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熱門】清明作文10篇

清明作文

【熱門】清明作文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作文 篇1

  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

  我沒有去老家燒紙,而是去踏青了。

  於是,爸爸騎著那輛摩托車帶我去北泉寺了。

  我們去大殿裡燒香許願,許完了,爸爸對我說說:“辰辰啊,你知道嗎?我為什麼過來許願,為什麼相信許願成真嗎?因為,十一年前,那時候還沒有你,我和你老媽來這裡許願,說‘希望明年有個女兒’。果然,第二年我們就有了你,——我們的願望。所以,我相信菩薩會保佑我們的。”是啊,今天,我也許下了美好的願望。希望我夢想能成真,爸爸夢想也成真。八卦池,對,八卦池是個小泉。那裡的水可真清啊,我用那水洗了手和臉,很舒爽。

  我們又去了附近的黃西河捉螃蟹。

  說是河,其實也不過是條小溪。人可真夠多的,大都是跟我同城的人。爸爸說:“人多的地方螃蟹少,我們去上游,那兒人少。”結果什麼也沒撈著。我不甘心,說:“今天不捉一隻螃蟹,就不走了!”爸爸沒辦法,只好帶我去更遠的地方。在那裡,我們遇見了爸爸的朋友,他說,這個地方螃蟹多。果然,大約十分鐘後,爸爸捉住了第一隻螃蟹。然後,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對,一共四隻,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光玩玩這些怎麼夠呢?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細雨,又是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儘管我們每一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後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為避諱,也因為禁忌,還因為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了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麼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了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了一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後,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了一段為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和後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後人們來祭奠。

  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和環環相扣的連結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併產生了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後裔,這就是百家姓賦予每個姓氏的族群意識或家譜情緣。而這種認祖歸宗的親情意識和情緣,在清明時節便得到最極致的張揚與宣洩。

  清明節,它是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屬於懷想先輩恩德與功績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淋溼了原野青草,灑落在冰涼無言的墓碑,潤澤著祖先的黃土墳塋之時,這片在平時並不會進入我們的生活視野,並不會左右我們的苦樂情感的清寂之地,頓時就被淅瀝淅瀝的如絲細雨牽進了我們的生活,綿延在我們哀惋悱惻的心靈,並且讓我們再一次回想逝去的親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別忘記了不該忘記的,也別太在意了那些不應該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間的愉悅,也珍惜生命對於塵世的依戀。

  佇立在清明細雨中,沉思在逝去親人的墳塋前,讓純潔得只剩下親情與生命意識的哀思伴隨清淚,淡淡地和著雨珠輕輕流淌。也許,它能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給遠去的親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擁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麼,我們民族的清明節就在面對親人在天之靈的懺悔中,真正成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飄灑,人生思緒在輕揚。對冥冥之中的祖先或親人的景仰與懷念,重溫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天問,也許我們能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一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夢尋一段嬌花照水、楊柳臨風的美好境界……

清明作文 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這也表明這一階段的學習接近尾聲,回望過去,我們班級的小老師講課越來越優;我們小組的掃地越來越快;我個人成績的進步越來越大,這些都是你我共同所創下的優。

  生本課堂講課,優

  生本課堂在我們班可謂是一大特色。所謂生本,就是脫離老師,完全由學生自己來講課,用老師的話來說,生本的優勢就是“老師講課有可能下面同學一個人都沒聽懂,而同學們講課則至少會有一個人聽懂,因為講課老師肯定把這節課弄懂了。”所以我們班就一直主張生本教育,從開學到現在,老師們從一開始不知從何說起,到現在侃侃而談,都是巨大的改變。不僅老師們講課內容更加豐富了,我們還增添了點評環節,這更是我們生本教育的一大亮點。每當一節課結束時,總會有一位同學起來給這幾位小老師點評,點評可謂面面俱到:什麼課件字型啊、講課聲音啊、問題解析都有涉及,十分全面,凡是聽過課的老師都不由得衷心讚歎。小老師講課,真優!

