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精選15篇)

清明節的作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精選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別愉快。似乎連老天爺也開恩了,天氣十分晴朗,陽光明媚,跟前幾天的狂風暴雨的臭天氣也有很大的反差。但一路上行人,車輛車水馬龍,就好像“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樣。我坐在車上期盼著,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去到殯儀場。

  過了一個小時後,終於來到了殯儀場了,隨後,我們幫忙拿出了香、蠟燭等祭拜物品,爸爸就去把奶奶的骨灰拿了過來。看到那個裝著親人骨灰的盒子,我不禁流下了眼淚。然後,我們把奶奶的骨灰輕輕地放在石桌上,就開始掃墓了。

  我和父母先拿出三根香,點著火後,站在奶奶的骨灰前面拜了三拜,之後就叨叨地念道:“奶奶,您在天之靈要過得好,保佑您的孫子鍾瀚毅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保佑您的兒子工作順利。今天清明節,我……”說完後,大家就把香一一插在了泥土上。一根根香飄著淡淡的煙,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開始燒紙了,爸爸媽媽拿出很多金紙、銀紙,把它們燒了起來,火漸漸變大。爸爸媽媽又拿出很多“衣服、褲子、手錶、煙、手鍊、手機”等東西來,而且全是紙質的。他們把這些東西也一一燒了起來,我很疑惑:“為什麼要燒這些衣服、褲子啊?”媽媽說:“這是要給奶奶用的。”燒完的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漸漸浮上天。火也越來越大,連我都感覺有些不大舒服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你說那些東西都燒成灰了,怎麼給奶奶用啊?這騙人吧!”“你可以這樣理解,燒完的煙浮上了天堂,又變回了原物,就可以奶奶用啦。”聽完後,我又在那默默地想了一會兒,香也快燒完了。但煙也燻得我十分難受,連眼睛都睜不開。

  突然,一個靈感湧進我心頭:“現在掃一個墓都那麼麻煩,既不環保,又有那麼多煙,傷害人體。要是能進行海葬、樹葬、土葬等方法不是就更好了嗎?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跟我討論著,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清明節的歷史,還有清明節的文化傳統等。

  這一次清明節,我不僅親身經歷了整個掃墓過程,而且還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清明節的知識,非常有意義!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非常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非常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為沒個人都有自己的落點和高處。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節是我們祖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當節日來臨,我們總會在學校的組織下,透過各種形式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作為七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開封可是與清明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和重要的聯絡呢!北宋畫家張擇端用書畫記錄了北宋開封的繁華昌盛,也因此使開封享譽世界,並走進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這就是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節在每年的公曆4月5日前後,它不僅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還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呢。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令人感動的傳說,相傳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介子推的臣子,為了救助落難的晉文公,捨身割下自己的肉給流亡時飢餓難耐的晉文公吃,被晉文公尊為救命恩人。後來晉文公為了報答恩人,請隱居山上的介子推出來做大官,介子推堅辭不出,晉文公無奈放火燒山逼迫他出來做官,介子推寧肯抱著大樹被燒死在裡面也不肯出山。晉文公十分難過,就把那一天定為清明節,並頒佈命令,清明節這天人們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涼食,以此來紀念忠貞愛國、淡泊名利的介子推。這就是清明節的來歷之一。

  去年清明節前,我有幸與清明文化有了一次“親密”接觸,學校推薦我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清明文化大型專題節目的錄製,讓美美地過了一把上鏡癮。節目拍攝過程中,我對清明文化有了更直觀的瞭解和認識。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在烈士陵園錄製現場,在紀念碑下,緬懷那些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烈士,實地學習他們的英勇事蹟,烈士們的無畏和犧牲精神永遠令我們尊重並激勵和指引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我想這也是清明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吧。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應該緬懷逝去的親人、朋友和那些為我們幸福生活無私奉獻的人們,使這個重要傳統節日永遠傳承延續下去,成為祖國傳統文化不可磨滅的印記。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與掃墓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到來,奶奶也早早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路上總有熱鬧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終於來到了老家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與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蜜蜂蜇了幾個像玉米粒大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空氣好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像燒透了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與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與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大把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用手捂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途中,因為一天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5

  久居市區成天行走在高樓之間,眼前晃動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來來往往的車輛,今年的清明節到隨著父母一起去鄉下老家南科村掃墓。車行在鄉間的小路上,開闊的視野,碧綠的農田,新鮮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一路上,無限風光盡收眼底:舉目遠眺,群山連綿不絕,山上滿目青翠,就像一塊大地毯鑲嵌在大地上。近處的樹木時而靜止不動,時而隨風搖擺。各種不同的花朵也競相開放,爭奇鬥豔。蜜蜂和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機靈的小鳥在樹枝上飛來飛去還不時地回過頭來望望我們。在這古老的山村中,顯出從未有過的生機與活力。

