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親情> 【精華】守望親情的作文3篇

守望親情的作文

【精華】守望親情的作文3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守望親情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守望親情的作文 篇1

  藍天守望著鳥兒,大海守望著風帆,大地守望著綠野,母親守望著兒女。每一個守望的眼神都是一份真誠的期待,每一份守望的心都是發自肺腑的祝願,每一個守望的時刻都是傾心的牽掛。

  每一個守望都包含了守望者默默無私地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地奉獻。父母守望著我們長大,企盼著我們成才。

  我們都渴望父母的守望,那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至愛,是任何金錢、物質都無法替代的情感。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離開媽媽,那時是我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媽媽把我送到幼稚園的門口,我卻等著驚恐不已的大眼睛,乞求地望著媽媽,手使勁地拽著媽媽的一角,怎麼也不肯放開。陌生的環境是我更產生了對媽媽的依賴。媽媽附在我的耳邊輕輕地對我說:“別怕,寶貝!媽媽就在這裡守著你,等你放學,我們一起回家,好不好?”我依然是一副懷疑的神情。媽媽蹲下來,一條腿跪在地上,摟著我,說:“寶貝,你看幼兒園裡有那麼多的小朋友,你進去可以和他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遊戲,還有啊,裡面有和藹可親的老師,他們會像媽媽一樣守著你。進去吧,媽媽就在這裡守著,等你放學,一起回家。”我遲疑地看看媽媽,慢慢地鬆開拽著媽媽衣服的手,走向幼兒園,接著牽著我的小手的是一雙溫暖的大手,她是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

  第一天上幼兒園,我在那個陌生的環境裡認識老師,小朋友。放學的時間到了,許多爸爸媽媽都等在幼兒園的門口,我緊張地用渴望眼神在人群裡尋找我的媽媽,隔著幼兒園的柵欄門縫我一眼就看媽媽,媽媽也看見了我,立刻向我揮手。

  媽媽幾乎是跑著向我走來的,我激動跑過去,撲到媽媽的懷抱裡,媽媽緊緊地抱住我,我在的臉上深深地親了一口,媽媽也親了我一口。我在媽媽的耳邊說:“媽媽,我好想你!”媽媽緊緊地抱著我說:“寶貝,媽媽一直都在門外邊等著你呢,媽媽沒有離開,媽媽一直守著你啊!”

  在媽媽的守護中,我漸漸地長大了,上了小學,上了中學,現在我已經上高中了。

  一路走來,都有媽媽的守候。上小學時,媽媽天天送我上學,放學接我回家。六年如一日,從未有過間斷。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雨雪,媽媽從來都是風雨無阻的接我放學、送我上學。六年的小學生活,媽媽的精心陪伴,無微不至的呵護,都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裡。我。我唯有努力學習,才能回報媽媽無私的愛。

  自從上初中後,我成為一名寄宿學生,我坐在教室裡,媽媽在家裡守著我。每次週末回家,遠遠地就看見等候在大門口的媽媽。一股暖流湧遍我的全身,我撲向媽媽的懷抱。我感覺,有媽媽的守望,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媽媽的守望,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使我有自信去戰勝生活中的困難。

  感謝你,媽媽!我將用守望來回報你的愛!

守望親情的作文 篇2

  我漫步在校園裡,又是初春。一切又像是人銀裝素裹的寒冬瞬間回到了朱自清筆下的春天一樣。似乎在北半球的春天,生命都是在樂觀而積極的跋涉中爭取著,沒有一個是被寒冬熄滅了對生活的信念的。記憶回到寒假。

  每年春天,父母總會帶我回到故鄉,那個春意盎然的小山村。從我記事以來,爸爸的車常常停在一戶農家的下面路邊。要走一段路才能到達奶奶家。記憶中,那段路好崎嶇,很陡,很難走。要歷經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看見那炊煙四溢的青瓦房。

  印象中,有一位年邁的老人總會在瓦房前面的一條小路上,嘴裡叼著一支自制的土捲菸。一支手臂拄在柺杖上,身體微佝僂,黑色的鴨舌帽下是一張古銅色的面孔。額上皺紋交錯著,皺紋裡摻雜的滿是曾經的生活留下的辛酸,皺紋上下是兩隻透路著期盼與渴望的眼睛,卻早已被生活的艱辛磨失了原有的光彩。深深地陷在眼窩裡。這就是我的爺爺。一位年過古稀身患殘疾的老人。

  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爺爺站在石板路邊堅定有力的身影,越發地感慨和銘刻。爺爺一定會在我們返鄉的那一天很早就站在石板路上,他不會問奶奶時間,卻會堅實地像一座親情的雕塑一樣,守望著子女回家的路……

  爺爺腿腳不靈便,卻從未在我們回家的小路上消失過,好像一定要等到他期盼以久的身影,回到陪他度過了一輩子的老屋子裡,才會釋然似的,然後對我們噓寒問暖,只是聽到短短的幾句話,他便會如孩童一般的笑起來。

  爺爺從小腿腳就不好,是在他兒時留下的病根,到了老年便不斷反覆加重,爺爺的腿曾動過三次手術。因為腿部的骨頭有些甚至壞死,還有很嚴重的關節炎,所以在我8歲那年,醫院連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我曾記得爺爺躺在最裡面的那張病床上努力睜著無力卻又堅定的眼睛,看著我們時的情景。那種對親情強烈的渴望與不捨,支撐著他頑強的生命力。戰勝了連醫院都覺得難以戰勝的`病魔。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爺爺那時的眼神時隔多年,我依然不能忘記。那是經歷過種種磨難與艱辛的人,才有不畏病魔的勇敢與堅毅,爺爺性格內向,話不多,他是用行動表達他內心的堅定和對親情的珍惜,我慶幸我血管裡流淌著和他一樣的血液。

