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山西> 【推薦】描寫山西的作文4篇

描寫山西的作文

【推薦】描寫山西的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山西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山西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山西,那裡的風景特別漂亮。

  我的家鄉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其中這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高入雲霄的大山,站 在山頂上彷彿仙境一般,山上有很多的野花,奼紫嫣紅的花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山上還有很多的小動物。有小兔子,小松鼠,山雞,小鳥等等。它們的巢穴都建築在非常隱蔽的地方。

  我的家鄉有三大風景,第一就是那高入去霄的大山,第二就是參差不齊的梯田。那裡的梯田春天是翠綠的,秋天就變成了金黃色的,站在田野裡彷彿置身於金黃色的圖畫中。梯田裡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稻草人,站遠處眺望好像在給我們招手。

  第三大的景物是小溪,這裡的小溪可不是一般的啊!它是由很多步驟變化而來的,先是雨水堆積在山上,然後水順著巖壁流向山谷底,再從谷底流到各各小溪裡。小溪裡的水特別的清澈,像一面潔白無瑕的鏡子,游魚,水草都可以看的二清二楚。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我隨時歡迎大家來我美麗的家鄉參觀遊玩。

描寫山西的作文 篇2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汾河兩岸就亮了起來,猶如一幅長長的畫卷舒展開來,畫卷上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它象徵著太原正走向騰飛。迎澤大街華燈高照,在夜幕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街上的汽車川流不息,好似流淌著一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星星在閃動。環行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貫穿城市的東西南北。建築各異的大橋,造型美觀,在路燈的照射下就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裝點著美麗的太原。古老的晉祠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與現代的太原城融為一體。紅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大樹,全都籠罩在朦朧有夜色之中。

  這就是我有家鄉,它是我心中最美的.城市。

描寫山西的作文 篇3

  山西,我美麗的故鄉;山西,我摯愛的家園。在這塊山環水繞,土地肥沃,人傑地靈,景色奇特的土地上,英雄的三晉兒女,承載著社會歷史的重負,帶著對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嚮往,迎著歲月的風煙,艱難的從古走到今,又從今整裝出發,以前所未有的豪邁激情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有人說: 三十年曆史看深圳,一百年曆史看上海,三百年曆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陝西,五千年曆史看山西。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山西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大省。山西鄉土教材上這樣寫道:“山西現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0餘處,古建築、古石窟、古壁畫和古彩塑等登記在冊的地面文物有3萬多處,僅遼、宋以前的木構建築就有106處,佔全國同類建築的72%,因此,山西有“中國古代藝術寶庫”和“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之美稱。”

  由王雲飛,王進,赫衛平主編的《回望家園》 這本書裡。生動的概括了山西在中華五千年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山西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重鎮、北朝霸府、大唐北都、中原北門、汗國強藩、九邊重鎮、晉商故里、民國雄邦。人文三晉在天下之脊太行山的深處,在九塞之首雁門關的腳下,在黃河母親的懷抱中,在三晉高原的腹地,一方熾熱的土地孕育了數不清的風流人物,一代代傑出的人才創造了彪炳青史的文化。 ”山西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所做的歷史貢獻已載史冊,萬古流傳。

  山西自古以來就是開創根據地的好地方。很多人在這裡,建功立業,擁有了天下,創造了歷史的輝煌。山西北有萬里長城,把內蒙隔在了塞外,南有中條山,王屋山把山西和河南分在了兩邊。西有滾滾黃河自成天塹,東有巍巍太行可當屏障。山西境內河流縱橫,群峰奇秀,山川壯麗,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具有古、奇、珍、險的特色。山西外有高山大河的護衛,內有奇山峻嶺,易守難功,自古以來被當作兵家必爭之地,當作了政治和軍事發展的好根據地山西的風光作文600字山西的風光作文600字。難怪歷史上把山西叫做:“表裡山河”。歷史上,遠古三帝, 堯、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為“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

  夏禹,從這裡出發,以天下為己任,率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生產,更是受到高度的讚揚。“夏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美談,教子育才的勵志教材。由於堯、舜、禹治理有方,當時的社會獲得很大的發展,呈現出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他們也因此被後人尊奉為聖賢人物。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山西這塊土地上,勵精圖治,帶領百姓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最終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威震天下,傳名後世。北魏時,大同(當時稱平城)曾作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時。隋朝末年,李淵父子起兵晉陽(今太原市),繼而奪取長安,建立唐朝,後把太原定為大唐帝國的北都“元末明初,中原連年戰亂,災荒頻繁,而山西尤其是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成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區。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幾次。洪洞縣大槐樹是當時一個主要移民站。全國不少地方流傳有“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描寫山西的作文 篇4

  五老峰位於永濟市東南20公里的中條山上,各種生物覆蓋著整個山野。有四座山峰仙態神姿,隱現於雲煙蒼茫之中,猶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恭迎貴賓之勢,故名五老峰。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雲霄,又名“雲峰”、“靈峰”,遊人需攀鏈而上。

  峰頂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點:南天門、靈宮廟、菩薩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師廟等建築遺址。以玉柱峰為中心,左有東錦屏峰,峰腰建藥師洞;右有西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為棋盤峰。還有五指峰、筆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視,或如椽筆聳天,或若筆架橫列,珠輝玉映,惟妙惟肖,共佔地有50平方公里。其間寺廟觀宮分佈其間有64座,洞穴有12個,源泉有9處。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馬蹄印的張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靜,形狀各異,對地質學、成因學、氣象學、水文學、生物學等分支學科和考古學都很有研究價值。泉水清純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瑪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卻舀之不盡,湧而不溢。這裡的山奇水秀,無處不綠,還有松濤、雲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飛瀑等景觀,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自然風光,遊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圖畫之中。

  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說明古代五峰山早為遊客的留連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煉、禪坐、棲居之地。道教排列為“第五十二福地”。

  從眾多的碑石上看,五老峰曾有千年的繁榮紀事,又有許多民間傳說軼聞,宋代楊業在此屯兵練武,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在此安營紮寨,道教八仙中的張果老、呂洞賓等人物都有許多傳奇的趣聞,更增添了五峰山的神秘色彩。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廟會,南北商賈官吏雲集人數多達數萬。現存明萬曆年木刻《條山玉柱晴峰圖》、民國初年印製的《新繪山西虞鄉縣西南五老峰勝景全圖》都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繁榮景象。直到日軍人侵前,從山下的虞鄉西關到山上的玉柱峰頂,沿途開設的茶館、飯律就達四十多處。山口的寺廟、梨園社戲輪番獻藝,餘音繚繞,民間娛樂活動及迎神賽會盡情抒懷,熱鬧非常。

  之後,出於多種原因,五老峰便逐漸衰落而鮮為人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