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2021入學教育講話稿

入學教育講話稿

2021入學教育講話稿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可能會用到講話稿,講話稿是個人或個人以集體的名義,在重大的會議中,或在較隆重的場合,或各種群眾性的集會上發表全部講話內容的文稿。你寫講話稿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入學教育講話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入學教育講話稿1

各位老師,全體高一同學: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體高一老師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預祝大家在新的學校、新的學期裡取得新的輝煌!

  怎樣度過這緊張而又豐富多彩的高中三年呢?下面我來談談幾點看法:

  第一、同學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準備工作:

  1、作好吃苦的準備

  升入高一,同學們將要面對更概括、更抽象、更難於理解的課程學習,要面對更激烈、更緊張的競爭環境,要面對更長的在校時間,這都要求同學們要樹立起一種學習意識、高考意識,要做好承受壓力、經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準備。

  2、儘快適應新環境

  高中階段不僅所學知識深度、難度加大,而且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會使人際環境較以前更復雜。所以大家要儘快適應新環境。

  3、學會自主學習

  較之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要逐步培養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4、重新自我定位

  進入高中後,很多新生有這樣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這是正常心理,但是應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記住,進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有3年的時間足以不斷提高成績。因此,我們要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要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給予自己正確評價,並激勵自己不斷向目標努力。

  第二、同學們要養成九種好的習慣。

  1、堅持鍛鍊身體的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愉快地生活,也不可能安心地學習,因此建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堅持鍛鍊身體。

  2、管理習慣

  要學會管理自己,也要學會管理他人,可透過毛遂自薦的方法,進入班委會或學校學生會、團委會以及學校的其他學生社團。充分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

  3、要養成全神貫注的習慣

  同學們聽說過會移動的黑板的故事嗎?大科學家安培經常邊走路邊思考問題,有一次,他走在大街上,正在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塊黑板,於是他便從口袋裡掏出粉筆,在黑板上認真地演算起來,算著算著黑板開始移動,於是他也跟著移動起來,後來黑板移動得越來越快,他實在跟不上了,望著漸漸遠去的馬車,遺憾地說:“可惜我還沒有算完”,其實我們的學習要的不就是這種全神貫注的習慣嗎?

  4、要養成持之以恆的習慣

  毛主席當年求學的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就是他在學習上持之以恆的寫照。

  5、思維習慣

  高中的學習離不開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我們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證。

  6、閱讀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要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就要加大閱讀量,並作好讀書筆記。

  7、質疑、求教習慣

  高中的知識比初中知識難度加深,不易理解,學習上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同學們要大膽質疑,虛心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8、總結歸納的習慣

  對每一階段的知識和學習,我們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不斷提高。

  9、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高中的學習,課程多、時間緊,要求同學們學習要有計劃性,要定出各個學科,各個時段的學習計劃,爭取最大限度的利用時間,這就等於贏得了大量的學習時間。

  第三、要明白自己肩負的重任。

  進入寧鄉十三中,就應該明白我們是幹什麼來了。學校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為高校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公民。這個任務裡面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含義,它不僅是父母的希望、老師的希望,也是我們自己的理想,更是國家的需求。因此,明白我們的責任,就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揹負起歷史的重任,奮力前行。

  第四、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高中的三年,是求學生涯中最艱苦的三年,它不僅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它還有高強度的心理壓力。我們既要讓自己身心健康,又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成績,而現實的嚴峻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們要坦然面對壓力,不被壓力壓倒,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頑強拚搏的精神,要有成功的強烈慾望和要求,更要有百折不回的鬥志和毅力。

  第五、要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進入高中學習,課程及老師的授課方式及要求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初中學習方式以模仿和記憶為主,而高中則是以理解和應用為主,要求學生要有更強的分析、概括、綜合、實踐的能力,將基本概念、原理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因而不可能再照搬初中的學習方法。而要想提高學習效率,決不可盲目隨波逐流要探索,要比較,要實踐,要修正!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六、要做遵紀守法的好學生。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把培養合格公民、培養文明學生作為第一要務,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要求,因此,我們會透過各種活動對你們進行做人等方面的教育,我們也希望你們能夠遵章守紀,為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作出自己的努力。對於不思學習、不求上進的學生,學校將會按照有關規定從嚴處理。

  新的學校,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生活,都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考驗。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努力學習,埋頭苦讀,我們就會實現自己的願望和理想!

