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西安> 精選西安的作文十篇

西安的作文

精選西安的作文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安的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安的作文 篇1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黃土高原上一瀉千里,奔騰不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挺立著他那睿智的軒昂身軀、默默地注視著著這塊由河渭之水激情浸潤的帝王之州。

  西安之古老歷史遙可追溯到美好而遙遠的“青銅時代”。從公元前十一世紀開始的歷史沿革中,從勤勞、樸實、智慧的周族人在這裡建立起第一個奴隸制政權開始,先後有十三個王朝的近百個帝王在這裡逐鹿霸業,渡過了他們充滿神奇的激盪歲月和宮廷生活。天子之詔從這裡頻頻發出,一代又一代的雄業霸主,用他們的智慧和權術駕馭著一個又一個強大的帝國,在煙波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實現著他們大氣磅礴的夢想。他們把這裡當作演繹歷史的大舞臺,將中國的古典文明一步一步地推向世界文明的極致。

  在西安的數天時間裡,我一直在思考著兩個問題:是什麼在默默之中給西安帶來了如此盛大的榮耀?是什麼引得無數帝王在此競相折腰?翻開中國地圖直觀掃描,陝西是一個極為封閉的地方,東有天塹黃河,西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北面是強烈日光照耀下的黃土高原,南面是巍峨高聳的秦嶺、大巴山脈。這樣的一個“四塞之地”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向來不相信什麼風水之說,可是按照歷史上風水先生的觀測:中原一帶的山脈,幾乎全部都從關中開始發脈,而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之地恰巧又位於黃河天塹的保護之中,有“處上游以制****”的地理優勢。若從高空觀察,這裡高居龍首,俯瞰中原,有“天下之脊,中原龍首”之稱。真不知西安是天生福地,還是歷史的某種巧合,一個個古代帝王在此建都立國,卻無一例外地都興盛發達了數百年。看看從這裡孕育而出的古代帝王吧,黃帝、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他們哪一個不是光彩奪目?在歷史上,他們哪一個不是決定歷史命運的響噹噹的主角?——風流西安令中華大地熠熠生輝,光照千古!

  在西安觀遊的日子裡,我憑弔軒轅黃帝陵,登驪山發思古之幽情,探尋秦始皇兵馬俑,上凌雲閣,走長安大道,遊皇家園林,盡觀龍脈錦繡,重溫她過去時代的輝煌與芳香。我循著歷史長河的遺蹟追尋,從先人片言隻語的敘述中尋找答案。據史料記載:戰國末年,著名的縱橫家蘇秦來到關中,曾明確地指出這裡乃“天府之地”,是建立霸王之業的絕勝佳地,一再勸說坐擁關中的秦惠王採納他的連橫之計,依此為根據地建立一代霸業,秦自此崛起。公元前264年,博學多識的一代大儒荀子來到咸陽,當時的丞相範睢問他“入秦有何觀感?”荀子答道:“秦國形勢險要,山林川穀秀美,物產富饒,是形勝也。”對此,漢王劉邦的謀士張良分析更為透徹。據說,劉邦消滅了西楚霸王項羽後,曾為定都西安好還是洛陽好而大傷腦筋,眾群臣對此也是久議不決,劉邦就去徵求張良的意見,張良端坐大帳中,侃侃而談:“洛陽雖有此固,其中不過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而制諸侯,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邦聽後,深為所動,於是就決定定都西安。從此這個提三尺劍取天下的布衣天子,以此為根基,開創了大漢王朝皇皇數百年的基業。單從我們中國人現在稱“漢人”,我們使用的文字稱“漢字”來看,其漢韻流風的魅力至今仍顯示著經久不衰的巨大影響力。可是誰又能說,這其中沒有西安的一份歷史功勞呢?

  在稍後的歷史長河中,西安為無數的帝王霸主所鍾情。我想古代西安經濟上的沃野富饒、軍事上退守自如,大概應該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了吧!