  不知不覺中,目的地到了,我們放下祭品,就開始忙開了。由於天氣炎熱,此時的我們都已是汗流浹背了。大人們在忙著掃墓和擺祭品,我們小孩子則趁著這個機會,有的在樹陰下乘涼,有的則在忙著捕蟬,好不熱鬧,山村中不時傳來歡樂的笑聲。

  過了一會,長輩們已經把祭品擺好了,便招呼我們過來祭拜。祭品很豐富,有水果、食物和冥錢等。我想:這是子孫們對長輩們的一種孝敬方式吧。於是,孩子們便和大人們一起祭拜。祭拜完後照常理是要放鞭炮,這也是小孩子們喜歡清明的一個原因之一。可是今年卻沒有放,我問爸爸這是為什麼?爸爸說那是因為每年清明時放鞭炮都會發生太多火災,所以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爸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沒想到爸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裡,同我爸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爸爸呀!我想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人人爭做文明人,讓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6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一大早,爸爸就把我從美夢中叫醒,說要帶我回老家給奶奶做清明。這是我第一次做清明,興奮極了!吃完了早餐,我趕緊催促大家出發。爸爸一邊開車一邊給我講奶奶的故事,我的奶奶是一名優秀的鄉村教師,從小對子女、學生要求很嚴格,她常常教育大家好好做人,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聽了奶奶的故事,我很受感動。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來到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土坡,呀!這個地方真讓我賞心悅目呀!我迫不及待的跳下了車,因為剛剛下過一場大雨,我的腳已滿是泥巴,在城市裡長大的我,欣喜極了,東一腳,西一踩,玩了起來。

  爸爸說:“奶奶的墳墓離這還要走半個小時呢!”大人們有的拿鏟子;有的拿著拜祭奶奶的食物;有的拿著香、蠟燭、紙錢,沿著山路前行,個個忙得滿頭大汗。我呢,空手跟在了後面,走了沒多久,我再也走不動了,我大哭了起來,大家回頭一直笑我。

  原來,本以為好玩的泥巴,已沾滿了鞋上,像兩個大大的秤砣,怎麼抬也抬不起來。爸爸說:“奶奶過世得早,當時還沒有公墓,所以我們把奶奶埋葬在了山坡上。孩子,你這麼的能幹,要是奶奶知道你來拜祭她,她一定會很高興的。”聽了爸爸的話,我擦掉眼淚,用樹枝支撐地面繼續艱難行進,好不容易來到了奶奶的墳前。

  大人們開始為奶奶的墳墓鋤草,看著大人們忙碌的樣子,我也不閒著,一直給奶奶講學校裡的故事,希望她在天堂上不那麼孤單。不一會工夫,墳墓上乾乾淨淨了,於是,大人們擺上了雞肉、扣肉、香豬等祭品讓奶奶好好享用。我學著大人們的樣子,在奶奶的墳前點上了香,拜三拜,對奶奶說:“您安息吧!我會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用的人,不辜負您的期望。”

  今年的清明節,是我第一次上山給祖先掃墓,雖然路途艱辛,但飽含著我對他們深深的懷念。作為奶奶的後代,我要向奶奶一樣,好好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清明節呀!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說:“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嘆一聲說:“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著,高歌著,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了祖國,為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裡,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裡,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裡,活在歷史裡,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8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為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為禁火稱“寒食”,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我們一家人坐車去老家祭奠——去世的祖祖。

  終於到了祖祖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父親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祖祖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祖祖墓前。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祖祖燒在陰間的鈔票,父親知道祖祖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祖祖你“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父親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母親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父親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父親母親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父親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母親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父親母親,我父親母親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父親母親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父親母親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父親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父親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父親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因為沒個人都有自己的落點和高處。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0

  每年清明假期皆為三日,三日時間加上一些未完成的工作,我自然沒有空閒去遊山玩水。唯一抽了半天的空,動身掃墓。站在墓前,身後的杜鵑花開得正豔,紅花映著碑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也還算意氣風發,只是永遠定格在那裡,不會變了。

  清明的風格外大。悲嘯著,吹哭了多少思念故人的男男女女。每個人的頭顱都是低著的,紅著眼眶的。最皮的孩子也服服帖帖地站在一側,難安的搓著手,一切令人沮喪的事,憋在心中的委屈,一肚子的苦水好像一不小心就會全部在故人前傾倒乾淨。

