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 關於思鄉作文彙總9篇

思鄉作文

關於思鄉作文彙總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思鄉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思鄉作文 篇1

  兩個可愛 的姐姐因病去了天堂 。數年後,母親 去把她們看望。父親整日說著永遠 誰也聽不懂的話,讓我恐慌。悲傷 ,還是悲傷。幼小的我過早的飽嘗了人世的淒涼。沒有衣裳,也沒有好的食糧。沒有關愛,也沒有好的嚮往。面黃肌瘦,身材弱小,這就是我小時候的模樣。

  讀書的日子裡,讓我有了一點念想。從書中許多偉人名人 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得到了榜樣。此後,無論生活 多麼的艱難,悲嗆。身體裡似乎都有一種力量使我勇敢向前闖。年級在向上,就必須離家去讀城裡的學堂。身體可以少穿衣裳,但肚子無法不吃食糧。生活無望,學費,生活費無處去想。百般無奈無助又無望,下午跑到母親的墳上大哭一場。第二天,就孤零零的坐上火車去了南方。

  16歲的身體太單薄,好多用人的單位門外就把我擋。白天,頭上毒辣辣的太陽,似乎要把我的血液也烤乾烤光。滾燙的馬路邊上,我漫無目的的遊蕩。渴了,就跑到工地上,喝點自來水以解飢腸。到了晚上,睡在廢棄的民房裡,成群結對的蚊子還把我的血來想。天上,明亮的圓月亮。多麼像是一張烤熟了的金黃的大餅啊。這時,能吃頓飽飯已經是我最大的夢 想。美麗的南方,繁華的晉江。萬家燈火是多麼的輝煌,可是沒有一處是屬於我的燈光。漂泊在異鄉,吃苦受罪心悲傷。

  終於找到了工作 。悶熱的車間裡,溫度一再的升上。緊張的工作,汗水一直淌。從早上,幹到看到月亮,回到髒亂不堪的宿舍裡,全身發軟,肌肉痠痛,茶不思飯不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遠重複著同樣的時光。心中的夢想 ,早就被遺棄在了太平洋。勤奮的工作,艱難的跋涉。慢慢的,我看到了一絲曙光。老闆的讚賞,伴著同事們羨慕的眼光。數年後,我終於混出了一點模樣。

  如今,生活已不再彷徨。我多麼想,回家鄉 ,蓋一座大房。好想向人證明,當初,那個困苦不堪髒兮兮的小男孩,不是一個孬種,不是毫無夢想。每當夜 深人靜,我就想念 故鄉 。異鄉始終就是異鄉,它永遠成不了我的天堂。多麼想,回鄉創業,去成就豪邁的輝煌。

思鄉作文 篇2

  窗外下起了濛濛細雨,滴滴雨點,落在我的心田裡,澆灌著思鄉的種子,我早已淚流滿面......離家已有幾日,可對我而言,卻是度日如年!平日裡雖常說不想家,可孤身在外的遊子又豈能不思鄉?

  我想家,想念家中的父母,弟弟,爺爺奶奶,就連家中的貓貓狗狗也都甚是想念。

  家中時,母親絮絮叨叨,我也不勝其煩。可外出求學後,母親的聲音、模樣反而深深印在腦海裡了。耳邊時常回蕩著母親噓寒問暖的關懷話語,母親呼喊著我的名字,多麼溫馨,多麼熟悉!仔細一聽,卻隨風而逝了。這時,就算母親打我罵我,我心裡也是甜的!

  臨行時,父親雖不像母親那樣,但心裡也是放不下的。獨自一人在一旁默默的卷著一支菸,點燃了。走了,父親只是沉靜的說了句:“往家打幾個電話......”我是瞭解父親的,他永遠說的少,做得多。

  至於弟弟,平日裡我倆打打鬧鬧,可這些天看不見他,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不知他過得怎麼樣?

