖利的東西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可是如果使用不正確,會使我們受到傷害,下面我們來看一些圖片。”

  (1)請小朋友看看課件上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2)如果是自己,會不會像圖上的小朋友一樣做這些危險的事情?

  (3)以後自己應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教師小結:在使用尖利的物品時,要小心,不能像圖片上都孩子一樣,將剪刀隨意在自己身上亂剪,也不能在用嘴巴含著筷子、吸管或吃用小棒串著的食物時走來走去。尖利的物品用完後要及時收拾好。特別要提醒幼兒因為自己年紀還小,有一些尖利的物品還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嘗試,更不能當玩具玩,要遠離這些尖利的東西以免我們會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等小朋友長大了,本領變大了,會正確使用這些東西就會對自己有幫助了。

  四、教師:“小朋友真棒,都知道尖利的東西對我們帶來的危害,又說出怎麼處理和保護受傷的手,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來做一件事情,我們一起把貼在把杆上的圖片找找有哪樣東西是給我們帶來危害的,我們把它給找出來,以後我們見到時就要特別小心,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危險不容易受傷了,好嗎?”

  五、延伸活動:帶孩子一起到戶外尋找尖利的物品,也可以建議孩子回家一起和爸爸媽媽在家一起尋找尖利的物品。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目標比較明確,內容的貼近幼兒生活。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教師沒有能很好的讓幼兒理解“尖利”的特徵和含義,在引導幼兒觀察回答問題不夠深入,比較著急的說出答案。在課堂的隨機性教育也要加強,像有個孩子說到藥也是容易傷害我們的時候,教師不應該侷限在活動內容中急忙反駁幼兒的說法,說藥不能傷害人,其實藥在無形之種隱藏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還有就是教師在小結時語言的表達還不夠緊密,活動結束的遊戲環節設計應該可以更活躍一些。教師應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上要想得更周到,更詳細,這樣孩子在活動中掌握的知識會更多,更好。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教育領域:預防意外傷害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各種安全標誌,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初步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2.製作安全標誌,進一步瞭解安全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幼兒事先了解有關的安全標誌。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安全標誌大圖一套、安全標誌小圖人手一套、彩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

  1.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師:有一隻小猴叫嚕嚕,他碰到了一件難事想請你們幫忙解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故事,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和經驗探索馬路上的標誌。

  2.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師:為什麼要有這些安全標誌,這些安全標誌有什麼作用?

  師:除了馬路上的安全標誌,你還見過什麼安全標誌,在什麼地方見過,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繼續尋找有關的安全標誌。

  二、說一說:

  師:請你們在籃筐裡找出你們認識的安全標誌,告訴大家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鼓勵幼兒介紹安全標誌。

  師:你在哪裡看到過這些標誌?它告訴我們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幼兒介紹的對應標誌的.大圖,告訴幼兒該標誌的正確名稱,並進行分類。

  師:請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行不行?為什麼?

  小結:生活中,到處都有安全標誌,如:馬路邊、加油站、兒童樂園、地鐵站等,它告訴我們需要注意什麼?絕對不能做什麼?我們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上的要求行動,才能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又不影響別人。

  三、玩一玩:

  遊戲:看誰找的準。

  教師說出一種安全標誌的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安全標誌卡片。

  四、畫一畫:

  師:想一想,在我們的教室裡、幼兒園裡,有什麼地方需要掛上安全標誌?

  請幼兒嘗試動手設計和製作,讓安全標誌告訴我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

  師:請你們來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誌,告訴我們這個標誌有什麼用?

