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3、不走斑馬線會肇成事故的危險性。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重點: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識--過馬路要小心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難點:日常生活中,較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紅綠燈圖片、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的圖片活動過程:
1、出示發生車禍圖片,請幼兒觀看。幼兒討論,為什麼會發生交通事故呢?(幼兒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規則)引出主題。
2、教師出示十字路口的圖片提問:
①這是哪裡?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②上面的白線叫什麼?有什麼作用?
3、出示紅綠燈圖片提問:它有什麼作用呢?
4、讓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麼過馬路。
如果沒有紅綠燈,行人怎麼過馬路?(學生表演)總結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透過。
5、教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要小手牽大手靠右走。
6、遊戲:紅燈停、綠燈行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著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活動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圍繞《我會過馬路》這個主題,在本組成員的共同研討中,設計了此次活動。教案几經修改和試教後,上週四由我執教,展示了我們組的教研成果。
整個活動思路清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原則。活動中我採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遊戲體驗法”等,引導幼兒透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使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活動設計的兩大亮點:
1.體現幼兒的認知特點。
從設定懸念,再現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活動過程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動靜交替的原則。
2.呈現趣味性、綜合性。
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境,畫面生動活潑、直觀,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
執教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回應不夠及時
當幼兒的回答沒有達到教師預設的情況時,我未能及時回應獲得的資訊,“拋接球”處理不夠協調,可見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很重要。
2.細節處理欠妥
遊戲規則講解不夠精煉,示範的方式過於單一,幼兒處於消極等待的狀態。因此,平時的活動中應關注細節,時刻注意創設合適的教育情境,使幼兒接納併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幼兒能鎮定並選擇安全地帶逃離。
2、幼兒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幼兒園緊急撤離圖活動
活動過程:
1、觀看討論
(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暴力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2)提問:"如果遇到暴力事情時怎麼辦?"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圖示解釋
(1)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註的路徑?使幼兒瞭解圖中標註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3、實踐演習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
3.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重點:
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難點:
具體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2.畫有警察和警車、醫生與救護車、消防隊員與消防車的圖片若干,電話或手機1部。
幼兒用書:
《緊急電話》。
活動過程:
1.教師透過提問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電話):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電話打給爸爸媽媽好嗎?
請幼兒現場打電話給家裡熟悉的人。
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麼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麼?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瞭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並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係。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瞭解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
3.遊戲"怎麼辦,做什麼"。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可以打什麼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麼?(遊戲可進行多次)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創設有利於並能推進活動開展的教育氛圍。從活動的效果來看,活動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取得了預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語言教育活動。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禁止吸菸、禁止奔跑、禁止攀爬、禁止倚靠、禁止觸控等常見的安全標誌。
2、能正確的在相應的位置或場地使用相應的安全標誌。
3、嘗試根據老師的要求設計相應的安全標誌。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禁止吸菸、禁止奔跑、禁止攀爬、禁止倚靠、禁止觸控等常見的安全標誌
難點:能正確的在相應的位置或場地使用相應的安全標誌。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準備一個安全標誌相關的安全小故事。
3、禁止吸菸、禁止觸控、禁止攀爬、禁止奔跑、禁止翻越五種安全標識一樣6份。
4、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禁止吸菸、禁止奔跑、禁止攀爬標誌
1、禁止標誌吸菸
今天小兔和爸爸一起來到了學校,看,一進學校大廳,它看到了什麼?有一個什麼標誌?(禁止吸菸)這是什麼標誌?你是從哪裡看出來是禁止吸菸的標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細節)為什麼要有這個標誌?這個安全標誌有什麼用?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如果沒有這些標誌在此吸菸會發生什麼事?(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想象、互相討論)
2、禁止奔跑標誌
小兔走到學校樓梯,發現每一個樓梯拐角處都有一個相同的標誌(說完再出示PPT),說說這是你看到了什麼標誌?(如果孩子不會,就用動作引導幼兒)這個標誌告訴了我們什麼?
得出結論:知道看到貼有這樣標誌的地方都不能奔跑。
3、禁止攀爬標誌
小兔繼續走,來到了樓道,它又看到了什麼標誌?(禁止攀爬)這是什麼標誌?你是怎麼知道是不能爬(禁止攀爬)?遇到看到這個標誌應該怎麼做?
