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三單元]說說我自己> 放低自己作文錦集7篇

放低自己作文

放低自己作文錦集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放低自己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放低自己作文 篇1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一座寺院,對住持釋圓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也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心滿意足的老師。”

  釋圓笑笑問:“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沒能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老師嗎?”

  年輕人深深嘆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我見過他們的畫,有的畫技甚至不如我呢!”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了筆墨硯和一沓宣紙。

  釋圓說:“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

  於是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釋圓“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釋圓說:“你畫得確實不錯,只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位置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裡注水,而茶杯槓上茶壺在下的?”

  釋圓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杆子裡能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裡呢?只有把自己放低些,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想讓生活充實自己,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川之王,是因為知道自己身處低下,所以張開胸懷處下不爭。

  同樣,你要想擁有百川般的事業和輝煌,首先應像百川一樣張開自己的心胸和肚量。

放低自己作文 篇2

  邢軍紀的《最後的大師:葉企孫和他的時代》中寫了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的兩件軼事。

  20世紀20年代,葉企孫做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時,系裡有個勤雜工叫閻裕昌,此君勤勞、聰明、肯學習鑽研,葉企孫將他安排到實驗室有意培養。閻裕昌很快掌握了技術,葉企孫破格提拔他為實驗員,輔助講課。勤雜工在那個時候地位極低,被稱為“聽差”,這個稱呼明顯帶有歧視意味,儘管身為閻的直接上司,葉企孫卻特別尊重閻裕昌,從不叫閻為“聽差”,開口閉口都是“閻先生”,他也教育學生同樣這樣做,不允許他們喊閻裕昌“聽差”。

  上世紀初,物理學剛剛從西方傳進來,是一個熱門專業,許多新生進了清華大學後都想讀物理系。葉企孫總是認真地對每一位提出要求的學生進行面試、核查,他首先檢視分數,分數高的只簡單地問幾句就辦手續。分數不合適的,他絕對不會說你成績不好,沒有達到物理系所要求的門檻,而是非常和藹地告訴面前的學生學物理會面臨許多困難,不僅修完全部課程很難,畢業後也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很多人聽他這樣說也就自動放棄了,有個別的不願放棄的同學懷疑問題出在自己的分數上,死活要求葉企孫實言相告自己的得分,葉企孫卻從不願說出分數,只是耐心勸說他們放棄原來的打算。

  葉企孫如此尊重別人,甘願放低自己,不是因為自己真的低矮,相反,此時的他在清華正如日中天,高聳得像珠穆朗瑪峰。葉企孫才華橫溢,16歲就完成了《考證商功》這篇才華橫溢的學術論文,兩年後發表在《清華學報》上。此後他一發不可收,又在《清華週刊》發表了《革掛解》《天學述略》,在《清華學報》發表《中國算學史略》,深得梅貽琦等老師的器重。赴美留學後,葉企孫又寫出了《用射線方法重新測定普朗克常數》這篇轟動世界物理學界的論文,被美國人稱為這是“一個偉大的進步”。由於它的精確,此後15年裡,世界物理學界對這個測定無人再敢問津。清華是把他作為傑出人才引進來的,從個人的職業影響力來說,當時的葉企孫是清華大學物理系僅有的兩名教授之一,梅貽琦出任教務長後他又變成了唯一的一個,是學校少壯派教授的領袖,備受大家推崇。如此情況下,還能將自己放低到塵埃,非常不容易。

  將自己放低到塵埃,必須不怕淹沒了自己。像葉企孫,才華出眾,人品非常高尚,然而,他不屑於宣傳、張揚自己,這樣很可能形成如此局面:以個人素質論,這個人確實極其厲害,但社會上的人出於某種隔膜也許並不覺得他厲害。假若不具有一定的犧牲精神,假若不對名利多一點超脫,一個人很難抵達如此境界。

  世界上有兩種牛人,一種有點小成績,就千方百計張揚自己,總覺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無缺,自己擁有的每一種特長都人所不及。葉企孫這類人不同,一方面他確實擁有極高的天賦,出類拔萃的才華;另一方面他更有一顆平常心,能夠充分認識到每一個人都可能有別人不具備的長處,因此自覺地不拿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比,自然也就不會覺得自己如何高人一等。換句話說,葉企孫將自己放低,不是出於刻意,而是出於對他人已經顯現或潛在的能力的欣賞。

  一個人敢將自己放低到塵埃,讓靈魂接受大地和天空的雙重滋潤,恰恰可以成就自己的高峻。

放低自己作文 篇3

  智慧啟引: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裡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又怎麼能注入到你的杯子裡去呢?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啊。

  有個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還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滿意的老師。”

  釋圓笑了笑,問道:“你走南闖北十幾年,真的沒能找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老師嗎?”

  年輕人深深地嘆了口氣說:“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啊,我見過他們的畫,有的畫技甚至還不如我呢!”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說完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了筆墨硯和一沓宣低來。

  釋圓又說:“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一個茶壺?”