西安的作文 篇2

  有一首詩詞這樣寫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是啊這年老滄桑卻依舊精神勃發的十三朝古都。舊老的城牆,川流不息的馬路,磚縫間培生的綠苔,寓於我心中的感動不禁誇讚出聲。

  十載的悠悠歲月,從我的生命中一剎而過。多年沒回故土的我,心中猶然地記著那顆明珠——大雁塔。我用自己的手碰觸著千百年前的歷史。古牆上依舊散發著五彩光芒的壁畫,使我目不暇接,踩著塔內的木梯一步步登高,塔頂的斜陽照在臉龐,細風吹亂我的髮梢。俯視整個長安不禁想起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磅礴讚語。當年高僧玄奘千辛萬苦把佛經全部帶回來,唐僧在此翻譯了整整十年,像這樣一個偉大的佛教古塔,我要誇誇它的偉大。

  長安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目睹了漢唐的繁榮昌盛,目睹了國破的殘敗悲涼,中華的文化當是長安的精髓。寺的魔力使長安雖褪猶光。城內古老的水井用乳汁哺育了一代一代人民,城內的古琴彈著《高山流水》,彷彿一股一股純淨的泉水湧入了我的心間,彷彿演繹著伯牙和鍾子期“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知音之情。我要誇誇古都都深入純淨的骨氣。

  在西安的地下,有一支精明的軍隊——兵馬俑。一個個修補完整,彷彿一支皇家軍隊,有敵人威武的進攻。有的身材高大,頭戴鶴官的是將軍俑,他們身披鎧甲,緊握寶劍,眼睛瞪得圓鼓鼓的,向遠方眺望。,一臉自信和泰然自若,馬車前的馬匹高仰著脖前蹄揚起,眼珠子直直盯著前方,我想誇誇充滿奇蹟的西安。

  故土的變化是莫測的。春時的長安翠樹上站滿了玉鳥,大雁塔的四周充滿了綠色,心房裡充滿了花香。夏時的西安,蟬鳴的聲音響徹雲霄,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古?也流出了晶瑩的汗水。秋時,漫漫紅葉飄落在人間,大雁塔被“火焰”包圍著。冬時,皚皚白雪落入我的手心,思緒想到當年的孤舟上,是否也是如此……我要誇誇西安四季的美。

  我要誇一誇我摯愛的故土。

西安的作文 篇3

  西安是十三朝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陝西省的省會,西安有各種名勝古蹟和各種各樣的.美食。

  西安的名勝古蹟有城牆、大雁塔、兵馬俑、漢陽陵……我去過雄偉壯觀的城牆,城牆有13。7公里,它的形狀是一個長方形,原來是用來保護古城西安的,抵禦外界侵犯的,我和同學還在城牆上參加過“城牆健步走”活動,走完一圈後,我覺得城牆真是雄偉壯觀呀!西安的周邊埋葬著許多皇帝的陵墓,其中漢陽陵埋葬著西漢朝代的第六位皇帝劉啟,他和父親開創了“文景之治”,完成了文帝到武帝的過度。漢陽陵的周圍還種著大片大片的銀杏樹,每當秋天來臨,銀杏樹上的葉子像一把把金黃金黃的小扇子,非常美麗,引來了許許多多的遊客來參觀。

  西安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有肉夾饃、羊肉泡饃、葫蘆雞……我最愛吃的是肉夾饃,歡迎大家來西安品嚐,吃完會讓人流連忘返。

  西安有很多著名的大學,有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我以後要好好學習,努力考上這些好大學,才能把我們的古都西安建設的更美麗。

  富饒的古都西安,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我們要透過自己的雙手,長大以後把西安建設的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西安的作文 篇4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馬上要開學了,可我由於生病一直沒能去世園會。今天,終於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世園會看看了。

  車子開得很快,大概半個小時多一點我們就到了世園會的主入口,我迫不及待的想進去看看。進去以後我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人來參觀呀!為了我的腳能早點完全好起來,我們沒有走路而是坐了遊覽車繞著世園轉了一圈,哇,裡面真是太大了,創意館、自然館、長安塔等等,我都想一個個去看看,可惜每個館的隊排的太長了,爸爸嫌不利於我的恢復都沒有讓我進去,真是非常遺憾,不過,等我再過一陣完全好了,我會在閉園前再去一次的。

  回來的路上,我和媽媽說“上學期我們學校開了幾次關於世園的大會,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現在我知道了,我們西安真是了不起,能把不同地方的那麼多的人都吸引到我們這裡來,世博會的時候上海人很驕傲,現在我也能很驕傲了,要是原來我也能報名做個世園志願者多好呀!”

