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作文通用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道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道的作文1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一定會有人問“胡詩雅,你為什麼週末還起得這麼早呢?”那是因為今天我要和《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們一起去採訪顏真卿的後人顏發明館長。
來到目的地,我和同學們換上傳統漢服坐等顏館長。很快,顏館長走了進來,他告訴我們他姓顏,是顏氏家族的傳承人。接下來講解開始了,他給我們講了中華傳統美德—--孝道;給我們講了顏氏家族的傳家寶——顏氏家訓。這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顏館長教我們的手勢禮儀:首先把手放在肚子上,然後手指合攏舉起來,最後彎腰作揖。
學完禮儀開始我們的採訪,我的心突然加速跳動,彷彿比閃電還快。輪到我問問題了,我平復了一下心情:“請問重陽節都有哪些風俗呢?”館長和藹的說:“重陽節有登山、賞菊和吃重陽糕的風俗。”採訪結束我長舒一口氣:“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
這一次的採訪活動不僅僅讓我得到了鍛鍊,還使我更加的瞭解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和行為禮儀的重要性,我也要成為一名傳遞正能量的優秀小記者。
孝道的作文2
孝順,是中華民族千年遺傳下來的優良美德,是每個子女應盡到的義務。而如今,又有多少人去做呢?我不禁產生了疑問。現在的社會,人們被利益,金錢迷惑了雙眼,把傳統的美德拋到了腦後。在中學生中,這種情況也很有很多。
有一次,我們班的一位女同學,他的爸爸來了,給她送生活費來。她爸爸好像腿有毛病,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我聽見她對她爸爸說:“叫你不來,你偏要來,氣死我了,我再怎麼面對我同學呀,他們會笑話我的,真是的!”她爸爸並不生氣,而是笑了笑,說:“我想看看你,看你沒事,我就踏實了。”如此簡單樸實的話語,實在令人感動,她卻說:“你再不準來!”說完,生氣的離開了。我想,他爸爸一定很失望吧。唉,子女如此對待自己,父親又怎能好受?
其實,孝順的,也有。大碗葛優就是一個例子。讓葛優的母親施文心感到欣慰的不是葛優是中國家喻戶曉得眀星,而是兒子的孝順。她驕傲的說:“在整個北影廠,大家都說,葛存壯的兒女最成器,最孝順。”老人的話不假。去年,在南寧電影節期間,只要葛氏父子共同出現,人們就會看到葛優很小心地挽著父親的胳膊,和昂首挺胸的父親不同,他始終低著頭,似乎在時刻準備聆聽父親的教導。不難看出,葛優一定是一個孝順的兒子。葛優不愧是中華大地上的好兒子!
孝順,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學會孝順。為爸媽,為自己。
孝道的作文3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要做好一個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孝是做人的標準,是人必備的品德。
有一次,媽媽和爸爸去上班,我起來後,看見屋裡亂糟糟的,心想:“媽媽爸爸上了一天班,回來還要做飯、掃地、擦桌子,肯定很累,那就讓我來幹吧,給爸爸媽媽分擔點。”
說幹就幹,我先把桌子擦乾淨,再把地掃了,最後疊了被子。我又燒開了熱水,給爸爸媽媽倒了兩杯熱茶,還把拖鞋在門口準備好。
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屋裡很乾淨,問是不是我打掃的,我說“是的”。他們微笑著,彷彿一天的疲倦都沒有了,爸爸坐在沙發上一直誇我懂事了,我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三字經》裡,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黃香九歲時,她的母親就去世了,於是,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父親身上。天冷時,黃香提前給父親暖被窩,天熱了,為了讓父親睡個安穩覺,她扇扇子,趕蚊子,自己卻熱的滿頭大汗。
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是誰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是父母。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決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順長輩,讓我們一起把孝傳承下去吧!
