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又到清明作文10篇

又到清明作文

又到清明作文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又到清明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又到清明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喃喃自語道,我理了理身上的毛衣,嘴角邊勾出一絲笑意,“太姥姥,我來看您了”。

  春雨飄渺,似煙似霧,這朦朧的一片,又一幅景象,浮現在我眼前。

  記得小時候,您總教我念詩,並告訴我關於那些詩背景,正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是李白面對人事滄桑,“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那是李後主面對故國故景的無奈,面對正義正理,譚嗣則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浩氣……每當太姥姥唸完每一首詩的每一句的每一個字,那回味無窮的韻味,都會使我意猶未盡。

  在去往石門峰的路途中,我想著,想著,眼裡流露出幾份迷茫,春意正濃,天未全暖,窗外是一陣陣的寒風呼嘯,肆意妄為的寒風躥進車內,揚起我耳畔的幾根黑髮,我卻感不到一絲涼意,低頭一看,難怪呢!今天穿的毛衣,是您留給我的……。

  記得前年秋天,您仔仔細細,一板一眼地織著毛衣,我癲癲地跑到您身邊,趴在您身上半是嘲諷,半是疑惑地對您說:“太姥姥,您一大把年紀,還織毛衣,看得清嗎?”太姥姥聽出了我語氣中的調侃,倒也不生氣,眼裡還流露同了幾分寵愛:“傻孩子,我為了你不著涼,還顧得著老眼昏花嗎?”說罷,便使勁摟了摟我,我知道,她那一抱中包含了數不清的血緣之愛。

  當最後一片枝葉飄落,您為我織的毛衣也完工了,綠葉般的顏色,小翻領,盡顯出了它的俏皮、可愛,還有靈氣,以及太姥姥那施加於它的濃濃親情。

  那一年的冬天,我穿上了它,過了一個完美的春節,但沒想到,在20xx年2月27日一個寧靜的中午,您帶著微笑去世了,我拽緊了身上的毛衣,頭低垂,緊咬著嘴唇,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因為您說過,女生要堅強一點,但這一切都沒有用,我的淚珠如同斷了線的珍珠,落在您的枕邊,落在您的床頭……。

  狂風依舊呼嘯,我不會遺棄那綠色,俏皮可愛,卻又快退了色的毛衣,也不會忘記您詩一般的面孔,更不會忘記您對我深沉的愛……

  又是一年清明,太姥姥,您可安好?

又到清明作文2

  “清明時節月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又是一個緬懷之日。站墓碑前,一顆顆挺拔的松樹守在墓前,守著這片土地下不朽的靈魂。

  看著腳下的這片土地,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曾記得多少烈士在這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去換取一片藍天,讓我們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

  回顧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飽盡風霜的泱泱大國,曾今是四大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國的祖先們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書寫了耀眼的中華文明史。可美好的東西總會遭到破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將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國,領土被瓜分、人命被殺戮、資源被掠奪、尊嚴被剝奪、文明被破壞,中華民族陷入了水生火熱之中!但中華兒女們並沒有因這些惡魔的殘害而逃避、退縮,他們以鮮血和生命開始探索救國救民之路;開始對侵略者進行英勇的反擊。終於,在他們的鮮血灑遍中華大地後,他們勝利了。於是,我們記住了一串串英雄的名字:因堅守紀律而在烈火壯烈犧牲的邱少雲、面對敵人的鍘刀也不肯投降的劉胡蘭、嚴刑拷打也不說出我黨秘密的江姐、用胸膛堵住敵人機口的黃繼光。這樣的英雄不計其數,是他們用鮮血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讚歌,是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向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有時候我會想:到底是什麼會有怎麼大的力量,讓他們,這些年少的他們情願去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於生命,在這場救國救民的戰爭中,不以計數的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更甚至於有的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就帶著他年輕的生命永遠的離去了。後來,我明白了;促使他們這樣去做的,不過是一顆最平凡而又最為高貴的愛國心罷了!