  雨不知何時停的,夜色暮然,涼風習習,夜空中出現了一輪皎潔的圓月,沒有了星星的陪伴,在茫茫的夜空裡,顯得更加孤寂......

思鄉作文 篇3

  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忙碌的背影?

  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燈下的嘆息與微笑?

  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綠茵地上風箏下的思念與爽朗的微笑?

  還記得那天,您在廚房裡做著可口的飯菜“快去把芹菜洗一下,要用涼水!”媽媽說。聽到用涼水,我就不高興了,當時我就氣憤的說:“為什麼要用涼水,那你自己洗吧!”我轉身便出了廚房。在我轉身的那一瞬間,我彷彿聽到了母親的嘆息。當吃飯時,我不經意的一瞥,看到了母親彷彿會微笑的眼睛一旁的皺紋。那些皺紋彷彿一根又一根的細線緊緊地纏繞在我的心上,逐漸收緊,直到我不能呼吸。頓時,我的眼淚就如同泉水一般湧出,我跑回了我的房間。媽媽就擔心地追了過來,問:“怎麼了?”我小聲啜泣著說:“沒事!”又看到母親的眼睛,它如同柔和的陽光溫暖著我的心。現在,想看到那柔和彷彿秋日陽光一般的.眼睛,卻已有了時空的限制。

  那些年裡,你是否還記得三尺講臺上站著的身影?

  站在講臺上身穿一襲黑白相間的連衣裙的那人,是我的數學老師。她幽默風趣地講著二次函式。沒人比她幽默,也沒人比她盡責。在運動會上,大家都開心的玩耍,她卻在專注地批改卷子,不時還給一旁的學生講卷子上的出錯點。如此歡樂的場合去如此認真的工作,是我所想不到的。在那些年裡,三尺講臺上九章勾股中,流露出的片片心教書育人的情,令我沒齒難忘!

  那些年裡,你還能想起在綠茵場上和你一起放風箏的人嗎?

  我們一起追著蔚藍天空中的風箏,不顧被風箏線劃傷的手,只願它飛得跟高,然後一起在綠茵場上,你追我趕……但這樣的場景,早已不存在了。細長的絲線也已被風割斷,給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和回憶。

  在深深的思念被喚醒時,在淡淡的言語感慨中,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曾為你擔憂過的人;你可曾記得,那些年裡曾帶給你歡樂和美好回憶的事?

思鄉作文 篇4

  今天是中秋節,每家每戶都去自己的家鄉和家人團聚了。我雖然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了,但不是在我的家鄉,這讓我有一點兒黯然傷神。 我已經差不多一年都沒有回家鄉了,我好思念它呀,還記得小時候中秋節時,因為家鄉有一種偷瓜的習俗,所以在那時我會經常和一兩個小朋友結伴結伴去偷瓜。可是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長大了,已經離開了那個小山村——我的家鄉,我走向了城市——銅仁。關於中秋思鄉情的作文

  以前在家鄉時我差不多天天都能看見月亮,特別是中秋節那一天,月亮又圓又亮,非常耀眼。小時候每當月亮一出來,我就會自言自語地說:“月亮實在太美了!”但現在我在城市裡,卻好不容易才能看見一次月亮,可是已經沒有家鄉月美的韻味了,因為這裡的空氣沒有家鄉那麼清新、潔淨,所以,即使看到月亮,也不是那麼亮了。

  家鄉,我好思念你,家鄉的夥伴,我好想再和你們一起偷瓜、玩耍……故鄉的一切,我愛你們!