孝道的作文4
如果我們是一條小船,那父母便是浩瀚的大海;如果我們是一片樹葉,那父母便是一棵挺拔蔥鬱的大樹。
我們成年前父母努力護我們周全,我們成年後父母幫我們排憂解難。他們盡心盡力的想讓我們能學習好,為的是在他們無能為力時,我們生活的很好,出人頭地,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孝敬他們。
孝這個詞語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光我們人類有著孝,動物們互相也是有孝的。古今中外流傳的關於笑的詩句名言有很多,例如:百善孝為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這句話充分寫出了動物們的孝道恩情: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而人們還流傳出了孝是人生的根本、人生孝為大之類的說法。並且還有人撰寫出了《二十四孝》講的就是古人的24個孝到舉動,其中尤以扼虎救父和百里負米最為出名。
我們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像《二十四孝》中的主人公一樣,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假如你之前也有讓爸爸媽媽生氣、或是和爸爸媽媽頂嘴的話,那麼下次見到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他們道鄭重其事的道一個歉,並且從這一刻起,好好孝順他們,等他們老了,便要孝敬他們,要擔任起贍養他們的義務,不過那是以後的事,現在我們要做好的,那就是順從父母的意願,讓他們開心,如果父母不開心,那麼就要幫他們分擔憂愁,還要逗他們開心。當他們下班回家時,要幫他們捶捶背、捏捏腿,幫他們做做按摩,還要幫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因為他們上班很累,他們只是為了我們生活的更好,學習的環境更好。
我們難道不應該好好的、盡心盡力地孝順父母嗎?
孝道的作文5
中國是一個很講究“孝”的國家。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尊敬長輩,幫助父母,幹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或是給勞累了一天父母端杯茶、捶背等等的一些動作,都表達出了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其實說是感恩,還不如說是一種於心底而發出的孝道。
換言之,一個人,最應該感恩、孝敬、尊敬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總是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的時候給予我們幫助;總是在我們受到挫折時笑著鼓勵我們;總是在我們最無助的時候對我們說:“孩子,別怕,有爸媽呢”。舐犢情深,父母之愛,是偉大的。他們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無私的奉獻著,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讓父母的臉上時常堆滿笑容,而不是淚光閃閃。因為我們快樂,父母就會快樂,相反,父母快樂,我們也會快樂。
我也愛我的父母。與大多數人一樣,他們總是無私的為我們奉獻著,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勞累。小時候,我把這當做天經地義,但是現在才發現,我們能回報給他們的,真的是太少太少。但他們從不想我們能給他們回報多少、能有多麼的優秀,只是想著,只要我們健康就好,這比什麼都重要。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想對我的父母說一句:謝謝您,一直支援著沒能讓您驕傲的我。
讓我們把感恩傳承下去!把孝道發揚光大!
孝道的作文6
何謂孝道?孝道,是為人子女,或為人弟子,對於父母師長,必須恭敬順從,供養侍奉的正道。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孝道。故有:“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之說。特別是儒家思想,主張人慎終追遠,以孝立身,以孝齊家,甚至以孝治國平天下。是以古人對於父母,除孝順恭敬、供養侍奉外,還要繼承父母的遺志,發揚光大父母的事業,務使自己“名聲昭於時,利澤施於人。”以光宗耀祖,垂芳百世,始盡人子之孝。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歷史,孝道是我們祖輩流傳下的美德,在當今這個被經濟大潮“淹沒”的時代,“孝敬父母”仍然是我們中國人不變的傳統。
只有在家庭中盡孝,在工作上才能敬業,對國家才能盡忠。
