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文明同行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與文明同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與文明同行作文1
中華民族是一個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裡,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想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使自己的修養得到完善。完善了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讓文明的春風吹遍中華大地,四溢飄香!
我與文明同行作文2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的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背後都有一個出發點,那就是要做一個文明的人。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後說一聲“地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桶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穿戴整潔,舉止得體,樹立一個文明人的`形象。撞到別人時的一句“對不起”,就能體現個人的素質,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呢?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屑,順手丟進垃圾桶,對於個人而言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就是這些微薄的力量攢聚在一起,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文明。它需要我們去敬老愛幼,遇到有困難的人我們應該伸出援手去幫助……讓愛心點燃火炬,溫暖春夏秋冬,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然而,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裡、校園內食品袋、泡麵盒隨處可見,甚至還有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隨地扔垃圾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打打習以為常,在下樓梯的時候,更是你擁我擠,把樓梯擠得水洩不通;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放在首位,但是別忘了,除了文化知識之外,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
講到文明,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夏天的時候,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去西南買東西。車上人很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車行一段路程,到了一個站的時候,一位婦人抱著一個嬰兒走上車來,剛好站在一位身穿迷彩服,看起來像退伍軍人的叔叔前,那位叔叔身旁有一根柺杖,我想他一定是殘疾人吧。可是,那位叔叔並沒有覺得自己應該很理所當然地坐在位置上,相反,他艱難地站起身,微笑著對前面抱著孩子的婦女說:“小姐,你抱著孩子,還站著,多辛苦啊,來,坐下吧。”“不,還是您坐吧,我一點兒都不累,真的,來,您坐。”那位婦女不好意思地說。看到這動人的場面,我心裡不禁泛起了一絲漣漪。這種場面,在我們身邊或許並不少見,但往往就是這種不起眼的小事情,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文明。是啊,文明就在我們的身邊!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告別那些不文明的行為,用實際行動來做一個真正講文明的人,讓文明之花盛開於我們社會的每個角落,讓我們一起與文明同行!
我與文明同行作文3
文明與旅遊同行,就是要向路途中不文明的行為說不。文明就表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如亂扔垃圾,你所扔掉的不僅僅只是垃圾,還有公德心;亂塗亂畫,你畫上的不只是筆跡,還有羞和恥……對於這些行為,眾人就要敢於起身對其說不,當不文明行為成為過街老鼠,文明行為才更有可能遍地開花。
文明,是個簡單不過的詞語,人人會說人人知道,可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答案必定是少之又少,寥寥無幾。人們的個人的方便、利益遠遠地超過了文明所在地位。常常,人們會為了一時之快、一時之便,就把汙染留在了寬敞的大街、芬芳的花叢、嫩綠的草叢等等的公共場所,實為不雅。文明,是個十分重要的詞語,可是它卻經常被人們忽視,拋之於腦後,讓我們重視起這個不可缺少的詞語吧!只有文明才能讓我們的城市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使我們的城市不僅是工業發展得迅速,並且人們的素質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城市也如同人類一樣,要內外兼得,就必須人人將“文明”一詞牢記在心上。
有時,一條小溪的夢想就是希望人們不要再往它的肚子裡倒垃圾;一隻小鳥的夢想就是希望人們不要再砍伐森林毀了他們的家了,等等等等,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實現他們的夢想呢?我認為大家講文明,不就圓了他們的夢了嗎?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一次,我在汽車站裡,人們都在排隊等候上車,可是有4個男子卻站在了“母子候車處”的位置等車。而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卻被他們擠到了路邊。眼裡流露出無奈。他們是文盲嗎?不認得上面的字嗎?很顯然,他們不是,只是文明盲而已。
所以,同學們,文明不是說在嘴裡,而是見於行動,旅遊行業從業者要不忘自我約束,遊客在背起揹包時也要記得帶上文明和公德心,每一個人都從點滴和自我做起,與文明同行的旅遊定然會美不勝。
這幾年人們強調文明旅行,它已經成為記憶裡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在我看來這依然是虛無的,它只停留在腦海中,或許不曾出現在行動中。
我也幻想過如果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文明出行,那麼整個社會將會呈現怎樣美好的風貌。可當我在注視著窗外擁擠的街道,一些人不堪入目的行為,也只是留下一片嘆息。但我相信,這不會成為永恆,我們一直努力在蛻變,等待化蛹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