思鄉作文 篇5

  思鄉思鄉是一種眷戀,思鄉是一種溫柔的情懷,就像平原上的裊裊炊煙被風扯向無盡的天邊。每次外出到異地求學,總止不住眼眶中的淚水,惜別家人.夥伴,背上沉重的行囊,一步一回頭地踏上遠行的道路。漸漸地看著熟悉的小鎮模糊,然後消失不見。我看見窗外的大樹,它的枝幹指著許多的路。而起點只有一個,終點也只有一個,每個離開家鄉的人,都帶走了一片綠葉,卻留下了一條根。至莫夜月明時,就會想起父母親,想起那充滿回憶的小屋。父親拾起一根根枯枝,猶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點綴,然後把溫暖交到我的手上,我彷彿看見冬日裡母親在炕灶裡點燃的白色的昏暗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燃燒著。這淡淡的思念是那樣溫暖,那樣親切。

  又是一個月夜,我靜靜地躺在寢室裡,身旁是數不盡的書山題海,我緊握著勤奮的槳,在知識的海洋裡拼搏。屋外狂風無情地吹著,暴雨在窗外形成了一道雨簾,我瑟縮在床的一角,我感到無數的寒冷在包圍著我,淚水溢滿了眼眶,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我多想擁入父母溫暖的懷抱,但是我不能,思鄉是必然的,我有自己的夢想要去追求,我只能把感情收拾起來。窗外雨仍舊飄飄灑灑地下著,水簾依舊飛流直下。鄉情,落在書中,落在心裡``````

思鄉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安徽。那裡有一個景色優美的自然文化遺產,“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說的就是安徽黃山。那裡美景如畫讓我一直思念。好想再次去遊覽黃山。

  黃山的景點很多,去過的人都見識到了黃山的“四絕”,其中一絕就是“奇松”。它們千姿百態,造型奇特。有形似鳳凰的“鳳凰松”;狀如蘑菇的“蒲團松”;還有雙龍松、臥龍松、倒掛松、連理松、麒麟松等等。

  我要隆重介紹的“奇松”之最,那就是“迎客松”了,她屹立在黃山風景區玉屏樓的青獅石旁,這棵松樹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自然形狀上,在她的樹幹中部伸出兩大長長的側枝,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著雙臂,正熱情地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黃山遊覽。只要來黃山的遊客都會觀賞迎客松,都會紛紛拍照留念。黃山迎客松不僅是黃山的象徵,也是熱情好客的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的象徵了。

  還有“怪石”也是四絕之一。有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關於“仙桃石”,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巨大的玉盤,有一天一個龐大的潘桃掉下來,正好落在玉盤上。於是人們就叫它“仙桃石”。

  還有,傳說在一棵身處懸崖邊的植物上,有一位世外高人在為行人指引去路,他非常頑強,每時每刻都矗立在那棵植物上。所以後人美名為“仙人指路”。

  其中“金雞叫天都”非常奇特,每當明媚的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就好像有一隻“金雞”耀武揚威地直叫起來,如果你能看見這樣的美麗風景圖的話,那你就真的太幸運了。

  黃山的景色優美如畫,閉上眼睛,腦海裡浮現出一幅幅美景圖,回想登山時的情景,怎不讓我對黃山深深地懷念,好想好想再次去黃山遊覽。

思鄉作文 篇7

  幽幽之夏夜,爬滿絲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讀書倦了,忽而一聲鳥啼,劃破寂寞的長空悠然飄入耳中。哦,我想故鄉哪裡,改也是端午了吧!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幽幽之夏夜,爬滿絲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讀書倦了,忽而一聲鳥啼,劃破寂寞的長空悠然飄入耳中。哦,我想故鄉哪裡,改也是端午了吧!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個粽葉飄香的時候。

