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生活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碎片化生活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碎片化生活作文1
剛剛步入高中的我們還略有些興奮。然而不久以後,我們將坐在前往高考殿堂的“特快列車中”中,踏上漫漫征程。在那之前,我們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才有資格,有能力到達理想的“終點站”。
那麼,我們該如何能與勁敵相抗衡呢?千言萬語,總體來說就是一句話;讓生活“碎片花”。所謂“碎片化”說白了就是把時間分割成小部分進行合理利用。在無數高考狀元的演講上,無外乎都提到了,合理利用時間。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上用在學習上。”每天晚上,我們總會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不少人早早的洗漱完畢,倒頭就睡。孰不知在他們“會周公”時,也有許多人早已羅列好了晚上和第二天的計劃,仍然奮鬥在書案上“秉燭夜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的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遠遠地甩開其他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而那些不學無術,貪玩貪睡的學生,也一定會變成大家眼中的“學渣”。這就是會合理安排,合理利用時間的巨大作用與成效。
明代嘉靖至萬曆年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擁有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年輕時文學素質出眾,閒暇之餘還讀一讀《孫子兵法》,這為他以後的軍事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戚家軍”和“鴛鴦陣法”令倭寇聞風喪膽,在後人聽來也是如雷貫耳。當然,他在打仗時也不忘舊本,也時常領略文學經典著作。
他的“馬上作”也充分體現了他的豪情壯志以及敦實的文學功底。戚繼光最終也成為了文武兼備的名將代表之一。
當然,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固然重要,但也不一能一味地死學,勞逸結合也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中心不可少的一部分。外國有句諺語;“All·work·and·ho·play·makesjack·a·dull·boy”(只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小孩會變傻)。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那麼他必然會變成“書呆子”。由此可見,學習和放鬆必須緊密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此外,“碎片化,”生活不能過於鬆散瑣碎,這樣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不可能到預先的目的。一定要會安排,利用時間,切記!切記!
高中生活是一場馬拉松,一定要會安排時間,讓生活“碎片化”,勞逸結合也不可缺,只有這樣才能完全“長跑”到達目的地。讓我們在此前、起跑,出發吧!
碎片化生活作文2
二十一世紀,隨著網路科技、移動技術以及物流業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足不出戶,只要在手機上輕輕一點,飲食、購物、學習、休閒的各種需求都會得到滿足。人類的生活從未如此便捷過,也因此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理論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了更大塊的時間來集中做一些事情。但不可思議的是,恰恰相反,我們的生活卻越來越繁雜,越來越碎片化。
“碎片化”一詞,原意是指完整的東西被分裂成諸多零塊。如今,當網路成為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們的時間被海量的資訊碾壓成碎片,碎片化生活已經成為對當今生活方式的一種形象性描述。
我們戴著耳機聽著新歌;手機裡qq群,微信群不停閃爍,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在爭先恐後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新聞頻道、自媒體實時推送著最新的新聞,亟不可待地懇求著關注;生活百科、學業難題、過去的典故、未來的科技,各種已知未知,百度一下答案一秒呈現。我們的生活從未如此豐富多彩過,我們享受著樂趣,這全新的世界。
漸漸地,我們不再能做到在整段時間內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情。我們牽掛著微博上的熱點,qq上朋友的最新動態。我們更新動態,互相點贊,在網上塑造著自己的形象。有了谷歌和百度,我們又個個都是百科全書。我們一邊學習一邊看手機,一邊工作一邊看手機,一邊聚會一邊看手機,一邊旅遊一邊看手機……我們是碎片化生活中的低頭族,我們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網路使得資訊氾濫,我們拼命接收各種資訊,以免自己在群體中顯得格格不入。應有的學習休息時間被侵佔被碎片化,我們因此惶恐。我們在網上找到了難題的答案,卻我們卻未真正弄懂了難題,我們因此不安。每時每刻,我們都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網友們曬著度假美食購物的圖片,讓我們平淡的生活似乎隨時隨地被拉出來比較,我們因此焦慮。我們的朋友圈裡有數不清的認識不認識的朋友,但是當我們需要傾訴渴望友情時,卻不知道該找誰聊一聊,我們因此感到孤獨。我們陷落在碎片化的生活裡,彷彿自己也在分裂成一塊塊碎片。
是時候從碎片化生活中抽身而出了!要改變碎片化的生活,就要戒掉對網路的依賴。資訊爆炸不會給我們帶來知識,朋友圈的曬圖也不會帶來友情。在這個五花繚亂的世界裡,我們要有一顆平靜的心,有堅定的目標。心定了,才不會受周圍環境的干擾。正如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所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同時,我們更要有毅力和自律精神,來擺脫對遊戲、小說等網上娛樂的沉迷。