  請幼兒用簡練的語言介紹自己設計、製作的安全標誌的內容和作用。

  五、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製作的安全標誌掛在合適的地方,並繼續探索相關的安全標誌,理解其含義。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這節活動的選材關注了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食品衛生安全。

  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地同時,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謀利,將各種各樣的垃圾食品帶入市場。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了避免這種危害,我們首先應該擁有一些安全食品的常識,那麼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想透過本次活動,使孩子們具備選擇安全食品的最基本的能力。逐步的建立起購買食品應具有的自我保護意識。其次本次選材也遵循了綱要精神——科學教育生活化,學習身邊的科學。食品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為幼兒認識周圍世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了獲得直接經驗的前提和可能。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能主動的發現食品包裝袋上的各種標誌。

  2、技能目標:能觀察各種食品包裝袋上的圖文標誌,理解不同的標誌代表不同的含義。

  3、態度目標:知道食品包裝袋上應具備這些標誌的食品才是安全的,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食品袋上的標誌,並理解不同標誌的含義。

  難點:知道食品包裝袋上應具備哪幾種標誌的食品才是安全的,並在表格中找出各類標誌。

  活動準備

  1、收集各類帶有不同圖文標誌的食品包裝袋佈置成超市。

  2、用白紙遮住底部文字註解的各種食品標誌圖片。

  3、大小表格、小小質檢員掛牌、鉛筆、兩個不同顏色的大塑膠籃和六個小籃子。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入,發現標誌。

  1、以幼兒購物引入活動,提出問題。

  問:“你選的是什麼食品,你為什麼選它?原來很多小朋友只是透過包裝袋的漂亮、感覺這種零食很好吃來選擇食品的,其實食品包裝袋上有很多的秘密——各種標誌,它們分別代表食品是安全的、綠色的、沒有過期的?小朋友們,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幼兒透過觀察,找出包裝袋上有的各類標誌。

  二、主動探索,理解標誌。

  1、老師將幼兒找出來的主要標誌以圖片的形式貼於黑板上。

  (1)質量安全(2)食品的身份證(3)食品安全食用期(4)綠色食品

  2、請幼兒猜猜每個標誌分別所代表的意思。

  問:“這些包裝袋上的秘密被我們找出來了,那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你能告訴我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3、教師歸納、總結標誌的正確含義。

  三、加深理解,討論危害。

  問:“小朋友們,原來食品包裝袋上有那麼多的標誌,有了這些標誌就說明食品是安全的、合格的;如果我們不認識這些標誌,吃了什麼標誌都沒有的那種不合格的食品,會發生怎樣的後果呢?

  四、扮演角色,檢查標誌。

  1、老師出示大範例,講清填表的細則。

  2、幼兒扮演小小衛生質檢員,到超市檢查食品袋上的標誌,並將合格、不合格的食品分類放。

  3、請幼兒拿著表格分享講述自己檢查的結果,將不合格的食品進行銷燬,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亮點就是充分的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以孩子的主動觀察、探索為主。以及教師的退位。在活動中,從最初幼兒找出各種標誌,透過觀察猜想它們的含義到在表格中檢查標誌,分類找出食品,處處體現出教師在活動中的退位,使幼兒成為了本次活動的主體。充分的體現了孩子的主動觀察和主動探索。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關愛小動物,並能和它們友好、安全的相處。

  2、瞭解被動物咬傷、抓傷後緊急救護的方法。

  3、提高幼兒的安全自保意識。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與小動物相處的方式和方法。

  2、被動物咬傷、抓傷後緊急救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物手偶

  2、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狗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我們請到了一位動物朋友,它是誰啊?(小狗)

  2、你們喜歡它嗎?說一說你的理由。(請幼兒回答)

  二、教師進行小結並引出話題,小朋友思考回答。

  1、教師指導語:小朋友們都知道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愛護、保護它們。像小狗這樣的小寵物(總結喜歡的理由)

  1有它們的陪伴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

  2它們能協助警察叔叔偵破案件,還能為我們看家護院。

  3哦!它們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這麼多快樂和方便,我們要有好的對待它們噢。

  4如果我們不注意與狗接觸的方式,我們之間就會產生矛盾。不小心就會被它們咬傷,那麼你們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嗎?

