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中秋思鄉作文

中秋思鄉作文

中秋思鄉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思鄉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思鄉作文1

  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是月兒嵌在天空像玉的時候。這時候,我聽到“?紜?紜?紜??”的聲音,我跑到窗臺,開啟窗子看到對面的鄰居在放著五顏六色的煙火,我不禁想起了在上海的老外婆。因為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把踝關節扭裂了,所以,這個中秋她沒有在我身邊,我日益的思念著她。

  小時候,我是外婆一手帶大的,她是個故事寶典,每到晚上。我睡不著覺。外婆就給我講“野人婆婆”、“八斗羅”和“狼外婆”的故事。外婆摸摸我的頭,摸摸我的背,把軟軟的大被子該在我的身上,我在她的懷裡安心地入睡了。

  清晨,我和外婆早早地起了床,洗刷完畢我就和外婆到陽臺上拿菜籃子、小鏟子、大鋤頭,一箇中等的黑色水桶,我就像個跟屁蟲一樣和外婆一道出了門。一片綠油油的大菜園,我看見一大群鳳蝶在菜園裡自由自在地飛舞著,我也像一隻小蝴蝶,在外婆的前面“飛飛”,後面“飛飛”,外婆急得指指點點,“這是一條大水溝,那是一個大深坑,小心點!”

  中午,外婆怕我熱,把門窗關上,開啟空調,又急匆匆跑進廚房給我做拿手好菜,不一會兒,一陣陣菜香把我勾到了廚房裡,紅燒魚、扣肉、小青菜、紅蘿蔔……,那小青菜油綠油綠的,小紅蘿蔔紅彤彤的…….,我的貪吃病又犯了,我對慈祥的外婆說:“好外婆,給我幾塊大魚肉吧!”,外婆看見我好吃的樣子,樂得臉紅彤彤的。

  中秋節真美好,可以讓我在外婆家吃到“山珍海味”,還可以讓我和親人在一起,希望下箇中秋節,我可以和外婆美好地過一天。

中秋思鄉作文2

  中秋的月最美麗,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嫵媚,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亮,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的月最多情,總讓人纏綿難入睡。

  夜晚,倚靠在窗臺邊,抬頭仰望夜空,明亮的圓月懸掛在空中,讓人遐想無限。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縈繞耳旁,在這朦朧的月色中,我也彷彿來到了美麗的家鄉,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地方。

  我的故鄉安徽,雖然沒有廬山的雲霧飄渺,也沒有長江、黃河的波瀾壯闊,但她四季風景如畫,誰見了都會讚不絕口……

  當春燕呢喃時,這裡的景色最迷人了。不信你瞧,那紅的、白的、藍的、黃的、還有叫不出是什麼顏色的野花,會使你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成群的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採蜜,花蝴蝶煽動著美麗的翅膀,翩翩起舞,伶俐的小鳥在枝頭唧唧地叫個不停,給這寂靜的鄉村帶來了無限生機。當你漫步在這鄉間小路上,偶爾還會碰到成群結隊飛舞著的野雞。那情景,令人目瞪口呆,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當夏蟬高唱時,遍地長滿了西瓜。你看,那茂密的綠蔭下,藏著一個個戴著綠帽子的大西瓜,它們果實又大又圓。這時,我們這些貪嘴的孩子來了,彎著腰,在瓜田中尋找著,嘿,好大的西瓜啊!夥伴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掐一個就往家跑。等我們吃完西瓜時,每個人的肚皮早已圓得像個大西瓜。

  當秋風送爽時,這裡的景色更是誘人。特別是田野裡那一片稻子,離它老遠就能聞到一股濃郁香氣。一棵棵秧苗上掛滿了稻粒,一眼望去,像是一個金色的大地毯,鋪在了黑乎乎的土地上。

  當冬雪紛飛時,這裡顯得格外幽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把鄉間裝飾成晶瑩的世界,使鄉村更加絢麗多姿。

