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關於環境資源的實習報告

環境資源的實習報告

關於環境資源的實習報告

  篇一:資源與環境專業實習報告

  資環專業教學實習報告

  1引言

  專業教學實習對每一位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學習內容,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專業教學實習就是讓我們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透過具體實踐運用到實際中,從而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本次專業教學實習包括去舟山朱家尖潮間帶島礁區取樣和參觀舟山海洋博物館,透過本次專業教學實習能夠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的生活習性,從而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

  2地點:舟山朱家尖潮間帶島礁區 舟山海洋博物館

  3實習內容及結果

  3.1實習內容

  2011年7月1 日上午,在水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去了舟山朱家尖潮間帶島礁區進行取樣。在漲潮前,我們分組收集各類海洋生物,為下午的鑑定做好準備。

  當天下午,我們班在實驗室進行了海洋生物分類鑑定。

  2011年7月2日,我們班組織去舟山海洋博物館參觀了館內的各種海洋生物,並做好了記錄。

  3.2 取樣結果

  3.2.1節肢動物門

  3.2.1.1藤壺(Balanus)

  3.2.1.1.1分類地位

  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蔓足目、藤壺科、藤壺屬

  3.2.1.1.2形態特徵

  藤壺類的柄部已退化,頭狀部的殼板則增厚且癒合

  成“火山狀”。在頂部的“火山口”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

  組成的活動殼板,由肌肉牽動開合,藤壺可由此伸出蔓

  腳捕食。組成“火山壁”的殼板並非實心構造,由底部

  觀察可以發現它們是由中空的隔板所組成。

  3.2.1.1.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藤壺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由於它們固著不能行動,在生殖期間,,必須靠能伸縮的細管將精子送入別的藤壺中使卵受精。待卵受精後,經三四個月孵化;此時剛孵化出的小幼苗脫離母體,但須過幾個星期的漂浮日子,才能附物而居。

  藤壺分佈甚廣,幾乎任何海域的潮間帶至潮下帶淺水區,都可以發現其蹤跡;它們數量繁多,常密集住在一起,成型後的藤壺是節肢動物中唯一行固著的動物。

  3.2.1.2寄居蟹(Pagurus sp)

  3.2.1.2.1分類地位

  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寄居蟹科、寄居蟹屬

  3.2.1.2.2形態特徵

  寄居蟹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多數寄居於螺殼內。體形長,分頭胸部及腹部。頭胸部具

  頭胸甲,但不覆蓋最後胸節。頭胸部前部較狹窄,鈣化較強,後部擴充套件較寬,角質或完全膜

  質,有明顯的頸溝。腹部長,曲捲或直伸,少數種寬短,

  多不對稱。

  3.2.1.2.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寄居蟹以螺殼為寄體,平時負殼爬行,受到驚嚇會

  立即將身體縮入螺殼內。隨著蟹體的逐漸長大,寄居蟹

  會尋找新的殼體換殼。

  寄居蟹密度最高的地區常在珊瑚礁的潮間帶上部。

  另外由於潮池裡面的生態條件比較溫和,不會受到波浪的衝擊,低潮時也能保有水份,多數寄居蟹會聚集在潮池的邊緣,或是池裡的石塊下方。

  3.2.1.3海蟑螂(Ligia exotica (Roux))

  3.2.1.3.1分類地位

  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等足目、海蟑螂科、海蟑螂屬

  3.2.1.3.2形態特徵

  海蟑螂身體平扁,呈長橢圓形,體長一般為30~

  45mm。身體背面為棕褐色或黃褐色,中間色淺,身體

  表面具顆粒。頭部短小,前緣為半圓形。複眼很大,無

  柄,在頭部兩側。第1觸角很小,不明顯,分3節。第

  2觸角細長,柄部4節,轉動靈活,鞭長一般為35節,

  向後能伸到或接近尾部,有觸覺作用。胸部各節的長度相近,各節的側甲板都很明顯。胸部共有7對步足,末端皆有兩個爪狀刺,便於爬行。雌性步足內側有復卵片,各復卵片組成育卵囊,卵即產於其中。腹部稍窄於胸部。腹肢扁平,滿布血管,具有呼吸作用。雄性前2對腹肢內肢變形。尾節的後緣中央外突,呈鈍三角形,其兩側向後伸出一對細長的尾肢。尾肢長度為體長的2/3或更多,分內肢和外肢,二者長度相近,都十分纖細。

