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成語寓言故事(合集15篇)

成語寓言故事

成語寓言故事(合集15篇)

成語寓言故事1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老師、關羽、張飛等一批能幹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老師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老師去處理。諸葛老師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老師去世後,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戰鬥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這裡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裡。’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鬥。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老師、關羽、張飛等一批能幹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老師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老師去處理。諸葛老師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老師去世後,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戰鬥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這裡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裡。’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嘆。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嚴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鬥。

  自然界的飛禽種類繁多,俗稱“百鳥”,故有“百鳥朝鳳”的說法。其實鳥類在大自然中遠不止百種。每種鳥都既有鳥類的共性,又有各自的個性。

  在南方,有一種鳥叫“蒙鳩”,它的個性很古怪。古怪就古怪在它築巢時根基不牢,辛苦築窩,終歸徒勞。

  蒙鳩築窩是用髮絲把羽毛編織起來,做成它的窩,又把它的巢結在蘆葦杆頂尖上。風和日暖的天氣裡,很溫暖。大風吹來,蘆葦杆折斷了,它的巢被大風掀掉了,窩裡的雛鳥和蛋被掀掉在地上,雛鳥被摔死,蛋被打破了。

  蒙鳩之所以遭遇到這樣的不幸,並不是它築建的窩不完善、不堅固,是因為它所築的巢繫結在既不牢靠又經不起大風吹刮的蘆葦上啊。

  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於提醒人們,要學習以正道為立身之本。做事情或幹工作,必須要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工作再認真細緻,付出勞動再多,也是不行的。

成語寓言故事2

  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渴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有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

成語寓言故事3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能理解猴子們的意思了,猴子們也很得老人的關心。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栗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一聽,早上的栗子又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成語寓言故事4

  馬本來具有天生的素質,它的蹄子可以踐踏霜雪,它的皮毛可以抵禦風寒。它餓了吃草,渴了喝水,揚蹄奮起奔跑如飛好像騰雲駕霧一樣,這是自然賦於馬的本性。宮殿般豪華的房屋和寬大的高臺對於它來說都是無用的。

  但是由於伯樂的出現,馬的景況就完全改變了。伯樂曾因善於識別千里馬而聞名於世,後又從事訓練馬的行當,不久又成了遠近聞名的訓馬高手。

  伯樂訓馬的辦法很多,馬只要到了他的手裡就要採取了烙、餓、打、困的方法把馬治服。所謂“烙”,就是為了把馬的天生氣勢打下去,就用燒得火紅火紅的烙鐵烙馬,馬被烙得遍體鱗傷,沒了氣力,然後修剪馬毛,鏟削馬掌,烙上印號,這樣經過訓治,十分之二三的馬就要死掉了;所謂“餓”,就是為了訓練馬的耐力,餓了不讓馬吃,渴了不讓馬喝;所謂“打”,就是為了調整馬的奔跑速度和技巧,便時快時慢的控制它,用鞭子狠狠抽打,使馬按照人的意圖行進。所謂“困”,就是在馬受了這些折磨以後,再把馬關在馬廄裡,長期睏乏它,經過伯樂的訓治,馬死一半以上。

  莊子說:“馬在陸地上,吃草飲水;高興時它們就摩擦頸項,表示親愛;忿怒時,就背相對,互相踢蹋。馬所曉得的已盡於此了。等到把駕馬的橫木加在馬的身上,用遮眼的東西加在馬的頭上,使馬的行止齊一,馬方才知怎用眼睛斜看,不願就範,曲頸不伸,欲脫其扼,甚至猛戾抵突,吐銜竊轡,而不馴服。所以使馬曉得這些,失去了它們的本性,以致行動詭詐,近於盜賊的,都是伯樂訓馬造成的啊!”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將閭的學者,魯國的國君聽說他很有見識,便召見他,請他講一講如何治理國家的事,將閭推辭不掉,便對魯國的國君說:“要實行恭敬和節儉,擢用公正忠誠的人,行政大公無私,人民誰敢不和睦相處呢?”