  漸漸地,我進入了夢鄉……

中秋思鄉作文3

  當美麗的嫦娥朝那清冷的月亮飛去時,便意味著,中秋就是離別,就是思念。

  -------題記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份童真漸漸離我遠去。我的家鄉,我那曾經的樂園,似乎再難找到了。

  在紅日下,在那綠油油的麥田中,家家戶戶都忙著給莊稼除草。有一個小姑娘格外搶眼,她扎著俏皮的馬尾辮,也樂子不疲的忙前忙後,可實際上她什麼忙也幫不上,有時還會添亂,可她自己卻高興的又唱又跳,似乎在她眼中能和大人們一起幹農活,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

  幹完了地裡的活,回到樸素的農家小院,就會有一陣“驚天動地”的笑聲打破整個村子的寂靜。只見一個瘋丫頭滿院子追著老母雞跑,直到精疲力盡才停下來,而那隻可憐的老母雞哦,被驚嚇的撲稜著翅膀到處飛,而那個小女孩,則雙手叉腰,哈哈大笑,因為她是偉大的征服者,雖然只是老母雞的征服者。

  田裡仍有麥苗再長,院子裡仍有肥嘟嘟的老母雞咯咯亂叫,只是唯獨,沒有了小女孩的身影,沒有了她那歡樂的笑。

  那個小女孩便是我,是曾經的我,是漸漸遠離了家鄉的我。

  天上的那抹圓月仍掛在黑幕中,她灑下的月光帶著悽清,是的,我想念了。

  想念我親愛的家鄉,想念我親愛的姥姥。那一切快樂的日子都是姥姥給我的呀,可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回家看姥姥了。也許姥姥的眼睛更花了,也許姥姥的腿腳更不靈便了,也許姥姥的口齒也不清楚了......然而這一切都是未知,我竟都不瞭解。

  真的想念了。

  在這個美好的月圓之夜,我要真誠說一聲:對不起。

  就讓月光把我的思念,帶給我愛的家鄉,帶給家鄉中最親愛的姥姥吧。

中秋思鄉作文4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往日的寂寞環境!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還要亮,所以又被人們稱為”月夕””八月節”,中秋前夕,人們儘可能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因此八月十五又叫”團圓節”。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又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節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今天聚集到了一起,享受家庭的溫暖,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首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輝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意義的”餅和月”了。

  在家裡,我們更是熱鬧非凡。

  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裡賞月。剛剛升起的月亮傾瀉不了一片清輝,月亮燦燦的,慢慢的變成了白色。月亮靜靜的灑在地面上,整個世界彷彿被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銀紗籠罩著。月亮將光輝灑在馬路上,馬路就好像是銀子鋪的,美極了!

  月亮像個害羞的小女孩,一會兒躲進雲裡,一會兒又從雲裡探出她那可愛的小腦袋,將大地浸成銀灰色。看著月亮又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們為了紀念才將八月十五定為了人們所企盼的中秋佳節。這令我還想起了詩人李白為表達他的思鄉之情所作的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原理擺一擺一張大圓桌,上面放滿了月餅,瓜果等。全家圍在一起,表示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一說家常事,工作,學習……其樂融融。

  家鄉的風土人情就像長長的線,綿綿的絲,結成一個結,使我流連忘返……

中秋思鄉作文5

  你應該時時刻刻珍惜身邊的所有東西。珍惜一粒米、一縷陽光、一些時間、一種愛。總之,珍惜一切你永久擁有的和暫時擁有的。

  你在抱怨,你什麼也沒有。沒時間,沒金錢,甚至身邊沒有愛。好吧,深呼吸。請你計算一下吧!你在抱怨的時間難道不是時間嗎?你腳下的土地,是你暫時擁有的。如果你站得位置對,那麼沒有人跑過來把你推到別的地方。在你出門時,媽媽輕輕拍了拍你的肩,說:“放學早點兒回來。”這,不是愛是什麼?