  2、請幼兒思考回答,對正確的給與肯定。

  三、傾聽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被狗咬傷後的危害性。

  1、教師指導語:人若被普通的狗咬傷,一般會造成區域性皮肉損傷,不會有生命危險;倘若被瘋狗咬傷,並且不會及時有效的處理,常會引起狂犬病。

  2、我們知道了被狗咬傷後不及時處理後果的嚴重性。

  3、幼兒回答,教師對正確的處理方法給予肯定。

  四、教師總結並告知幼兒正確的處理順序及方法:同時用圖片排列

  1、被狗咬傷後,先不要急著去醫院。要及時的進行簡單的傷口處理。

  2、要把髒血擠出來,防止病菌進入體內。

  3、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唄咬傷的部位,除去傷口內的動物唾液及殘餘病菌

  4、沖洗完畢後,用無菌繃帶或清潔的布條輕輕的繃住傷口,趕緊去醫院就醫。

  5、要在24小時之內直射狂犬疫苗。破傷風疫苗也需要同時注射。

  6、傷口較大或是傷勢嚴重就要儘快送醫院救治。

  五、請幼兒記憶,並說說處理方法。(教師打亂圖片,請幼兒邊說邊擺)

  六、對幼兒的正確回答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之後,教師進行溫馨小提示:

  1、身邊有寵物的朋友,要按時給它們注射疫苗,減少感染狂犬病機率。

  2、和寵物接觸後,要及時洗手,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同時也要做好自家寵物的衛生清潔工作,及時為它們洗澡、修剪毛髮。

  4、要遠離流浪貓、狗不要去挑逗它們,避免被咬傷。

  七、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本節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合大班幼兒年齡。幼兒對動物也比較感興趣。

  2、本節活動也給幼兒提供了自我表達慾望。

  3、本節從情感方面幼兒不但學會喜歡小動物,也學會與小動物友好相處。

  4、透過本節課,教師講解幼兒也知道被寵物咬傷之後處理方法及保護常識。

  不足之處;

  幼兒的自我保護常識懂得比較少。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不能完整正確回答出來。

  不過透過本節活動我的感受是希望小朋友能夠記住這些緊急的護理方法,遇到到意外情況時,能不慌不忙地進行處理。在以後的生活中,和小動物能友好相處,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們都安全、健康、快樂!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森林防火的粗淺知識,激發幼兒環保意識,從小懂得保護環境,熱愛自然。

  2、能圍繞故事情節的發展,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強化教育,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引導幼兒與家長為維護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大森林與城市的背景圖、插入桌面教具一套、環境保護的VCD、錄音機、磁帶、森林防火知識宣傳圖書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幼兒環保意識,從小懂得保護環境,熱愛自然。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森林防火期就是從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為春季森林防火期,9月15日到11月15為森林防火期內,森林防火期,秋季在林區禁止野外用火。

  二、觀看森林防火環境保護的VCD課件。森林防火知識——《森林的作用》。

  1、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經濟發展之基。森林是人類最早的故鄉,是人類的搖籃。人類發展的歷史,實際上是人與森林的關係史、人與森林的變遷史,沒有森林就等於沒有人類。

  2、森林是人類的資源寶庫。森林除了提供大量木材以外,還能生產松香、栲膠、紫膠、樟腦、桐油、橡膠等具有很大經濟價值的產品。森林中還擁有大量的奇花異草和珍禽異獸,更是不勝列舉。

  3、森林是土壤的綠色保護傘。茂密的枝葉能夠截留降雨,減弱水流對土壤的沖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葉層,如同一層鬆軟的海綿覆蓋在土壤表面,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龐大的根系縱橫交錯,對土壤有很強的粘附作用。另外,森林還能抵禦風暴對土壤的浸蝕。

  4、森林是龐大的氧氣製造廠。所有生物(包括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氧氣。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斷地消耗大氣中的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氧氣,這樣才能使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人們才不會受到缺氧的威脅。