  今天,我在此緬懷先烈,是回顧中華民族的滄桑歷史,更是感受英靈的愛國情懷!今天,我們作為中華兒女,應為祖國的發展做努力,而我們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成才後報效祖國!我們就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又到清明作文3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太陽可是給足了人們面子,亮得晃眼,就是風大了些。

  一大早,我隨爸爸媽媽、小姨二姨和外婆去橋頭給外公掃墓。

  汽車行駛在橋頭寬闊的馬路上。路旁,繁華的商鋪一間連著一間,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將遠處的青山遮得嚴嚴實實的。

  很快,我們就到了外婆老家東行村,和大姨、舅舅一家會合,捧上花籃,拎著幾捆紙錢,扛起鋤頭掃把,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環顧四周,蔥鬱的樹木連成一片,金色的陽光從枝椏的縫隙間漏下來,灑在林蔭小道上,美極了!腳下的落葉厚厚的,踩上去“沙沙”響。我不禁心想,呵,村裡的人民,植樹護林的意識挺強的!

  來到外公墓前,舅舅鋤草,大姨清掃墳面上累積的落葉和塵土,二姨把點燃的紅蠟燭固定在兩大塊圓柱形的白蘿蔔上,媽媽和外婆給外公燒很多很多紙錢。怕燃著的紙錢被風吹飛引發火災,媽媽找來根樹枝把紙錢的一端固定住,可是,輕飄飄的紙灰還是會淘氣的東竄西竄,嚇得她們面容失色,畢竟今天的風實在太大。小姨不知從拿搬來一口舊鐵鍋,鍋破了個洞,外婆把鍋倒扣在地上,把紙錢一張一張塞到鍋洞裡面去燒,每燒完一張總要仔細檢查火星,直到完全化為灰燼才安心燒下一張。

  祭拜完畢,我們正要下山,遠遠地瞧見一座山上著火了,冒著一大股一大股濃煙,張牙舞爪地升騰到空中,瀰漫在山間,把半邊天都燻得灰黃灰黃的,看得我心驚肉跳,目瞪口呆。

  “這應該是梨村那邊的山,也太不小心了!多少年長成的林木就這樣毀了。”

  “瞧這地點,應該很快就能知道是誰家惹的禍,這家人不光要罰款賠償,只怕是要坐牢啊!”

  “消防隊趕來也無濟於事啊,風太大了,又要多一座光頭山了!”

  “祖先們泉下有知,只怕今天得到的不是欣慰,而是寢食難安,流淚痛哭呢。”

  ……

  一路下來,大人們都在譴責這些不小心的人們。聽著他們的議論,我想,橋頭的經濟如此繁榮,精神文明建設也要跟上步伐才對。建立生態永嘉,人人有責啊!

  下山後,直到我們下午離開橋頭,那燃燒後黑色的草木灰還陸陸續續遠遠地飄來,落在地上,積成醒目的一片。它們在警示世人:保持水土資源,建立生態永嘉,任重而道遠!

又到清明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我又再次想起了你的那塊疤痕。

  打我記事起,奶奶就已經病倒了。每天都是躺在床上,打著藥瓶,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個月。但這依舊是月份啊,它不是年份啊,奶奶每年的狀況以光傳播的可見的速度憔悴著,沒過幾年就連話都說不清楚。

  直至一晚,我從學校回來,你告訴我說,不要去打擾您,您去世了。

  那幾年,我甚是頑皮,也甚是心大,總是理解不了大人的心思,所以也總是看不出來你那埋藏在心裡的害怕與恐懼。

  當奶奶真正去世的那一天我才猛然發現你身上的疲憊,充滿紅血絲的雙眼,佝僂著的背,竟還長出了不曾有過的幾根白髮。

  我才恍然大悟,你永遠失去了媽媽。那幾天,你的狀態一直不對,我也不敢去觸碰心裡的那塊疤痕。我知道,你不會輕易落淚,我還知道,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你總是無法平靜自己的內心。

  奶奶去世的那幾天離清明很近,你總是會再一次想起她。不知過了多久,你的內心才漸漸平息。但我,卻不知不覺中總是懼怕著將來,懼怕將來那某一天的到來,更不知真正到來時,我該如何承受得住啊,因此總是希望時間過慢一點,讓你們能見證我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

  不過,我還算很幸運,至少,沒有讓我失去我最愛的你們。可今年的清明與往年大不同。它讓多少個家庭都失去了至親!

