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關於民俗民風的作文合集十篇

民俗民風的作文

關於民俗民風的作文合集十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民風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1

  “老婆、老婆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這首廣為流傳的民謠概括地描述了從臘八到大年初一人們忙忙碌碌過節的情景。

  臘月初八,家家熬臘八粥。傳說這天為佛祖得道之日,當年釋迦牟尼化緣,化得五穀雜糧充飢。後人為紀念他,在每年臘月初八也用多種米、豆熬粥供佛。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兒”。這一天,家家戶戶要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灶儀式。

  灶祭之後,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春節前,家家要徹底清掃,人人都理髮洗澡,準備乾乾淨淨過新年。民諺道:“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撣塵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髮師傅們這時也挑著挑子走街串巷,忙於為人理髮。節前,一般人家在門上貼門神、門框上貼春聯,門楣上掛掛箋,門前插芝麻秸。屋門上貼有”抬頭見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貼剪紙。屋內擺設的八仙桌、太師椅帶上桌圍椅帔。條案正上方掛上有吉祥圖案、語句的中堂、對聯。條案前方桌上擺設五供、高足盤,放上蜜供或年糕。屋裡掛起大紅燈籠。牆上要貼年畫、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節的高潮,守歲辭歲、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團圓飯、過橋、摸門釘、拜年等,活動繁多。舉行”接神“、”接灶“儀式時,要將”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於案上。”百份“亦稱”天地“,上繪有天地間諸神像。在”百份“前要擺設蜜供、年糕、餃子、蘋果等祭品。夜深之後,人們點上紅燭,開啟大門,燃放鞭炮、燒”元寶“、”接神咒“,貼上準備好的新灶君爺神像。接神完後,一家人在神壇前行叩首禮,並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譜。

  大年初一,人們紛紛外出拜年。親友相見,總要拱手作揖,並說”恭喜發財“、”新喜、新喜“等等。初二祭財神,一大早人們就拜祭財神像,有些人還要到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燒香祭拜。初五又稱”破五“。自這天起,年節期間的各項禁忌均可解除。初六以後,雖然人們的生活起居逐步恢復常態,但仍很有節日氣氛。初八稱”順星日“,傳說眾星神於此日降臨下界。當是日夜幕低垂、群星閃現之時,人們在院中案上放置糕點果品,祭拜星神。有些人家還要把”星神馬“放在胡麻杆上燒掉。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是春節活動的又一高潮和尾聲。從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大街小巷、宮苑廟宇到處張燈結綵。入夜後,觀燈者滿街滿巷,耍社火,放鞭炮。

  據文獻記載,過去北京城近郊區共有七百餘座寺廟。春節期間,大小廟宇均向香客、遊人開放。在廟內或其附近設有集市,故稱廟會。北京的廟會以白雲觀、大鐘寺、東嶽廟等處最為著名。一年一度的廠甸,更是盛極一時。

  西便門外的白雲觀原為北方道教中心。元代道教全真派始祖邱處機曾在這裡居住,死後葬於此。白雲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開廟。傳說十九日邱處機下界超渡有緣者,稱”會神仙“,開廟時遊人如雲,各路民間花會多來此表演。大鐘寺正名覺生寺。廟內的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鐘,聞名中外。開廟時,廟中住持在其懸鈕兩側孔下,系一小銅鑼,遊人登樓用銅錢投擊小孔,傳說擊中者可得福。宣武門外琉璃廠會從初一到十六開市,人稱”廠甸“。此處遼代為海王村,明代為琉璃窯廠,清乾隆時始成市肆。開市之日,商販雲集,凡文物、古書、首飾、珠寶、玩具、食品,應有盡有,為舊時北京春節最熱鬧的去處,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廠甸出售的各種民間玩具。逛廠甸的孩子,一般都要買風車和空竹,再買上一串春節才上市的大糖葫蘆,捧在手裡,走在街頭,為節日增色不少。此外,還有風箏、毽子、泥人、鬃人等等。傳統木版年畫”新正逛廠甸“反映了這種節日景象。北京最大的喇嘛廟雍和宮每年正月二十九、三十要舉行”跳布札“活動,俗稱”打鬼“。雍和宮”打鬼“之後,北京的全部傳統春節活動就結束了。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2