  最後,祝同學們精神好、身體好、學習好!

  入學教育講話稿2

同學們:

  我姓溫,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是地道的陝西人。首先祝賀大家徹底擺脫了高三那魔鬼般的日子,來到擁有多年辦學資歷、在醫學界有相當影響力的西安醫學院學習。大學生活已經拉開帷幕,新的人生目標也即將啟航。今後的三年是我們人生中最為寶貴、最有價值的三年,同學們將在醫學院這片土地上努力拼搏、揮灑汗水,走向新的成功與輝煌。在此,我和大家交流一下該如何度過黃金般的大學歲月。

  第一,每位同學從踏進西安醫學院大門的時候就應該思考一個問題:我來到這裡是為了幹什麼的,走出西安醫學院我想幹什麼。只有認真回答這個問題,大家才能在今後的大學生活中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始終堅持自己正確的生活航向,才不至於感覺到每天無所事事、空虛和無聊,才不至於沉迷於網路遊戲和別的浪費生命的事情中。(自由發揮,講你考四六級、考研的事情,比如佔座位,天天去自習室等等)

  第二,我們要正確對待這個塵土飛揚、交通不便、遠離市區的新校區。有些同學剛來報道,一看這環境,大喊一聲:天哪!大學怎麼會是這樣?我要告訴你的是:“大學者,大師,大學問之謂也,非高樓大廈,也不是西安的東大街和北大街。”

  我是在蘇州大學唸的研究生,蘇州大學的校區很多,而且每個校區都美的讓人陶醉,但是不幸的事情卻發生在了我的身上,我們那一批新生被安排在蘇州大學的新校區,當時那個校區建在的工業園區的最裡面,周圍一片荒涼,通往市中心的路上只有一輛178公交車,除了學校的餐廳,你找不到可以去吃小吃的地方,所謂的湖也只是一個土坑,沒有一滴水,剛去的那一天,看到那樣的場景,我心裡很不舒服,甚至有點痛恨,我就給同學打電話,說自己被髮配到荒郊野外,而不是蘇州天堂,當時我同學給我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你是去學習的不是去享受生活的,而且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你如果想快樂的生活那就看他好的一面,並且將這種好放大,忽略不好的一面。就這樣我轉變的自己的觀點,三年後離開的時候,我有很多的不捨,因為那裡後來修得很美,環境很好,還有把我當女兒一樣看待的導師,待我如姊妹的同學。離校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哭著離開的。(也可以講西區)

  第三,同學們應該清楚大學和高中的差別。大學的學習目的、方式,和大學之前的中小學相比,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它更多的是對一種能力的培養,不再是為了中考、高考而拼命,而是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所以大學的老師不會和以前的高中老師一樣,逼迫你去學習、逐一分析你們的考試成績,大學的老師只是給你提供一個學習方向,至於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那隻能靠你自己,你要有自己的目標,正所謂“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

  第四,同學還應該在大學期間重點培養三種能力。一是適應能力。從高中到大學,需要一個過渡期,但是在這個過渡期內需要同學們主動去調整和適應。可能很多同學會感覺到大學生活不如自己理想中的好,或者生活條件艱苦等等。請大家記住,不管任何時候,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將直接決定他的生存和發展。有一句話說的好:順著環境的人是能人,逆著環境的人是蠢人,創造環境的人是偉人。同學們,我們現在都不是偉人,但我們希望自己做逆著環境的人是蠢人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我們即使現在做不了偉人,我們也不願做蠢人,我們只有做適應環境的能人。(講講你是怎樣適應得,由懷念過去到喜歡大學)二是學習能力。在大學裡,學習依然是第一位的,學習是我們的天職,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大學生要學會學習。

