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七夕節> 【實用】七夕作文三篇

七夕作文

【實用】七夕作文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夕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夕作文 篇1

  夜夜繁星化思念,萬里銀河鵲橋會。只因放牛遇仙女,才有佳話流前年。

  七夕節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眾所周知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漢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牛郎織女二人地位身份懸殊,織女是七仙女之一,地位尊貴,而且聰明貌美;牛郎只是地面上一個放牛的窮小子,卻最終打破世俗的桎梏,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喜鵲,是一種很常見的鳥,羽毛不豔麗,聲音不甜美,但在中國,喜鵲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徵,因為有了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小喜鵲的善行在人們心底增加了許多的好感與敬意。

  縱觀中外,牛郎織女與灰姑娘的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中國童話卻演變成一個節日,古代在這個節日裡人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而在現代的這個節日裡人們都在過中國的情人節,也算是一種洋為中用。相愛中的男女因為牛郎織女相隔16光年的愛情,更加珍惜緣分,珍惜美好幸福的人間愛情。

七夕作文 篇2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故事在西元七世紀傳入了日本,影響深遠。以至於很多一部分日本人堅定地認為七夕故事乃是本土文化。但實際深入研究的不少人也承認中國作為起源地的觀點。

  1991年就有一批日本的遊客根據《萬葉集》中的註釋說“牛郎織女”相會的地點“天河口”即湖北襄陽的老河口,稱此地是“漢水連天河”,因而專程來“老河口”拜訪“牛郎織女”的遺蹟,可惜襄陽人對此沒有研究,這些熱心的`日本人空跑了一趟。

  在諸多中國傳統佳節中,難得有愛情文化濃郁如斯的。七夕節的文化背景註定了它的“情人節”定位。中國的情人文化是悲壯之後的思考怎樣,要永生相望、怎樣長期相守。

  中國自古沒有情人的提法,但是愛情的確豐富。本能率性而發,如同田野的芳華,有瞬間的燦爛,有持久的美好,先人認為愛情是很有必要上升到夫婦之義的,換句話說,如果兩情相悅,那為什麼不長相廝守呢?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從此生死相依,從此家族延續。愛情這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許,互相敬重,做生活上的伴侶,只要雙方正常,其餘就是順乎自然而已矣。若想使妻子永遠像天使天仙一樣,永遠具有使人意亂情迷的魔力,使她那既是情人又是丈夫的男人永遠沉醉在她的誘惑之下,或者使丈夫也永遠有同樣力量,並不容易。

  但是老天爺確已賦予了夫婦一種自然的和好相處的方法,就是必須懂的珍惜。七夕節的愛情傳說,似乎悲苦多了幾分,世美好心願難有彌補。牽牛織女臨水而立,盈盈相顧,一顧三千年,就更能讓人懂得失去是什麼。這個有著淡淡哀愁的傳說,這個發生在天上人間的久遠故事,

  告訴著幾千年的人們關於愛戀、思念和別離;在每年的這個日子裡,不論是磐石蒲葦的堅韌夫妻,還是情竇初開的青澀戀人,希望都能一起仰望星空,天河如練,長空如水。同時思索,我們要的是什麼,怎樣珍惜身邊的情人。

七夕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又到了,我們中學生也很想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度過,也許那只是我們的痴心妄想吧!也許也因為我們的心尚未成熟才會有這樣的想法吧。但我在優酷裡看到有關於七夕節的影片後,心覺得有些痛了,我曾經和一個女孩子說:我每一年都會陪你度過浪漫而短暫的七夕。但她半年前跟我分手了,自從她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我心當時是多麼地難過,但經過這麼久的深思熟慮,我終於明白了。我們還是個小孩子,不懂事,應該要專心讀書,將來有份好的工作,這樣才能改變我的人生。但我始終是忘不了我和欣的那段美好的時光,但隨著時間的問題開始一點一滴地忘記了,可到了七夕使我想起了,那天晚上一直扒在床上哭了許久,為什麼?我擁有的愛情就這麼短暫,只有成年人擁有的愛情才是永久的嗎?

