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案建議書模板彙編六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能夠利用到建議書的場合越來越多,當建議書是面對群體時,可以宣傳、鼓動對方去開展某項工作或進行某種活動,具有一定的號召性。建議書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專案建議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專案建議書 篇1
一、專案名稱
合作安果水電站影片監控專案
二、工程專案建設單位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甘肅有限公司甘南分公司
三、專案背景及專案建設必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人們對安全技術防範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打擊各種各樣的經濟刑事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證各行各業和社會各部門的正常運轉,採用高科技手段預防和制止各種犯罪將會成為安全防範領域的發展方向。
網路影片監控系統能實時、形象、真實地反映被監控物件,不但極大地延長了人眼的觀察距離,而且擴大了人眼的機能,它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代替人工進行長時間監視,讓人能夠看到被監視現場的實際發生的一切情況,並通過錄像記錄下來。
利用網路影片監控系統,可以保護人身安全,節省時間和費用,提高效率,實現實時指揮和排程,處理和儲存資訊。因此,進入90年代以後網路影片監控系統已被日益廣泛的應用於公安、金融、工礦、交通、醫療衛生、教育、商業、軍事、飯店、重要物資倉庫及安全保衛等領域,已成為現代化管理標誌之一。
四、專案建設目標
合作安果水電站影片監控專案包括3個水電站,其中一個電站監控點為7個,兩個水電站監控點為9個,選用3臺網絡硬碟錄影機,分別儲存,可基於網路調看本地影片,設計儲存時間為1個月;選用天地偉業系列彩色半球攝像機,紅外槍式攝像機,智慧變速球攝像機。選用三星系列液晶螢幕,作為監控顯示器。
五、技術方案
1、系統結構設計
在水電站建立監控中心,分別接入各個水電站分佈監控點影象;
五、技術方案
1、系統結構設計
在水電站建立監控中心,分別接入各個水電站分佈監控點影象;
透過10M專線方式,水電站監控現場監控資訊儲存在水電站機房網路硬碟錄影機,透過甘南移動專線實現遠端調看。
2、方案整體描述
甘南移動監控系統設計為監控中心、監控現場。在監控系統中,監控中心負責檢視、管理轄區範圍內的所有的媒體資訊,滿足管理部門許可權管理的需要,而監控客戶端僅能檢視、呼叫本地影片資訊;
六、資金預算
本專案固定投資為129180
序號專案預算總價
1影片監控前端裝置¥24420
2影片監控後端及輔助裝置¥879105
施工費用¥16850
合計¥129180
七、資金來源
省公司統一調撥
八、工程進度安排
(1)20xx年11月20日簽訂專案合作協議
(2)20xx年11月30日完成裝置安裝調測
(3)20xx年11月5日前正式上線執行
九、效益分析
本次專案所涉及建設費用全部由我公司負責投資,水電站租用影片監控裝置/。根據專案建設成本及對競爭對手報價的掌握,我公司為本專案報價為每個通道裝置租賃費用72元/月,20個通道租賃費用合計為1440元/月,每年收益為17280元。
綜上,3年即可收回全部成本,同時本專案也將成為我公司第一個在影片監控專案上的成功案例,為下一步影片監控全州推廣奠定基礎。
專案建議書 篇2
前言
興城市位於環渤海經圈的中部,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西部起點,是華北與東北兩大經濟區的節點城市。歷史悠久.化底蘊深厚,素有重視文化,禮重書法的傳統,有“中國書法之鄉”的美譽。景色秀美,氣候宜人,文物古蹟頗多。古城、溫泉、海濱、首山、菊花島五大景觀集於一地,珠聯璧臺,絢麗多彩,是全國聞名的旅遊度假勝地,是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優越、有發展前途的城市,但由於基礎設施與環境建設投入不足、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缺乏宣傳力度等 原因,導致該地的旅遊資源還沒有得到開發,這些限制因素嚴重製約了興城市的發展。因此,為加快興城這個旅遊城市的發展,開發新的旅遊專案迫在眉睫。