即便時間被碎片化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現象,我們也不能讓自己的生活碎片化。
碎片化生活作文3
什麼是“碎片化”生活啊?一看到作文題,我有點摸不到頭腦,於是,拿出手機,開啟百度,搜尋關鍵字,經過點選查閱,我恍然大悟,哦,我剛才做的這一切,竟然就是一種典型的“碎片化”生活。
和我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生活相比,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通訊方式是寫信、發電報、打傳呼公用電話,我們現在使用智慧手機打電話、發簡訊、發微信、影片聊天;過去大家手捧書籍、字典等紙質資料查閱資訊,現在我們手捧手機之類的移動工具透過百度、谷歌等網站搜尋查閱;過去出門揣著地圖冊,現在靠手機裡的各種導航軟體指路;以前得外出吃飯,外出買東西,現在用手機點外賣點網購,“藍精靈”“黃精靈”“紅精靈”快速神奇的送到家。這樣的不同實在太多太多,生活在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現在的模樣,無論接受還是不接受。爸爸媽媽也試著嘗試過在週末的某一天關掉手機電腦PAD外出,希望能遠離電子產品的打擾,然而,在開啟手機之後,迎接他們的是一堆麻煩:親戚朋友發現一天聯絡不到他們,都擔心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一個接一個的電話各種報平安,快遞送貨找不到人,某群裡的重要通知錯過了,老闆的電話沒接……我呢,發現英語單詞不認識卻沒有帶字典,要查作者的背景資料沒有了百度無從下手,想要請請教其他同學,發現除了微信好像沒有其他的聯絡方式。我們出生在碎片化生活時代,大人們回憶的以前的事情很難體驗,我覺得有效地使用好“碎片化時間”才更有意義。
我會在上下學的公交車上,開啟手機看看新聞,瞭解一下國家大事,瞭解一下天下大事,雖然是碎片化的資訊,但是也使我的資訊更廣博,讓我能夠了解外面的世界;
週末或節假日外出時,我會隨身攜帶電子書,在各種等待的時間裡閱讀,也許我無法投入長篇鉅著中,但是我還是透過短小輕鬆地片段累積閱讀量,娛樂和放鬆自己。當然寒暑假我還是會去啃長篇鉅著的;
在一段緊張的學習之後,我會開啟微信幾分鐘,和小夥伴們聊一會兒,雖然是“碎片化”的交往,可是如果沒有這種交流,我小學時的好朋友可能都再也沒有了;
在一段緊張的學習之後,我還會開啟透過手機搜尋我喜歡的音樂,跟著唱一段、跳一段,讓自己好好的休息。
在“碎片化”生活中,我希望我不但可以享受高科技的現代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而且還能發明出將這些碎片完整化的神奇方法,用碎片組成一個完整的傳統體系,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碎片化生活作文4
一早起床,刷牙洗臉,吃完早飯,以一種介於迷迷糊糊與神清氣爽之間的狀態離開家,到學校上課。下午戀戀不捨的'從學校回家,埋頭與作業苦戰。吃完晚飯看看電視背背單詞,上床睡覺的同時暢想著明天會怎樣……這就是我20xx年某一天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早已被規劃好,這看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當我想靜坐下來看看書時,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前不久,我為了看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很早就寫完了作業,卻迎來了家長的質疑:“你作業怎麼這麼快就做好了,你檢查過嗎?”
我心生疑問。我原來的計劃真的是被人所看好的嗎?不。當我開啟瀏覽器,想學習點知識時,計劃同樣是那麼不堪一擊。時間這塊大蛋糕本就被切成了許多塊,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蛋糕上每一朵奶油的歸屬都決定好了。
我也嘗試過不按計劃進行——可笑的是,這好像本就是一個計劃。而這個不是計劃的計劃只進行了一個週末,我就放棄了。那天,早晨起床時,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想法輕易的被我開啟手機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所沖走,然後一天的生活就完全變得一團糟。
有計劃也不行,沒計劃也不行,碎片化的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可生活還仍要這樣過下去——在我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前。
我仍然嘗試著靜坐下來——這次是寫手帳。我拿出我的手帳本,寫下日期——噢,我媽叫我去吃水果了。那等我吃完水果,總可以好好寫手帳了吧?可惜,事與願違,我剛寫了個開頭,我把就打來了電話,說要晚一點回來。電話剛放下,看到班級群裡有人問作業,作熱心解答後把手機扔到了床上——只可叫我如何安心?
想了又想,我還是把手機拿了回來。因為我發現,手機離開我之後我更加慌了,恨不得過兩秒鐘就跳上床查有沒有新訊息。說了也怪,我把手機拿回來後,便再也沒有收到過新訊息。
我再一次拿起筆,卻找不到洗下去的靈感了,只好作罷。
又一天,我們家的機頂盒壞了,電視看不了了,悲傷的是,要兩天之後才能換機頂盒。家裡突然變得十分安靜,就像一部精彩的話劇戛然而止,我爸要看的新聞聯播沒有了,我媽要看的電視劇也沒有了。晚上的時間變得特別漫長,一時間大家都找不到事做。
傻坐著也不算個事,一家三口都起來找事做。起先覺得無聊,後來也都找到了事幹——這個時間正好可以做那些被我們遺忘卻又是我們真正所熱愛的事情,找回初心。練練字,看看書,好不愜意。
我終於找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大資料時代,試著把一些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手機、電腦等——放下一段時間。用這些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
把手中的生活碎片整理一下,扔掉那些不在我們需要範疇內的碎片,留下我們真正需要的,再把這些碎片拼成我們想要的生活。
別讓碎片化毀了你的夢想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