  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出了一個傾斜的水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

  年輕人問釋圓:“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你畫得確實不錯,只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了位置。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呀。”

  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壺往茶杯裡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道理?”

  釋圓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裡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又怎麼能注入到你的杯子裡去呢?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啊。”

  剛才還有些高傲自大的年輕人,聽了釋圓的話立時頓悟。

  智慧之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江海能成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它首先願意身處低下。要想擁有百川的事業和輝煌,首先應擁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氣量,這也是一種自知之明。

放低自己作文 篇4

  在忙碌中,忍受著內心的昔日宏偉夙願與現今生活的反差,並在忍受中一點點的去適應,去放低自己那高傲的心。

  年輕的我們剛踏入社會,曾壯志凌雲、躊躇滿志,習慣於以天之驕子的目光去俯視蒼生,認為自己終於了擺脫校園的枷鎖,從此開始一展雄才大略。然而現實的艱難與殘酷又不是我們憑藉主觀意願所能左右的,當我們屢屢碰壁後,我們才會感嘆自身的渺小和閱歷的匱乏。使我們不得不站在一個很低的起點,去飽受著勞形的辛苦、去低眉微薄的收入。

  在忙碌中,忍受著內心的昔日宏偉夙願與現今生活的反差,並在忍受中一點點的去適應,去放低自己那高傲的心。

  其實社會就如同大海的潮水,仍由你是在有菱有角的石頭,投入潮水之後經滄海的長期洗禮也會一點點變為圓滑的鵝卵石。昔日的慷慨激昂被沖刷成了消沉怠忌,那曾對青春理想無畏的宣言也在隨波逐流中化為泡影。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嗎?難道這就是世間的無奈嗎?難道只有屈服於社會的羈絆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嗎?不!絕不!放低自己並不是放低自己的理想,放低自己的抱負。心當存高遠,志當播四方,放低自己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為達到目的而變換的思考方式,是一種從零、從小、從低做起的心態。

  只有從山腳下攀登才能到達山頂,只有從起點起步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諸葛亮懂得放低自己,雖躬耕于山林不也同樣修得滿腹韜略,成就日後蜀國霸業嗎?亞伯拉罕林肯懂得放低自己,雖鞋匠出身不也成為受人景仰的美國總統嗎?所謂智慧,並不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很高的位置讓自己飄飄其然,而是來到低處以一種謙卑的心去仰視芸芸眾生。海洋之所以能納百川是因為其地勢要低於江河湖溪,偉人之所以受人愛戴是因為他們懂得放低自己,從而才能去吸取眾人之所長,不斷成長後繼勃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謂“苦其心志”不正是去忍受放低自己的'煎熬嗎?

  物體要吸收熱量,首先得冷卻;人要跳躍,首先要蹲下。冷卻和蹲下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變得更熱和跳得更高。同樣放低自己並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目的,目的是加重人生天平上成功。

放低自己作文 篇5

  把自己當珍珠,就時時又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做泥土,你就會變成一條路。時的,不要把自己想的多麼高姿態,要放低自己的姿態,會擁有不平凡的道路。

  放低姿態,讓人生更加美麗。

  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斬獲小黑人獎,在美光下,群星個個珠光寶氣,擁有高貴的姿態,只有他是最獨特的一個,穿幾十塊錢的牛仔褲,帶幾塊錢的耳環。面對別人的質問,他回答道,我擔心別人因鑽石長裙二人不出我是娜塔莉波塔曼。他學會放低姿態,把自己當做普通人,事業不斷髮展,人生更加美麗。

  放低姿態,成就千古名相。

  為一個未出茅廬的後生晚輩,劉備前後三次登門求見。不說身份名為,之論年齡,劉備都是長輩,這長輩喝了兩碗那晚輩精心調製的閉門羹,連關於和張飛都咬牙切齒,但他毫無怨言,放低姿態,成就了他的千古名相。

  放低英國倫敦的一傢俬立中學裡,有一尊雕像以其獨特的造型吸引著廣大觀眾,是一尊傾倒的巨人,巨人一隻腳連著基座,另一隻腳踏空,身體朝前下方傾著,與地面成四十五度角。這啟示我們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能懸在半空中。

  腳踏實地,能讓我們的心靈強大。

  袁隆平常年在熾熱的田裡工作,腳上裹滿了被太陽曬得開裂的泥土,皮膚黝黑,與尋常老農無二致,誰能想到他就是解決億萬人口吃飯問題的雜交水稻之父?誰能像他一樣在一天的暴曬後再稻穗的陰涼下做夢?我欽佩她那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他腳踏實地,才讓他的心強大起來。