  有一個故事形象地說明了具備這一能力的重要性:孩子要出遠門,媽媽主張給孩子多帶些乾糧,爸爸則主張給孩子帶一支好的,無論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憑手中的獲得食物,對於孩子遠比干糧重要。“”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學習的能力和專業的技能,只有會使用“獵”的人,才能不斷進步,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三是做人和做事能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作為大學生,要先會做人,才會做事,進而才能做貢獻。無法想象,一個人品不行的人能獲得周圍人的好感和幫助,人品這個東西裝不來、藏不住,處得久了,人人心裡都會有一杆秤。所以,我們要真心地對待他人、尊重他人,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幫助。

  最後,要有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離開父母,來到這個離家很遠的集體中,衣食住行的安排都需要自己去細心打理。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洗衣服,保持內務的整潔,獨立的面對一些矛盾、疾病,不要動不動就在電話裡哭著說想家想媽媽,免得家裡人擔心。

  好了,我祝願大家在以後的大學生活中身體健康,學習進步,生活愉快!

  入學教育講話稿3

同學們:

  大家好!首先老師真誠地祝賀同學們光榮地成為丁玲學校的學生!大家又邁出了自己迅速成長的一步,但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會像轉變稱謂一樣簡單,初中不是小學的簡單繼續,而是一種轉折和爬坡——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當迅速行駛的汽車在轉彎或上坡時,缺少心理準備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穩摔倒,同樣在初中新生活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缺乏心理準備不能及時調整的話就會出現不適應。為了讓同學們邁好初中第一步,為此今天我給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和建議,請同學們記好筆記。

  一、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在初中這個新起點上,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調整好心態。也許你是躊躇滿志地來到新學校,希望能展現自我的風采,但同學們來自四面八方,新集體里人才濟濟,以前出色的你可能不再拔尖,還可能評不上班幹部,成績可能會不盡人意,名次下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些挫折,但你千萬要記住:不能就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們要用不懈的努力一點點證明自己。也許你在小學時表現一般,入學成績比別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斷定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因為入學成績只是代表過去,證明不了現在和將來,新的競爭剛剛開始,孰勝孰負還看今朝。

  我們是一起邁入初中大門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不管小學是否優秀那都已成為過去,過高或過低地自我評價都會困住前行的腳步,在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們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二、課程增加,改變學法。

  小學主要是語文和數學兩門課,而中學,七年級就增加了英語、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八年級將增加物理,初三還將增加化學,而且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進度加快,猛增的學習量往往讓我們應接不暇,頗有點狗咬刺蝟,不知從何下口之感。初中的學習狀況改變了,再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方式顯然無法適應,這裡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案例:小云和小吉自幼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在小學時他們的成績都旗鼓相當,相當優秀。後來一起考上了同一所中學。進入中學的第一次數學測驗,小云考了全班第一,可是小吉才勉強及格。看到小云開心的樣子,小吉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老師特定表揚了小云,而對小吉說,要他加把勁,向小云學習。小云考了好成績,小吉並沒有嫉妒,只是他想不通。你看,小吉平時和他一起上學,週末也在一起玩,也從來不請家教,上課時都在聽老師講課,作業都一樣完成,老師也說他們一樣聰明,可是為什麼成績卻相差很大呢?

  同學們,這就是學習的方法不同而出現的差異,到了中學要注意哪些學習方法呢?

  第一,要主動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

  中學改變了小學那種事無鉅細式的教學方式,老師往往集中講解難點、要點,並且講過就不再重複,我們要主動去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包括語音、板書、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學習慣。想做到這一點有兩個訣竅:一是預習,拿著書本隨便翻看不是預習,預習是把第二天的功課儘可能看懂,並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做為重點聽,這可以提高我們的聽課效率,培養自學能力。二是多請教,主動把自己的學習狀況向老師介紹,有問題就大膽問,千萬不要礙於面子而把聽不懂的知識留到明天,從一開始就不能欠學習賬,否則學習中的漏洞越來越多,到了高年級就難以彌補了。