  3.2.1.3.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海蟑螂生活於海邊高潮帶附近,常在岩石岸、碼頭、船塢、破舊船等處成群出現,反應靈敏,爬行十分迅速。海蟑螂為雜食性,喜食海藻,尤其貪食紫菜,也喜歡吃萱藻等經濟藻類。

  3.2.1.4龜足(Capitulum mitella)

  3.2.1.4.1分類特徵

  節肢動物門、蔓足綱、圍胸目、鎧茗荷科、龜足屬

  3.2.1.4.2外形特徵

  身體分成頭狀部和柄部,一般寬2~3cm,高3~

  5cm。頭狀部呈淡黃色和綠色。柄部軟而呈褐色或黃褐

  色,外表被有細小的石灰質鱗片,排列緊密。頭部側扁,

  由楯板、背板、上側板、峰板、吻板等 8個殼板形成殼

  室,基部有一排(21~31個)小的側板輪生。殼板白色,

  外包一層牢固的黃褐色外皮。楯板三角形,較大;背板

  四邊形,最大,上側板位於楯、背板之間,窄三角形,吻板和峰板各1

  片,內凹。基部輪生

  小側板三角形,內彎,其亞吻板和亞峰板略大。柄部側扁,多略短於頭部,完全被橢圓形小鱗片有規則地覆蓋,內部肌肉發達,可伸縮,褐色或淺褐色。軟體部分的.軀體在殼室中,口器上唇無齒,大顎具5齒,6對蔓足,具4~8節的尾附肢;具交接器,但無背突。

  3.2.1.4.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龜足是中國東海和南海的常見種,殼表常附有楯形矮藤壺,柄基部常有毛鳥嘴等蔓足類著生。在浙江舟山群島以南岩石海岸,常成群固著在岩石縫隙中,有時密整合簇狀,一受觸動即緊縮柄部藏在巖縫裡,以防止受到危害。

  3.2.2軟體動物門

  3.2.2.1紫貽貝(Mytilus edulis)

  3.2.2.1.1分類地位

  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貽貝目、貽貝科、紫貽貝屬

  3.2.2.1.2形態特徵

  殼長可達90mm;貝殼呈楔形,凸起,殼質較薄;

  表面為黑褐色或紫褐色,生長紋明顯。殼內面呈灰藍色,

  具光澤,閉殼肌痕較明顯,絞合部有2~5個粒狀小齒;

  足絲髮達。

  3.2.2.1.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以足絲營附著在岩石或其他物體上生活,棲息於低潮帶至10m左右的淺海。分佈於我國遼寧、山東、浙江等省沿海。

  3.2.2.2單齒螺(Monodonta labio)

  3.2.2.2.1分類地位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原始腹足目、馬蹄螺科、單齒螺屬

  3.2.2.2.2形態特徵

  殼小而堅實,略呈塔形,一般高1~2cm。螺層縫合

  線深,螺旋部較高,體螺層膨大,殼面膨脹,具螺肋,

  與生長線互相交結成顆粒。殼面顏色多為暗綠色,夾以

  雜色。殼內面白色,具有珍珠光澤。

  3.2.2.2.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單齒螺多生活於潮間帶的石塊下,喜食藻類。

  3.2.3紅藻門

  3.2.3.1石花菜(Eucheuma gelatinae (Esp.)J. Ag.)