得出結論:知道看到貼有這樣標誌的地方都不能攀爬。
二、理解禁止標誌的涵義,找到其相同點。
1、剛才我們認識了三個標誌,一起來回憶一下,小兔走進學校看到了?說出後貼出標誌.........我們來看看它們都小朋友們仔細看看折三個標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三個標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3、小結:這三個標誌都是禁止標誌,都是紅色的,圓形的,中間畫了一條斜線是告訴我們不能做圖中的事情。
三、認識禁止觸控、禁止倚靠標誌
除了這些安全標誌,老師還有一些標誌,小朋友們來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標誌?表示什麼意思?
依次出示禁止倚靠、禁止觸控的標誌卡。
你知道這是什麼標誌嗎?哪些地方是不能倚靠的?為什麼XXX不能倚靠?
這是什麼標誌?(禁止觸控)你為什麼說這是禁止觸控喃?哪些地方是不能觸控的?為什麼?
四、貼安全標誌:(每組六名幼兒共用一份材料隨機六張安全標誌卡)在教室貼上相應的安全標誌(分組限時貼上)
1、你們都認識了這些安全標誌,知道了用途,請你們看看我們的教室裡哪些地方需要這些安全標誌呢?想一想。 2、將你自己手中的安全標誌貼在合適的地方。(幼兒分組貼上安全標誌)
3、幼兒介紹自己貼的安全標誌。
你貼的是什麼標誌?把安全標誌貼在這裡是提醒大傢什麼?為什麼要貼在這裡?
4、小結:我們一定要按安全標誌上的要求行動,才能讓自己或者他人遠離危險。
五、設計安全標誌:(小朋友在床上禁止做什麼事情)
班上有很多小朋友在午睡時總是做一些危險的事?午睡在床上那些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這是什麼?(出示禁止標誌)請小朋友們畫出你們認為在床上不能做的事。
1、教師命題激發幼兒參與設計的興趣
2、幼兒設計安全標誌
3、請小朋友介紹自己設計、製作的安全標誌的內容和作用,並用簡練的語言講給大家聽。
六、活動延伸:
幼兒找需要安全標誌的地方懸掛上自己製作的安全標誌,並繼續探索相關的安全標誌,嘗試理解安全標誌的含義。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從課上到課後的情況來看,課上孩子們興趣濃厚,老師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帶領著孩子在自由愉悅的氛圍裡學習,課上孩子積極回答問題,紛紛談論著關於課堂的問題,找安全標誌卡、貼安全標識卡更是意猶未盡。孩子們不僅觀察到圖片中的細節,也學到了一些安全標誌作用,懂得了觀察到標誌我們應該怎麼做,保護自己。但是從課堂的設問上我還是沒有做到簡潔明瞭,在“閃卡”遊戲環節中,可讓孩子扮演老師出示圖卡其它幼兒猜,讓孩子與孩子們互動。透過這個活動讓我更懂得如何去根據孩子的喜好去設計適合的活動方案,讓孩子們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動中容易發生危險的事情。
2.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四幅圖片、生活中常見的尖尖的物體等。
2.《幼兒畫冊》(第一冊第46、48)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貝貝的手受傷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二、出示圖片討論,知道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危險的事情。
圖一:貝貝在教室裡拿尖尖的棍子與同伴嬉鬧。
圖二:貝貝從家裡的陽臺上往下扔瓶子。
圖三:貝貝在玩爸爸的打火機;圖四:貝貝在公園裡從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師:貝貝這樣做對嗎?為什麼?生活中你像他這樣做過嗎?
三、遷移生活經驗,掌握避免發生危險的做法。
提問:在家和幼兒園裡,還有哪些容易引危險的東西?(如:尖尖的物體、易碎的器皿、煤氣灶、電源插頭等)討論: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不受到傷害?使用尖尖的東西時要小心,不要將易碎的東西摔壞,不玩煤氣開關,不把手指伸進插頭,關門、時要手握把手輕輕地開或關上。
四、為班級製作危險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師帶領幼兒在班級教室和周圍尋找發生危險的地方,引導孩子畫下來作為標記,提醒大家注意。
選擇幾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圖,和孩子一起貼在相應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後反思:
在平日裡,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裡,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後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透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裡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安全通常指人沒有受到威脅、危險、危害、損失。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瞭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請個別幼兒講講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做的對嗎?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籤)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後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透過討論的方法瞭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後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遊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遊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範正確玩法。
活動延伸: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反思: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防火安全的教育。
2.引導幼兒學習防火安全的相關知識。
3、提高幼兒在生活當中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影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你們喜歡過年嗎?人們會用什麼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呢?