  清明的空氣格外安靜。近幾日伴著升溫到來的蟬鳴好像也放了三天假期,突然就消逝了。想起一句“天早灰藍偏未晚”,應景生動,太陽是不是與月亮結伴去探望被后羿射死的另外九個太陽去了。怪不得這天明不明暗不暗,原來日月都出門了。風動草波曳,世間都瀰漫著悽清的氣氛,風吹動紙花的沙沙響,又為清明添上幾分寂靜。這樣繁忙的社會,難得一日靜,只不過今日之靜,更悲涼些罷了。

  清明的雨格外涼。雨滴落在身上讓人發顫,被一道冰刃劃傷似的。從今懷古,清明那日晉文公重耳放火燒山,火滅後上山看見介子推與他母親環抱著柳樹的屍體,又從柳樹洞中掏出:“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時重耳流的眼淚,是不是比今日之雨還要涼呢?

  身邊親近的人還在時,大家從未像張愛玲所說那樣——“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換洗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而是總覺得這樣的關係,可以持續很久。假若是對你很好的親人,也總是會想著,有朝一日,總有機會報答的。而當他們走之後,心中的難過與孤寂則混雜著委屈,摁下去又鼓起來,反反覆覆。對“不幸者的愧怍”,對於有才能者的發現與重用,很多時候都是在當他們變成過往,變成一捧黃土時才想起,才開始懺悔,才開始珍惜。這種作為,是令人捶胸頓足,令人後悔至極的。我想,晉文公定下清明節並不是只為了我們子孫後代祭拜先祖。更是為了避免像介子推這樣的悲劇發生,避免楊絳所說的“這是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怍”也有讓我們“三省吾身”之義。

  那麼從這一“懺悔日”開始吧,背上要肩負著善良,做一個更新,更好的人。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1

  時光匆匆,這寒冬臘月的冬天一轉眼就到了細雨濛濛春天,一下子還真適應不過來。這年,廣東的春天比以往的都明顯些。以往冬天一過,這天就直奔夏天去了,對於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季節我是碰都沒碰過,春天是啥樣?——一無所知!只能獨自嘆息咯!

  這年不同,春天總算到了!到處一片生機!這時間過著過著,又到了拜祭先人的時候了。清明節到了,廣東這邊全體去拜山,拜祭先人。這或許有些迷信,但怎麼說這也是我國的傳統,只能拜啦!在學校放學前,老師們對我們萬分叮囑,同學們最後喊了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唉?不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嗎?我們的搞怪精神可真夠“行”的!但這句話卻應驗在了我身上,成了清明節一笑事。

  清明節我沒去拜山,我老家在湖南,自然就拜不了啦!悶得很!腦子裡突然想起了那句笑話,想想那是啥意思?……想了不知多久,煩了!不想了!就想出去玩玩。好!這天就開始戲弄我,從樓下出來,一下就來了個“開門紅”。因為前幾天下了雨,門口還有些水。自己只顧關門,沒看路,摔了個半死,差點沒叫出來!還真是撞邪了?疼!可是戲劇的事情陸續有來……

  自己瞎逛到了個籃球場,有人在打,跑去湊湊熱鬧吧!

  跟他們談了半天,終於能一起玩了,我能不拼命嗎?這天又開始玩惡作劇了,球好不容易到自己手,帶球,上籃,進球,是不可能的!只聽到一聲慘叫!我又摔著了,啊!我躺在地下,身邊的人在笑著,我卻想哭。他們看我如此“lj”,便把我“罰”下了場外,我一臉苦瓜相,肚子苦笑著!沒這麼靈吧!天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我終於瞭解了,不知是不是清明節鬼魂出來捉弄,今天連續摔了幾次。它只說在路上,在家就沒事了吧?快走!

  我以比劉翔還快的速度衝回家中,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氣。哈!總算沒事了。那鬼話,我才不信呢!到家裡了,你奈何得了我嗎?哈哈!現在我金剛護體,不怕你!