  將閭離開魯國國君,總覺得自己說的不一定對,於是他找到當時很有名望的一個學者,名叫季徹,將閭向季徹說了給魯國國君說的話,問季徹自己說的是否對。季徹聽了沒有說對也沒有說不對,就給將閭講了一個小故事。

  季徹說:“一天他駕車出遊,路上見一個螳螂在車轍裡。它看到我的車子過來了,便奮力舉起了它的雙臂,企圖阻止我的車子前進,我看著他的樣子又佩服又可憐,佩服它的勇敢,可憐它的不自量力。”說完他哈哈的笑了。

  將閭吃驚地說:“先生是說魯國國君照我說的去做,要實現聖明之治,如同螳螂擋車是不能勝任的吧!”季徹沒有回答,他說:“最偉大的聖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順應民心的自然活動,來完成教化,改易俗習。這樣人民都能去掉有害心思,增進專一於道的志向。就好像隨本性自然形成,而不知為什麼會這樣。要使天下皆同一於自然之德,必須使內心安定才是。”

  魯國的國君照將閭的見解治理國家,麻煩事一天比一天多,連自己也處於危險境地,他就不再實行了。

  莊子在濮水河邊釣魚。楚王聽說莊子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隱士,便想讓他出山,輔佐自己治理好楚國。於是派兩個使者帶著厚重的聘禮前去尋找他。使者沿著河邊找了好多天,終於在濮水的轉彎處找到了他。

  莊子坐在濮水邊,頭上戴著一頂草帽,眼睛緊緊盯著河面,兩位使者不敢驚動莊子,只得輕輕地走向前去,對莊子說:“我們國王早就知道您的大名,想請您去楚國做宰相,協助楚王料理國事,所以派我們來請您。”

  莊子手裡拿著魚竿一動也不動,就像沒聽見一樣。兩個使者沒辦法,只好又說了一遍。等了好半天,莊子轉過頭看看兩位使者,開口說道:“我聽說楚國有一隻大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了,楚王把它裝在一個珍貴的盒子裡,供奉在廟堂之上,是這樣嗎?”

  兩位使者忙點頭說:“是的,是的。”

  莊子又說:“那麼請問二位,這隻神龜是情願死了,留下幾塊骨殼受人尊重呢?還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裡爬呢?”

  兩位使者不明白莊子的用意,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還用說嗎!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嘛,當然是寧願活著拖著尾巴在泥裡爬了。”

  莊子聽了哈哈大笑,弄得使者莫名其妙。突然,莊子止住笑,對使者說:“你倆回去吧!告訴楚王,就說我寧願像烏龜在泥裡拖著尾巴爬,也不願被供奉在廟堂上。”

  使者這才明白莊子的意思,又勸莊子,說:“楚王送你千金,許以為相,您還是赴任為好。”莊子說:“千金是重利,相國是尊位,但你們沒見到用作祭祀的犧牛嗎!把它餵養長大,然後披上繡花的披衣送入太廟,宰殺後作祭祀品,這時它就是想作一個孤單的小豬也辦不到。你們去吧,不要汙辱我,我不會為國事所羈,我決心終身不仕,以快我的志向啊!”兩使者沒有辦法只好回去了。

成語寓言故事5

  西漢時期,鄒陽有一次因為受人誣陷,被梁孝王關進監牢,準備處死。鄒陽十分激憤,他在獄中給梁孝王寫了一封信,信中列舉事實說明:“待人真誠就不會被人懷疑,純粹是一句空話。”

  他寫道:“荊軻冒死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還一度懷疑他膽小畏懼,不敢立即出發。卞和將寶玉獻給楚王,可是楚王硬說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腳。李斯盡力輔助秦始皇執政,使秦國富強,結果被秦二世處死。所以諺語說:‘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雙方互不瞭解,即使交往一輩子,頭髮都白了,也還是像剛認識時一樣;真正相互瞭解,即使是初交,也會像老朋友一樣。”

  梁孝王讀了鄒陽的信後,很受感動,立即把他釋放,並做為貴賓接待。

  漢代曾發生過王莽趕劉秀的事情。當時,劉秀勢單力薄,被王莽一路追殺,由北向南日夜奔逃。雙方交戰時,劉秀手下有個叫宋弘的大將不幸負傷。當他們逃到饒陽境內時,宋弘實在走不動了,而後面追兵又緊。劉秀無奈之下將宋弘託付給鄭莊一戶姓鄭的人家養傷。

  姓鄭的這戶人家很同情劉秀,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親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照顧得非常周到,尤其是鄭家女兒,長得雖不很漂亮,但為人正派,聰明大方,像親人一樣對待宋弘,給宋弘煎湯熬藥,噓寒問暖。宋弘很是感動,且二人日久生情。等宋弘傷好後,便結為夫妻。

  後來,宋弘跟隨劉秀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終於幫劉秀得了天下。劉秀當了皇帝后,萬事如意,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姐姐(湖陽公主)早年喪夫,整日悶悶不樂,有意將她許配給宋弘,但不知她是否同意。一天,劉秀與姐姐共論朝臣。姐姐說:“宋公(指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劉秀聽後很高興,得知姐姐早已被宋弘的儀表及剛正耿直的氣度打動了,但是宋弘已經有了妻子,光武帝不好賜婚。