據調查統計,興城市人民和大學人員都迫切希望能在海濱建立一個集遊樂、生活為一體的水上樂園,包括城堡、滑梯、衝浪池、兒童中心、避暑莊園、中心商廈等。這樣既能滿足當地人旅遊的需要,還能刺激消費,帶來旅客,帶動興城市的發展。
一、 專案概況
1、專案名稱:興城”水上樂園“開發專案
2、專案建設地點:遼寧省興城市第二浴場
3、專案建設單位:XXXXXXXXXXXXX
4、專案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總用地面積約500畝,總建築面積20xx平方米,建有游泳區、運動區、休閒區、娛樂區、燒烤場。有滑水索道、摩托艇、沙灘車、水上降落傘、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眾多的遊樂專案。
5、專案估算總投資:1億元
二、專案規劃背景及必要性
1、“水上樂園”專案規劃背景:
興城市地處“遼西走廊”中部,葫蘆島市西南,遼東灣西海岸,是連線東北、華北的交通要塞,距瀋陽270 公里,距北京380 公里,東鄰錦州機場和葫蘆島港,西靠山海關機場和秦皇島港,京哈鐵路、秦沈高速鐵路、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縱貫境內,是中國泳裝名城、中國書法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城、是全國聞名的旅遊度假勝地,中國三大泳裝生產基地之一,東北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東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20xx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城市,中國十大小資城市。集城、泉、山、海、島於一體。城是興城明代古城,泉是溫泉山是首山,海是渤海灣的興城海濱,島是菊花島。20xx年7月,興城市全面擁有市級經濟管理權,城市地位進一步增強,十二五期間,興城市將向遼寧發達城市邁進。 興城在不久的將來必將存在諸多發展的機遇以及成為一片投資熱土。
2、“水上樂園”專案規劃必要性:利用當地獨特的地形資源,以較低的成本打造高水平,大型“水上樂園”專案,有利於突出興城市海濱城市的特色,改變整個興城旅遊資源有靜景無動樂的現實狀況,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高其可遊樂行,提高知名度,創出品牌,吸引人氣。建立以興城海冰浴場為中心,輻射周邊景點,形成集休閒,度假,體育,養老,娛樂,購物於一體的一點多線旅遊資源,必將帶動興城市的經濟發展,逐步實現以旅遊及旅遊服務行業為主的支柱產業戰略目標。
三、專案優勢分析
興城海濱在遼寧省興城市城東南8公里處,是國家4A 級風景名勝區,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場。海濱浴場綿延14公里,沙細灘緩,潮穩波清,她與美
國的西雅圖和我國的青島極為相似。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場。海濱浴場內無暗礁,岸邊沙灘細軟潔白,晶瑩如玉,海水深淺適宜,水穩波清,清澈見底,海岸地勢開闊 ,綠樹掩映,是大海送給人間的一片天然樂園。
四、專案目標定位
打造集綠色生態迴歸、遊園嬉水、休閒度假、等於一體的水上樂園,在豐富本身經營內容的同時,比如增加更多的遊樂專案,提高親水文化內涵外等,還要結合周邊的餐飲、酒店等各種配套,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水上游樂場所的消費內容。
形成“可覽、可遊、可參與”的環境景觀,構築“城市—郊區—鄉間—田野”的空間休閒系統,從而帶動興城海濱乃至興城市的整體規劃和文化發展。
五、專案規劃
(一)專案規劃原則
1、生態保護原則
注重生態保護,順天時、地利而建,展現人的活力與自然魅力和諧交融,重視景觀效果設計。
2、市場導向原則
以市場需求確定專案產品和服務,始終保持恢宏大氣、震憾人心和高速活力、先進安全的市場形象,把娛樂性與精神陶冶結合起來。
3、 挖掘特色原則
以成熟、精細設計,發掘專案及當地特色,賦予消費者獨特、飽滿的愉悅體驗。
4 、多元整合原則
不僅內部各子專案之間形成一體,本專案與周邊環境、景點和專案也形成有機結合的關係。