  3.2.3.1.1分類地位

  紅藻門、紅藻綱、石花菜目、石花菜科、石花菜屬

  3.2.3.1.2形態特徵

  藻體由表皮細胞、表層和髓構成,表皮細胞排列緊

  密,皮層和髓比較疏鬆,細胞裡面充滿膠質。植物體呈

  紫紅色,直立,叢生,或分為直立與匍匐兩部分,軟骨

  質。固著器假根狀。枝亞圓柱狀或扁壓,數回羽狀或不

  規則羽狀分支,小支對生或互生,有的在同一節上生出2~3個以上小支,分支末端急尖。單軸型。植物體長成後皮層與髓部無明顯區別。

  3.2.3.1.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石菜花雌雄異株,藻體有雌配子體和雄配子體以及四孢子體,主要是有性繁殖,繁殖過程比較複雜。石花菜為多年生植物,喜生於低潮帶的石沼中,或生於低潮線下5~30m深的岩石上。

  3.3參觀結果

  3.3.1鱸形目

  3.3.1.1紅擬石首魚(Sciaenops ocellata)

  3.3.1.1.1 分類地位

  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

  3.3.1.1.2 形態特徵

  體呈紡錘形,側扁,背部略微隆起。口下位,前

  端圓鈍,口裂向後延伸至眼後緣。齒細小,緊密排列,

  較尖銳。前鰓蓋後緣為鋸齒狀,後鰓蓋邊緣有兩枚尖

  齒狀突起。體被櫛鱗,側線明顯。體色銀灰,腹部銀

  白;各鰭淡色或微黃,最明顯的是尾基部側線上方有

  一黑色圓斑。

  3.3.1.1.3 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為廣溫廣鹽性魚類,游泳迅速,並喜叢集、洄游習性,肉食偏雜食性,主要攝食雙殼類、頭足類及其它小型魚類。原產於美國大西洋沿岸及墨西哥灣。目前已在我國沿海人工養殖,並自然生長、繁殖。

  3.3.1.2松鯛(Lobotes surinamensis)

  3.3.1.2.1分類地位

  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松鯛科、松鯛屬

  3.3.1.2.2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背腹緣平滑,頭小,吻短鈍,眼

  小,側上位。口中大,端位。兩頜齒細小,多行,呈

  絨毛狀齒帶,外列齒擴大;鋤骨及顎骨均無齒。前鰓

  蓋骨鋸齒狀,鰓蓋骨後緣具一至二棘;下緣鋸齒較小,

  鰓蓋骨後緣平滑無棘。體被櫛鱗,排列整齊;頭亦被

  鱗,但上下頜及眼前無鱗。背鰭及臀鰭基底上具鱗;

  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圓形;胸鰭短於頭長;腹鰭具腋鱗;尾鰭圓形。體呈灰褐色至黑褐色,背側較深,腹部較淡。除胸鰭灰白色外,其餘各鰭皆為黑褐色。

  3.3.1.2.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喜歡混濁的水域與陰天的天氣,常隨著浮木或斷裂的海藻遊至岸邊,甚至進入河口區。夜晚躺在礁石上休息,游泳能力不強。幼魚有擬態行為,模仿枯葉橫躺著魚體隨海流漂移。肉食性,以小魚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外海及近岸均有分佈。

  3.3.1.3花尾胡椒鯛(Plectorhinchus cinctus)

  3.3.1.3.1分類地位

  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鱸科、胡椒鯛屬

  3.3.1.3.2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體背面狹,腹面較圓鈍,

  背緣呈弧形。口小,位低,兩頜齒細小,排列呈絨毛

  狀,犁骨、顎骨及舌面上無齒。側線完全,位高與背

  緣平行、全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下方鱗較大於上側,

  胸鰭基部有腋鱗。體上部灰褐色、下部較淡。體側有

  黑色寬頻三條,斜形。在第二條斜帶上方,背鰭和臀

  鰭上均散佈許多大小不一的黑色圓點,特別是尾鰭上

  圓點較密集,狀似散落的黑胡椒,胸鰭、臀鰭、尾鰭邊緣近黑色。

  3.3.1.3.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花尾胡椒鯛為暖水性岩礁底棲魚類,分佈於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西部,我國南海、東海和黃海均產,以南海區產量較多。