  你說,這些你都有,但你也有痛苦,這該珍惜嗎?

  對,珍惜一切,包括痛苦。痛苦能讓你成熟,痛苦就是蝴蝶突破蛹時的掙扎。望著粗略估計的數字,驚訝佈滿了你的眼睛,原來有這麼多東西值得你去珍惜!感嘆吧!讚美吧!今天天氣很好;今天夕陽很美;今天空氣很清新;今天心情很好;今天一切都好!

  說這些話,最多隻會用去你8。33秒的時間!只要有這8。33秒的時間,你就學會了珍惜!說完這些,你會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像老鼠從貓那裡逃出來,抱著一粒大米啃呀啃,那是很專心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啃,這種感覺叫滿足。

  去給爸爸泡杯茶吧!去幫媽媽做家務吧!這是珍惜的一種,叫做感激。

  像一片綠葉,為大樹而生。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春天時,葉子嫩綠;夏天時,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作為養料,迴歸大樹地下的根。這棵大樹就是我們的生活。這更是珍惜,它叫奉獻。

  其實,珍惜就是愛,珍惜,就是樂觀,珍惜,就是歡笑。現在,你明白了吧!珍惜就這麼簡單,所以,珍惜一切,去獲得一個新的心情,新的生活,新的開始。

中秋思鄉作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讀到這樣的詩句,我就湧起一股思鄉之情。在鄭州生活了這麼多年,我無時無刻的思念著我那美麗的故鄉——通許。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月圓之夜,我望著皎潔的月亮,勾起了對家鄉的回憶。

  那時,我才三歲,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蹦蹦跳跳好玩。天天奶奶抱著我去小河邊玩水,每次我都玩的高高興興,奶奶臉上也洋溢起燦爛的笑容。在家鄉,爺爺給我做飯,雖然不是城市裡的這麼好吃,但卻是我家鄉的獨特風味。

  現在,我生活在城市,卻念念不忘我在家鄉生活的那段美好的時光。月圓之夜,我回不到家鄉去看望慈祥的爺爺,去和兒時的夥伴玩耍,只能靜靜的望著皎潔的月亮。

  “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和家鄉貌似隔著“千山萬水”,卻從不曾遠離。我思念故鄉的小河,一年四季奔流不息,叮咚叮咚的流水聲,是對家鄉最美的.讚歌。我想念故鄉的小山坡,小時候,我在上面爬著和夥伴們玩“壘沙城”的遊戲,一陣陣歡笑聲傳滿天空,我們玩的不亦樂乎。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夜裡,我無論如何都睡不著覺。思想的情緒不由得讓我失聲痛哭,冰冷的心無法再溫暖,我想家了……

  我想念家鄉的小路;我想念家鄉的房屋;我想念家鄉的庭院;我想念家鄉的一切一切。此時此刻,我充滿著對故鄉的思念……

  故鄉是一道美麗的彩虹,那裡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它養育我,它滿足我,家鄉的一切都是最美麗的地方。一縷縷炊煙升起,一滴滴水珠流過。月圓之夜,我思鄉的情緒不斷生長。仰望星空,似乎每一顆星星上都是故鄉那美麗的影子。就像李白寫的那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秋思鄉作文7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按以前的習俗吃月餅、賞月、看中秋晚會,而我也不比例外。