  第二,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

  要解決科目多學習量大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學習計劃。包括長期計劃,新學期我的目標是什麼,到期中期末我要達到什麼水平,還可以找個競爭對手來激勵自己;此外,還要有短期計劃,也就是周計劃、天計劃,比如:我怎樣安排這一天的學習和玩耍時間,利用什麼時間做哪門作業,何時預習,何時做系統複習等等。只要這樣踏踏實實完成每天的計劃和小目標,就可以自如地應對新學習,達到長遠目標。三要注意摸索適合自己的學法。在初中階段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體現得尤為突出,因為學習的難度加深、靈活性加大,不能單憑死記、死學,要講究記憶的方法,注意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各學科的特點不同,學法也有區別,我們在新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不斷反思和調整,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法,做到事半功倍。

  第三點建議:學會適應,學會交往。

  首先我給同學們講一個案例:XX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知怎麼的,爸爸、媽媽發現她自從上初中後,話越來越少,就喜歡獨自靜坐在自己的臥室內,面對書本發呆。從前活潑、開朗、好動的她好像變了個人似的,而且有時還無故發脾氣。偶然間,媽媽發現她的筆記本上寫著:“為什麼成績下降?”“為什麼同學都不喜歡我?”父母有些擔心了,就去學校找老師瞭解情況。老師也反映現在的XX比較內向,上課不願說話,與同學的交往也比較少,有時班級搞活動,她總是不知不覺地成為旁觀者。

  XX同學表現出來的現象,實際上是學校環境適應障礙。因此,我希望我們的新同學不要象XX,要學會適應,學會交往,適應學校環境的變化。到了初中,人際交往範圍發生了較大變化,大家來自不同學校,彼此陌生,這時很多人會感到孤獨,想念過去的同學,這都是正常的心態。要擺脫這種不良狀態,就要積極主動去熟悉新的班級和同學。初來乍到,也許一個熟人也沒有,你會感到孤立無援,但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樣嗎?都沒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我們可以主動一些,大膽和同學搭話,熱情為班級做事,比如問問同學叫什麼,然後把你介紹給他;同學缺少什麼,可以借給他;老師要發新書了,積極去幫忙;值日表還沒有排好,主動去清掃衛生……無形之中你就和同學、老師“混”熟了,越來越融入這個新集體,朋友多了起來,陌生感自然會逐漸消失。

  四、以新的行為規範要求自己

  到了中學階段,許多行為規範發生了變化。一進入中學校門,你就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知道作為一名中學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努力進行行為規範的訓練。

  下面我用歌謠的形式簡單講一講有哪些基本的規範要牢記:

  第一句:衣服整潔講儀表,校徽胸前佩戴好。(衣著打扮要符合中學生,每天班主任或紀檢委員要例行檢查,每週學校要進行大檢查,不符合規範的同學我們要在學校門口的宣傳欄張榜批評,並要扣班級的文明紀律分;校牌每天進校要佩戴好,每天校門口的門衛將對每一位學生例行檢查,未佩戴的或者不規範的同學也將在宣傳欄張榜批評,並扣班級文明分)

  第二句:學習用品全帶齊,按時到校不遲到。

  第三句:進門下車講禮貌,看見師生問聲好。

  接下來:因病因事不到校,堅持請假要做到。

  下課先讓老師行,有始有終堂堂好。

  出操整隊上操場,佇列作到快靜齊。

  課間休息出教室,遠望藍天或綠色。

  有益活動利身心,說笑玩耍講文明。

  黑板牆壁不亂塗,愛護公物和花草。

  果殼紙屑不亂拋,校園整潔環境好。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廢紙的故事。

  美國有個“福特公司”,福特是一個人,他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漬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裡。然後才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

  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為“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佔居鰲頭,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造人福特。大家說,這張廢紙重要不重要?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

  同學們,這些行為規範看上去都很細小,對於你來說只要用心都會象福特一樣做得很好。養成良好習慣,邁好中學生活第一步。生活就是一方沃土,你播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播下一種心態,收穫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動;播下一種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命運。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紀律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都會奠定我們中學以後的命運。選擇從現在開始,讓良好的習慣成就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