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瑞文頭條> 孩子太任性,父母一定要會接招!

孩子太任性,父母一定要會接招!

孩子太任性,父母一定要會接招!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被父母當做寶貝,小錯不好說,大錯不能打。就算是父母也拿孩子沒辦反,反正是在面對孩子的任性時一點辦法都沒有。那麼,面對任性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下面筆者為大家總結了幾點建議,一起看看吧!


  不用急著去管

  對孩子的嘀嘀咕咕、糾纏不休等行為,家長可以故意不加註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暫時離去。這是一種避免孩子可能出現鬧事行為的有效方法。

  比如當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一時難以說服他,這時可採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時說的"冷處理"。採用這種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須一致,同時採用不予理睬法。

  當孩子平靜以後,對他也不能遷就讓步,應當像沒有發生事情那樣,不予理睬。


  把孩子當朋友

  在孩子面前,要把我是你父母,你必須要聽我的想法收一收,要學著和孩子講道理。

  也可以把孩子當成好朋友,相應的,孩子也會同樣待你如朋友,有什麼事情自然就會告訴你。


  用鼓勵代替批評

  在生活中要學會常常鼓勵孩子,就算孩子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也不要去責怪或者批評孩子,要常常去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責怪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一旦自卑根植於內心,就很難再建立自信了。


  不要過分打罵孩子

  有很多家長因為打罵孩子而導致和孩子關係破裂,給孩子造成了心理扭曲。

  可能當時能起到一定的震懾效果,但是後期的影響實在嚴重。所以不管孩子犯什麼錯,都不能過分打罵孩子。


  需要足夠的耐心

  教育孩子是很考驗耐性的,因為孩子總會問一些稀奇古怪而且很幼稚的問題,這時候就不能表現出不耐煩,一定要耐心的給孩子解答,並可趁此教育一番。

  要知道,孩子任性是有原因的,小孩子好奇心很重,父母要多多引導,與孩子多溝通。


  試著瞭解孩子的想法

  許多時候家長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問題,覺得孩子這樣做的不對,不合理。其實這時候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當時的想法和看法,只有瞭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正確有效地引導孩子。


  有些事情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有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而且跟孩子有關係時,可以嘗試去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能促進和孩子的感情。


  透過事例說服孩子

  對孩子講道理要深入淺出,可以舉一些孩子身邊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為他們理解和接受。每當孩子和家長出現"頂牛"的現象時,家長可用講故事、講笑話的方法來緩和矛盾,並藉故事去觸及孩子的心靈。

  童話是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並叫他們聽完後談談體會,"對號入座",改正不良習慣。

  結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父母還需要多點耐心,多點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