  今年,我、媽媽、表弟、小姨決定不回家過,因為這離家太遙遠了,只有打個電話回去問候親人。在中秋節那天我們在家裡做了一頓豐富的晚餐,我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飯,一邊看電視播的中秋晚會,有說有笑的,這種氣氛很熱鬧,吃完晚飯我們就盯著中秋晚會看了,真有趣,就連《中國好聲音》的學員都上去了,晚會里一首首抒情的歌打動了我直到晚會結束為止。吃晚飯,看完晚會,我們就來到一個很大的廣場來賞月,那兒的人可真多啊,人山人海,不可計數,擠滿了一大堆人,而擺地攤的人們生意特好,他們吆喝著,我走過去買了孔明燈,給我的家人一人一個,據說在孔明燈放飛前許願,願望會實現,可每年我都放,好像沒實現過,今年我再試一次,媽媽幫我把火點著,當熱氣充滿孔明燈時,慢慢的就可以飛了,除了表弟的,那個小頑皮把紙弄壞了,我笑的合不攏嘴。天上有許多孔明燈,就像被點綴的繁星一樣,每個孔明燈都寄託著每個人的願望。天上的月亮慢慢出現了,讓我不禁想起宋代詩人蘇軾的一首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們吃著月餅賞著月,又渡過了一箇中秋節!

  今年的中秋節過的真有趣,一年比一年過得又去,我感覺到了家人的溫暖,真開心!

中秋思鄉作文8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訴出了杜甫依依的思鄉情;“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傳達了王安石濃濃的思鄉意;“這裡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的桂花。”表達了琦君母親切切的思鄉念。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是一年一度中秋又至,媽媽說我們中秋節回老家過,這不禁勾起了我對家鄉的回憶。

  家鄉是一個小村莊,門上大都還裝有一個門環。房屋且大部分都是那種帶院子的,通常住的地方與廚房不相連,都是雙層帶隔間,當然,也有一層或三層的。

  故鄉有一座磚廠,負責燒磚還有蓋房子,也算是一個工廠了。每次我到那裡總能看到工廠的人們總是幹得熱火朝天。好磚用來換錢,那些燒碎的磚渣也不浪費,鄉親們可以用來鋪路。

  我的家鄉也有河,大家叫它八丈河,雖叫八丈河,但不止八丈,故鄉的人們在裡面養魚、釣魚,有時也栽很多樹。人們喜歡帶著魚苗、釣具去釣魚,或什麼也不帶只是單純地三三兩兩去散步,河邊的柳樹總是微微擺動著小手,似乎在歡迎著人們的到來。八丈河的水清澈見底,並且是一條活水,緩緩流動著,每天嘩啦啦地流淌,奏出美妙的樂章。八丈河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河底的沙石;八丈河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八丈河的水真綠呀,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家鄉的人都姓滕,大家都很熱情,東家有難西家幫。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生活,家鄉的美好情景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中秋思鄉作文9

  皎潔月光,灑落身旁;濃濃思鄉,傳遞希望。

  秋天到了,樹上的紅楓葉,都是由稚嫩的淡淡的綠色葉片,經歷長時間的風吹雨打,才成為了今天這片紅葉,這是它生命結束之前的燦爛。很多時候,自然界其實和人類極其的相似。

  中秋,一輪明月高掛於天,寧靜淡遠的思緒隨著晚風來到家鄉,在親人的耳邊低低訴語。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是宋朝蘇軾的《中秋月》,哀愁與感慨述說了一篇優美詩句。看著那依舊皎潔的月光,彷彿沒有受到喧鬧的干擾,露出淡淡的微笑,笑達眼底,眼前的月亮是世界上最純潔之物。

  這時,有一首歌傳來,淡淡的孤獨傷感,讓我想到:孤身在外的人,在中秋到來之際,心中有著不知名的情緒,好似牽掛,好似懷念,好似自憐,又好似思念,但是卻不知是這四種之和。

  一抹難以抹除的想法,開始立根,那便是——回家!