  小時候,端午節是和奶奶一起度過的,自然,我所吃的粽子也都是奶奶親手所包的。幾十年包粽子經驗的積累,使得奶奶的手法很是嫻熟。奶奶首先將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然後用手對摺成一個漏斗形狀,一隻手拿著,同時用另一隻手把一根筷子豎在裡面,糯米盛在裡面後,不停地用筷子將米搗緊,剩下來的功夫就是要紮緊它了。一點點有條不紊,胸有成竹的細細做來。如行雲流水般,一個個青翠欲滴的粽子就整整齊齊的擺在了蒸籠裡。鄉人都說會包粽子的女人一定賢惠能幹。我想奶奶年輕時一定很是賢惠吧! 不一會,水氣就升騰起來,隨著水氣的瀰漫,粽香也瀰漫開來。我的饞蟲也被勾起了:手扶著鍋臺,躡手躡腳的一點點挪到另一邊。趁著奶奶不注意的時候小心翼翼的掀開蒸籠的一角,伸出小手就想去拿粽子吃。而總是在我快要得手的時候,奶奶便會伸出一隻手,輕輕的把我不安分的小手拿開,然後重新掖好蒸布,重新蓋上蒸籠。然後把噘著小嘴的我拉到身邊,撫摸著我的頭輕聲安撫著我:“傻孩子,彆著急,還沒熟呢!再等一會就好了……” 終於蒸好了,然而奶奶卻彷彿看不見我眼中的渴望似的,拉著我的手,不顧我頻頻的回眸,把我拉到壓井邊,隨著金屬的摩擦聲,一股清泉緩緩流出,把我的手洗乾淨了,然後又把棉糖倒在碟子裡,擺好筷子……直到看見我露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才笑著拍拍我的頭示意我可以吃了。 我便迫不及待的捏住粽子的兩角,三下五除二剝開了那層綠綠的粽葉,霎時,甜潤的清香撲面而來,使我怦怦跳動的心為之一緩,隨之靜了下來。 面對著如此美妙的藝術品,我總是先一點點的消滅掉外面包裹著的一層糯米。然後只留下中間糯米和蜜棗包裹在一起的一小塊。那是整個粽子裡最甜蜜的了。

  而在這個時候,奶奶總是放下手中的一切,微笑的看著我,時不時為我拭去臉上沾染的米粒,那時候浸潤在奶奶慈愛的目光下,我也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吧! 而如今,離開故鄉,離開奶奶已經四年有餘了,四年中的每一個端午,都沒有能品嚐到奶奶親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買來的粽子,甚至於一看見粽子腦海裡總是會浮現出奶奶包粽子是嫻熟的動作和粽子那甜潤的清香,且揮之不去。 端午節的宗子啊,你的每一粒糯米都是被濃濃的化不開的愛所浸潤的,都凝聚著親人的愛與祝福。你的片片粽葉把親人暖暖的愛意所纏繞,上面的紋理似乎在訴說著美好的祝願。是你帶來了能享受全年的幸福…… 夜深了,窗外又是一聲鳥啼,把我對故鄉遙遠的懷念收回,接著,卻又牽遠了……

思鄉作文 篇8

  深,已很深了,我卻輾轉難眠。轉身起床,看看時間已經快兩點了。這樣的深夜能做什麼呢?隨手開啟音樂,任思緒隨著音樂飄遠

  想起了十年前的那個正月,剛過完年,便告別家鄉。帶著向親友借來的幾萬元錢,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開始了向理想邁進第一步。也是在那個時候明白了什麼叫白手起家,什麼叫親力親為。萬事開頭難,那是的艱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堅持不了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自己,為了家人和孩子。一定要堅持要努力。十年過去了。終於在這個地方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我明白了什麼叫做堅持就是勝利。雖說現在不算是大勝利,但已經心滿意足了

  有了這個小窩,同時也意味著在之後的很多年裡,不能回到故鄉。不知道是不是在外漂泊的久了,始終不能把這個地方稱之為家,心底念念不忘的還是故鄉的那片土地。累了,傷了,依然想回到故鄉的懷抱裡,聽聽家鄉話,喝口家鄉水。那在外的一切心酸與疲憊也會隨之遠去。從最初在外那一年算起,已經漂泊了快十五個年頭了。真的累了。只想回到故鄉的那篇土地,再也不出來了