  腳踏實地,能讓我們成為英雄。

  切格瓦拉是許多熱血青年的偶像,青年們為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而苦惱,而切?格瓦拉呼喊著: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切?格瓦拉為了爭取廣大勞苦人民的利益深入古巴叢林打游擊,放棄了優越的生活和醫生的職業,推翻暴虐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切?格瓦拉仰望理想星空,腳踏實地付出行動,他是腳踏實地付出行動的理想主義者,他無可厚非地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如今,看看現在的社會,都患上了“浮躁”病,那些開著高階轎車,富得流油的趨利商人們,從工廠中運出一包包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饅頭,毒害他們的同類。他們的世界金錢如天花亂墜,為了金錢,為了利益,失去了道德與誠信,他們被埋在厚厚的錢幣下面,不見天日。利益讓他們失去了腳踏實地的美好品德,留下的只有投機取巧與長袖善舞。與那些腳踏實地的人相比,他們的心靈更為強大,他們是英雄。

  我們中學生要腳踏實地的好好學習,雖然有時,我們的理想高遠,如同星辰般遙不可及,但我們知道,有信念就要不懈努力,有追求就要不懈奮鬥,有目標就要不懈拼搏,那是在我們腳踏實地的基礎上去努力的。

放低自己作文 篇6

  放低自己,不是失去自我,而是為了實現超越,低調做人,不事張揚,才是為人之道。水在低處流,卻滋育了萬頃良田,撫養了眾生靈長,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之王,是因為身處低下,胸納百川,默默無聞,涓涓溪流,最終匯入大海,方顯英雄本色。

  初涉世事,胸懷天下,放眼全球,往往“臉皮薄”,放不下“清高”的架子,遇人遇事,盛氣凌人,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不懂得放低,在紛繁複雜的人世中,盡情揮灑著自己的輕狂、偏執,最終傷痕累累、心生怨恨。

  放低自己,並非喪失原則,無主見,人云亦云,同流合汙於世俗,而是保持一份獨立與清醒,不驕不躁,謙躬自省。一瓶不響,半瓶晃盪,成熟的果子綴滿枝頭、金色的穀穗豐收在望,一個個總是含首低眉,沉甸甸地低垂著,這是一份成熟的智慧。

  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生學貫中西,精通梵語、印度語等多國語言,著作等身,潛心鑽研,深居簡出,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為國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研究成果,晚年面對外界對其個人高度的頌揚,其撰文指出要摘掉“國寶”、“國學大師”、“學界泰斗”三頂桂冠,還自己一個自由之身,放低自己,正是大師一生至死不渝的精神品質,令人敬仰和感佩。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放低自己,需要不斷修煉自我,磨礪身心,盪滌塵埃和汙垢,做人磊落,處事有方,循勢而行,因勢而動,不可固執己見;放低自己,不是趨炎附勢,阿諛逢迎,要尊崇品行操守,道德至上。

  “巧言令色,鮮矣仁”,放低自己,是一份境界,一份智慧,少說多做,不失為一種處事之道,一百個理由,不如一個行動有說服力。

  放低自己,是一種人生態度,懂得放低自己的人,能夠藏拙守分,蓄勢待發,一旦有機會就能實現人生華美的蛻變;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內心平和,去浮躁之氣;懂得放低自己的人,目光遠大,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擁有足夠的人生自信。

  佛說,放低自己,是一種修為,一種美德。

放低自己作文 篇7

  把自己放低,肯定比自以為是,驕傲自大要好得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放低,並不是自卑,也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在你達到一定高度時,不自傲,不自滿。我很喜歡一句名言是“天使之所以能飛起來,是因為她把自己看得很輕。”是呀,看輕自己,放低自己,才能達到人生的高峰。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也曾說過:“如果說我能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卻依然從不抬高自己,目中無人。

  可是,在生活中,有一點小成績就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又何嘗少呢?兔子因為驕傲敗給了烏龜,龐涓因為驕傲而被孫臏軍隊亂箭射死,拿破崙因為驕傲而兵敗滑鐵盧……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只有學會放低自己,才能使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在當上國會議員後,也曾一度趾高氣揚,目中無人。有一天前去拜訪一位老先生,進門時,他高昂著頭,挺著胸,結果一不小心頭撞在了門框上。“哎喲!”富蘭克林狼狽地摸著頭。老先生對他說:“很疼吧!不過這應該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了!你要是能學會低頭,就不會撞到門框了。同樣的,在生活中能‘低頭’,放低自己,在人生之路上就會順暢一些。”此後,富蘭克林謹記老先生的話,最終登上了總統的寶座,到達了人生的最高峰!

  作為學生的我們,要想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就要虛心聽講。特別是當取得不錯的成績時,更要放低自己不能驕傲,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如果一個人對待別人趾高氣揚,毫不謙遜,那我打賭這個人一定沒有什麼成就——至少不是突出的成就。而一個十分謙遜,懂得放低自己的人,即便他沒有什麼卓越成就,那他也一定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學會放低自己吧!放低自己,你定能看到更加精彩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