  戲劇性總是在這些時候發生,我又摔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要小心。”長嘆!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來了,我跟著爸爸去鄉下拜祭已經死去三年的爺爺。

  我們到達鄉下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正好碰上趕集時間,我隨爸爸到水果攤前買了水果去奶奶住的地方,奶奶見我們到來,非常高興,給我們做了一桌鄉村小菜。

  在靜謐又下著雨的夜晚,我回想著和爺爺的過去一起生活的情景。

  我記得我那時剛進入五年級的第一天,爺爺為了鼓勵我在五年級能夠取得好成績,給我做了一頓非常使我難忘的飯菜。他告訴我這道菜的由來,說是以前本村的一個青年,去京考試的時候,因家裡非常的貧窮,母親只好給他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菜,後來這位青年憑藉著自己的才華考上了狀元,並且後來在朝廷上做了大官。後來為了紀念他就流傳下來這道菜,取名為“狀元紅”。爺爺又說希望我能夠向這位狀元學習,考到一個好大學,走好自己的人生。

  五年級暑假我跟隨爺爺去漆樹林取漆樹上的漆油,()我跟隨爺爺後面,給他提採漆的工具,回來時我不知怎麼了,得了一種病,臉上生滿了許多紅腫,感覺很癢,看了醫生還是沒好,後來一個老人家說:“這是你感染了漆樹上的一種病菌,要用一種樹根燒水洗澡才能好。”爺爺二話不說,馬上拿著砍柴用的刀去山上砍取這種樹的樹根,後來真的好了。我回想著與爺爺一起生活過的時光,我心中祝願爺爺能夠在天堂快樂。

  不知是清明時節的天氣經常都是這樣的。下著小雨的鄉間小路更是不好走了,並且不能阻擋我們的行路。來到爺爺的墳前。我的心終於不能受我自己控制了,臉上流出了淚水,立馬跪在爺爺的墳前,嘴上說著:“爺爺,我來看您了,您還過得好嗎?孫子已經幾年沒回來了,你怪罪我這個不孝孫子嗎?”父親見我如此激動,把我從這個地方扯上來對我說:“爺爺不會怪你的,爺爺還是要你不要哭,說他在另一個地方關注你,希望你人生前程似錦。”拜祭完之後由於時間關係我和父親坐上了去岳陽的火車,我在心中暗暗地說:“爺爺,您放心,下一個清明節我還回來看您的。”

  又是一年清明時,照樣是下著小雨的天氣,下一個清明又有地下的人在等待親人去看望呢?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3

  清明節可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要去掃墓,表示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至今,清明節已發展成為了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4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之說。

  清明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家鄉的清明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們一家四口人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著細細的小雨。我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祭品,有的拿著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個心曠神怡啊!我們順著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前,我們要給敬愛的爺爺掃墓了。

  奶奶和媽媽忙著給爺爺上香,擺祭品,我和爸爸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正正,你割得真認真呀!”媽媽誇讚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沒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許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我們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媽媽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15

  春天來了,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一到,一般都會下濛濛細雨,所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不管天下不下雨,人們都會上山拜墓的。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媽媽、爸爸就把還在睡意濃濃的我從床上拉了起來,二話不說,拉著我就往外跑。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今天是什麼日子?幹啥這麼早就起來,我還沒睡夠呢?”,媽媽笑著對我說:“你忘啦?今天是清明節呀。”,“什麼?今天是清明節!”我欣喜地望著媽媽,媽媽就說:“是呀,還不快走!”,“沒問題!”就這樣,我們一家人踏上了祭拜親人的旅程。一路上,我可沒少看見祭拜親人的人們,只見他們有的提著火鍋,有的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還有的拿著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食物。我見了,好奇心油然而生:大包小包的東西是什麼呢?那些祭拜親人的人為什麼拿著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食物呢?,於是我請教“百科全書”---爸爸。爸爸說:“食物是獻給死去的親人的,大包小包的東西是紙做的給不在世的親人的“金子”、“銀子”。過了一會兒,我們上了山,只見好幾個親朋好友早已等候在墓地那兒了。看見我們來了,就說:大家開始吧!。於是,我們分成三組,我和哥哥負責把帶來的花種子種到墓旁的土裡,媽媽和舅母找來柴禾負責燒火做飯,爸爸、舅舅、叔叔負責清理墓地。小組分好了以後,爸爸一聲令下“各就各位”,於是大家就開始幹活了。我和哥哥先用小鐵揪鏟了好幾個洞,把花種子一一撒入洞內;媽媽和舅母把找來的柴禾點燃,又將火鍋放在上面,倒入適量的水,待水開後將食物放入鍋內。一會兒,一頓美餐就出來了,爸爸、舅舅、叔叔也把活幹完了,於是大家把一些食物打出來,用紙盒裝著,放在親人墓前,然後磕了頭跪拜。

  磕完頭後,大家又回憶起去世親人在世時候的事,想著想著,不由得淚流滿面。這時,一股香味飄來----該吃中午飯了,於是大家吃起美味的食物,可臉上卻沒有笑容。吃完飯,我們就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