  那些烈士,與病患們被迫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他們再也無法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再也無法感受到被陽光所照耀的溫暖,甚至連句親人的問候都再也聽不到了。

  四月四日十點,我們全國為烈士與逝者們哀悼三分鐘。在這三分鐘裡,無數個烈士犧牲時的畫面在我腦海裡湧現。我們懷著深深的敬意,瀏覽著英雄的事蹟,感受著拋頭顱、灑熱血的豪情。但我寧願那些英雄即使衝上一線的戰場,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烈士的家人們在等烈士凱旋歸來時,卻只等到了一軀空殼,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感,讓人承受不住那如末日般的打擊。

  二零二零年四月四日,銘記英雄,緬懷同胞。

  又到了清明,這個清明讓我更加懼怕某一天我的心裡也會出現刻骨銘心的疤痕,但是卻也讓我對英雄們更加的敬仰。

又到清明作文5

  又到清明,咿咿呀呀的哼唱中流轉著眼角追憶的淚水。

  又一年花開花落,戲散點燈,留得一場餘音繞樑的悲歡離合。

  今年清明,依舊春風霏霏。溼潤的天氣,溼潤的空氣,溼潤的心。踽踽獨行於各色傘下張張陌生而淡漠的面孔,於是,揣著滿心悽傷與家人來到了太公墓前,追憶故人,感懷昨日。

  幾碟色香俱全的豐盛佳餚,兩杯醇香濃厚的陳年老酒,幾捧鮮豔燦爛的美麗花束,墓前的一切,真實而又遙不可及。這些被雨一再打溼的供品後,是那早已被洗涮得光滑明亮的墓碑,當目光觸及碑上泛著上世紀古老氣息的黑白照片時,不置可否,我的心一陣劇痛。

  是啊,三年了,年年清明從不遲到的約定,就如烙印般鑄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田之上。太公,我們不會忘記,曾經悲慟欲絕跪在您已失去靈魂的身軀旁歇斯底里地號啕大哭;我們不會忘記,當火葬場沉重的大門重重關上時每個人的失態與抓狂;我們不會忘記,靈堂中發自肺腑地叨唸年年改必與您墓前相逢……三年荏苒光陰似乎快要將這一切消磨殆盡了,而塵封在心中不息的愛又是如此深刻地喚醒了內心思念的渴望,我們沒有失約,第三個清明,一家老小來看您了,太公。

  此時,淚水夾雜著雨水從頰滑落,或許吧,是那夙世的情牽註定了我們今生的相逢。因此,我又擁有了一份真誠的牽掛,一份溫暖的呵護。太公,我知道,您仍有著對籬下花豔奪魁的榮耀的渴求,仍有著對子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的嚮往,而經歷了九十年風風雨雨的你,卻因生命之燭無法搖曳光明而無奈熄滅了它。太婆,抑是如此,十二年前,當媽媽孕育我這個新生命之際,太婆似光榮地完成了生命交替的任務般從此與世長辭,愛妻已逝,太公堅忍滿心苦鬱沉默寡言數年,直至生命隕落。可就是這麼一個輪迴,我卻從中感悟人世滄桑之餘,體味到了何為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

  都說當初你老了,真正別無他求時,才會用一雙寵辱不驚的眼遙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我相信,太公,即便擁有咖啡般細細碾碎的每一個顆粒般的經歷,都也會在涅盤中灼燒溶解,直到最後一刻歸於淡泊的,對嗎?

  又到清明,物是人非,我已不再像去年那樣哭得悲慟欲絕了,不是因時間而淡忘,只是化悲痛為動力,早已銘記於心。

  又到清明,雖然陰雨綿綿,卻也春意盎

  然,草長鶯飛的生機勃勃朦朧在了初春的氤氳中。

  又到清明,開始從艾草的清香,墓前燦爛依舊的黃菊花,哀悼之人聲聲哭喚中等待又一季花開花落……

又到清明作文6

  與名稱相反,清明一天的行人們反而如斷魂般魂不守舍。祭祖一向都是由母親和舅父一手操辦,我鮮少被允許在整個漫長的流程裡插足,久而久之,我便不甚在乎這個節日了。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清明更為悲慼,惆悵張牙舞爪地伸長了四肢肆意妄為,妄圖席捲整個街道,不放過一個細小的縫隙,很顯然,它做到了。

  警笛長鳴的半分鐘前,我正無所事事地待在露臺消磨時間,藤木編制的吊椅上鋪著母親親手縫製的坐墊,軟綿綿的質感總是讓人忍不住打盹,迷迷瞪瞪間竟差點就著這幾分愜意小睡過去。刺耳的警笛將腦海中殘存的睡意驅散得一乾二淨,我下意識站起了身,待回過神來,便就著這個姿勢闔眸垂首哪怕是一向對時事不怎麼上心的我,也清楚地知道這長鳴不散的警笛是為了什麼。