  小組打掃衛生,優

  這個星期是我們小組打掃衛生,同學們一聽到要打掃衛生,一個個都愁眉苦臉,都抱怨打掃衛生的壞處:每天要來很早、掃地特別累、倒垃圾還要跑很遠等等一系列困難讓組員們一個個跟斗敗的公雞似的。但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第一天組員們來得比較及時,等到第二天就不盡人意了。先是幾個同學遲到,等到7:00之後才來教室,當同學們都已經來齊時,他們才拿起拖把在教室裡拖,而倒垃圾的同學更是直接忘記了去倒垃圾,以至於等到中午時才發現垃圾還沒有到,那一箱垃圾被塞得滿滿的,差點就裝不下了,我們也被衛生委員批評了。組員們被批評後,第2天更積極了,從此之後每天都是按時到校,工作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小組打掃衛生真優!

  個人成績提高,優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的成績也在緩步提高。我擅長的科目是數學,而這一章數學學的是幾何,這是我數學中的弱項,我只知道我在這裡的缺點就是更加努力的學習。雖然知識點很零碎,但我每個星期回家都可以牢牢記他一番,所以當看到題目,別的同學還在每次不想該用什麼理論時,我就已經沉著的拿起筆,按照我認為正確的理論開始做題了。因為我這方面的原因,我的數學成績提高了不少。英語也是如此,爸爸總覺我英語最大的缺點就是讀書太少,於是我只會寫不會讀,導致我讀音有很大問題。爸爸知道這個缺點後,每天規定我讀20分鐘英語,這個成績還是有很大的提高,這樣我在英語聽力方面就不會丟很多分了,所以英語成績能提高一些,我個人成績的提高,真優!

  清明節已經過去,我要以共更飽滿的姿態去面,接下來的學習,爭取做得更好,創下更多的優!

清明作文 篇4

  春去秋來,花謝花開,冬去春又來,柳擺嫩芽綠,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的.春雨滋潤了冬日的乾枯,哺育了枯乾的枝條,洗淨了汙濁的空氣,潮溼了行路人的心。

  清明節還沒有到,小叔提前幾天就給我打了電話,問我什麼時候放假,放假了回家不,回家的話和他一起去給奶奶上下墳,在掛下叔的電話後,父親也打電話來,要我幫他在奶奶的墳頭上去祭祀下,幫他盡孝。我滿頭答應了他們,放假就直接回家了。

  正當清明節那天,奈何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那天早上,小叔起來很早,吃過早餐,雨還在一直下,我看見他在窗邊看了幾次,每次都緊鎖著眉頭,不安的在房間裡踱起了腳步。我望著他不安的神情小心說道:“要不我們坐車回去就是那。”“等下再說,看雨停不,聽的話自己的回去方便些。”叔輕聲的回道。

  雨終於在苦心的等待中停止了,我們匆匆的收拾了東西就走,爺爺叫住了我,“把這些紙錢去燒給你奶奶,下雨我去不方便。”蹣跚的走來把東西給我,我從他手中接過東西的那一瞬間,從他渾濁的眼眶中看到了幾滴濁淚潤溼了他滿是皺紋的眼眶,是懷念還是不捨,是我的生活無法體驗到的。

  春雨溼潤了土地,乾涸的土體滿是泥濘,我和小叔一起踏著滿是泥濘的小徑,提著一些祭祀用品到奶奶墳上去掛青。每逢過年過節,不管天氣如何,小叔總是要到奶奶墳上去祭祀。每次看見他站在奶奶墓碑前總是一臉的嚴肅和沉重,平時總是一副笑臉的他在這時候感覺變得讓我們都不認識了,不知他站在奶奶的墓碑前,望著那裊繞的煙霧心中究竟在想什麼呢?我們誰也不知道,更不敢問。

