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範文(通用8篇)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範文(通用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清明掃墓作文範文(通用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1

  “又是一年芳草綠”,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咱們中國人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如果想的話就認認真真地聽吧!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

  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裡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著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裡面的衣服上寫著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咱們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咱們全家人開著車前往漢壽掃墓,到了漢壽,咱們直奔太奶奶的墳墓前。路上爺爺說著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爺爺死的早,太奶奶一個人辛辛苦苦養大了爺爺他們幾兄妹這時,大家的眼睛溼潤了,我這個小小男子漢眼淚也快爬了出來。

  來到墳墓前,爺爺點燃蠟燭和香。咱們排著隊伍準備磕頭,當爸爸磕頭時,心裡好像一直想著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裡還默默地說著一些祝福的話。輪到我磕頭了,我心裡描繪著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雙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咱們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將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掃完墓,咱們往回走,這時心裡的沉重沒了,一路上咱們說說笑笑,欣賞著春天的景色,金燦燦的油菜花望不到頭,到處都是黃;柔嫩細長的柳條隨風飄動,像小女孩的頭髮在風中飄舞,咱們摘下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春天真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現在也成為了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2

  清明將近,小姑來電話問爸爸計劃哪天去給我爺爺奶奶上墳,我說我早就期待呢!

  上墳那天,我起得特別早。爺爺奶奶的墓地在臥龍崗,離我們家很遠,墓地又在臥龍崗墓地山頂的十六區,說實在的上一次墳還是很辛苦的。我從三歲開始給爺爺奶奶上墳,已經五年了。

  在墳上,我虔誠地給爺爺奶奶燒紙磕頭。爺爺奶奶的墓碑上並沒有我的名字,在我出生的前四年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在我出生三個月後也在病魔纏身多年後去世了,我出生時奶奶已經糊塗了。

  雖然我對爺爺奶奶沒什麼印象,但經常聽到爸爸提起爺爺奶奶,這讓我知道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善良可親的老人。爺爺奶奶在世時,帶大了七位我的表哥表姐,現在他們工作忙,有的來了,有的沒來,我還要替那些沒有來的哥哥姐姐獻上一柱香。

  記得我五歲時在去上墳的路上,我還對媽媽說:“如果你不在了,我每個清明都給你上墳。”這讓媽媽感動了好一陣兒,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只有熱淚盈眶緊緊抱我親了又親。

  我發現今年的墳地上與往年有些不同,很多墓地上都擺鮮花,爺爺奶奶的'墓地上也有表哥表姐獻上的鮮花,而沒有燒紙,這真是一大進步!大量的紙錢焚燒會造成空氣汙染,並且是對紙張的浪費。此外,在林木茂盛的地區燒紙錢還容易引起火災。

  一束鮮花一篇祭文,一樣寄託無盡哀思,應該倡導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清明節前,網上出現了不少網民在網上向逝去的親人或是朋友表達哀思,為逝者“獻花”、“敬酒”或是“點燭”。祭祀從簡,不放鞭炮,也不燒紙錢,網上祭奠是一種文明祭奠方式的體現。

  我認為:祭奠的方式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清明節,使我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每年的清明節。天空總會下起雨來,彷彿雨點兒也在哭泣。而這樣的景象,更讓路上行人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

  不過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下雨,但天氣還是比較涼。天空中似乎也沒有往常那麼藍,好像有那麼一絲悲涼。太陽也沒有這麼火辣,只是散下著它那微微的光,那麼微弱,卻又不失它那獨有的美。樹上的鳥兒也似乎不像以往這麼吵鬧,安安靜靜的,是小鳥也去吊念自己的親人嗎?這讓我感覺有點清淡。

  來到奶奶家,我們立即出發打算一起去掃墓。踏著腳下的塵土,穿過一叢叢的雜草叢,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終於,我們到我外曾祖母的墓地。大家都放下整理自己手中拿的一些花籃,鋤頭之類的東西。我也想幫忙卻被一口回絕。於是我坐在墳前,喘幾口氣,望著外曾祖母的墳。想起往事。“在外曾祖母還未過世時,我才上幼兒園,那時外曾祖母時不時的就會來看我或者去幼兒園接我回家,因此我也習慣,現在回想起,卻又是如此的懷念。記得我還有一張她的照片,一頭短短的白髮,一件藍色的碎花衣,一張帶有許多皺紋的臉,還有一個美麗燦爛的笑臉。後來,她的身子漸漸變的不像以往那樣健康。

  然後她永久的閉上眼睛,再也不能看見她那張美麗的笑臉。”我坐在墳邊,眼裡含著淚水。我立刻望望她的墳,對她笑笑,去旁邊的草叢中摘一朵美麗的花,放在她的墳前。風吹著我的眼,手,彷彿是外曾祖母的手在牽著我,那麼溫暖,舒服。好像在安撫我“不要哭,要堅強”旁邊的親人們有的在為外曾祖母燒紙錢,有的在擺花籃,有的也和我一樣在哭泣。“外曾祖母,看到吧,大家是有多麼想念你啊”

  雖然清明節很悲傷,淒涼,但對我來說,清明節是最美的,因為那可以讓我去探望我那讓我思念的外曾祖母。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4

  今天,我們4年級級部和一些一年級的小同學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園去掃墓。

  我們每位同學手裡都拿著一朵花,心情很激動,表情很嚴肅,因為這是去掃墓,不是去旅遊。到了烈士陵園,老師指揮全體同學站好,每個班級都將自己的隊旗豎在班級前面,學校的校旗插在最前邊,很多老師都來了,等全部人都到齊了之後,劉利波老師才講話。