  三分鐘,印象裡已經算是比較長的了,汶川地震時也是三分鐘。三分鐘,180s,太陽發射的光還未來得及走到地球,堪堪走過不到一半的路程,而那些沒能等到春天的人,在世界十幾億人的回憶裡,與遲來的春天做著短暫的相會。

  我想我可能會永遠記得這個冬天。

  記得劉院長的遺孀追著靈車痛哭流涕,記得肖賢友彌留之際歪歪扭扭的四個字,記得2月25日凌晨時某位垂暮之年的老者發出的那一條你好,記得嘶聲力竭喊著媽媽企圖得到靈車裡母親的回應般的可憐人,記得在陽臺上敲盆求助的人記得那些眼淚和苦楚。

  警笛早已在空氣中消散,但四周仍然安靜,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不發出聲響,以免驚擾了那些還在與剛剛見到的春天做著告別的英雄們。

  我仍站在原地,直到不久後被前來為綠植澆水的母親溫聲細語喚回了思緒。

  我看著母親提著水壺彎腰為綠蘿澆了些水,水珠順著綠葉的紋路緩慢下滑,直至滑落在白瓷磚上,只剩下一灘水漬,再被母親的鞋底拭去。我忽然覺得眼前的景象刺眼極了,它讓我不得不聯想起那些被歌頌讚揚卻讓人心痛酸澀的抗疫英雄們,我使勁閉了閉眼,踉蹌著後退了幾步,爾後跌坐回藤椅上。

  母親走了過來,安撫般輕輕揉了揉我的頭頂,輕柔的動作和熟悉的氣息讓我安心不已。我抬起頭朝她笑了笑,左手順手搭上了玻璃圓桌,手肘卻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我抬手將它撈了起來,發現是本我之前讀到一半的書,充當書籤的葉子還夾在中間,我將夾著葉子的那一頁翻開,瞄了幾眼段落的內容,那上面用黑色字型印著:

  我們懷揣火種走過黑暗長夜,跨過戰友的遺骸,踏過荊棘和深淵,最終在累累屍骨上重新點燃了種族延續的火炬。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不需要歷史來記載功勳,也無謂那些空虛華美的稱頌;只要山川河流、千萬英靈,見證過我們前仆後繼的跋涉,和永不放棄的努力。

  頁尾的最後一段字數極少,似乎只有一句話,我卻盯著它翻來覆去仔仔細細看了許久,恨不得將每個字都拆開。母親似乎察覺到了我的不對勁。怎麼了?母親問。

  聞言,我再次使勁閉上了眼,堪堪將即將掉落的眼淚收回去。

  不,沒什麼。我抬起頭笑著說,爾後在心中輕聲默唸著那句字數極少的話。敬我們這些平凡的人類。

又到清明作文7

  清明,給人們的印象總是一片溼雨。彷彿有了這雨,才能更顯出清明的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清明時節雨紛紛“,此話真的是一點都不假,即使不是雨紛紛也是陰沉沉,這不,今天的天是灰色的,散落在大地上的光更是不明不暗的,哀思的情緒也隨之湧動……

  汽車緩緩駛出小城,沿蜿蜒的山路慢慢前進。走了一小段山路,汽車便開不進去了。我們便徒步繼續前行。走過曲折的山路,繞過清澈的小溪,越過扎人的荊棘,終於來到了外公的墳前。只見墳前雜草叢生,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在墓碑周圍狂妄地生長,長滿尖刺的野花在石碑邊自由開放。親人們拿起鋒利的工具,開始清除這些打擾外公安寧的雜草,我也像往常一樣,拿起毛筆,沾上紅油漆,認認真真地給墓碑上的字描上紅色,希望能給外公的”家門口“帶來些許喜慶氣氛。描描,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想起剛才外婆在路上對我說的話:”要是你外公還在,見到你,他該有多高興啊!“外婆的話讓我一陣心酸,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我趕緊低下頭來,抹去淚水,生怕會引起外婆的傷心。