  5、森林是巨型蓄水庫。降雨落到樹下的枯枝落葉和疏鬆多孔的林地土壤裡,會被蓄積起來,就像水庫蓄水一樣。雨過天晴,大量的水分又透過樹木的蒸騰作用,蒸發到大氣中,使林區空氣溼潤,降水增加。森林對於減輕旱澇災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6、森林是良好的吸塵器。攜帶各種粉塵的氣流遇到森林,風速就會降低,一部分塵粒降落地面,另一部分就被樹葉上的絨毛、粘液和油脂等粘住。

  7、森林是綠色的隔音牆。噪聲是一種物理汙染,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枝葉茂密的樹冠,表面粗糙的樹幹,對噪聲有很強的吸收和消減作用。

  8、森林是自然界的保健醫生。每一片樹葉就是一個濾毒器。在光合作用中,葉面上的氣孔敞開著,空氣中的有毒物質隨著空氣進入葉組織,儲存在植物體內;而光合作用釋放出來的氣體則是純淨而無毒的。

  三、創設情境師:(出示城市背景圖)有一隻猴子,從森林來到大城市,小猴子非常開心,它為什麼很開心?

  1、講述故事、啟發提問、討論:

  (1)師講述第一、二段。提問:小猴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幼:小猴在大森林裡從來不生這種病)

  (2)醫生說最好的藥是什麼?

  2、繼續講述。提問:

  (1)小猴子想什麼辦法讓城市裡的那些人也吸到森林的空氣?

  (2)生病的那些人想怎麼讓城市的空氣變新鮮?(啟發幼兒討論,想各種辦法)(幼:煙囪冒煙怎麼辦?汽車後面排出的尾氣有毒怎麼辦?城市裡的人還是這麼擁擠,又應該怎麼辦?)

  四、完整講述

  師:(桌面教具)城裡的人到底怎樣讓空氣變新鮮呢?讓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放錄音<<空氣變新鮮了>>)。

  五、指導幼兒看《森林防火知識宣傳》圖書。

  幼兒對森林防火的粗淺知識有初步的瞭解,如:《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森林火災的撲救》

  活動反思:

  活動中,就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

  小百科:森林是以木本植物為主體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喬木與其它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並與環境相互影響,從而形成的一個生態系統的總體。它具有豐富的物種,複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什麼是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知道不健康的食品對身體的危害。

  2、初步掌握辨別不健康食品的具體方法。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預防食物中毒。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若干(健康食品頭類食品,醃製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製品,泡麵,燒烤類食品,冷凍甜點,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過期食品黴變及變質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活動

  1、引導語:平時你最喜歡喜歡吃什麼東西?

  2、幼兒自由回答

  3、引導幼兒小結:你們喜歡吃的東西真是各式各樣,但是有的食品吃了是有益健康的,而有的食品吃了則是對我們的身體有害處。

  二、區分各類食品

  1、引導語:食物的種類有很多,你們原不願意來給食物分分類呢?(引導幼兒將食品分成四大類)

  (1)健康食品:水果類,牛奶,蔬菜類。(吃了有助人體健康的食物)

  (2)垃圾食品:油炸食品,泡麵,果凍,蛋糕,燒烤、甜點,餅乾,可樂等(吃了對人體有害的食物)

  (3)過期食品:超過生產期的食品。

  (4)三無食品: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或生產許可證)以及無生產廠名稱。

  2、小結:食品可分為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不健康食品包括垃圾食品、三無食品、過期食品。

  3、討論不健康食品吃了以後對人體會有什麼害處。

  4、小結:吃不健康的食物我們的身體會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危害我們的健康。

  三、飲食衛生我知道

  1、引導語: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注意飲食衛生呢?

  2、小結:平時飯前便後勤洗手,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 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要多喝水並且按時睡覺,注意我們的口腔衛生,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遠離疾病。

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其實黑夜並不可怕,並能用各種方法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2.掌握獨自入睡的方法,並且知道獨自睡覺衛生,有益於身體健康。

  3.增強自己睡的信心,激勵幼兒樂意嘗試一個人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提前做好的調查表、圖片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夜晚圖片,引出主題

  這是什麼時候啊?仔細看發生了什麼事情?人們幹什麼去啦?人為什麼要睡覺?