  爺爺終於又恢復了身體。雖然病好後還是走路不方便,但已比原來輕鬆多了。爺爺那飽經風霜的大手總是握著一根柺杖,那柺杖彷彿是他生命中最珍貴的親情。

  今年春天,又看見一位拄著柺杖的老人,遠遠地站立在那裡,凝視著子女歸來的方向。

守望親情的作文 篇3

  晚上下班陪老婆看電視,一連看了幾天《守望的天空》,頗有些不成文的感觸,再此記下,權當隨感。

  本劇主要講的是父親與兒女之間的親情。整個故事情節因演員的出色表演而扣人心絃,故事中的濃濃親情深深地打動著我的心。是的,愛人有一天也會變為親人,守望親情才是我們活著的價值。

  今年春節,和父親一起過的。父親和我都是個感情細膩的人,他嘴上說,不要我去看他,但我還是去了。我知道他高興得合不攏嘴。他今年本命年,我知道,守著他,是我在他有生之年能抓得著的幸福。陪他守夜;陪他聊天;陪他做飯;陪他喝他從來捨不得喝的紅酒;陪他一起在那個即將被開發成大都市的濱海村莊裡漫無目的的溜達;陪他去逛那北方冬天便一派荒涼的森林公園,萬物都在沉睡,亭臺沾染了灰;小橋已冰封,四周都是枯黃的蘆葦;父親說夏天這裡熱鬧非凡,一派生機。我不能對他說,夏天我不能來看你,我只知道,在此刻我不能錯過,在這裡留下守望親情的腳步。陪著他,是我的幸福。

  父親說他最近總是失眠,我知道那是思念,思念那沒有工業噪音安靜祥和的村莊;思念那充滿溫馨的土坯老屋;思念兒女沏的那一杯熱茶,思念那滿夜都溫暖的土炕。我來了,帶著思念和牽掛從我工作的地方趕來。沏杯茶水,談談工作和生活。父親高興的笑著,我也笑。夜深了,聽著父親呼呼的鼾聲,我知道,我是幸福的。

  假期太短,很快我就要返回工作崗位,我勸他,年紀大了,不要再在外面漂泊了,他躊躇了,我知道,父親眼裡的幸福是看著兒女的幸福。就像故事裡所講的一樣,怕給兒女添麻煩也被父親歸到到了責任裡,父親很犟,我沒有和他爭。我很想讓他知道,父親的幸福就是兒子的幸福。

  轉眼我就要走了,父親要去車站送我,我不願他送是不想讓他麻煩,可他偏要送,他怕拗不過我,就說順便買藥。我知道,縱使20分鐘的車程,承載了父親太多的眷戀與不捨……

  後記

  如今父親在家鄉的縣城裡在給小侄女陪讀,每次給他打電話,都很興高采烈的樣子,他說小侄女不愛吃他做的飯,我安慰他,鼓勵他多給孩子換著樣做。可我心裡清楚,一個在外面漂泊了十年的人,他要努力適應身邊有親人的生活,十幾年來自己照顧自己,如今他要學會重新照顧孩子。對十歲剛出頭的孩子來說從小不知道爺爺的距離有多遠,是騎在肩頭的玩耍還是躲在父母背後的觀望。我的小侄女是懂事的,勇敢的。她知道這個叫爺爺的老頭兒是家裡的一份子。在他面前是不需要拘謹的,不像寄宿在其他親戚家裡,至少她可以理直氣壯的衝這個爺爺要兩塊錢去買雪糕,他是不敢不給的。父親更是視這個孫女如掌上明珠。孩子的淘氣和頑皮本該是老人家該享受的天倫之樂,雖有操勞但不乏溫馨。

  五一之前,我的剛6個月大的女兒突發肺炎,妻子和岳母便帶著孩子趕到了縣醫院住院,父親得知訊息便一天幾趟的跑到縣醫院幫忙料理孩子,一個笨拙的老人他是幫不上什麼忙的。電話裡我是希望他能幫上更大的忙。畢竟孩子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岳父岳母幫忙照看,在他們二老辛苦的同時,我是替父親羨慕的,自從母親十幾年前離開我們,站在孩子面前的陌生的爺爺就成了孩子的宿命和我父親的宿命,畢竟對於一個鰥寡老人而言,照顧孩子是一件天大的難事,是有心無力的。

  我的襁褓中的女兒哭鬧著被這個陌生的老頭兒抱起來,竟不哭了。 父親在電話裡像我炫耀血濃於水的故事,我幸福的聽著,感受著父親為能出這一份力而興奮不已的神情。出院那天他執意要出住院的費用,他說兩個孫女兒都是一樣的,妻子拗不過他,滿足了他做爺爺的良苦用心。這一切對於遠在異鄉的我而言是無比幸福的,孩子會拉近親人的距離,會讓這個家顯得更加溫馨。我憧憬著等哪一天我的女兒在喊出姥姥,姥爺後再喊出爺爺,我的父親該是一個怎樣的神情。

  在外奔波的朋友,親情在守望中度過並不寂寞,只要我們心中擁有,別忘了電話哪頭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