  3.3.1.4鮸(Miichthys miiuy)

  3.3.1.4.1分類地位

  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鮸屬

  3.3.1.4.2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腹部淺弧形;頭小尖突,吻短,

  鈍尖,口大而微斜,端位,口腔灰白色,上下頜等長。

  體被櫛鱗,鱗片細小,表層粗糙,頭部被圓鱗,頦孔

  4個,無頦須。中央頜孔及內側頜孔呈四方形排列,

  無頜須。上頜外行牙和下頜內行牙擴大,呈犬牙狀,

  內面小牙成帶狀群。眼圈大,眼膜透明度高紅而明亮。

  體背和上側面灰褐色,腹部為灰白色。背鰭2個連在一起,中間有一深缺刻。鰭棘上緣為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胸鰭基部黃色、邊緣黑色;臀鰭具2棘;尾鰭呈楔形,尾鰭的基部為黃色,其邊緣顏色稍淺。

  3.3.1.4.3生活習性及地理分佈

  屬暖水性近底層魚類,喜小股分散活動。產卵季節魚群相對集中,主要產卵區在舟山北部島嶼,產卵期在6~8月。屬捕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頭足類和十足類為食。我國沿海均有分佈。

  3.3.2金眼鯛目

  3.3.2.1日本骨鰃(Ostichthys japonicus)

  3.3.2.1.1分類地位

  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金眼鯛目、鰃科、骨鰃屬

  3.3.2.1.2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頭較大,頭上具骨質隆起

  篇二:環境與資源評價實習報告

  環境與資源評價

  實

  習

  報

  告

  環境與資源評價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本次環境與資源評價實習主要鍛鍊動手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在實習的過程中透過自己的獨立工作和小組協作提高工作能力。結合本學期所學習的相關知識,在指導老師姜英和李慧的帶領和答疑解惑下,我們農業資源與經濟專業學生與2015年5月27日至28日到鄭州市五龍口汙水處理廠、西流湖生態公園、鄭州市候寨垃圾綜合處理廠和櫻桃溝進行了現場實地參觀學習和觀察。

  透過參觀,我們對書本上抽象的概念有了一個深層次的理解和深化,真正瞭解了汙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和垃圾填埋的處理方式。同時,我們在瞭解基本工藝流程的基礎上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並與目前較流行的先進工藝進行對比,找出其優缺點。與此同時,可以瞭解一下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能,便於以後就業和努力方向。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社交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的能力等。

  二、實習時間和地點簡介

  1.2015年5月27日上午:鄭州市五龍口汙水處理廠

  鄭州市五龍口汙水處理廠是2003年6月7日動工興建的。該工程位於鄭州市的西北角,主要承擔市區內嵩山路以西、隴海路以北、五龍口以南,西環路以東的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服務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服務人口37萬,總投資2.9億元。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汙水10萬噸,日處理回用水5萬噸。由於日處理能力10萬噸的五龍口汙水處理廠的投入使用,我市每年可節省1800萬噸淨水資源。其經過三級深度處理的中水,注入金水、熊兒兩河,成為它們穩定的景觀水源頭,兩河碧波盪漾,將成現實。每天10萬噸生活汙水返清。

  2.2015年5月27日下午:鄭州市西流湖生態公園

  鄭州西流湖生態公園北起化工路,南至中原西路,總佔地面積3.2平方公里。其中南區工程位於中原西路以北、鄭上路以南、湖東路以西、凱旋路以東;北區工程位於化工路以南、鄭上路以北、西三環以西、湖西路以東。2010年河南省

  確定的66個城市生態建設專案中,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是全省唯一一個在城市建成區內的城市生態公園,2011年市政府將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列入為民辦理的10件實事,是鄭州市的重點工程、民心工程。

