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推薦】民俗作文彙編7篇

民俗作文

【推薦】民俗作文彙編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俗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俗作文 篇1

  清明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

  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個文化傳統節日,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為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到了清明節,掃墓的人們都會去先人的墓前鳴放鞭炮。聽家人說放鞭炮,是為了叫醒在墳墓中的魂靈,讓他們從睡夢中起來收好後輩們供奉的錢材。而現在隨著綠色掃墓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也開始提倡在墓前放幾束花,磕幾個頭,以敬哀思就可以了。

  每年四月五日起床後,我們一家就會搭上爸爸的汽車,啟程前往白沙,給死去的親人掃墓。

  我們手提祭品,心情沉重地往山上走著。親人墓前的草已長得很高了,外公把墓前的草清理乾淨後,我們便將火點起來,把紙錢一張一張的分開後,一點一點地放進火裡,燒給在墳墓中居住著的親人的靈魂,再虔誠地插上香,在墳墓前磕幾個頭許下自己的心願後,最後將花束擺放在墳前,我們才會離開了。

  清明掃墓,既是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懷念他們的音容笑貌;又是一種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許下願,鼓勵讓自己在新的一年多多努力。我想,這就是清明掃墓經久不衰的緣由吧。

民俗作文 篇2

  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xx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民俗作文 篇3

  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和禮節,像蒙古族的那達慕、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的火把節,各式各樣,多姿多彩,讓人心動。

  從西藏回來的大舅舅給我講一些奇異的西藏的民風民俗。

  大舅舅說,剛到那兒,就碰到了從前的同學,於是同學把他帶到家裡。讓他看兩個缸裡的東西,讓他猜猜藏了幾年,後來答案是十年以上,大舅大吃一驚,我也聽得一愣一愣的。更好玩的是酥油茶。酥油,是把牛羊奶倒到木桶裡用木榛快速攪拌,讓油脂從奶汁裡分離出來,酥油在藏族裡是視為聖物的。原來是供奉佛祖用的,現在加入牛奶,磚茶等一起煮,其味道濃郁,妙不可言,酥油茶一家與另一家的煮法都不一樣,但都是同樣的濃郁。味道讓人想起溫暖的太陽,坐在藏族人的熱炕上,一杯接一杯的喝酥油茶,是一件非常舒適的事。藏 人的.房間裡永遠燒著一壺酥油茶,那是為每一個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的。

  大舅舅後來跟我說,西藏其實還有一個民俗,那就是哈達。藏族人是一個非常重禮節的民族。他們給遠到而來的客人奉上白色的哈達,會讓客人吃雞大腿,因為這是讓客人充滿腳力的象徵。

  藏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身著五顏六色的服裝,在藏族女的更是美麗,頭上身上各穿著豔麗。西藏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為她身上有勤勞能幹的藏族人民。

  藏族的“雪頓節”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在慢慢地盛開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著我們。當然,藏族這朵“鮮花”,已開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 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 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裡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裡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民俗作文 篇4

  壽誕喪葬

  福建重視給長輩祝壽,寫民俗的作文。福州傳統是男慶九,女慶十。比如男人六十大壽,必須提到五十九歲那一年做,因為“九”與“久”諧音,象徵著長壽。此外,在正壽前一天,必須先做“鑲壽”。即在壽誕前一天,把小輩們送來的壽燭在祖先靈前全部點燃,三碗壽麵分別插三朵紙花,族內小輩對過壽者叩拜,然後落座喝酒賞樂。小輩如果有錢,可請儒道設堂唸經,替過壽者向北鬥星求福壽,稱“拜斗”。

  福州喪葬習俗十分繁瑣和奢侈。當逝者彌留之際,親人必須將其床上蚊帳拆卸掉據說是為了讓死後的靈魂好出竅;逝者斷氣後,必須為死者更衣,並在大門口“貼白”放炮。然後派人四處報喪,再準備好裝滿土沙的大腳桶,將素燭點燃後插在桶內,將其放置逝者床前地上,彷彿為死者奔赴黃泉路上照明。逝者臉上需蓋上白紙,以示陰陽有別。

  信仰禁忌

  福建民間普遍存在著對樹木山石的崇拜。凡是較為古老的樹木,都被看作為有靈氣的神木。如楓神、榕神、樟神、松公等。其中榕樹作為吉神化身而更受信仰。無論城鎮鄉村,大凡在濃廕庇日的著名古榕下,都會有人在樹下敬香,祈求平安。