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一般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關愛、養老送終等等。在中國,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孝”字,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詩經》中則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u)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歎。而關於敬老、養老的專門史料記載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
孝道的作文7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我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孝道。
我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尤其奶奶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常常喜怒無常。可是爸爸、媽媽從來都計較,總是耐心服侍奶奶,為奶奶做好吃的,逗奶奶開心,一有空就陪爺爺、奶奶。不僅如此,爸爸、媽媽也教育我和姐姐要孝順爺爺、奶奶,不能頂撞他們,吃飯的時候一定等全家人坐齊才動筷。
有一次放學回家,我特別餓,飯菜已經擺好,可奶奶又犯病了,說什麼不上桌子吃飯,我就想先吃。媽媽看見了,把我叫到院子裡,批評了我。然後對我說:“奶奶很不易,現在卻是這樣,我們應該好好照顧她,不能冷落了她呀。記著:百善孝為先,這可是我們的家風啊!”接著,媽媽又說:“奶奶最喜歡你,你快哄哄奶奶,讓她吃飯。”聽了媽媽的話,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回到屋裡,我就哄哄奶奶,奶奶終於笑了,並和我們一起吃飯。
受家風的影響,我和姐姐像爸爸、媽媽一樣孝敬爺爺、奶奶,同時也孝敬父母,不讓父母為我們操心,一有時間我們姐弟倆就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辛勞的父母稍稍清閒些。
其實,孝敬父母很簡單,如:他們累了,我們搬把椅子給他們坐;他們渴了,我們倒一杯清茶給他們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我們就以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他們。
“百善孝為先”,我要牢牢記住這句話,把這良好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從小做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孝道的作文8
我媽今年38歲,普通農民。雖然她不能像別人的媽媽一樣每天檢查我的作業,幫我複習功課,但我很愛她。
媽媽很漂亮。高個子,黑色短髮,大眼睛。媽媽不愛說話,但一說話就先笑,笑起來牙齒又白又整齊,看起來那麼單純善良。
媽媽經常穿著一件紅色的外套和一條黑色的褲子,褲子下面藏著一雙自制的布鞋。
我愛媽媽不僅僅是因為她漂亮,更重要的是她媽媽尊重老人,有一顆善良的心。
記得有一次,爺爺感冒咳嗽。爺爺的臉色變得蒼白,第一眼看去,他似乎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媽媽急得大哭起來。她打了十幾次電話找人找車,才把爺爺送到醫院。
爺爺住院期間,媽媽幾乎沒有休息,累得滿臉皺紋。在母親的照顧下,爺爺終於出院了。醫院的護士說爺爺有個孝順的女兒。
爺爺出院了,回到家看起來很虛弱,需要營養。我媽整天給我爺爺做一些好吃又有營養的菜。看著媽媽給爺爺做了多少好吃的飯菜,我真的很想嘗一嘗。這時,媽媽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你爺爺生病了,我們做晚輩吧,把好吃的留給爺爺,讓爺爺快點恢復。
多虧媽媽對爺爺無微不至的照顧,爺爺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轉,現在已經完全康復了。
爺爺回到老朋友身邊,人們都說多虧了你的好姑娘,爺爺才笑了。
多好的媽媽啊!這就是你尊敬老人的方式。我愛你,媽媽,因為你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
孝道的作文9
親情,是人之常情。是人人都需要的,親情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因為親情只有“奉獻”二字。有多少孩子沒有父母,感受不到親情。然而,我們生活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之中,這都是因為父母,他們給了我們這樣美好的生活。比起那些孩子,我們有什麼可抱怨的那?難道我們不該回報我們的父母嗎?