西安的作文 篇5

  西安的美食早就如雷貫耳:羊肉泡饃、肉夾饃、胡辣湯、灌湯包……品種豐富,風味獨特。要去西安就一定要好好地品嚐那裡的美食,否則就太遺憾了。要吃正宗的西安小吃,就一定要去回民街,那裡的小吃就一個字“絕”。

  先說說大名鼎鼎的糊辣湯吧,稠稠的湯裡有圓白菜、胡蘿蔔等時令蔬菜,還有好多肉丸。葷素搭配,絕對營養。吃在嘴裡,胡椒和香料的味道很重,非常有特色。但這種味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就不一定了,不過特色卻絕對一流。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講究工藝,烹製精細,火候到家,肉爛湯濃,料重味醇,饃筋光潤,綿韌適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且具有食療滋補作用。牛羊肉泡饃,其淵源可上溯至公元前11世紀。西周時曾將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的毛修之,因向武帝獻出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竟封修之為太令官,後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距今1400多年前的隋朝,在謝諷《食經》中有一款美饌叫“細供沒忽羊羹”。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就是用羊肉烹製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未得志時,因生活窮困,流落長安街頭。一天,身上只剩下兩塊幹饃,因太乾了咬不動,正為無法下嚥而愁苦之時,恰好,路邊有一羊肉鋪正在煮羊肉,他便前去懇求一碗羊肉湯,希望把饃泡軟再吃。那店主見他可憐,就讓他將饃掰碎,澆了一勺正在翻滾的羊肉湯泡了泡。趙匡胤接過泡好的饃,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得他身上發熱,頭上冒汗,飢寒全消,精神倍增。吃罷,他便向店主連連道謝,繼續登程。從此羊肉泡饃就流傳開來。真不知道羊肉泡饃還有這麼久遠的歷史和這麼多的傳說呢!

  賈三灌湯包是此地名頭最大、字號最響的西安小吃之一。一進店,可以看到牆上貼滿名人留影,宣傳攻勢強大。這裡的灌湯包:“清真妙品、皮薄如紙,餡嫩湯鮮,佐汁香濃”,吃法也很講究。首先要現蒸熱吃,才能得其真味;二是手法特別,先用筷子夾住包子收口處,輕輕上提、左右擺動,使包子底逐漸脫離籠墊,用湯匙托住包子咬破一個小口,輕輕吹氣,稍涼之後吸出湯汁,最後再將包子蘸著佐汁吃。雖然程式複雜,但如果不這樣慢慢做,則很容易被湯汁燙到,可以說是“心急吃不了灌湯包”。只有慢慢享用,才能嚐出餡滑、湯濃、皮筋韌的美味。

  還有一種我在街頭小攤上發現的美味:豌豆黃。這裡的豌豆黃和北京的不同,是用柿子和豆麵做成的,吃到嘴裡甜甜糯糯的,一股豆子的清香溢滿了口鼻,不時吃到中間夾雜的幾塊筋道的棗肉,真是唇齒留香。

  要是把每一樣小吃都介紹一番,恐怕得說上幾天幾夜,有機會還是自己去品嚐吧!作文

西安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西安。那兒有美麗的景色、有好玩的體育設施,還有美味的小吃……啊,我的家鄉真好、真美!

  每當夜晚來臨,無數的星星就從它的“雲被子”裡鑽出來。啊!還有星星的“大姐姐”——月亮,也給人們開啟“探照燈”,映照著高高的古城牆,朦朧的月光下讓你覺得彷彿又回到了古代,看到了邊關的明月。雖然西安不是像深圳那樣的不夜城,但晚上有月亮姐姐和星星弟弟陪著我,讓人感就那樣的悠閒舒適。

  一到早晨,有一處可是非常熱鬧的!那時因為旁邊有一個小花園。小花園裡有許多體育設施。剛到早上,老人就出來鍛鍊身體。看,他們在清晨的微風中,有的在擺鐘器上左擺右擺,有的在空地上跳舞,還有的在打太極……然後是青年人和小朋友在運動。這都可以稱得上是“人間天堂”了。

  要說什麼好吃嘛?就跟你說,我覺得麵皮好吃,這兒的麵皮還是現做的,再加上獨家調料,那真是絕了!每一次我都吃到肚滾腰圓!

  我的家鄉不錯吧?你要是想來的話,我可以給你當導遊哦!

西安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陝西西安,這裡有很多土特產,比如:石榴、蘋果、獼猴桃等水果,還有葫蘆頭、涼皮、肉夾饃等小吃,我最喜歡的小吃是羊肉泡饃。

  泡饃的製作過程比較複雜。首先是做湯。湯的味道決定泡饃的味道。老字號泡饃的湯是百年老湯,用牛羊骨頭,加上各種調料、配料一起熬製。其次,是烙饃。饃烙成外焦內酥的七成熟。要想吃到正宗地道的羊肉泡饃,必須要親手掰饃。要把饃掰成黃豆大小,每個都要帶焦皮,只有這樣,煮饃的師傅才知道遇上了行家,才會精心烹製,你才會吃出泡饃的香味。煮饃的時候,廚師把掰好的饃倒入煮好的高湯裡,加入粉絲、切好的牛羊肉片、黃花木耳,再撒入適當的調味品,一碗香噴噴的泡饃就出鍋了。

