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環境汙染社會調查報告

環境汙染社會調查報告

環境汙染社會調查報告

  以前奶奶上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我總會緊緊地跟在她那隻舊舊的菜籃子後面,回家時,會和菜籃子一樣,滿載著快樂回來.而現在,一切都像是不同了,奶奶上街會只帶上錢,回家時,我只好幫她拎那一個個塑膠袋,一絲改變,也透著一絲無奈.是啊,塑膠袋轉眼間就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不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器具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但是,在“簡單、方便”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隨手扔下的一個膠袋、一個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響的後果?白色汙染的情況也不容忽視啊!

  希望我們的這個調查報告,可以使一些還未懂得“白色汙染”的嚴重性的人成為未來的環保標兵!還以地球一片淨土!

  一、“白色汙染”怎樣形成?

  而這些難以降解的塑膠製品,則主要用“添埋與焚燒”這兩種方法處理.

  但是,埋入地下的塑膠製品,會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失去肥效,寸草不生,而焚燒塑膠(尤其是含氯塑膠)會對大氣造成汙染.

  二、“白色汙染”的危害:

  “白色汙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汙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汙染指的是塑膠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

  “白色汙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發泡塑膠飯盒和塑膠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膠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膠.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膠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後,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症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症.在我國,我們用的超薄塑膠袋幾乎都來自廢塑膠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膠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膠粒子,再把塑膠粒子放在一個水池裡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乾,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製成各種塑膠袋.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人用塑膠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膠製品的降解時間,通常至少需要20xx年.農田裡的廢農膜、塑膠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髮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膠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於塑膠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後的場地由於地基鬆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汙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若把廢塑膠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塑膠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噁英——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噁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噁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噁英對環境的汙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三、不應該用紙製品代替塑膠製品

  另外,由於一次性塑膠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製餐具,原理是紙製品的組成物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是,用紙製餐具代替發泡塑膠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製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汙染.它們的降解速度並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製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而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第三,製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汙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屬於水資源短缺的國家.若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汙染;紙製餐具成型後需立即烘乾,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三、如何正確防治“白色汙染”?

  1、我們應儘量減少一次性塑膠餐具和紙製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於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應過度依賴塑膠袋.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兩個塑膠袋分類裝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範圍之內的,有些顧客卻硬是要求多拿一兩個袋子.大部分消費者把超市塑膠袋帶回家中當垃圾袋使用,丟棄後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因此,我們應拒絕使用塑膠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而盛裝食物可以使用自備的不鏽鋼或塑膠飯盒,既衛生,又環保,還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2、回收廢塑膠並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汙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膠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膠可以很方便地反覆回收使用.廢塑膠回收後,經過處理,既能重新成為製品,亦可製得汽油與柴油.

  近年來,在德、日、美等國家,由於重視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已經實現了塑膠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迴圈,從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汙染.而在我國,回收廢塑膠的工作已經起步.我們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把廢棄物分類,以便回收工作能順利地進行.

  3、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汙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汙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膠,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