二、看影片《小豆豆放煙花》。
師:你們看豆豆這樣做多危險啊,在放煙花的時候一定不能對著自己或者別人,可不能像頑皮的豆豆那樣。
師:小結這些影片告訴了我們什麼?原來啊,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險事情,要我們時時刻刻注意,比如:過馬路的時候要走人行道,還要注意紅綠燈。不能隨便去玩水和觸碰電,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很嚴重的後果。
三、組織幼兒討論。
師: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地震、打雷、亂拉亂接電線等)
師: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四、防火的安全教育。
1.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3.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菸頭,見了沒熄滅的菸頭應及時踩滅。
五、說防火兒歌。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於觀察的有心人。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誌,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帶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常見的安全標誌。
2、各種常用標誌、圖片若干。
3、佈置好的“安全標誌圖片展覽”。
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誌,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觀察和分析能力。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參觀佈置好的“安全標誌圖片展覽”
(讓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邊看邊說說自己認識哪些標誌?)
(評:《綱要》中指出“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所以該老師採用了音樂步入活動室,以自由參觀的方式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為以下活動作好鋪墊)
二、請幼兒講講自己知道的安全標誌有哪些?什麼形狀?什麼顏色?表示什麼?
(評:幼兒看了展覽後,再說出見過的標誌,既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引導幼兒認識幾種主要標誌。
1、出示“當心滑跌”的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標誌?表示什麼?提醒我們注意什麼?(告訴幼兒貼有這個標誌是“當心滑跌”表示地面滑,小心不要摔倒)
2、出示“當心觸電”標誌
提問:小朋友看,這張標誌上有什麼?那你猜一下是什麼意思?
3、出示“當心火災”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標誌?小朋友應該怎樣防夥?萬一發生火災,怎麼辦?
4、出示“小心中毒”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標誌?表示什麼?提醒我們注意什麼?告訴幼兒貼有這個標誌的物品是有毒的,千萬別亂動亂用。
(評:這一環節,老師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發現圖片上的標誌是什麼意思。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識標誌競賽
1、出示不同的場所圖,讓幼兒為其貼上相應的標誌,比一比誰貼的又對又快
2、哪些地方可以貼上“禁止吸菸”、“當心火災”等標誌。
幼兒可以搶答,答對者獎星星一顆。
(評:增加競賽的形式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參觀”為導題,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標誌特徵、名稱及作用與人們的生活關係。整個活動教學思路清楚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該老師透過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教學中,該老師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住教學重難點。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捉迷藏遊戲中可能會發生的危險。
2.瞭解如何避免捉迷藏帶來的傷害,學習保護自己。
重難點分析:
重點:知道捉迷藏遊戲中可能會發生的危險難點:學習保護自己活動準備:幼兒安全用書活動過程:
1、會發生什麼危險
(1)出示圖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你會躲在哪裡呢?來找找濤濤和文文躲在哪裡?
(2)猜一猜:
躲在窗簾後面,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
躲在陽臺的櫃子上,可能會發生什麼意外?
躲在冰箱裡對嗎?為什麼?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躲在床下面,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2、欣賞故事《花桌布》
(1)這天小動物們又開始玩捉迷藏的遊戲了,這次會不會發生什麼危險地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了是怎麼說的。
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
(2)提問:在哪裡玩捉迷藏?
躲在哪裡?
A差點沒找到B,原來B躲在哪裡了?
後來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
3、遊戲:小衛士闖關。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老師要考考你們,和你們玩一個"小衛士闖關"的遊戲,老師說出一種情況,請小朋友判斷對或錯,並進行搶答,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1)捉迷藏時,可以躲在冰箱裡。 對或錯
(2)在馬路上捉迷藏。 對或錯
(3)在建築工地附近捉迷藏。 對或錯
(4)捉迷藏時,躲在停放的汽車下面。 對或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