  福州的生活禁忌可謂無處不在。主人請吃飯是,往往將飯盛得山般高,客人儘可以表示吃不了這麼多,將飯往主人飯碗裡撥,但千萬不要猶豫不決,更不要順手將筷子插在飯碗上,這樣極不吉利。因為福州在供奉靈堂棺頭時,有一碗裝得爆滿的“喪食”,上面直插一雙筷子。赴結婚宴席時,不能將盤碗重疊,否則就意味著重婚,中學生作文《寫民俗的作文》。說話禁忌更多,“要碗飯”應稱“來碗飯”,以避要飯之意。

  飲食與飲茶

  在我國京、魯、閩、粵、蘇、皖、川、湘八大菜系中,閩菜別具一格。

  福州菜是閩菜的主要代表,有著獨特的風味。福州菜餚用料和調味均以地方材料為主,操作注重刀工、火候,色、香、味、形俱佳,烹調上擅長炒、熘、煨、燉、蒸、爆諸法,其主要特點是:(一)善用糖。福州人煮菜,喜用糖調味,偏於甜、酸、淡,與川菜、湘菜多用辣椒形成不同的風格。用糖可以去腥,用醋是酸能爽口,適合福州炎熱氣候口味;淡是為了儲存原味和鮮味。(二)常用糟。紅糟是福建特產,福州菜餚有炮糟、淡糟、醉糟等十餘種用糟法。此外,在調味品中也有用蝦油。(三)多湯菜。福州菜善於以湯保味,有“百湯百味”之說。湯是閩菜的精髓。福州菜花色品種有20xx種以上,其“佛跳牆”、“淡糟炒竹蟶”等都是名揚海外的名菜。

  福建雨量充沛,多紅黃土壤,具有種植茶葉的優越條件。綠茶、烏龍茶、紅茶、花茶、白茶和緊壓茶是我國六大茶類,除主要為少數民族飲用的緊壓茶外,其他五大茶類福建都有大量生產,且幾乎每縣都產茶,與浙、湘、皖、川並列為我國五大產茶區,其中一些珍品,如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福鼎“白毫銀針”等聞名遐邇。福建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南唐時閩北已有“北苑御茶園”,飲茶風俗為全國最盛之地,已成“家不可一日無茶”,

  希望你滿意哦

民俗作文 篇5

  1.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2. 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裡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3. 事例敘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後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4. 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5. 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緻,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6. 脈絡分明,層次感強,敘氣說井然有序,纖毫不亂。

  7. 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細揀,素材似為主題量身定製。

  8. 敘述詳細具體,細節描寫生動逼真,人物個性鮮明突出,形象豐滿,躍然紙上。

  9. 以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現景中,景隨景現。

  10. 想像豐富,構思奇特且不脫離生活的真實,扎跟於生活的聯想,拓寬了讀者的思維,讓人覺得生動有趣。

  11. 景物描寫傳神逼真,遣詞造句貼切得體,景隨情生,情景交融,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動傳情的寫生畫。

  12. 想像奇妙,既源於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實,又高於生活,開闊讀者的視野,充滿了藝術魅力。

  13. 事件過程描述詳細具體,內容雖多但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體現了作者清晰的思路與謀篇佈局的能力。

  14. 外貌描寫生動形象,人物容顏逼真穿著恰當合體,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鏡子,真是所謂“相由人生”。

  15. 環境描寫客觀真實,環境為人物的性格服務,更好地解釋了人物性格形成過程中的來龍去脈。

  16. 神態描寫生動傳神,寥寥數語,將人物的性格特點勾勒得一覽無遺,人物的言談舉止具有了鮮明獨特的個性。

  17. 前後內容關聯不夠緊密,部分內容過於孤立,與文章主體聯絡不夠密切。

  18. 敘述簡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結構,人物缺乏鮮明的個性特徵。

  19. 詳略安排不當,主次不夠分明。

  20. 內容多為線條式勾勒,缺乏點式的細描。與時代氣息不符,內容過於陳舊老化。

民俗作文 篇6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說起杭州的春節習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訴大家我們浙江杭州的習俗吧。

  對於“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然後就是:開門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到處是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謂"接年"。放“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氣和倒黴,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大豐收。有些地方在開啟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說一些吉慶的話。一般鞭炮都是紅色的,燃放後滿地通紅。現在放鞭炮在城鎮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在老杭州人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提高氣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裡一般都備有幾隻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落花生叫長生果……。

  這些就是我們浙江杭州過年的習俗。

民俗作文 篇7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而不同的家鄉也會有不同的習俗。你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別急別急,君情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習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裡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乾、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裡拜完灶神後,大家有爭先恐後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裡、鎮子上,頓時響起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節日的氣氛!

  怎麼樣?我家鄉的習俗有意思吧!你家鄉的習俗呢?不防也說來聽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