  這個問題有意思,細細想想,還有點民族情懷在裡邊,西方“情人節”年年火爆,這兩年,有的商家也在炒作“七夕節”,但就像麻繩穿豆腐總也提不上來。我感覺有這麼幾個區別,權當個人拙見:

  一是直白和隱諱的區別。西方的“情人節”坦率、熱情、chiluo裸,有情人的節日情人節,明明白白告訴你,真真切切“I love you”;反觀中國的“七夕節”,雖然也是表達情人相聚意味, 七月初七,表示兩情相悅,但很內涵,不露骨,又使用了古人慣用的隱喻表達方式,因而難以被年青人理解,也難以被現在躁動的一代所親睞。愛就是愛,情就是情,幹嗎還半抱琵琶猶遮面,不乾脆也不利落。

  二是物質與精神的區別。“情人節”突出了“情人”二字,表現的是火熱的情慾,自然的流露。尤其在現代,“情人”二字不僅僅是指戀人、伴侶、夫妻,內容充實而廣泛,直接而露骨,非常順應被封建文化和“wenge”壓抑了很長時間的自然情感和慾望的流露和表達。反觀中國的“七夕節”,反映的是別離後相聚和初開情竇人的相思、想念、相惜、相憐,內容無非是對詩作畫、贈帕送絲、望天感嘆、祭拜求神等,女孩兒乞求女紅巧手,感應王母娘娘給自己發配個好“牛郎”。形式上完全封閉在院牆裡面,笑也半遮面,鬧也半掩嘴,如此這般純屬精神層面的活動,哪裡能夠火熱的起來。

  三是情物與信物的區別。“情人節”注重贈送情物,每到“情人節”,玫瑰花、巧克力、蛋糕、衣物、貴重首飾等,成為情人們相互贈與的“情物”。注意,這裡的“情物”是指有價之物,表明情是有價的。這無疑推動了市場經濟了發展。於是乎,每到“情人節”來臨,鋪天蓋地的廣告,滿街飄動的打折標語,把“情人節”炒的火紅火熱,讓你想不過都不行,想不送禮都不成。反觀中國的“七夕節”,則相對暗淡的多,傳統的情人也贈送禮物,但那是一種表達情意的信物,不過是一絲一帕、一扇一畫,講究的自己親手縫製、繡描、撰寫、製作,如何能引進到商品經濟中來,不能進入商品經濟,又如何能讓商人大把掏錢為節日賣單宣傳和恭賀呢?

  四是情慾與情愛的區別。喜歡過“情人節”的,除去一些喜歡跟潮流的青年人和確實相愛的年輕夫妻外,絕大多數不年輕不年老的人們,或多或少有著速食情慾的意念。“情人節”恰恰給了他們(她們)這麼一個機會,創造了一個這樣冠冕堂皇的藉口、生成了一個這樣好讓異性感動、驚喜、歡快的場景,這也就成就了這個外來節日在中國的生根、開花、結果。反觀中國的“七夕節”,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守望、思念、借題表白情愛是主題,節日主調以真摯的、純情的、唯精神上的愛情為主要宣洩點,因而難以直接燃起慾望的火花。並且,長久以來,傳統的男人和女人,性愛和情慾是深藏不露、難於言表、曲折迂迴的,因而“七夕節”始終沒有為男女情慾創造一個適合的藉口和良好的契機。這也是中國“情人節”的弱勢所在。

  悲哉,“七夕節”!

  夕的皎月籠罩著大地,七夕的城市熱鬧非凡,七夕的我和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氣象站旁的健身園,玩了起來。剛進去玩,我就急匆匆地跑到單槓下,可那單槓比我高出好多,站在下面就如同站在長頸鹿下的小蝸牛,我見了心裡好不服氣,我就扔掉腳上的拖鞋,把腿卷在單槓的柱子上,手緊緊拽住單槓的柱子,一蹬,“上去了!”,我高興地喊著,可是,一高興,就有壞事了,第二蹬不但沒上去,反而“吱溜,吱溜”地往下溜,這次我心裡的滋味特別多,酸的、苦的、辣的,樣樣都有,只是甜的沒有。第一次失敗了,我特生氣,不過當面還是笑嘻嘻的,我不服輸,就找媽媽比個勝負,我們就來到比力氣圓盤邊,為了快點分出勝負,我就迫不及待地說了規則:“媽媽,我往左轉,你往右轉。”

  比賽開始了,媽媽真是體壯如牛,力氣大得讓我直喊“哎喲”,我心裡很焦急,我就把手拉在圓盤邊沿,把腳縮在一起,讓整個人都懸在空中,這樣,我是用身體的重量,媽媽是用手臂的力量,當然我就贏了。

  這真是一個愉快的七夕之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