  青草路邊生,綠色點青山,偶而的山花點綴綠色中更顯美豔,歡快的鳥鳴在林間的小道中響起,我卻感覺十分寂靜,只聽見兩個人的腳步聲在這幽靜的山澗小道中迴響。沿著林間小道到一堤壩,壩高卻塘水淺,以前灌溉的魚塘已變成良田。堤壩對面那幾棵蔥鬱柏樹後面就是奶奶的墳塋,安靜的躺在那裡已有十幾個春秋了,繞過堤壩轉過左邊,一座墳塋孤零零的佇立在那裡,墓碑刻字前已經蒙了蛛絲。墳塋的上方已經一片蔥綠,去年過年之時才清除的雜草而今春風一吹又變綠了。叔跪在墓碑前的拜臺上靜靜的燒著紙錢,然後仔細的擦拭著墓碑上的蛛絲網。

  墓碑上的文字清晰的凸顯在眼前,一排排文字記述著老人的一生及後人,卒於一九九七年,享年六十七歲。那年,天氣比較冷,奶奶那年的身體突然變壞,花了很多錢嗎,請了很多的醫生,總結就一句話,叫家裡人安排後事。家裡的人沒有辦法了,只希望奶奶的病能夠出現奇蹟,害怕奶奶過世,父親他們三兄弟都陪伴在家裡。奇蹟降臨,奶奶突然就好了起來,父親他們都去做自己的事去,老家只剩下我們幾個放假在家的孫子和我母親,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幾天,臘月十六日夜深二點的時候,堂哥突然叫我們說,奶奶不行了。我們幾個孫子都跪在那裡為奶奶送終,當時我們都還小,剛上小學五年級,眼睜睜的看著奶奶就這樣安詳的走了,在走的時候什麼也沒有說。那時候通訊還不發達,去通知父親他們的人趕回來的時候,奶奶已經放在棺材裡了,父親是第二天傍晚才趕回來,他們都對著奶奶的遺體哭泣,什麼也沒有說。喪事在我們當地辦的相當的體面,那時候還小不知道為什麼,直道送奶奶的棺槨入土的時候,父親他們都一言不發,特別的小叔,總是望著奶奶的遺照發呆。十多年過去了,偶爾聽見爺爺的零言片語,“奶奶走之前對後人都比較放心,最放不下的就是老么。”奶奶在世的時候,三個兒子中最喜歡的就是小叔,小叔那時候在教書的同時還隨時回家來給奶奶幫忙。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奶奶在世的時候,小叔都非常孝順了,為什麼這麼多年了,每次上墳的時候,他總是那麼的憂傷呢?

  “叔,該走了”,我拔完青草轉過來輕聲的喊道,“為什麼您在我們都不在的時候就走了呢,您應該放心我了,我本來要給您說的,我已經長大了,不在是以前的那個小猴兒了(小孩子)……”他用手指輕輕的撫摸著那些刻字,輕輕的嘮叨。我的呼喊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他還沉寂在過去的回憶和悔恨中。

  風輕輕拂右山的翠竹沙沙作響,翠柳搖擺的著嫩綠的枝條,蔥鬱的柏樹環繞著墳塋,這裡不在是寂靜而是春的活力,綠的環繞,希望在這個祭祀之節,小叔能夠走出沒有對您送到終的悔恨吧?讓逝者安歇,活著的人能夠快樂,我想這也是您在天國中所希望的吧。

  奶奶,如果您在天國有知的話,就託一夢給小叔,讓他能走出那十多年的悔恨和內疚吧。

清明作文 篇5

  清明,煙雨。

  呷一口碧螺春茶,飲不盡我對祖母的悠悠思念。

  “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雲水閒”。祖母家住太湖邊。每逢清明穀雨之前,她會斜背一個自制棉布袋,趁著白露剛晞,趕往碧綠葳蕤的茶園,採摘新茶。