  每年一次的回家鄉探望,彷彿已經滿足不了我的思鄉情了。總想多回故鄉,多陪陪年邁的父母,多看看家鄉的一切。怎奈時間不允許。其實真的是時間不允許嗎?或許只是藉口罷了。人活著就有賺不完的錢要說無奈的應該是這個殘酷的現實吧。讓人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為了家人為了自己過得更好一些。生在這個時代,太多的壓力圍繞著我們,不努力只能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故鄉,彷彿成了我的一個夢。也許,只有等自己真正老的那天,才能回到故鄉的那片熱土吧。再也不去漂泊,再也不去流浪,安靜的守著她度過餘生。

  希望,今夜,能夢迴故鄉

思鄉作文 篇9

  秋夜,獨自漫步在校園裡,便又聞到一陣桂花香。

  桂樹是平平無奇的,不開花的時候,便很難辨認。其實桂花也極不起眼,小小的一簇,隱於葉間,若無這濃郁的花香,也多半會逃過行人的眼睛。桂樹也長得很慢,記得家中院裡的桂樹,自我幼時便在那兒,據母親說,已有幾十年樹齡,但它年年春天抽芽長葉,秋天風送桂香,這許多年過去了,似乎也沒太大變化。平日裡只覺校園草木蔥蘢,賞心悅目,卻不期還能聞到這熟悉的桂花香。

  家中的桂樹想來也應開花了,故鄉的仲秋,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日子。夏日的炎熱已然遠去,深秋的蕭瑟卻尚未到來。清晨會有如夢似幻的晨霧,入夜也會聽到仍是歡聲的蟲鳴。晴日裡長空如洗,秋月如珪,縱有秋雨,這時的雨也是清麗而涼爽的。而我此刻若尚在故鄉,應是坐在書桌前,就著晚風送來的桂香,在隱約的蟲鳴聲聲中想象著遠方的模樣。

  桂花的花期不短,且常是低處的花已落了,高出的花才遲遲地開放,以是院中常常積著一地落花。落花的顏色由原來的乳白變成了淺黃,卻仍是香氣襲人。這時便可掃了些來,泡成一杯花茶。其實自制的花茶味道並不很馥郁,然而單是那一縷清新與甜香,便也足以讓人記住這故鄉的味道。

  然而我在聞到了這異地的桂香之後,才發覺我似是無法再在故鄉的仲秋時節,在醉人的花香中掃取些落花,泡出一杯花茶了。又想起也是這樣的一個浸在花香裡的秋日,一位朋友在寫信時,折了一小枝桂花裝入信封中。當時我還頗為不解,對她說等信寄到了,花也謝了。然而此刻我卻多麼想收到一枝來自故鄉的桂花,去回味那杯花茶裡的芬芳。

  當初離開故鄉時,並未有太多傷感,或許年輕的心總是嚮往遠方,又或是自知相見有期,歸鄉有時,這樣的離別,便漸漸變得尋常起來,縱有不捨,也只是片刻之事。然而此刻這異鄉的桂花卻提醒了我,我確是已遠離故鄉了。

  故鄉終是會漸行漸遠的,現在每年還能回去兩次,而將來這樣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或許有一天,恍然驚覺,才發現再也回不去了。在那些離開的、遙遠而漫長的日子裡,故鄉的花開了又落,故鄉的水漲了又退,和我們一樣,故鄉從未停下過她的腳步。然而自從我們與故鄉分別之時,彼此的記憶便被永遠的定格,故鄉里,只剩下了那個踏上旅程的年輕背影,而我們心中,關於故鄉的,也只留下了最後一次回眸時溫柔又哀傷的模樣。

  光陰來去,我們和故鄉漸行漸遠,之後的相見,便也總是物是人非,時過境遷,又怎能不感慨萬分呢?也許當我們老去,故鄉卻仍是像家裡的桂樹般,不改年輕的模樣,但我們卻都已悄悄地將彼此遺忘。其實啊,故鄉不在紙上,也不會在路上,真正的故鄉,永遠都在回憶開始的地方,那裡有親人,有摯友,有相逢,還有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