(二)專案策劃思路
1、將興城古城作為重要的景點納入興城市旅遊開發規劃之中,打造集觀光、體驗於一體的文化特色旅遊產業。
2、在專案內容執行過程中,強調勢、力、速、美、多變和持久的極限感受和音響配合。
3、利用本專案的開發,帶動當地旅遊、房地產、飲服、賓館業的發展。
(三)專案主題策劃
1、造浪池 面積約15000平方米,在興城海濱建設的扁長露天池,人造岸線為月牙型海灣的白沙疏樹,天高水闊,天水交融,獨成一景。透過改變海水流,使其流入造浪池的供應方式進行簡便的造浪,使造浪具有長時間的持續性,並透過控制節奏動靜調控人們的心情。造浪池使用國際先進的造浪機械,有多達10種的不同造浪模式,造浪高度最高可達2米左右。岸線可讓遊人進行陽光浴、小型聚會、簡單的娛樂,水面設海中散步、透明球、塑膠滾筒、碰碰橡皮船、水上排球、水上足球等專案。在淺水部位設兒童娛樂區,安裝音樂噴泉和一些低矮的槓、橋、多種兒童滑道及橡皮房等。
2、 高速噴射滑道為一整套高大的工藝設施,遊客坐在單人或雙人、三人浮圈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難以置信的速度和難以預想的景況中極速滑行數百米。
3、極限龍捲風 仿照龍捲風的原理建設的倒金字塔式設施,遊客進入滑道之中來回翻滾,充分體會到龍捲風之狂飈和爆發,就像是被龍捲風吸進去一樣。
4、急馳競賽 多個並排的滑道,多個乘客並排從近20米高的塔端開始急馳滑行,在完全密封的水槽完成一個迴圈後,進入到開放式的直行部分並急馳到末端。
專案建議書 篇3
一、專案概述
(一)專案名稱:石臺縣七都土雞養殖擴建專案
(二)專案建設地點:石臺縣七都鎮焦坑
(三)專案總投資:620萬元
(四)專案建設內容:
1、組建土雞養殖專業戶60戶,合作社全年土雞養殖規模100萬羽。
2、土建工程:
①建炕房200 m2
②建儲藏室、消毒室150 m2
③苗雞溫室200 m2
④雞舍300 m2
⑤改造山壙
⑥建林間圍欄設施
3、裝置購臵:
①孵化機器10臺套
②成品雞運輸車2輛
③防疫裝置和電教器材
(五)專案建設單位:石臺縣七都鎮桂珍土雞生產合作社
(六)專案法人代表:郝桂珍 聯絡電話:0566-6711489
(七)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本專案法人代表郝桂珍,今年35歲,小學文化程度,她三歲時失去母親,在父親呵護下,艱辛度日,自幼磨難的經歷鑄就了她“巾幗不讓鬚眉”的性格,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20xx年郝桂珍與丈夫一起,進駐到人跡罕至的焦坑峽谷中,承包荒山500畝,現已造林200畝。林間放養土雞由原來千羽,發展到年出售土雞2萬隻。獲得了可喜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今天,利用林地放養土雞,實現生態系統良性迴圈,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特申請建設本專案。
二、專案背景及意義
食用放養的土雞在我國是大眾食譜的傳統產品。自古以來,“宴請必上雞”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與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經濟與社會的迅速發展,拉動了肉雞生產的發展,清燉、燻烤、紅燒、滷雞翅等多樣食法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最流行的話題,環保無汙染的生態養殖的優質肉雞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需求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僅池州市三縣一區肉雞缺口每年不少於百萬只,純自然放養的土雞更是供不應求。本專案法人代表郝桂珍自20xx年以來,堅持在林間養土雞,登門求教養殖技術,購臵必備器材,隨著養殖量的逐年遞增,原始積累也逐年增加。20xx年,郝桂珍土雞出售量達2萬隻,出售雞蛋10萬斤,栽植杉木200畝,經測
算蓄積量達1000立方米,資產達百萬元。20xx年新年伊始,她們又著手本專案的'籌建,擴大養殖規模,自己孵化雞苗,採取“公司加農戶”的模式,聯接60家專業養殖戶,採取“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分戶飼養”的“五統一分”的方式。本專案按計劃實施後,可年產100萬羽土雞,將成為皖南山區土雞養殖的龍頭老大。可以肯定,本專案極為誘人,必將成為石臺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一張招牌。