  “手提著籃兒將茶採,片片採來片片香……”祖母雖是個村婦,不懂音律,卻不想能將採茶的民謠唱得如此宛轉,似一隻黃鶯在枝頭歌吟。她身著藏青衣服,頭扎一塊藍印花布,看上去是那麼的淳樸自然。而我,似一隻蜜蜂尾隨著她。看她蘭花指輕翹,傾著上身,似一羽輕盈的蝴蝶在翠綠的茶園裡翩躚起舞。

  春雨過後的茶葉瘋長。狹長的葉片根部掖著一小枚翡翠般碧綠的幼芽,那就是新茶了。祖母的眼特別尖,只要長度略滿一個小指甲就微微低頭,輕輕一掐,拳頭一握,待掌心裡茶葉鼓鼓囊囊,便可放進那隻粉紅色的布袋裡了。聽她說,這隻布袋還是用我兒時的小衣縫製而成的呢。我卻不以為然,笑她的傻。不就是一隻茶袋麼,買個不就成了。

  祖母,站在茶圃裡繼續採摘著新茶,一刻也不願停歇,說是:“採茶,要趁早。好賣個高價,供娃唸書。”我不懂,鬧著祖母要陪我玩。扯她的衣角,抓她的頭巾,在空中甩著玩。

  有一次,祖母突然停下來,招手示意我過去。只見,她小心翼翼地從葉子間掐一粒芽尖,放進自己的嘴裡,抿一抿,嚼一嚼,眉頭漸漸皺成一個“川”字,又漸漸舒展開來,綻放成一朵菊花。我覺得好奇,也伸手摘一枚,吐出舌頭,輕輕放在舌中央,一卷,嘴裡頓覺苦澀,鼻子陡然一酸,罵祖母壞。

  祖母,彎下身子,用衣角輕輕擦拭我的淚水。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娃啊,生活就似這枚新芽,在沒炒熟前,是有點苦味的。你再仔細地回味下,這苦中是不是還帶點甘甜呢?”我默默點了點頭,似懂非懂。

  沒想到,這一句箴言竟成了祖母最後留給我的珍貴遺言。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又是一年清明至。祖母,我與爸媽說好了,等這個週末就回來看您。我還想沏一壺今年剛出鍋的碧螺春,灑在您荒涼而寂寞的青冢。

  因為,只有我知道,您最愛喝碧螺春。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從這樣的景象中能夠知道,雨才是清明的主調。淅瀝瀝的小雨所襯托的景色,是最具生機,最有春天的氣息的。

  傍晚,一片烏雲飄來,雖然沒有落日的餘暉,但是,小雨還是奏響。淅瀝淅瀝的小雨,一絲一絲,像牛毛,像花針,不是黏在一起的,而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每一個都是那麼纖細,都是那麼優美,滋潤著萬物。剛剛伸出的柳樹嫩芽,在小雨輕柔的觸碰下,變得更加青翠,那枝子也更加伸長。這時的雨滴不像夏天聚集在荷葉上的那些一樣,而是更小,更輕,落在植物的新葉上,輕輕的,一下子就滴落在地上,摔成更小的塵埃,最終融入泥土。屋頂被小雨敲響,不知道它聚集多少的夥伴才發出這樣的聲音,預示著春的到來。

  一會兒,雨大一些。撐傘走在街上,到處都是溼溼的,到處都被小雨滋潤。夏天的大雨砸在地上,沒有傘的人們都被澆溼,這樣使人討厭。但是,小雨卻不被人討厭,人們可以盡情地在雨中嬉戲而不會弄溼衣服、頭髮。它一直滋潤著人們,輕輕喚醒人們,使萬物全部復甦。

  沒有閃電,沒有雷聲,不用害怕,這才是清明左右小雨的特性。它總是輕輕的,輕輕喚醒大家沉睡的細胞。

  小雨下到夜晚,亦不會繼續。因為,我知道,大自然睡醒……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聽著這句詩句,大家一定會說,這是關於清明的,這還不完整,這應該是關於清明掃墓踏青的,也就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就在今年,我親自經歷了一次掃墓活動。