  這一天,劉秀與宋弘閒談,假裝無意地試探道:“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話說,高貴了就忘掉了交情,富有了想另娶妻子,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弘一聽,知道皇帝話裡有話,便巧妙地回答說:“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聽說,對貧窮卑賤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難的妻子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聽說,對貧窮卑賤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難的妻子不可拋棄。

  劉秀聽完宋弘的回答,便知道他不會拋棄妻子改娶湖陽公主。劉秀被宋弘的為人深深感動,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對他更加器重。

  從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故事便成為美談,流傳至今。

  ——《後漢書·宋弘傳》

  【糟糠之妻什麼意思】指貧賤時共患難的妻子,今也用來謙稱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穀皮。

成語寓言故事6

  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漢武帝的外甥,隆慮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權勢,經常為非作歹,難免要惹出大事。她擔心自己死後,昭平君會犯死罪無人救他,便在病重時對武帝說:“陛下,我願以一千斤黃金和一千萬錢,為昭平君預贖死罪。”這種事沒有先例,但漢武帝見她病生得很重,為了安慰她,也就點頭應允了。

  隆慮公主死後,昭平君因沒有人管束他,日益驕橫。一次他酒後殺人,被捕入獄。武帝非常難過,嘆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這個兒子,死前把他託付給了我,現在要判他死罪,我實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們都說:“公主早已替他贖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搖搖頭說:“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須遵守。如果因為我的親屬而破壞法令,豈不失信於民?”最後,武帝狠了狠心,還是下詔處死了昭平君。處死了昭平君,武帝心裡很難過。

  但是,太中大夫東方朔卻向武帝祝酒說:“賞功不避仇敵,罰罪不考慮骨肉,這兩點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內的百姓就會各如其所願。”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富貴顯榮,成裡萬物,使各得其所。”

  東漢桓帝當政的時候,陳留郡有個讀書人,名叫邊韶,字孝先;他很有些文才,在沒有當官的時候,教了幾百名學生。

  邊韶很有口才,說起話、講起課來頭頭是道,從沒有回答不出問題來的。不過他有個毛病,就是愛打瞌睡。因為他人胖,肚子大,打起瞌睡來,學生看他的模樣很好笑。

  有一天,他又和衣打瞌睡。他的學生就私下編了句順口溜嘲笑他:“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意思是:邊孝先是個大肚皮,懶得讀書。只想睡覺。不料邊韶醒來後,很快知道了這個順口溜,於是馬上編了幾句順口溜作答:“邊為姓,孝為字。腹便便,王經笥。便欲眠,思經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它的意思是:邊是我的姓,孝是我的字,大肚皮,是裝著五經的竹箱子。只想睡覺,去思考五經的事。睡夢中可以會見周公旦,安靜時可以與孔子有相同的心意。老師可以嘲笑,這規矩出自哪家經典?

成語寓言故事7

釜底游魚的故事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為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為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裡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著享受富貴。皇上的身邊,王侯結隊,侍從成群。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動群眾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於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梁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說,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暴 動,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於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覆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著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後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說:“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於陷民於水火之中。俗話說,‘官逼 民反’,將軍體恤鄉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於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說:“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麼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裡的游魚,苟延殘喘而已,哪裡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覆協商,妥善處置,終於平息了廣陵的暴 亂。

  寓意:就像是在炊器裡自由自在遊的活魚,不管它是否察覺水在加熱,或是用盡力量求生,它都沒有辦法逃離炊器。其實當它落入炊器之際,結局就早已註定,那就是死路一條。當時張嬰實際上也是無路可走的狀態,正好張綱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這個策略幫助張嬰走出困境。所以張綱便不費吹灰之力平息了暴 亂。

成語寓言故事8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吳王壽夢要攻打楚國,並禁止大臣提反對意見,有一個大臣的兒子聽說後,帶上彈弓到王宮花園去打鳥。吳王問他幹什麼,他說在看螳螂捕樹上的蟬,而黃雀在後面等著吃螳螂。吳王覺得自己的處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計劃。

  【出處】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後啄之。漢·趙曄《吳越春秋》

  【解釋】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目光短淺

  【相近詞】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義詞】瞻前顧後

  【成語舉例】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聽得聲音,轉臉來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下冊

  【成語造句】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成語寓言故事9

  據東晉葛洪《神仙傳》記載,漢朝淮南王劉安喜好學道求仙,用重金招聘這方面的門客。一天,八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前來求見,說有長生不老術願意奉獻。守門人進去通報。劉安說:他們自己都老態龍鍾了,哪會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術!分明是欺騙。快把他們給我趕走。老人們聽說劉安嫌他們老,就一下子都變成了兒童。劉安一聽,慌忙出來迎接。這個成語形容老人恢復了青春。