三、專案可行性分析
擴大土雞養殖專案,經過可行性分析,其優勢表現明顯:
1、環境優越
本專案建設地點處在一條十里峽谷,谷底僅有一條“村村通”水泥路,沒有村莊農戶,隔絕了傳染源。這裡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光照富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既能滿足林茶等經濟作物生長,又有利於土雞的生長繁衍。
2、六年基礎
郝桂珍同丈夫一起,飽嘗甜酸苦辣,堅持六年不出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植樹造林。在林間放養土雞,既綠化了荒山,又掌握了養殖技術,原始積累亦逐年增加。
3、市場廣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的人強調“純天然無汙染”,因而在林間放養用稻穀、玉米和青菜飼餵的雞和產的雞蛋,是城鄉居
民餐桌上的迫切需求。況且七都鎮焦坑生態谷處在安徽“兩山一湖” 黃金旅遊圈內,遊客量逐年增加,綠色純天然食品的市場上已供不應求,常常出現購土雞的運輸車輛裝載量不足半數而返回的現象。
四、專案建設內容及規模
為達到年產100萬羽土雞生態養殖目標,經過反覆考察論證,本專案建設內容及規模分為以下三大塊:
1、組建土雞養殖專業戶60戶,購臵總場孵化裝置,自孵雞苗100萬羽提供給專業養殖戶養殖。
2、土建工程:
①建炕房200 m2
②建儲藏室、消毒室150 m2
③雞苗溫室200 m2
④雞舍300 m2
⑤改造山壙
⑥建林間圍欄設施
3、裝置購臵:
①孵化機10臺套
②成品雞運輸車2部
③防疫裝置和電教器材
五、專案投資概算
1、養殖專業戶投資總額=①+②+③=360萬元,其中:
①固定資產投資:簡易雞舍和山坡林間圍欄設施,以及飲水器、料筒,戶均投資5000元即可,60戶×5000元/戶=30萬元;
②按每戶首批萬羽養殖規模提供雞苗,需墊付流動資金3.50元/只×1萬隻/戶×60戶=210萬元;
③厂部10萬隻種雞週轉資金需120萬元。
2、土建工程投資額=①+②+③+④+⑤+⑥=100萬元,其中: ①建炕房300 m2×800元/m2 (含裝置)=24萬元;
②儲藏室、消毒室200 m2×1000元/ m2(含裝置)=20萬元; ③苗雞溫室200 m2×400元/m2=8萬元;
④雞舍800 m2×200元/m2=16萬元;
⑤改造山壙(清淤泥、加固塘壩)需投資17萬元;
⑥林間圍欄設施15萬元。
3、裝置購臵總投資=①+②+③=160萬元,其中:
①孵化機10臺×9萬/臺=90萬元;
②成品雞運輸汽車兩部40萬元;
③防疫裝置和電教裝置30萬元。
專案投資總額合計1+2+3=620萬元
資金來源說明:
本專案總投資額620萬元之中,60戶養雞專業戶圍欄設施由各戶自籌;厂部土建工程所需資金亦自籌解決;孵化機械裝置和提供給養殖戶苗雞所需資金490萬元,需申請政策性投資。
專案建議書 篇4
1城市規劃及發展簡述
2專案決策背景及摘要
2.1外部環境
1)城市發展規劃與宗地的關係及對專案開發的影響,如:交通捷運系統規劃與建設、城市功能規劃與佈局、區域性區域開發重點、政府重大政策走向等;
2)宗地所屬地域在該城市的歷史、經濟、文化、戰略發展等方面的地位;
3)專案淵源,特殊的政治或文化背景,如:危房改造、高新技術區生活住宅配套、文化園、政府重點工程等。
2.2內部因素
1)專案啟動對公司未來幾年發展戰略的意義(一般3至5年),在公司發展中的地位(是否核心專案);
2)公司進入重點區域市場、專案合理佈局,對公司提高市場覆蓋率、提升品牌形象、降低經營風險、擴大社會影響力的作用;
3)從專案投資回報率、可持續經營等角度描述立項的意義。
3專案概況
3.1宗地位置
3.2宗地現狀
四至範圍,地勢比較,地面現狀,現有居民情況,地下情況,土地的完整性,地質情況。
3.3專案周邊的社群配套
3.4專案周邊環境
3.5大市政配套
3.6規劃控制要點
總佔地面積、淨用地面積、綠化面積、道路面積;住宅建築面積、公建建築面積;綜合容積率、住宅容積率;建築密度;控高;綠化率等。
3.7土地價格
3.8土地升值潛力初步評估
3.9立即開發與作為土地儲備優缺點分析。
4法律及政策性風險分析