  想到回家,我便又想起了家鄉的小院。小院裡種著已經成熟的蔬菜,全家人喜氣洋洋地收穫一年的勞動果實。一邊說著趣事,一邊開懷大笑。如此愜意,如此閒暇……

  皎潔月光,濃濃思鄉。恨意陪伴的人,在中秋時看見那輪高掛於天的明月,心中難免不會有觸動。彷彿,月亮倒映出母親的柺杖,父親的舊大衣,還有父母臉上那些深深淺淺的皺紋,畢竟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了痕跡……

  中秋之夜,我趴在陽臺上,望著窗外那張微笑著的臉龐,看著行人們愉悅的表情,兒童們迫不及待地拿起大月餅,當月餅被消滅乾淨時,滿意的巴喳巴喳嘴巴,伸出舌頭舔舔嘴角上的月餅渣,心滿意足地笑了。我也笑了。

  中秋之夜,皎潔月光,濃濃思鄉。

中秋思鄉作文10

  中秋佳節已過去一段時間了,但那中秋美麗景色仍歷歷在目,潔白無暇的月亮和五彩繽紛的煙花還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

  今年的中秋佳節很特別,國家規定在佳節期間放三天假,這使我們很高興,因為這才能真正的團圓。以前不放假,人們都很忙,沒有時間和家人團圓,感到孤獨。

  今天,我姑父一家人從外地來到我家過團圓節,尊老愛幼的姑父從外地帶來好多營養品和一些吃的給我和奶奶,沒想到表弟還不忘我這個表哥,也帶了一些禮品送給我這個表哥。我和性格開朗的表弟很投緣,每次到我家,總是和他無話不談。

  漸漸地,天暗下來了,月亮出來了一點了,不時遠處傳來一陣陣鞭炮聲,空中也出現了些五彩斑斕地煙花。哦!原來有些人家已經開始賞月了,我問爸媽:“我們什麼時候賞月啊。”爸媽讓我看月亮完全升上天空再喊他們。我盯著月亮看,不一會兒,月亮變得又大又圓,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這時我又想起了一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媽媽已在桌上擺好了各式各樣的水果和月餅,還在桌上擺上豐富可口的佳餚,我們邊吃團圓飯,邊賞月,不時還談談心。全家舉杯,共祝這團圓佳節。這時我和表弟已迫不及待的放起了煙花,五顏六色的煙花好看極了,鄰居家的煙花更好看,那煙花是多麼地漂亮啊!彷彿是一位美麗少女分了身,變成一群少女在空中偏偏起舞。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就十一二點了。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難忘的節日。

中秋思鄉作文11

  又到一次中秋節,月亮圓的如月餅。皎潔的月光揮灑在晶瑩的玻璃窗上,倒映出我們一家其樂融融的團圓飯,爽朗的笑聲在夜幕中迴盪……

  每年一次的中秋節似乎成了我們中國華人最歡慶的節日之一,吃著金黃的月餅,賞著圓月,聊著家常,一起吃團圓飯都必不可少,我們也不例外。

  中秋節那天,我格外興奮,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姐姐在中午來到奶奶家。時間一點點流逝,到了晚上,我們開始吃團圓飯。還沒開飯,我的小肚子已經“咕咕”直叫,望著桌上的“饕鬄大宴”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原先五花大綁的螃蟹變得黃澄澄的,香味十足的老鴨煲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誘人,香菜拌海蜇頭散發出一陣陣清香……看了這些誰不會垂涎欲滴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漫長的等待下,終於開飯了!家人個個都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吃,一邊聊天。我可顧不了那不多,立馬狼吞虎嚥,美味佳餚一一送入我的口中,變成了我的腹中之食。

  我早早地吃完了,便閒於無事,獨自欣賞起月亮來。我凝望著皎潔的月亮,遐想月亮上是不是有嫦娥和玉兔。輕柔的月光晃晃灑下來,葉子變靚了,花兒變美了,湖水變寧靜了,月亮變的更加圓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吟誦著李白的《靜夜思》,感慨萬千。其實我們是幸運的,在中秋佳節,家人能夠歡聚一堂,吃著團圓飯,可是那些遠離家鄉,漂泊遠方的人來說,凝望月光,誰不思念家鄉?