  小結:睡覺可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它能讓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充分的休息,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和活動。

  二、出示小老鼠圖片,講述故事。

  播放小老鼠睡覺時聽到的聲音,問:你猜小老鼠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到底是什麼聲音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老鼠覺得這些聲音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就安心的睡著了,到了第二天晚上睡得可踏實多了,到了第三天晚上睡得更香了,還做了一個美夢呢。你們覺得這些聲音可怕嗎?

  小老鼠是一個人睡的,那你們是一個人睡的嗎?

  三、調查一下班裡有多少小朋友是一個人睡的。(出示調查表)

  不是一個人睡得小朋友說一說原因。

  誰能告訴老師自己害怕的事情?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比如小偷進我家....)需要一起解決的就一起解決(比如怕黑、怕從床上滾下來、怕做噩夢、怕大妖怪等),

  小結: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的說出來,我們就能一起想辦法解決。

  剛剛小朋友說了那麼多不敢一個人睡覺的原因,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的說出來,我們就能想辦法解決它,現在請小朋友討論一下,你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四、出示幼兒不願睡覺問題,引導幼兒解決方法。

  1、怕黑——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帖圖片。

  2、怕從床上滾下來——有什麼好辦法解決?根據幼兒的回答帖圖片。根據幼兒的回答帖圖片。

  3、害怕做噩夢——都夢到什麼?為什麼會做噩夢呢?有什麼好辦法讓我們不做噩夢呢?

  4、害怕怪獸——世界上有怪獸嗎?

  小結:怪獸是童話故事裡人編造出來的,是人化妝化出來的。

  老師裝妖怪,與幼兒交朋友。可怕的面具下面原來是可愛的臉啊。現在還害怕怪獸嗎?

  讓一個人睡的孩子說說是怎樣做到的。

  五、引導孩子說說一個人睡覺的好處。

  都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我們改一個人睡了嗎?為什麼要一個人睡呢?

  六、啟發幼兒討論儘快睡著的辦法。

  我相信我們都是勇敢的孩子,有什麼好辦法讓我們儘快的睡著啊?

  小結:一個人睡覺是很舒服,不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成長有幫助,而且非常的衛生,還是一個人長大的標誌呢,現在願意一個人睡了嗎。

  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回家就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自己一個人睡覺好不好。

大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火的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初步瞭解簡單防火自救方法,培養幼兒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火警警鈴磁帶、圖片、消防安全錄像帶、119電話標誌、蠟燭、標記卡等。

  活動重難點:

  瞭解火的用途與危害,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1、瞭解火的用途與危害

  (1)以謎語引出火:紅光光,大大蓬,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2)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並嘗試用語言來描述火或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火。

  (3)出示標記卡:喜歡火(笑臉)不喜歡火(哭臉)鼓勵幼兒自由選擇

  (4)辯論會:按幼兒選擇把幼兒分成兩組,雙方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辯論,辨證自己喜歡火與不喜歡火的理由,教師根據雙方辯論依次出示火的用途與危害圖片。

  (5)火的用途與危害:火可以幫助人們做許多事情,火可以取暖,火可以燒飯、燒水,火可以照明、發電等,人們離不開火,但火對人們也有危害,火很危險,能燒傷皮膚、燒燬財物、房子、森林等,容易造成火災,要注意防火。

  2、瞭解火警電話及自救小常識

  (1)錄音機播放火警警鈴聲:幼兒討論:發生了什麼事情?