土地使用權歸屬、土地的他項權力、土地的用途、有關專案用地現狀的政府檔案;立項情況;規劃用地用途、有關專案用地規劃的政府檔案;徵地批文、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拆遷安置補償、有關專案地塊的政府檔案。
5市場分析
區域住宅市場簡述、區域住宅市場各項指標成長狀況(近3-5年)、區域市場在市內各項指標的排名狀況及發展趨勢;各檔次產品供應狀況、各檔次產品的集合特徵、區域內表現最好個案狀況、未來2-3年區域內可供應土地狀況、產品供應量和
產品型別、本案在區域市場內的機會;產品特徵、重點個案、成長狀況、市場容量、消費者特徵;產品定位及建議。
6主要經營指標分析
開發建設期間計劃分析;購置土地的資金來源計劃分析;營銷計劃分析;成本、費用、稅務分析;贏利能力分析。
7結論和建議
專案建議書 篇5
專案類別: 果藥竹 類
貴州省財政扶貧資金
專案申報建議書
專案名稱: 荔波縣優質油茶種植專案
申報單位:荔波縣扶貧工作局 方村鄉人民政府
申報時間: 二0XX年二月
目錄
專案概要………………………………………………………4
專案申請理由和條件 ……………………………………5—6
專案建設的必要性……………………………………………7
專案建設的可行性……………………………………………8
市場分析………………………………………………………8
產業組織形式…………………………………………………9
避險能力………………………………………………………9
建設內容及規模 …………………………………………9-10
專案申請依據 ………………………………………………11
專案技術標準和技術路徑 …………………………………12
投資概算和資金來源 ………………………………………16
專案實施進度安排 …………………………………………19
專案綜合效益分析 …………………………………………19
扶貧效益 ……………………………………………………19
社會效益 ……………………………………………………20
生態效益 ……………………………………………………20
專案建議綜合結論 …………………………………………21
專案建議書 篇6
1、專案摘要
專案名稱:隆德縣蔬菜工廠化育苗中心改擴建專案
專案主管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隆德縣農牧局
專案實施單位: 隆德縣綠鮮果蔬有限責任公司
專案法人: 張小斌(公司總經理)
專案性質:改擴建
專案建設年限:1年(20xx年11月-20xx年10月)
專案建設地點及範圍:隆德縣神林鄉辛平村。
1.1專案建設目標
改擴建工廠化育苗中心1處,新建育苗日光溫室30棟,佔地50畝。 30棟育苗日光溫室年育苗3茬,可提供各種蔬菜種苗2700萬株,可滿足9000畝大田蔬菜生產所需種苗。按照15%的增產增收效益估算,畝增收150元,年淨增收135萬元。
2、專案背景
近年來,固原市委、市政府把蔬菜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帶動第二、三產業、實現農業產業化的重點來抓,依靠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科技推動和市場帶動,透過建基地、抓示範、促流通,基本實現了鮮菜由季節性生產到週年生產、週年供應的歷史性跨越,促使了蔬菜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隆德縣特別是近幾年,利用財政扶貧資金,把冷涼蔬菜確定為本縣區域優勢產業以來,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有了較快增長,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按照“科學規劃,因勢利導,重點培育,集中連片”的原則,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將冷涼蔬菜作為區域優勢特色扶貧產業積極培育。通過幾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優勢,種植面積在逐年擴大。規模種植優勢顯現,但由於受季風氣候制約,春暖遲,晚霜影響大。 冷涼蔬菜主要以地膜覆蓋栽培種植,一般於5月上旬開始移栽,上市晚,不能有效利用早春和晚秋蔬菜市場出現季節性差價。因此,建設蔬菜育苗中心以及開展塑膠拱棚生產基地,實行露地覆膜種植和塑膠拱棚提早育苗相結合,不僅能保證蔬菜週年供應,搶佔外地市場季節差價,而且使全縣蔬菜生產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規模的產業化之路,不斷提高在外地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自治區蔬菜產業發展意見,在以固原市為核心,大力開發冷涼氣候資源發展夏季冷涼露地蔬菜生產。固原市以其海拔高、夏季冷涼,小區域灌溉條件優越,環境無汙染等特點,是我區發展夏季無公害、綠色特需綠葉菜、果類菜、食用菌的優勢區域。圍繞固原市的氣候特點和區域特色,種植6-9月份我國南方市場需求的特種葉菜(菜花、西蘭花、白菜、甘藍、菜心、芥蘭、生菜等)和根莖類(蘿蔔、胡蘿蔔、萵筍等)蔬菜,實施“夏菜南下”戰略,把我市建成為“西菜東調”生產基地。