  同一個中秋,同一個時間,欣賞同一個美麗的月亮,每一個人卻用不一樣的方式過這個節日……

中秋思鄉作文1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又到了萬家團圓的時候了,可是今年的中秋我卻離開了家鄉,為了心中的夢想來到離家千里之外的遠方。

  節日的大街上人來人往,各種車輛川流不息,望著喜慶的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忙著挑選琳琅滿目的商品走親訪友,心裡很不是滋味。想想獨自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彷彿自己就是無根的浮萍,在茫茫的大海里隨波漂流。

  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後是家裡最忙的時候,地裡的作物也相聚成熟,人們都在忙碌著秋收種麥,家家戶戶玉米花生堆成了小山。可是無論多忙,母親也要在這一天準備一桌豐盛的團圓飯,晚上也一定要在院子裡支上一張小桌,拿出月餅和各種水果擺到盤裡來祭拜一下,預祝國泰民安、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不是什麼迷信活動,這是千百年來農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圓,風很輕,雲很淡,柔美的月光如水一樣灑在大地上,像輕紗一樣溫柔。獨坐窗前,思念就像潮水一波一波向我襲來,故鄉的土、故鄉的人、故鄉的一草一木忽然間覺得都是那麼親切,那麼的美好。是啊,在這美好的月圓之夜,一個遠離家鄉的遊子誰不思念自己的親人?誰不思念自己的家鄉?一個人無論他在哪裡,貧窮或者富足、偉大還是渺小、在這喜慶團圓的節日最思念的就是他的故鄉!因為那是生你養你的地方!它會永遠在你的夢裡,永遠伴隨你的一生……

  夜已經很深了,可我卻全無睡意,一陣涼風拂面,讓我更感身在異鄉的孤獨與淒涼。仰望著天上的明月,情不自禁的吟出了李白的那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秋思鄉作文13

  皎潔的月光,射在了寬闊的院子裡……那一天,正是中秋。

  中秋節的夜晚,我和小夥伴們來到小河邊點燈籠,大家都聚集在小河邊。頓時,小河邊充滿了幸福快樂的氣氛,充滿了甜蜜的童年味道,充滿了愉快的笑聲……點燈籠遊戲開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愛的小燈籠,我們把燈籠插在了泥土上,每個人插燈籠的地方都不同:有的插在小河邊,好像一顆美麗的“仙女草”點綴著小河;有的正插在草叢中發出光亮,好像一顆閃閃的“夜明珠”;有的插在離草地遠一些的小橋邊,向那裡一看,就像一隻只閃著微光的“小螢火蟲”……我們玩了許久,才回家吃月餅。

  剛回到家門口,就聽到一陣朗朗的讀書聲:“中秋節的夜晚,爺爺和孫子……”我心裡正奇怪著:“這不是妹妹課本中的《爺爺和孫子》嗎?沒想到她那麼會在這個時候用課文,萬萬想不到啊。”我走進屋子裡,見桌面上擺放著新鮮的水果和我最喜歡吃的月餅,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摸了摸飢餓的肚子,向“美味佳餚”靠近。當我剛要拿一顆葡萄放入口中的時候,媽媽拍了一下我的手,說道:“幹嘛呀,跑步不能偷步,吃東西也不能“偷步”,知道嗎?”我嘟起小嘴,媽媽便向我投來生氣的目光,我只好乖乖的變回媽媽的乖乖女。

  過了不久,妹妹已經朗誦到:“要是您變成月亮,該多好呀!您願意嗎?”“我願意!”爺爺自然地答上了。大家聽了後,歡笑聲充滿了整個屋子……中秋節的夜晚,是我最開心、最幽默的一個童年時光!

