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同學> 優秀的同學作文3篇

優秀的同學作文

優秀的同學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的同學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優秀的同學作文 篇1

  告別了小學歡快的生活,步入了一個嶄新的初中校園,每一個面孔都是那麼陌生,但張張都充滿了和善的微笑。還記得開學正式上課的第一天,我和他都在教室內各自學習,一個友誼之橋的工程也就從那時開始了。

  燦爛的陽光照耀在他的臉上,“反射”出一股正義的光輝,變更讓我有了一種接近的感覺。我鼓起勇氣湊上前,“你在幹什麼呢?我們交個朋友怎麼樣?”“可以呀!”那時兩個人的心雖然還有一些陌生,不是那麼熟悉,卻以拉近了距離。友誼之橋已經在初步規劃中了。

  午休的時候,天氣由晴天轉為了濛濛的小雨,我約定他一起等班級內預定的蘭花。朦朧的細雨中,我們共同撐著一把傘,靜靜地等著,那一刻我們共同撐起的不只是一把傘,更是一片友誼的天。賣花的人來了,我們各自提著一盆走在操場上,一次又一次。十二盆花被我們整整齊齊地放在了教室、走廊中。一顆顆的汗珠從臉頰上劃了下來,這時一張面巾紙遞到了我的面前,抬頭看了看又是那張熟悉的臉。我拿起手中的紙,擦去了頭上的.汗,對他微微地笑了笑,他也抱之以我美麗的微笑。那一刻,友誼之橋的工程已經快要竣工了。

  體育課上,他為我的勝利而歡喜,我為他的進步而打勁兒;課上,我們共同認真思考,課後,我們一起學習探究;教室裡,我們互幫互助,操場上,我們嬉戲玩耍。都在使友誼橋樑的工期不斷縮短,直到那一次,他再一次給了我一個關愛的眼神,使已經歷經春、夏、秋、冬的友誼之橋完工。

  升入初中我結交的朋友不止一個,然而他卻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我相信:我們的友誼之橋會更加美麗純潔,牢不可破。更堅信,我們的友誼會更加美好。

優秀的同學作文 篇2

  光陰似箭,快樂的暑假一眨眼兒過去了,新學期一開始,我發現班上不少同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曹原溥同學的變化尤為明顯,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

  曹原溥變得更高更胖了。上學期,他的身高大約只能到朱老師的下巴,兩個月不見,他的個頭已經快到朱老師的臉頰了,“躥”得真快;以前他雖有點“肉感”,但覺得還不怎麼明顯,這學期發覺他的腮幫子鼓起了兩大塊肉,胳膊粗了一圈,最明顯的是肚子挺了起來,有點大腹便便的模樣了,好“富態”哦,呵呵。

  曹原溥變得更加關心集體了。以前他對班上的事情似乎是高高掛起,不怎麼關心;上週五,美術吉老師找同學去搬美術課本,曹原溥踴躍舉手,嘴裡一個勁地嚷著讓吉老師給他機會,他和另外一個同學一起,使出渾身力氣,抱緊高高堆起的書本,一路小跑爬上5樓,雖然累得臉龐通紅,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但臉上一直洋溢著開心和興奮的神情,我知道,他是為自己給班級集體出了一份力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曹原溥變得更加樂於助人了。以前他對其他同學的事情基本上是不聞不問,有點漠不關心;這學期開學不久的一天,我由於粗心,數學“每日一題”沒抄完整,始終做不出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情急之中,我像抓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給曹原溥等幾個同學發了簡訊,請他們告知完整的題目。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望著毫無反應的手機,我是抓耳撓腮,坐立不安。突然,手機螢幕一亮,聲音驟響,來簡訊了。我三步並作兩步奔過去一看,是曹原溥的回信,上面寫出了“每日一題”的準確題目,我好激動啊,真有一種“患難中見真情”的感受!曹原溥對同學的熱心相助讓我讚歎不已。

  新學期新氣象,曹原溥同學真的開始變了,進步真快,我從內心深處真為他感到高興。

優秀的同學作文 篇3

  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而在我們這個活潑可愛的五(一)班裡,一個個各具特長的同學就是我的朋友。 同學是熱情的。有次,我有道題不會做,問了一位同學,她不但非常細心的告訴我解題思路,還給我講了相似的題該怎麼做。我要跟她道謝時,她說:“其實你不用謝我,同學之間本來就要互相幫助,這樣才能使班級積極上進。”我從那時感覺到,原來,同學們是一個整體。 同學也是小氣的,有次老師讓做手抄報。我上課想入非非,沒有聽到手抄報寫什麼內容,課後,我問一個同學,可她怎麼也不告訴我,我幾經央求,她也無動於衷,我只好看別的班的小報的內容來寫我的小報。

  不過,同學這樣做,也想讓我明白上課走神是不好的,讓我改正這個錯誤。 同學也是團結的。快到廣播操大賽時,每個同學都在課間認真地練著廣播操,由於,每個同學都有一顆為班級爭光的心。同學們也想讓自己發揮得更加出色,為班級爭光。到了廣播操大賽的那一天,全班同學精神抖擻,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結束後,雖然我們的分數不太高,但我仍然滿意,由於我們用心去做了。

  我的同學雖然有種種小毛病,但我們仍是一個大家庭。由於有了同學,我才嚐到了酸甜苦辣,嚐到了擔憂與歡樂,所以,我要感謝我的同學,感謝這個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