  盼啊,盼,終於,一年一度的篝火會到來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吃過元宵後,就迫不及待地來到衚衕口,這時滿衚衕的男女老少都聚在這裡,有說有笑。忽然有人喊:“開始烤火了。”於是人們都趕緊跑到家抱柴禾,不一會的功夫就抱來一大堆柴禾。我點著火,人們齊聲喊:“篝火會開始嘍!”大人們圍在一起興奮的說:“終於盼到篝火會了,這一年過得真快啊!”奶奶也慈祥的說:“是啊,這日子好過啦,年的味道更濃了。”對門笑著說:還是新中國的新農村好啊!我家今年新添了一臺電視機還有一臺拖拉機,另一個也搶著說:“我家也添新電器了……

  我們小孩圍在一起,嬉笑著,打鬧著,我說:“今年我買了點小女孩玩的小花炮,你們呢?小宇說:“我也是,媽媽還給了我壓歲錢,現在媽媽掙的錢多了,出手也大方了。”他滔滔不絕地說著,我趕緊打斷他說:“我們開始放花炮吧。”我點著一個“滿天星”然後藉著燈光用“星語”寫下了我今年的願望。又閉上眼睛祈求這個願望的實現,夥伴們也不約而同的寫下了自己的願望。按照家鄉的習俗,我們就該一起放跑了,於是,人們都拿出各式各樣的炮來,天空中頓時出現了多彩的圖形,我們陶醉在這美麗的瞬間中。

  哥哥、姐姐們也聚在一起,說著自己新一年的夢想和計劃。最後就是表演節目了,我們紛紛來到抽獎臺抽獎。“耶”!今年是我表演。我不由自主的喊出聲來。我用嘹亮的聲音說:“我為大家表演一段拉丁舞恰恰恰。”雖然沒有音樂,但是,我隨著觀眾的掌聲跳出了節奏。

  伴著一陣歡歌笑語,篝火會結束了,在笑聲中,我們又走進了新的一年。我們也會微笑著去迎接和麵對每一天。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3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春節的習俗。要知道,過年必不可少的是放鞭炮,但近幾年卻規定城區不能燃放煙花爆竹。想過過癮,這裡可不能滿足你的想法。我只得幹忍著,到拜年期,手攥毛票,在老家把這一癮頭給消了。

  不知道是在啥時候。好像是在初八那天吧。原來老廣場對面的停車場,現在被改裝成了年貨銷展會。展銷會更是城裡許多老年人的選擇,出來的人更是讚不絕口,說那個什麼東西實惠啊等等。

  臘八這天,粥味也濃濃。許許多多從廟裡趕來的老和尚,照例臘月初八來老廣場施粥。年味漸漸濃了起來。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原來帶些灰塵,掉了色了的春聯也煥然一新了,現在家家戶戶都上了紅,紅燈籠什麼的。大街上早就忙開了。放上了新春的交響曲,大街上的人明顯比原來增加了幾倍,小販們重新排上了攤位,街邊什麼都有,伴著昇天的蒸氣,撲鼻而來的是茶葉蛋,炸豆腐的氣味。

  我們小孩盼盼盼,終於盼來了除夕,這一天原本熱鬧的大街突然冷清起來,人們把熱鬧轉移到了家中。在這天下午一兩點的時候,桌子椅子都已經擺好了,小菜也已經上了,只見廚房裡放著各式各樣的食材,一場廚房交響曲也就開始了。不一會大盤小罐堆滿了桌子。‘吃年夜飯咯’奶奶一聲招呼,全家就圍著桌子其樂融融的坐下開吃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要屬那條魚,新鮮的特別美味。

  春節最重要的就是守歲,12點鐘的鐘聲一敲,我們就已經從農曆狗年跨到了豬年。

  好了,春節年味的梗概差不多就到這兒了,咋樣,特別吧!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風俗,家鄉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裡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乾、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裡拜完灶神後,大家有爭先恐後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裡、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麼樣,我家鄉的風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機會過來我的家鄉玩,我一定會給你介紹更多有趣的風俗哦!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5