2.1隆德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特點
一是面積迅速擴大,在全區蔬菜生產中處於優勢地位。受蔬菜種植比較效益高的拉動作用,近年來我縣蔬菜生產保持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蔬菜產值上升較快,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佔有較大比重。二是優勢區域逐步形成,季節優勢更加明顯。我縣氣候多樣,生產、交通運輸等條件差異較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按照市場效益原則和農民增收要求,確定當地優勢產業,形成了不同作物的優勢區域。蔬菜產業農業集約化程度高,成為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要產業之一。三是蔬菜在全縣特色產業建設中開始呈現出先導產業的作用。蔬菜主產區大
都分佈在交通便利的郊區和生產條件較好的川道地區,是全縣農業生產的精華地帶,農民收入相對較高,全縣大部分試點村都選擇以蔬菜產業為支撐。四是產銷關聯度進一步增強,產地直銷市場初步形成。在發展蔬菜生產中,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市場,全縣銷售經營網點基本形成。
蔬菜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生產基地規模小而分散,蔬菜育苗工作幾乎空白,集中連片少,集約化程度低,規模效益難以實現,效益差;二是蔬菜營銷組織化程度十分薄弱。基本沒有建立和形成市場與基地掛鉤,產銷聯盟、產銷直掛、城市配送、企業連鎖營銷等現代產業化經營方式;三是蔬菜產後銷售基本上是未經預冷儲藏、整理、包裝、保鮮的原始產品,產品損耗大,增殖低。四是龍頭企業的拉動力不強,沒有建立起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加工、貯藏、保鮮企業。五是蔬菜生產科技含量低,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差,生產管理技術水平低。品種更新慢,單產低,質量不穩定。
就蔬菜產業而言,雖然發展速度快、規模大、效益高,深受農民歡迎。但生產中種苗質量差;採用拱棚育苗或大田直播出苗時間延後、是最佳上市交易時間錯過,這一問題已經成為限制蔬菜產業快速高效發展的瓶頸,也成為隆德縣委、政府首選的解決蔬菜產業的突出問題。
3、專案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
3.1.1、可相對延長蔬菜生產時間,提早上市。隆德縣無霜期短,春季晚霜結束遲,秋季早霜來臨早,極大地制約著露地蔬菜的生產。建設育苗溫室,透過設施提前育苗,待露地氣溫、地溫等條件適宜時移栽定植,可相對延長蔬菜生產時間,提前採收上市,搶佔市場空檔,提高市場佔有率。透過試驗,示範蔬菜育苗移栽較直播田提前上市20天-30天,辣椒、甜椒單株增加產量0.5公斤,畝增產量1900公斤,畝增產值950元。
3.1.2、可提高間套、複種比例,增加單位面積產量。專案區年平均氣溫6.5-7.5℃,有效積溫2500-3200℃,無霜期135-160天,氣候特點是一年一作光溫有餘,一年兩作光溫條件不足。依託相對冷涼的氣候資源,充分利用育苗移栽技術,可提高間套複種比例,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3.2 可行性