“如果你想回報父母,並不一定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也就只需要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順從父母一點就可以了。他們一定回
非常欣慰的。”老師曾這樣對我說過。
有一次,老師留了一篇習作叫《我為父母做一件事》。我做在書桌前呆了半個小時也沒有一點思路,我只好親身體驗一次,我給媽媽洗了腳。媽媽沒有說什麼,但從她的臉上居然留下了兩行熱淚。這淚不是鹹的而是甜的,因為這是感動的淚。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千古不變之美德。而現在人們把錢看得那麼重,卻不把一個“孝”字放在眼中。有多少老人流離失所,可他們都是兒女成雙。
孝啊,為什麼現在不孝之子如此之多。孝子那都是因為從小養成的,只要從小有孝的意識,長大之後才可能成為一個讓人敬佩的孝子。
感恩父母,就是孝敬父母。我們又何嘗要做一個不孝的逆子,人人臭罵呢?孝,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孝道的作文10
寒夜,北風呼嘯,室內的門窗也抖動著。路燈下,鵝毛般的大雪紛飛著,唯美得難以言說。
晚飯過後,父親便跑到床邊蹲下腰,用手努力地摳住蘋果箱的底部,猛地一直腰,想把箱子捧起來,可沒想到卻掉在了地上。“爸,您這是幹什麼呀”“哦,你快吃吧,吃完了,咱去探親。”我丟下碗筷,捧起了蘋果箱,“爸,走吧。”父親笑了,昏暗的燈下光,依舊能看出臉上的皺紋。“唉,爸老了,真的老嘍!”不知是什麼感覺,總之心裡怪怪的,鼻子也莫名地酸了。還沒等我弄明白這到底是什麼感覺時,我已與父親並肩走在雪地中了。走著走著,眼睛前像被蒙了一層紗,模糊不清;思緒像被什麼拽住了似的,回到了從前。
昔日,我與父親下棋,我贏了,父親摸摸我的頭說:“長大了。”
昔日,我與父親跑步,我贏了,父親拍拍我的肩說:“長大了。”
昔日,我與父親釣魚,我贏了,父親捏捏我的鼻子說:“長大了。”
一陣寒風襲過,我才回過神來。雪仍下個不停,像是對大地母親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我抬頭,父親的頭髮上已積了一層雪,我急忙放下箱子,摘下帽子,扣在父親頭上。“爸,天氣冷,您彆著涼了。”“是,是,爸爸會多注意的,兒子長大囉,呵呵!”
這笑聲,我不知該怎麼說。是父親的辛苦勞作換來了我的健康成長。眼前這個人,給予了我一切一切,燈光下,父親的背駝著,我的心突然被什麼擊了一下。兒時,我從不怕風雪,因為父親的高大,我可以躲在他身後。而此時,我已長大,卻還在他身後,我忍不住邁步向前。“爸,風大,我來站在前面。”
就這樣一直走著,那種酸酸的感覺沒有了。
如今,我已長大,變壯了,我應學會如何關心父親,只是位置的改變,只是那麼一瞬間,我忍不住,跑到您前面。
孝道的作文11
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
在古時也有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孝子。他就是黃香,黃香小時母親早逝、和父親相依為命。他對父親使人孝順。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吧父親的枕頭和席子扇的涼涼。在冬天,他又用自己的提問幫父親暖和被窩。才請父親安睡。
其實,在我們現在也有許多像黃香一樣孝順的兒女。在我們家樓上的那位叔叔就是這樣的孝子。
這位叔叔的父母在很早以前都去世了。是這位奶奶養了他。但是她對這個乾兒子一點也不好。但是,這位叔叔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老奶奶能把他養大就是對他最大的愛了。
老奶奶的身體不是很好,但她的親生兒女都不來照顧他。最後,還是他的乾兒子來照顧她。給她做飯、洗澡,家裡的活他全包了。
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幫媽媽、爸爸幹那麼多活。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洗、拖拖地、掃掃地,在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時送上一杯熱水,爸爸做飯時,幫爸爸洗洗菜。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孝道的'作文12
遲到的我愛你
說一句“我愛你”,看似很簡單。可對於日漸長大的我們,實在是讓人害羞的事。
一天放學回家,我把作業寫完,便幫媽媽做起家務活來。我先把書桌整理好,再把一些不用的東西放回原位,然後把被子疊好,最後把餐桌上的松籽殼清理了。媽媽見我如此殷勤,便問道:“ 無事獻殷勤…… 是不是昨天給的零花錢花完了?說吧,要多少?”聽到媽媽平淡無奇的話,我便歡喜的說:您要是樂意,我也不介意!”乘著東風,我好想對媽媽說“我愛你”。可當“我”這個字剛出口時,我卻停住了。因為我不知道媽媽聽到這句話後,會是什麼樣。過了好一會,我才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是母親節,謝謝您對我多年來的養育之恩,我愛你!”話音剛落,媽媽的臉就像觸電了一樣漸漸飄起了紅暈。
“笑艨,媽媽別不所有,只希望你健康成長、快樂的生活!”我們就這樣說著悄悄話。摸著媽媽粗糙的大手我一個勁的點頭。真讓人想不到,一句遲到的“我愛你”竟然給媽媽帶來了這麼大的驚喜與感動!