  早上起床後,我匆匆的吃完早飯,就和我的媽媽幹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對聯。家中有兩副對聯,一副貼屋門上,則另一幅帖街門上。

  我們說幹就幹,我和我的媽媽拿著椅子和膠帶,放好位置用膠帶固定好對聯,將對聯貼好以後。我們就要打掃屋子了。我的媽媽負責屋頂和牆壁的乾淨,而我負責擦桌和掃地。為什麼沒有我的爸爸呢?因為我的爸爸在忙著掛燈籠。我認真的把桌擦得乾乾淨淨,我的媽媽更是誇張,她把我們的家打掃的一塵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張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裡的水可真涼呀,把我的手凍的直髮抖,可是我並沒有退縮,繼續著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點左右,我們才把家裡收拾完。

  到了晚上,我們都會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覺。直到過新年的早上,噼裡啪啦的炮聲響了起來,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之中。我出門一看,真是滿是“紅花”紅滿地呀。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光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6

  飲涼茶也是廣州人常年的一個生活習慣。

  所謂涼茶,是指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廣州的涼茶歷史修久,涼茶品種甚多,有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石歧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金銀菊五花茶、古瓜乾涼茶等;甚至連龜苓膏湯、生魚葛菜湯、紅蘿蔔竹蔗水等,也成為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涼茶,歷來為廣州人所推崇。進入80年代以後,各種涼茶沖劑及軟包裝涼茶應運而生,如神農涼茶、夏桑菊茶等,已成為許多家庭夏季裡的一種時尚飲料。

  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面,往往以“飲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嗎”)作為問候,可見對飲茶的喜好。飲茶是廣州人的生活習俗。民間流傳著“清晨一壺茶,不用找醫家”的諺語。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習慣叫茶居)飲茶。不僅飲早茶,還要吃點心(作為早餐);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可見,廣州人的飲茶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際的方式。

  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為什麼歷百年而長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廣州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茶居。

  廣州的茶客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間固定的茶樓,通常是“一盅”(排骨飯)“兩件”(點心),這類人以離退休老人居多;另一類是飲“禮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飲茶,不限“一盅兩件”,而是品嚐多款點心,從容“嘆茶”。

  廣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為興旺,從清晨至中午十一時許,往往座無虛席。飲夜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是盛夏,一邊飲茶一邊聽戲曲演唱,還一邊享受空調冷氣。廣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才收市。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7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炎黃子孫歷來都重視。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大家便開始緊落密鼓的籌劃準備。

  在著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裡,親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難了,而過年正是天涯海角的遊子與親人團聚的大好時機。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雖然我體會不到遊子的心情,但過年時親朋好友聚在一塊玩,卻也其樂無窮。

  作為小孩子,當然最愛玩了,平日忙於學習,過年終於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們不妨與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除夕晚上剛吃完水餃,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會的開始,儘管每年都有晚會,但每次晚會同樣能夠被小品、相聲逗得捧腹大笑,時而陶醉於美妙的歌聲中,時而驚歎於神氣的魔術……

  放鞭炮。今年過年,我買了許多鞭炮,除夕夜十二點整時,我點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鐘聲與鞭炮聲同時響起,場面十分壯觀。閒來無事,還可以與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雖無意思,但這些鞭炮聲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年時,把長輩給的壓歲錢攢起來,買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感覺真不錯!今年,我還學會了一項新本事―――包湯圓。吃著自己包的湯圓,真甜!

  過年是熱鬧的,但姐姐告訴我:“年的背後也寄託著厚重的責任,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對於人生應該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對新的一年,如何調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對新的一年。

  我想:這就是過年的意義吧!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8

  朝鮮族,不管是建築、服飾、飲食都非常具有特色。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吧。

  朝鮮族的多數村落坐落在依山的平地,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裡用木地板隔成單間,各個屋之間有門道相連通。屋內設有平地火道,即使在嚴冬,在室內也非常的溫暖。內部設定的都是推拉門,大部分人家中都是木製傢俱。屋內沒有床和桌,吃飯只用小的茶几,進屋時一定要脫鞋,裡面是沒有椅子的,只有坐墊,進去後都是盤腿而坐在地板上,非常具有傳統特色。

