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盤豆驛水館後軒》閱讀答案
題盤豆驛水館後軒①
韋莊
極目晴川展畫屏,地從桃塞接蒲城。
灘頭鷺佔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數行天際沒,孤雲一點淨中生。
馮軒盡日不回首,楚水吳山無限情。
【注】①韋莊,唐末詩人,曾因戰亂避禍於江南。盤豆驛,古驛站名,在今河南靈寶。
1.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前兩聯對錶達這種感情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2.第三聯為什麼要描寫去雁和孤雲?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5分)①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的思念和依戀之情。(2分)②反襯(或“樂景襯哀情”)。前兩聯描寫了盤豆驛周圍清麗恬靜的如畫美景:灘頭清波中鷺鳥靜立,農人披著夕照在原上耕田。詩人描寫這幅的'畫面意在反襯自己對江南的思念依戀之深。(3分)
2.(6分)示例一:①借景抒情。描寫消失在天際的南飛去雁和淨空中產生的一點孤雲,含蓄地表達詩人的漂泊孤獨之感和其對江南的思念;(3分)②實現由景到情的過渡。第三聯透過描寫去雁和孤雲使詩歌由前兩聯對盤豆驛周圍美景的描寫轉入到對江南思念和依戀之情的抒寫。(3分)
示例二:①描寫消失在天際的南飛去雁,含蓄地表達詩人對江南的思念;(2分)
②淨空中產生的一點孤雲,含蓄地表達詩人的漂泊孤獨之感;(2分)
③借景抒情。實現由景到情的過渡。第三聯透過描寫去雁和孤雲使詩歌由前兩聯對盤豆驛周圍美景的描寫轉入到對江南思念和依戀之情的抒寫。(2分)
作者
韋莊(約836~910),五代前蜀詩人。唐初宰相韋見素後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齊名,並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廣明元年(880)四十五歲,在長安應舉,正值黃巢軍攻入長安,遂陷於戰亂,與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始離長安赴洛陽。中和三年(883)春,四十八歲作《秦婦吟》。不久避戰亂去到江南,五十八歲回到長安,一心想要應試,以伸展其治國平天下之抱負。乾寧元年(894)五十九歲登進士第,授校書郎。
乾寧四年(897),時年六十二歲,被“宣諭和協使”李洵聘為書記,同至西川,結識了西川節度使王建,回長安後,改任左補闕。天覆元年(901)六十六歲,應王建之聘入川為掌書記。天祐四年(907),朱溫篡唐。唐亡,力勸王建稱帝,王建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為宰相,蜀之開國制度多出其手,後終身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七十五歲卒於成都花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