孝道的作文13
孝,不需要金錢、回報以及花言巧語。它需要的,是一顆真誠的心。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好比已經失去了生命的價值,且,談何來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在春秋時,有一孝子叫郯子,郯國國君。他的父母年老,且患有眼疾,需要飲用鹿乳來醫治。他便披著鹿皮進入深山,鑽入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但是,在一次取集鹿乳時,獵人看到了它,以為是一隻落單的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訴了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有詩為證:“親老思鹿乳,身掛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孝經雲“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前不久,做過一個調查,假如世界末日來到你只能保住5人,你會保住誰?調查報告顯示現有百分之五十人選擇了朋友、遠親、幫助他的人。百分之五十選擇了父母、祖父母。看到這個,我呆住了。我本以為會有許多人或是所有人會選父母以及祖父母。可是我錯了。為什麼你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養大,而你卻選了那些人。我不明白,珍惜你與父母的時光吧,歲月的流逝,他們也老了,在他們健在時,好好陪陪他們,孝敬他們吧!
孝,乃我中華之美德。
孝道的作文14
在我們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孝道。天天只知道在外面做自己想的事,一回家就吃飯再就洗完澡就睡覺。每一天都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可父母每一天都辛辛苦苦的做著他們的事,可我還以為父母很輕鬆,還說出氣父母的話,不過現在後悔已經晚了。
等到開始懂事,就到外面做小時候不敢做的事,到處給父母打麻煩。我還記得那一次在和別人玩的好好的,突然一架打了起來和別人的頭上打了一個洞,打完之後,才知道後悔。不過事已經做也無法再去改變了。
等到上大成人的時候,就會想以前自己為什麼要到處給父母打麻煩。等到那時候才知道心痛父母,為父母擔心,想著父母每天都辛苦的做事都是為了我而做的。而那時才知道孝順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過那時又能真正孝順父母幾年呢?
所以,我認為,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並按要求去做,以後要少給父母找麻煩。
孝道的作文15
古人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自古以來,以孝論德,所謂 孝 是否僅僅是給予父母美好的物質生活?
正所謂: 兒行千里母擔憂 ,歲月賦予了母親魚尾紋,上帝帶走了她的青春美麗,母親放棄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子女幸福快樂,當你身處異地時,你是否知道你那白髮滿頭的母親,多少次在夕陽西下之時,坐在門檻上,手捧著你留下的照片,鬆弛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多麼希望兒女能夠來一通電話,能夠回家看看她。
三月春天,緩緩拂天珠紗,絲絲絡玉,殘陽垂柳,花蕊款款,夕陽映紅了半邊天,田埂上坐著一位銀絲縷縷的老人,手裡夾著一支燃著的香菸,他緩緩的將煙遞到唇邊微微吸了一口,眯起眼睛,吐出一片菸圈,老人望向遠方,那是兒女們離開的地方,他在等,等著兒女們回來看他等著聽兒女們再叫他一聲 爸 ,歲月的磨礪,使他的背部在堅挺,使它步履蹣跚,天邊一行大雁飛過,似乎演繹著回家的序曲
遠方的兒女,他們為了金錢四處奔波,何時想過家中的父母已然年邁需要他們陪伴。物質生活的美好是空虛的,父母不會向兒女索求什麼,但作為子女難道不應該常回家看看嗎?
中國之道以孝為先,為君子者必懂孝,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你養大,孝敬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基本品德,今生能成為一家人是前世修來的,珍惜現在,珍惜眼前人。
用今生的水泡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騰的是前世的愛,沉澱的是今生的情,氤氳的水汽是一條繩,鎖住你我三生三世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