  不一會兒,雜草已經清理乾淨。舅舅在外公墓碑前擺上幾杯白酒和祭禮,大家虔誠地為外公燃上一炷香,依次祭拜。我依偎在外婆的身旁,她輕輕握住我的手,不停點頭拜拜,嘴裡念什麼。忽然,外婆的聲音越來越哽咽了,渾濁的淚水從外婆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滑落下來……媽媽他們在一旁燒紙錢,那繚繞的煙夾雜灰燼紛紛揚揚,空氣中瀰漫淡淡的哀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呢?是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外公,你怎麼捨得丟下外婆一個人?你怎麼捨得兒女們獨自離開?外公……“我的淚水很不爭氣地湧眶而出,淚眼朦朧。朦朧中,我彷彿看到了未曾見面的外公:他鬚髮銀白,慈眉善目,手裡拿一把糖葫蘆,笑吟吟地向我走來……

  一陣微風夾細細的雨滴,滴到我的身上,不禁打了個寒顫。我更緊地依偎在外婆的身邊,慢慢擦去她臉上的淚痕,輕輕地對她說:我看到外公了……也許過去的日子並不是花好月圓,但外公最大的心願卻是您能過得開心……

又到清明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當春風吹拂楊柳,薄霧像輕紗似的籠罩著人間時,清明節不知不覺地到了。

  星期一早晨,天陰陰的,像倒潑的墨汁一樣,霧也很濃,猶如到處都罩著一層紗,遠處的樓房如同海市蜃樓一樣。被大霧籠罩著的月山公墓,遠看去就像一幅美麗,清雅的水墨畫。

  來到了爺爺的墓前,墓碑上的一顆露珠緩緩滑落,滑過“鄭林榮之墓”幾個楷體,然後寄託著我對爺爺的無限思念滑落到碑前的白菊上。

  大人們擦拭著墓碑上的水,然後擺好祭品,插了兩柱香。而在一旁閒著沒事的我和表妹則目不轉睛地盯著墓旁的那棵翠綠翠綠的樹梢掛著亮晶晶的水珠的小松樹。這棵小松樹當年只有30或40釐米左右高。是20xx年9月的一天,也就是爺爺長眠於這兒的那天栽種的,如今它已經長得差不多我這麼高了。3年的光陰,它無論颳風下雨,無論嚴寒酷暑都一直陪伴著爺爺。這棵小松樹同樣也掛滿了大家對爺爺無限的懷念。

  焚燒後的紙錢像一隻只涅槃後的灰蝶,隨著微風一吹,全都輕盈地飛向遠方,飛向陰霾的天。媽媽看著這場景,告訴我一首毛爺爺寫的一首詩:“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該詩句是用於懷念烈士楊開慧,柳直苟的。望著“輕颺直上的”灰蝶“,我多麼衷心祝願爺爺在極樂世界中過得幸福啊!

  做完了清明祭祖,大家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我默默地望了爺爺的墓最後一眼。無聲的大霧為爺爺的墓罩上了一層紗,“沙沙“響的春雨像在演奏一首安魂曲。在大霧中,我彷彿又看到了爺爺那張佈滿皺紋,鑲著金色假牙的臉,記憶的玻璃瓶一瞬間打翻了,往日的記憶場景浮現在了我的眼前:我永遠忘不了阿爺的摸樣,忘不了他曾經抱起我,然後說:“喲,乖乖又長胖了!”忘不了他曾經教我寫字,忘不了午後他帶著我在樓下散步,我玩著無聊的遊戲----幫臭水溝起名字時,他總是在一旁笑吟吟地看著我;還忘不了他一生總是勤儉節約。爺爺,您為什麼要去極樂世界啊,對您的思念就像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啊。我希望有一天,當我開啟門,就看到您提著一籠畫眉鳥站在我的面前。可這就算是真的,也不過是一場夢。

  在看到月山公墓的最後一眼時,大霧似一幅潑墨山水畫把月山的淒涼籠罩了。耳邊杜牧的《清明》久久迴盪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又到清明作文9

  每逢四月細雨紛紛的日子,總會想起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永遠記得那天我放學揹著書包回家的情景,剛推開門,就發現爸爸媽媽坐在桌旁,一語不發,一臉沉痛和悲傷,隱隱約約有聽到哭泣的聲音,我預感到肯定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我輕聲地說了一句:“爸媽,我回來了。”爸爸抬起頭,滿眼悲傷,告訴我一個晴天霹靂:“奶奶剛剛去世了!”