  鄭州西流湖生態公園南區有5個分割槽,分別是城市介面景觀區、生態密林景觀區、疏林草地景觀區、濱水特色景觀區、溼地生態景觀區。設 計打造生態溼地、生態林帶、生態廊道等多種生態型景觀。規劃上,鄭州西流湖生態公園南區水體總面積15公頃。湖岸以東主要設有半島春蘇、綠嶼信步、雁舞灘等景點,湖岸以西主要設有花姿迷城、春山杏林、海棠煙雨等景觀。園內將栽植大規格黃山欒、廣玉蘭、銀杏、雪松、白蠟等樹種共106種,實現喬、灌、花、地被相結合,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化效果。

  3.2015年5月28日上午:鄭州市候寨垃圾綜合處理廠

  鄭州市候寨垃圾綜合處理廠位於二七區侯寨鄉張李垌村,北臨南三環,南到西南繞城高速,西到侯石路。綜合處理廠包括垃圾處理、汙水淨化、糞便處理三大部分,總面積1280畝,其中填埋場佔地約902.7畝,2005年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20年。

  4.2015年5月28日下午:鄭州櫻桃溝

  鄭州櫻桃溝景區位於二七區侯寨鄉南部,以櫻桃溝為中心,延綿15公里,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深深的溝里布滿了青翠繁茂的櫻桃樹,景色十分宜人。這裡櫻桃種植已有千年歷史,由於氣候適宜、溝內避風、土壤特殊,產出的櫻桃粒大肉厚、色澤豐麗、入口甘甜,且能補中益氣,滋潤肌膚。故而享有盛名,傳譽省內外。如今,侯寨鄉櫻桃種植面積已達4000多畝,年產櫻桃100萬公斤以上,新品種達20多個,鄭州市場佔有率達70%,其中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科技貢獻率達80%。

  三、實習過程

  (一)五龍口汙水處理廠

  1.工藝流程

  2.主要裝置名稱及用途

  ⑴.格柵

  主要功能:截留汙水中較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防止水泵機組的堵塞,減輕後續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負荷,並使之正常執行。

  ⑵.提升泵房

  主要功能:提升汙水,滿足後續處理設施水力要求。

  ⑶.細格柵

  細格柵的規格是6mm,進一步去除汙水中的細小懸浮物細小纖維,降低生物處理負荷。

  ⑷.旋轉沉砂池

  旋轉沉沙池是利用離心作用來分離無機不溶物,然後經再次旋轉分離出沙子。不溶物直接輸送到集砂鬥,再由專車運走。

  ⑸.配水計量井和改良氧化溝

  為了提高汙水處理廠的工作效率和運轉管理水平,積累技術資料,以總結運轉經驗,並正確掌握處理汙水量及動力消耗,反映執行成本,在細格柵後設置了計量井,設計選用電磁流量計,將資訊輸入計算機,可隨時瞭解、記錄生化反應池處理的水量及其PH值。

  改良氧化溝水深6m,與普通氧化溝不同的是該廠在氧化溝前添加了缺氧池和厭氧池。從配水井流入的水流入二池的流量分別為10%和90%,進行反應去除P和N,然後流入氧化溝中,池底有三臺鼓風機提供空氣進行曝氣。採用活性汙泥發,進行生物除雜。