  清明節那一天,我要去掃我曾祖父和曾曾祖父的墓。我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墳墓邊,大家就忙忙碌碌地幹了起來,有的在拔草,有的在掃地,還有的在閒聊,幹完了這些,只見旁邊幾個老人拿出打火機,拿出一張張紙錢,在墳墓前燒了起來,紙錢越燒越多,火也越來越旺,火堆裡還冒出一團團濃煙,撲鼻而來還散發著一陣陣臭味,整個墓場都烏煙瘴氣。突然,一陣風吹過,一張帶著火的紙錢就飄了起來,我心裡想會不會引起森林火災啊!我心裡正為山上的樹木們著急,它們要瀕臨死亡了,這該怎麼辦呢?我正著急的時候,有個人拿著掃把上前制止了這個“火芯”,我的心才平靜了下來,接著,我就問媽媽:“他們為什麼要燒紙錢?,這樣多危險啊?”媽媽說:“是啊,他們還不懂科學 ,以為這樣做是對過世親人的關愛,也想讓他們給自己及家人帶來好運,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我們心裡對過世的親人存著懷念就夠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經過了這次掃墓,我明白了清明節的意義。我更希望每個人都能用科學環保去掃墓,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

清明作文 篇8

  清明節是一個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周代,為的是讓我們定期去到過世的親人的墓前,紀念他們

  清明節掃墓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連我們這些好動的小孩,也安靜了下來我們一大家子來到了蕭山褚山,紀念我的太爺爺太奶奶據我爺爺說:“太爺爺已經在這青山綠水中靜靜地沉睡了近40年”太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是慈祥的可親的的老人我們來到了墳前,周圍到處是大樹還有一隻只小鳥在樹間飛來飛去,地下也都是活力煥發的小草探出了自己的頭爺爺說:“安東把墓上的雜草給拔了,讓墓地更加整潔肅穆”我們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獻上了鮮花,擺上了水果糕點,祭拜祖先我在碑前深深地鞠了三躬,以寄託我對祖先們的思念我們把帶過去的包裝袋,裝進了包裡,還順路把山上的一些紙屑、塑膠袋、瓶子也裝進了袋子中帶下了山

  我帶著思念的情感的回到了家。

清明作文 篇9

  清明節 清明節時,人們紛紛去掃墓,踏青。公路上,人們開著車,歡快地回鄉掃墓去,你瞧,各個山頭都很熱鬧。人們翻山越嶺來到了墓前,但內心想的都不一樣,他們分工合作,拔草除根 不錯哦,幹了起來。幹著,幹著,不知不覺天空佈滿了雲,沙沙紗……天空飄起了雨來了。這就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下雨了,那飄著的雨絲給我們帶我了對親人無限的思念。

  那時,爸爸媽媽帶我去掃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掃爺爺的墓,爸爸鋤草,媽媽割草,我在一旁拔草,我還拿起掃把雜草和泥土掃掉,接著爸爸也來幫忙,我們掃完一遍後,發現還有雜草和泥土沒掃乾淨,挺髒的,我們又掃了一遍,終於掃完了,我發現我汗都流出來了,我心裡很高興,因為我們好像完成了一個大工程。爸爸說爺爺生前一直叫他要好好讀書。現在爺爺去世了,他的話還在爸爸的耳邊迴盪。

  我想:我也應該記住爺爺的話,好好讀書,天天向上。

  清明節,你讓我們記住對爺爺的思念,更讓我們記住了爺爺給我們帶來的精神力量。爺爺,我一定會努力的……

清明作文 篇10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裡埋葬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與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裡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裡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蘭州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裡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與哀思。雖然這裡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細雨,我的眼裡飽含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