  “不,這不、不可能……”我難以接受,淚水像決堤的洪水般湧了出來,奶奶是最疼愛我的人,怎麼可能說走就走的呢?她怎麼可能捨棄我而去!

  “奶奶!”我不禁悲撥出聲,一下跪坐在地上!

  “我的乖孫女回來了?來來,快來吃蘋果!”我彷彿又看見奶奶拿著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正笑眯眯的招呼著我……

  奶奶從櫃裡拿出的又大又紅的蘋果,是別人送給奶奶的,奶奶捨不得吃,留給了我。我吃完後,還想吃,就吵鬧著還要,奶奶就變戲法一樣又拿出一個,看著我貪吃的樣子,奶奶心疼的說:“乖乖,吃慢點,我這還有!”

  每次我淘氣,爸爸訓斥我,奶奶就像護雛雞一樣護著我,反訓斥起爸爸:“你忘記你小時候怎麼淘氣了?怎麼動不動就罵人?”爸爸就一時無語,我就直衝爸爸做鬼臉,一臉得意的樣子……

  可現在,我至親至愛的奶奶棄我而去了!

  奶奶身體一直都挺好的,八十多歲了,眼不花耳不聾,走路比我都快,前些天,家裡山上的楊梅熟了,奶奶說上山摘楊梅讓我嚐嚐鮮,路滑不慎摔了一跤,住進了醫院,想不到這就成了永別了!

  送奶奶上山的日子,細雨紛紛,雨絲飄落在身上,從臉頰上滑落下來,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我目送奶奶入殮,從此,奶奶長眠於青山,和我陰陽兩隔,淚水不禁又湧了出來,融入了雨裡,悲痛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

  第二年的清明,我長大了一歲,拿著鮮花給奶奶掃墓,心裡悲傷之情少了些,可刻骨的思念卻多了很多很多……

  今年,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學習特別緊張,眨眼,又到了清明,卻因為學習不能去給奶奶上墳,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和思念……

又到清明作文10

  又是新的一年的清明節,與往常不同,此刻,我已告別小學,脫去稚嫩,蛻變成了一名中學生。今年的清明節,我也過得與往常不同……

  不記得這是第幾次來到烈士陵園,每一次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這次的參觀也帶給我新的感受、開闊了我的眼界,烈士紀念塔上印著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彷彿有生命一般,他們站於沙場的景象彷彿重現在我面前。烈士陵園裡放著低沉的音樂,把我的心情也變得十分悲傷,我又來到了一個紀念館,裡面全部都刻著烈士的名字,我伸手觸控著那些凹進去的名字,牆壁涼涼的,也透出一絲絲的淒涼,心裡默默地記下這些偉大的人的名字,王建國、李家棟……也許這些名字並不出眾,但一個個都透露出對國家解放和平的渴望,他們的人格精神都是偉大的,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們敬佩、尊敬。

  走出了紀念館,雖然並不時第一次,但心裡還是有不同的感受……我又來到了一個烈士展覽館,一進門,撲面而來沉重的氣氛是我的心情再次沉重,一張張黑白照片映入我的眼簾,照片裡的戰士一個個整齊地坐著,臉上都帶著興奮的笑容!也許,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或最後一次的照片吧!可是誰又知道,有多少戰士死後都沒有照過相,對於他們,如今的我們是多麼的幸運;還有一個被侵村子的還原,十分真實:裡面的門都壞了,都還剩著一半在門杆上耷拉著,牛羊全都死了,還有一個狗的身上插著軍刀,樣子像保衛自己的主人而犧牲的一樣,家裡亂了,遍地都是被侵略者打死的老百姓,這一幕又一幕,讓我心酸又悲傷。

  說實話,家喻戶曉的烈士並不多,而更多的卻是無名無姓的烈士。所以,我希望在清明節這一天,無論你身在何處,都要在這一天思念回想那些為保衛國家而犧牲的烈士,勿忘國恥!!!!是有了他們,才有瞭如今繁榮昌盛的中國!

  轉眼間時間到了下午,我回到了家,把我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全部都發到了網上,與所有人分享,當然,我也在心裡不斷回憶那些烈士的名字,因為,他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晚上,我坐在院子裡看星星,天上的星星好像會動了一樣,拼成了一個個今天看到的烈士的圖片,我想,星星可能也在紀念那些烈士吧!今天的清明節就在這樣過去了,平淡卻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