  (2)幼兒觀看消防安全知識錄影帶,並出示119電話標誌,瞭解發生火災時自救小常識

  1)一旦遇到火災,不要害怕,如果有成人在場,要聽成人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擠,跟著成人迅速離開火災現場。

  2)如果成人不在場,要大聲呼救,不要慌,可先用水把身體淋溼,然後裹上溼毛毯,用溼毛巾握住口鼻,想辦法逃離火災現場,逃離時,蹲著或身體貼在地上逃出去,若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也可以用厚重的衣物壓火苗,逃離時不要乘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逃出後打119報警。

  3)如果被火困在房間,把門關起來,用溼布塞住門縫,防止火進來,並在視窗揮動顏色鮮豔的東西呼救,等待援救。

  3、討論:我們怎麼做可以減少火災的發生?

  (1)討論:火災發生的原因:小孩玩火、丟菸頭、燃放煙花爆竹、煤氣爆炸、打雷、亂接電線等。

  (2)怎麼減少火災?不玩火、不放煙花爆竹、不隨便動煤氣、提醒吸菸的人不亂丟煙火,大家做個防火宣傳員,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3)遊戲"著火了":幼兒聽老師口令進行逃生模擬訓練:往身上潑水;往身上裹溼毛巾;用溼毛巾捂口鼻;蹲著或趴在地上逃出去;撥打119火警電話……

  4、活動延伸:幼兒動手設計安全防火標誌,並貼在幼兒園、小區相應的位置上,做個小小安全宣傳員。

大班安全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 掌握好躲、爬、鑽、跑的技能,提高身體運動質素。

  3、 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 、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並設法解決。

  5、 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地震發生時,該如何應變》;發生地震的影片一張;桌子、椅子、臉盆、床、鍋爐、衣櫃等各7份;公共汽車3輛;商店一個(用kt板製作一個大門和兩面牆。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匯入:孩子們隨著《小紅軍》的音樂,跳著舞進入場地。

  二、觀看發生地震的立體影片。小朋友們,今天除了我們這些小紅軍之外,還來了許多紅軍叔叔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 圍繞影片與幼兒展開討論:

  1、提問幼兒:

  (1)、剛才的故事裡有哪些人物?發生在什麼時候、地點?

  (2)、發生什麼事情啦(地震)?發生地震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3)、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

  2、老師小結地震的可怕性,講解會發生地震的原因。

  3、提問幼兒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開發幼兒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四、 觀看課件《發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五、 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發生地震時,故事裡面的曾美麗、小帥哥他們是怎麼逃生的?

  2、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嗎?

  3、教師小結髮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1) 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要驚慌,要鎮靜。

  (2) 趕快跑到空曠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裡的時候,要趕快把煤氣、電、水龍頭等關掉,然後把臉盤或是鍋等東西罩在自己頭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來,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燈或其他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

  (4) 不可以躲在招牌處或玻璃處,以免它們掉下來摔傷你。

  (5) 如果在車上,要趕快把車熄火,停靠在空曠的地方,走出車外。

  六、幼兒與家長們一起進行地震逃生演習。

  1、 場地佈置:擺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櫃、臉盤、鍋爐等;有商店;安排一些幼兒和家長坐在車子上;2、引導孩子們要注意別驚慌,要注意掌握躲、閃、鑽、爬的技能,別撞倒別人,要互相關心同伴是否脫離危險,互相扶持。家長們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們掌握好逃生技能。

  活動評價:

  1、幼兒們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覺,也是第一次進行地震演習活動,感覺非常新奇、有趣,每一個幼兒都表現得很熱烈。

  2、幼兒對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毫無經驗可言,大部分幼兒都不知道該如何應變和逃生,但經過這一次活動之後,幼兒都掌握了發生地震該如何逃生的安全知識和技能。

  活動結束:

  個別幼兒的應變能力有待提高,機智性不高,能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個別幼兒鑽的技能較低,今後需加強鍛鍊。

  活動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令我們記憶深刻。這讓我們意識到對幼兒進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只有透過各種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瞭解地震的有關常識,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透過影片、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遊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足是在不同的場地,如何靈活自救,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難點,也是今後工作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