  ⑹.沉澱池

  本場採用中間進水的方式,汙水一般在沉澱池中反應20小時候進行排放。池徑為110m,有周邊傳動式刮泥機進行定時清理底部汙泥。

  ⑺.曝氣池

  透過微生物作用,即透過汙水中的活性汙泥處理汙染物,其曝氣是為了在好氧條件下,利用微生物降解BOD和COD,並能透過波浪式氧化工藝對氮和磷進行有效去除。

  ⑻.二沉池

  二沉池用於分離曝氣池出水中的活性汙泥,同時對出水中的汙泥進行濃縮,二沉池具有濃度高,絮凝性,質輕,沉速較慢等特點。採用周邊傳動系列刮泥機,其用於汙水處理廠圓形沉澱池,將沉降在池底上的汙泥刮集至積泥坑,以便汙泥迴流和濃縮脫水,並將池面浮渣撇向集渣鬥,透過浮渣漏斗排出池外,以便進一步處理。其特點是結構簡單、重量輕。由於採用行架結構,且只有一套驅動裝置,重量大大下降。維護簡單方便,執行費用低。新型的傳動機構,減速機採用軸裝式,效率高。行走輪採用標準實心輪胎,結構緊湊,安裝方便。該機有工作橋、小刮板、穩流筒、刮泥行架、溢流裝置、中心支座、刮渣板、集電器、電控箱組成,工作橋由安裝在周邊的驅動機帶動,繞安裝在池中心支墩上的中心支座旋轉,安裝在工作橋上的一組刮泥板在旋轉過程中,將沉降在池底的汙泥刮向池中心的集泥坑。同時,液麵上的浮渣刮板和周邊擋渣堰形成的漸縮區域內集中,然後由人工清理排出。

  ⑼.汙泥脫水間

  汙泥脫水間是對剩下的汙泥進行脫水的。進入汙泥脫水間與配好的藥劑聚炳烯醯氨混合,藥劑與水之比為3%-5%。混合好的藥劑進入帶式汙泥濃縮脫水一體機。在脫水機上有一離心式脫水裝置,在含水率極高的稀汙泥甩出從管道中排出,排出的汙泥均勻的進入履帶中,透過履帶的上下擠壓使汙泥乾燥脫水,脫水後的汙泥排出後自然晾乾,製成泥餅運出用來制化肥,脫出來的水從地下排水管道排出。在脫泥機上有一接泵管道用於排除房中的臭氣。

  ⑽.取樣與監測實驗室

  水質取樣在汙水處理廠工藝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應設汙水水量自動計量裝備、自動比例取樣裝置,PH值、水溫、BOD、COD等主要水質指標應安裝線上監

  篇三:資源與環境系統分析第一篇實習報告

  第1篇

  1、 八個在學習不同週數後,在一次考試中取得如下表所示的成績(百分制):

  分別用手算和上機完成下列問題:

  (1) 用回 歸方程y=bx擬合這些資料,其中x是學習週數,y是考試成績。並

  對迴歸模型進行檢驗。同時說出選用此模型的原因以及迴歸模型預測的適用範圍。

  (2) 用回 歸方程y=a+bx擬合這些資料,對迴歸模型進行檢驗,說出選用此

  模型的原因以及迴歸模型預測的適用範圍。

  解:(1)手算:

  誤差平方和Q= 8t=1 ytbxt (ytbxt)

  為了使Q最小,即db= 8t=12(ytbxt)xt=0

  N得: 8t=1ytxtb t=1xtxt=0

  8ytxt2050b= t=1xtxt=107t=1dQ

  所以迴歸方程為:y=19.1588785x

  顯著性檢驗:

  2QR= 8t=1yt=39275.70093

  2QE= 8(y^tyt)=824.2990654 t=1

  F=QR/(QE/7)=333.531746

  F0.05(1,7)=5.59

  F>F0.05(1,7),該回歸直線有意義。

  該回歸模型適用的範圍是:[0,8]。

  上機:如圖表1(1):

  21輸入資料,做出散點圖,並新增趨勢線,選擇截距為0,顯示公式和R ○

  從圖中可以得到:迴歸方程:y=19.15x

  線性檢驗:決定係數:R2=0.891

  2輸入資料,對上述資料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分析表 ○

  由黃色方塊得迴歸方程:y=19.1588785x

  線性相關的檢驗:

  由紅色方塊得:決定係數:R2=0.979443911

  顯著性檢驗:

  由藍色方塊得:Significance F=1.73605E-06

  當0.05時,Significance F<

  所以該回歸模型的效果顯著,迴歸方程可以選用。

  該回歸模型適用的範圍是:[0,8]。

  (2)手算:

  x-=3.125

  y-=63.75

  lxx=28.875

  lxy=456.25

  lyy=7587.5

  確定迴歸直線:

  b=lxy/lxx=456.25/28.875=15.80

  a=y-bx=63.75-15.80*3.125=14.37

  得到迴歸方程:y^=15.80x+14.37

  相關性檢驗:r=lxy/(√(lxx*lyy))=0.974748

  顯著性檢驗:

  QT=lyy=7587.5

  QR=blxy=7209.145 --

  QE=QT-QR=378.355

  F=QR/(QE/6)=114.3235

  F0.05(1,6)=6.61

  F>F0.05(1,6),該回歸直線有意義。

  該回歸模型適用的範圍是:[0,8]。

  上機:如圖表1(2):

  輸入資料

  2 1做出散點圖,並新增趨勢線,顯示公式和R○

  從圖中可以得到:迴歸方程:y=15.80x+14.37

  線性係數檢驗:決定係數:R2=0.950

  2對上述資料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分析表: ○

  由黃色方塊得:迴歸方程:y=15.8008658x+14.37229437

  檢驗:

  線性相關的檢驗:

  由紅色方塊得:決定係數:R2=0.950134434

  顯著性檢驗:

  由藍色方塊得:Significance F=0.00003949

  當0.05時,Significance F<

  所以該回歸模型的效果顯著,迴歸方程可以選用。

  該回歸模型適用的範圍是:[0,8]。

  2、用非線性迴歸的方法擬合這些資料,得出最優模型,並進行檢驗。

  (1)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氣溫與相對產量的關係。

  解:如圖表2(1):

  輸入資料,做出散點圖

  從散點圖猜測該資料適合二次拋物線,所以用產量y與溫度T和溫度的平方T2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分析表:

  由黃色方塊得:

  迴歸方程:y=-3.344518387+0.350009338T-0.007058648 T2

  由紅色方塊得:決定係數:R2=0.905610648

  顯著性檢驗:

  由藍色方塊得:Significance F=0.00002438

  當0.05時,Significance F<

  所以該回歸模型的效果顯著,迴歸方程可以選用。

  (2)某玉米品種播種後天數與株高的關係。

  解:如圖表2(2):

  輸入資料,做出散點圖

  從散點圖及題意猜測該資料適合Logistic曲線,所以用ln(282/y-1)與天數t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分析表:

  由黃色方塊得:迴歸方程:ln(282/y-1)= 4.16630920-0.11543697t 化為:=1+2.54600939e

  線性相關的檢驗:

  由紅色方塊得:決定係數:R2= 0.97250989

  顯著性檢驗:

  由藍色方塊得:Significance F= 1.01332024E-06

  當0.05時,Significance F<

  所以該回歸模型的效果顯著,迴歸方程可以選用。

  (3) 某一汙染物自淨過程中其濃度與時間的關係

  282解:如圖表2(3):

  輸入資料,做出散點圖

  從散點圖及題意猜測該資料適合指數函式,所以用濃度的自然對數lny與時間t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分析表:

  由黃色方塊得:迴歸方程lny=-3.24381456-0.01438149t

  由紅色方塊得:決定係數:R2=0.90966209

  顯著性檢驗:

  由藍色方塊得:Significance F=0.00006688

  當0.05時,Significance F<

  所以該回歸模型的效果顯著,迴歸方程可以選用。

  (4) 酵母菌生物量與時間的關係。

  解:如圖表2(4):

  輸入資料,做出散點圖

  從散點圖猜測該資料適合指數函式,所以用濃度的自然對數lny與時間t進行迴歸分析,得到迴歸分析表:

  由黃色方塊得迴歸方程:lny=2.39568327+0.46363138t

  線性相關的檢驗:

  由紅色方塊得:決定係數:R2=0.99560981

  顯著性檢驗:

  由藍色方塊得:Significance F=2.64860769E-08

  當0.05時,Significance F<

  所以該回歸模型的效果顯著,迴歸方程可以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