  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穿素白衣服,白色象徵純潔﹑善良﹑高尚﹑神聖的意義。婦女穿短衣長裙,這是朝鮮族婦女服裝的一大特點。短衣朝鮮語叫“則高麗”,是一種斜領﹑無扣用帶子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雖然簡潔,但是看起來非常美麗;長裙,朝鮮語叫做“契瑪”腰間有細褶,寬鬆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製而成,色彩鮮豔。朝鮮族婦女現在依然穿這種衣服,保持了他們的傳統特色。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腳腿寬大的長褲。外出時,多穿以布帶打結的長袍,穿這衣服,顯得人很直爽豪氣。

  朝鮮族的傳統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打糕、冷麵、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團,切切,撒上豆麵並加稀蜜,白糖製成的,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點心。冷麵是在蕎麥麵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麵條,煮熟後用冷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滑順潤喉。讓人回味無窮。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淨,用大缸密封製成。泡菜的時間越長,味道就越可口。泡菜味道的好壞,還能辨出主婦烹調手藝的高低。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吃。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朝鮮族了呢?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9

  廣東地區,是個富饒的地區,那裡的民俗特色十分獨特,下面就讓我細數一下廣東的民俗。

  先到佛山去看看。佛山秋色,是佛山的民俗。〞秋色〞,是豐收的景色之意。這個〝佛山秋色〞是不是3股帶民間藝術活動的稱謂,也是佛山傳統民間藝術的總稱。每當豐收氣節的時候,佛山的人民便會在大街小巷裡慶賀豐收的到來。他們會作出各種各樣的手工物品,讓這些手工物品達到以假亂真、奇巧鬥勝的藝術效果,這樣的慶祝形式,成為了的佛山藝術品的獨特的慶祝風格。當秋天最後一晚上,人們會不約而同地相約在大街小巷,攜帶著自己製作的工藝物品到臺上上臺進行表演,那個場面獨自一格,十分壯觀,是南國一道美麗的風景。

  接下來,我們到廣州去看看。廣州的沙灣,不再另類的風情民俗。廣州的沙灣飄色,更是讓到來的遊民贊口連連。沙灣是廣州市番禺區的一個鎮,這個〞沙灣飄色〞就是發源於沙灣這邊的一帶,這個〞沙灣飄色〞集聚了戲劇雜技和裝飾藝術,每年的三月初三,正式在沙灣裡面舉行。

  潮汕功夫茶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潮汕地區,那裡的人們都有喝茶的習慣,他們熱愛喝茶,潮汕的功夫茶的特點分為精和熱,這兩大特點便是功夫茶獨有的精華,他們煮茶和喝茶都特別講究,他們煮出來的茶是香濃湯熱,他們喝茶是以小壺小杯的方式來進行的。

  客家歲節舞龍,是客家人主要的民俗。這是他們最為突出慶祝民俗的表演方式,每逢佳節的時候,他們會聚集在村裡每個角落,進行各種各樣的表演,為節日增添喜慶,祈求年年平安。

  廣州民間傳統廟會,代表著廣州的一切。廣州民間傳統廟會最為出色的便是那波羅誕。波羅誕會延續3天,在這3天裡,這個多波羅廟周圍到處熱鬧非凡,展現出一派節日景象,路上人群擁擠,廟中沸沸揚揚,還有大串的炮竹,彷彿在過春節一樣。

  陽江風箏節。陽江除了有豆豉之外,還有風情,這風情帶給人們放風箏的樂趣。陽江是南國風箏之鄉,這風箏流傳是歷史悠久。陽江人民所造出的風箏,造型優美,多種多樣,俞生俞活。他們那裡的地勢也造就了放風箏的良好場地,每年的9月9日重陽節,便能看到他們放飛風箏的壯闊景象。

  廣東民俗,還有許多數也數不完的民俗,它們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物質,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們,我們堅守著繼承、發揚和保護它們的責任。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10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說,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母親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母親說:“母親,咱們先期買鞭炮吧!”母親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母親說:“母親,我要這些。”“沒問題。”母親爽快的說母親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母親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牆上。

  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了門上和牆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母親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