  中秋節的月亮,又圓又大又漂亮;中秋節的

中秋思鄉作文14

  鄉村的明月有著無言的靜美。

  傍晚時分,西邊的夕陽剛一落下,東邊的山坡上一輪明月便爬上來,它是那麼圓潤、碩大,猶如水洗過般的明淨澄澈。這鄉村的明月,它適於飲茶,與竹蔭共話;也宜於品酒,與荷塘共醉。窗前凝眸時,它萬千風情近在溪流;花下吟唱時,它百般柔媚又遠在江湖。

  小時侯,鄉村的明月是一縷炊煙拽起升高的,是一管竹笛悠然吹大的,是一彎柳樹柔媚掛亮的。那時候,我總是好奇地想著:為什麼天上有一個月亮,而水中也有一月亮呢?後來,父親告訴我:水中的月亮其實是天上月亮的投影,人間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會出現。我也愛水中的月亮,所以常常用小石子去投射它,你看,月亮被我扔出的小石子擊中了,它在水波中開始晃盪,碎成了金,碎成了銀,而頃刻間又復原,好像老祖母那張永遠不會生氣的臉,正平靜地望著我呢。

  明月的光芒遍佈我少年的鄉村夢境,它時常在林邊路旁等著我,聽我唱校園歌曲;時常在河谷深潭裡覬覦我,一刻不離地陪著我洗晚澡。夜讀的時候,推開窗戶,它會用一片溫情拂去我滿心的倦怠。當我步出屋外,仰視蒼穹,它會給我遐思讓我遐想:嫦娥奔月的姿勢、吳剛伐桂的艱辛、牛郎織女銀河相望的寂寞。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生活在鄉村的土地上,使我永遠懷著一份深情與感恩。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我開啟心扉,鄉村的明月就會不辭萬里而至,與我同喜同悲。我想,久居城市的人,如果有機緣在某個夜晚與鄉村的明月相逢,一定會把它當做人生中的奇遇、心靈上的朋友。

  穿過風雨,撥開雲煙,愈靜愈美的鄉村明月,此時此刻,牽魂縈夢,溫暖人心。

中秋思鄉作文15

  中秋佳節賞明月。中秋,寄託了多少人的思鄉之情,月也是古今詩人賞頌之物。

  古有李樸的“晧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今有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圓的》。

  可見,古往今來,中秋的團圓日亦是思鄉日。

  今日一早,我便在那連綿的雨聲中醒來,已經六點半,但天卻比平日要灰暗。本該非常喜慶的日子,我卻覺得心裡悶得慌,難過得很。

  匆忙的一天。天上下著綿綿小雨,我提著菜籃,跟婆婆到處去採辦食物,心裡盤算著,燈籠還沒買。除此之外。心裡還缺了一大塊,壓得我心慌意亂。

  直至回到家中,我才明白自己到底缺了什麼:我想回家。“噔噔噔噔……”廚房裡傳出切菜的聲音,讓我想起家中的廚房,在裡面一邊燒柴火一邊砍菜的那種忙碌,卻有點溫暖。婆婆與我說話時,那種濃重的鄉音,讓我想起家中早餐的時光,天未亮就從廚房穿過層層晨霧傳到耳中的”吃早飯咯!“早晨襯得更加幽靜,讓我想起過年的早上,每家每戶鞭炮的”噼裡啪啦“聲,寧靜之後空氣那種涼涼的味道,寧靜到幾乎幽靜的早晨,空氣中卻瀰漫中一種喜悅的味道,帶著淡淡的幸福。

  中午吃飯時,面對滿滿一卓的菜,我卻提不起食慾。

  我想回家。

  媽媽把菜夾到婆婆碗裡,又夾了一筷子菜到我碗裡,這卻讓我更加地思鄉。家中過節時,吃飯時必然是一大家子人圍坐一卓,桌子上大多都是素菜,只有幾盤子肉,大家一坐下來,長輩必然是叫孩子們吃肉,一邊吃一邊說這肉有多寶貝。

  我端著飯碗,卻毫無食慾,抬頭看那片天空。不見日光,天空中連片的雲,就像我那濃濃的鄉愁,剪不斷,散不開。

  空中烏雲連片,若是今夜雲不散,月不露,我該如何望月思鄉,又去何處尋我的“故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