成語寓言故事10

  東漢末年,劉備被呂布擊敗,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看到劉備是個英雄,主張趁機殺掉劉備,以免後患,但曹操不聽。呂布被曹操消滅後,劉備藉口截擊袁術,率幾萬人馬離開了曹操。程昱聞訊乘機勸阻曹操說:當初我讓你殺劉備,你不肯,現在又給他兵馬,讓他單獨出兵。你這是放老虎回山林啊!果然劉備在擊敗袁術後,佔據徐州,自立門戶了。這個成語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

成語寓言故事11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裡。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熊渠子是楚國人,從小決心要練就過硬的射箭本領。15歲那年,熊渠子辭別父母外出,拜名師學射。開始時,老師既不給他弓,又不給他箭,而是讓他舉石鎖,熊渠子儘管不理解老師的用意,但是他想,既然老師讓他這麼做,那總是有道理的。於是他十分認真地用兩隻手輪換著將50斤重的大石鎖一次又一次舉起來。起初手還發抖,一年後,便舉重若輕,50斤重的石鎖在熊渠子手裡已不算什麼,老師便給他換成100斤的石鎖繼續苦練臂力。5年後,當熊渠子能舉起300斤重的大石鎖時,老師交給他一把大硬弓,還是沒給他箭,老師讓他每天對著目標瞄準,拉開弦和放開弦時雙手不能有絲毫的顫動。熊渠子按照老師的教導又練了3年空弦,老師終於拿出箭來。這時候的熊渠子除了有強大的臂力外,還練就了一副敏銳精細的眼力,他在老師的指導下,抬弓搭箭,對準目標,百發百中,不論是空中的飛禽還是地上的走獸,就連敏捷的野兔子,只要被熊渠子的弓箭瞄準,便都是箭飛靶落,飛禽走獸都不在話下。更為精彩的是,熊渠子百步開外舉箭穿楊的本領,使他成為遠近聞名的神射手。

  25歲那年,熊渠子告別師父回家鄉,一路上曉行夜宿。這一天走在路上,行至一片荒郊時已是夜問。突然,他看見前面正有一隻老虎伏在路邊,熊渠子冷不防嚇出一身汗,他立刻下意識地抽出箭來,拉開硬弓,奮力朝老虎射去,不偏不斜正好射中。熊渠子趕緊爬下等待老虎作垂死掙扎。好一會過去了,老虎一點聲響也沒有,熊渠子想,老虎怎麼就這麼無聲無息地死了呢?待他走近一看,哎呀,哪裡是什麼老虎,原來射中的竟是躺在路邊的巨石,而且射出的箭有大半截已深深扎進石頭中了。

  熊渠子不禁心中奇怪:我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力氣,竟將箭幾乎全射進了巨石之中?於是他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使足力氣,朝巨石再射出一箭,只聽咣噹一聲,箭未中石。熊渠子不服氣,連發幾箭,儘管使出全身力量,眼前除了箭與巨石相擊火星飛迸,卻再也一箭未中,箭都不知彈飛到哪裡去了。

  所以說,只有在真正全神貫注、意念專一時,才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誠心”所產生的力量。

成語寓言故事12

  戰國時期,魏國一農民鋤草時發現一塊玉石,拿回家請鄰居鑑定。鄰居知道是寶石就騙他不是吉祥之物,讓他放回原處,自己則偷偷拿回家裡,擔心獲禍或獲罪,就進獻給魏王。經鑑定為無價之寶,魏王一高興就賞他很多金銀珠寶。

  無價之寶:無法估價的寶物。指極珍貴的東西。

成語寓言故事13

  不宜歌唱

  蚯蚓:“閣下早上好!”

  公雞:“不好。肚子正餓呢!”

  蚯蚓:“飽吹餓唱。閣下正好可以引吭高歌呀!”

  公雞:“是啊,我唱完歌了,你成土行孫跑了。我這頓早餐找誰要去?”

  蚯蚓:“閣下真的要吃我嗎?”

  公雞:“也只有如此了。經驗告訴我,在追求的目標到手之前是不能唱歌的!對不住了,兄弟!”

成語寓言故事14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讚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讚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成語寓言故事15

  餓虎不食

  餓虎:“胖子留步,快些脫去衣服,讓我飽餐一頓。”

  *官:“大王饒命。我乃一*官,有許多錢,你要多少給多少。請手下留情!”

  餓虎:“你是*官?”

  *官:“下官正是。”

  餓虎:“我不吃你,快逃命去吧!”

  *官:“下官能否斗膽問上一句,大王為何今日大發慈悲,饒過本官一命?”

  餓虎:“我聽老一輩說過,*官雖然肉多,但五臟俱毒,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