3.2.1氣候資源條件優越。一是我縣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境內成雨機會少,夏季氣候乾燥、涼爽,適宜多種蔬菜生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區重要的“西菜東調”基地。二是冬季光照資源豐富,在西北乃至全國發展日光溫室生產條件最為優越。三是我縣大部分地區為雨養農業區,工業發展相對落後,農業環境面原汙染較輕,農區畜牧業發達,有機肥源充足,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優勢明顯。
3.2.2有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大。從20xx年開始,自治區上安排專項資金,扶持包括蔬菜產業在內的農業重點產業。20xx年,區政府下發了《關於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和《寧夏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佈局及發展規劃》等檔案,將蔬菜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之一,出臺了優惠政策,加大了扶持力度。按照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前景、帶動能力強的原則,選擇扶持一批蔬菜加工、流通企業。農牧廳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辦公室,這都為全省蔬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專案資金扶持。
按照自治區蔬菜產業發展意見,以固原市為核心,大力開發冷涼氣候資源發展夏季冷涼露地蔬菜生產。該地以其海拔高、夏季冷涼,小區域灌溉條件優越,環境無汙染等特點,是我區發展夏季無公害、綠色特需綠葉菜、果類菜、食用菌的優勢區域。圍繞固原市的氣候特點和區域特色,種植6-9月份我國南方市場需求的特種葉菜(菜花、西蘭花、白菜、甘藍、菜心、芥蘭、生菜等)和根莖類(蘿蔔、胡蘿蔔、萵筍等)蔬菜,實施“夏菜南下”戰略,把我縣建成為“西菜東調”生產基地。 二是農民生產積極性高。蔬菜種植比較效益較高,菜農生產積極性高,隨著全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蔬菜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必然向西北農村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轉移,發展生產的區位優勢明顯。
3.2.3 生產技術條件可行。隆德縣農業技術部門經過近年的試驗、示範和研究,參照我國《無公害農產品規範化管理與生產標準》實施手冊,結合當地的生產條件,總結出無公害冷涼蔬菜栽培技術規程,並且根據區內外市場需求,篩選出具有一定的區域優勢,適合當地條件,市場前景看好的蔬菜品種。為專案實施做好了技術貯備。
近年來隆德縣與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自治區蔬菜產業化協會等單位合作引進蔬菜新品種與多項新技術,這就為蔬菜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因此,完全具備了組織實施的技術力量。
因此,建設隆德縣蔬菜工廠化育苗中心,進一步擴大塑膠拱棚生產基地,實行露地覆膜種植和塑膠拱棚提早育苗相結合,不僅能保證蔬菜週年供應,搶佔外地市場季節差價,而且使全縣蔬菜生產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規模的產業化之路,不斷提高在外地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4、專案建設的資源條件與產品市場分析
4.1自然、社會資源條件
4.1.1自然資源與水資源條件
專案區自然資源條件相對優越。年降雨量450-550mm,年均日照時數2518小時,年平均氣溫8.4℃,≥10℃有效積溫2700-2900℃,無霜期146-171天。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蔬菜養分的積累。專案區有可用於灌溉的水庫、小高抽、大口井,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專案建設水源有保障。
4.1.2技術貯備狀況
為“西菜東調”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