  泡饃有四種吃法:單走、幹拔、一口湯和水圍城。單走:饃是饃,湯是湯,類似於水盆羊肉。幹拔:吃完後碗裡沒有湯。一口湯:吃完後,碗裡剛好剩下一口湯。水圍城:饃在中間,四周是湯,這是一般人最愛的口味。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上面的吃法。吃的時候,放入加了香油的辣椒醬,還可以配上糖蒜提味。

  西安比較有名的泡饃館有違於鐘樓的同盛祥,位於東大街的老孫家,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位於西羊市的老米家,我還為他們想了一句廣告詞:“接吻薄膜哪裡香,兒童遙指老米家。”

  我愛吃羊肉泡饃,更愛我的家鄉陝西!

西安的作文 篇8

  今天雨天我和姥姥爺爺回西安了。我們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到西安。我們從大同到臨汾,休息了一天。順便看了靈石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很大,我們轉都轉的腿累了,最終還是把王家大院,轉完了。今天我們就從臨汾出發到西安,花了我們八個小時的路程,從7:30到3:30。中途我還們還進了幾次休息站,加油上廁所。我們快到西安的時候,去了渭南,到姐姐家吃了一頓飯,休息了一會,玩了一會,然後我們就走了。不用幾分鐘到就西安了,但是到了南二環老堵車。我們上樓的時候媽媽來接我們,東西很多,我搬了很多東西。

  我還在大同還沒玩夠,寒假我還要去哥哥家玩。

西安的作文 篇9

  古語云:易有三訓,一訓簡易,二訓變易,三訓不易,易與天地準,之於常識,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生活在常識中,春暖花開、秋高氣爽,我們不假思索地運用它們,是為簡易;同一事物不同時刻有不同的表現,變化無窮,是為變易;常識由生活而來,經久適用,是為不易。故莊子雲:道在便溺。因常識,於生活,我們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於常識之於我們太過習慣了,時常,我們會無所察覺,如同時空之於我們過於靜止與絕對,在愛氏之前,我們被矇騙了千萬年。於是我們在恍然後明白,常識雖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謂的對常識的知之,並非僅僅為熱則卻衣寒則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對自然存在的用心觀察。沒有這用心,何來常識?沒有常識,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禍患。譬如之於人,瞭解交通擁擠之時間,於約會便不會誤時;又譬如拿破崙不知俄國之地廣與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國堅壁清野而為滑鐵盧之役埋下伏筆。

  所以對於常識,要知之。

  所謂的對常識的行之,不僅是於知之之後的體證,還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為知易而行難。行難,故特以行之。常識的知之,是困則眠、疲則休息,是諸葛順勢三分天下,是劉邦知楚強漢弱而強赴鴻門。對常識的行之,是順應自然、順時而動,故可避害趨利,所以才有一覺醒來的精神,才有漢朝天下。

  所以對於常識,要行之。

西安的作文 篇10

  讓兔子下水,讓走獸高飛,這是多麼樸素而美好的大同理想。然而走獸沒有羽翅,兔子沒有鰭尾,這樣強迫走獸躍崖,兔子跳水而求一個個個全才,便是孟子所謂求全之毀。君子不器的通才大概是最長也最遠的夢。因為鱗片與歌喉的兼得古今中外好像只屬於那個化為泡沫的小美人魚。

  還是孟子說二者不可得兼。

  我們總是希望將所有的美好加諸於一個人身上。就像我們希望李煜可以上書韜略,下寫愁情;希望趙佶可以左手國策,右手花鳥;希望納蘭可以口吟《飲水詞》,手斬胡虜頭思及此,原來我們也是逼兔子下水的罪人。

  青史竹帛總是事與願違:李煜獻城,趙佶喪志,納蘭心事無人知。雖然如此,李煜難道就不是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的一代詞宗了嗎?趙佶就不是一幅花鳥價值連城的無限才情了嗎?納蘭的《飲水詞》就不被爭相傳唱了嗎?

  不是的,如果你還驚豔一江春水,如果你還珍視花鳥如生,如果你還牽念人生若只如初見,那麼,請高抬貴手。

  請放兔子一條生路,留給魚一個特長吧。請放兔子一條生路,既然兔非魚,又何必強求呢?

  西方有句諺語: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開啟一扇窗。中國有同樣的誓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