  來到烈士陵園之後,首先我們4年級同學給一年級的同學戴上紅領巾,並讓他們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後我們全體同學都低頭默哀1分鐘。在這時,我想到了很多烈士為了創造我們現在的和平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接著,老師帶著同學們去瞻仰為我們創造和平年代而壯烈犧牲的壯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獻給一位壯士。這些壯士都是為了和平而犧牲,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如果,這些壯士能重新復活,那該多好!這些壯士能活過來,那麼世界上的小偷就不會再有了。

  清明節祭祖掃墓是我國傳統習俗,但是我們要文明掃墓,不要隨意去燒紙燒香,萬一引發山林火災,將會帶來很大損失。我們應該倡導文明掃墓、網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為。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想起這一首千古名詩,就想到了今天這個日子,“清明節”。我就和父母一同回老家去掃墓。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別愉快。似乎連老天爺也開恩了,天氣十分晴朗,陽光明媚,跟前幾天的狂風暴雨的臭天氣也有很大的反差。但一路上行人,車輛車水馬龍,就好像“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樣。我坐在車上期盼著,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去到殯儀場。

  過了一個小時後,終於來到了殯儀場了,隨後,我們幫忙拿出了香、蠟燭等祭拜物品,爸爸就去把奶奶的骨灰拿了過來。看到那個裝著親人骨灰的盒子,我不禁流下了眼淚,然後,我們把奶奶的骨灰輕輕地放在石桌上,就開始掃墓了。

  我和父母先拿出三根香,點著火後,站在奶奶的骨灰前面拜了三拜,之後就叨叨地念道:“奶奶,您在天之靈要過得好,保佑您的孫子鍾瀚毅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保佑您的兒子工作順利。今天清明節,我……”說完後,大家就把香一一插在了泥土上。一根根香飄著淡淡的煙,慢慢地升上了天空……

  開始燒紙了,爸爸媽媽拿出很多金紙、銀紙,把它們燒了起來,火漸漸變大。爸爸媽媽又拿出很多“衣服、褲子、手錶、煙、手鍊、手機”等東西來,而且全是紙質的。他們把這些東西也一一燒了起來,我很疑惑:“為什麼要燒這些衣服、褲子啊?”媽媽說:“這是要給奶奶用的。”燒完的煙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漸漸浮上天,火也越來越大,連我都感覺有些不大舒服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你說那些東西都燒成灰了,怎麼給奶奶用啊?這騙人吧!”“你可以這樣理解,燒完的煙浮上了天堂,又變回了原物,就可以奶奶用啦。”聽完後,我又在那默默地想了一會兒,香也快燒完了。但煙也燻得我十分難受,連眼睛都睜不開。

  突然,一個靈感湧進我心頭:“現在掃一個墓都那麼麻煩,既不環保,又有那麼多煙,傷害人體。要是能進行海葬、樹葬、土葬等方法不是就更好了嗎?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跟我討論著,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清明節的歷史,還有清明節的文化傳統等。

  這一次清明節,我不僅親身經歷了整個掃墓過程,而且還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清明節的知識,非常有意義!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6

  今天是清明節,天上下小雨。跟往常一樣,我與爺爺、爸爸一起去祭拜死去的公公。

  我們在清明節前一天買好錢紙、蠟燭、鞭炮、香。準備在清明節時給公公送去。

  早上,吃過早餐後。我與爸爸、爺爺就把昨天買好的東西用袋子裝好。踏上了上山的路。到了墳地裡。爺爺把蠟燭與香點燃,把蠟燭插在墓碑前,然後把香分成三份,我一份,爸爸一份,爺爺自己一份。然後對公公的墳鞠了三個躬,嘴裡還念:“保佑圓兒將來考上大學,保佑浩宇健康成長。”爸爸隨後也對公公墳前鞠了三躬。然後爺爺把我拉到墳前,也鞠了三躬。然後叫我把袋子裡的錢紙全部燒完。我在燒錢紙的時候,一直在心裡唸叨:公公,我給您多燒點,但願您在下面過得舒適。燒完錢紙,爺爺把鞭炮擺在旁邊,點燃後,我們躲在另一邊。放完鞭炮後。我們三個又把公公墳旁邊的雜草砍掉。

  搞完了。我們三個又向家裡走去。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公這一生都在為我們後代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個有出息的人,讓公公在下面替我高興。

  到家裡,奶奶在廚房忙。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奶奶擺好了碗筷,我準備去夾我的最愛,可是,奶奶叫住了我,然後,把好菜夾到一個碗裡,把筷子插在飯裡,然後鞠了一躬,鞠躬後還留了一個空座。

  吃完飯後,我望天上的雨,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7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學生清明掃墓作文8

  在持續數日的綿綿細雨中,清明悄無聲息地降臨了。它降臨到了廣西,降臨到了咱們這個僻靜的小鄉村。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咱們第二天出發了,一路上遇到了一家,竹子做的屋子,我想:難道是沒有改革開放之前都有的?可是到現在都還有人住真是太奇怪了!據我爸爸分析,他們是由於沒有工作沒有錢才住在這的,當咱們到的時候,我爸爸他們擺上貢品時,我想到了一首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後來黃昏的時候終於做完了清明,我真希望下一年的清明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