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的餈粑作文5篇

家鄉的餈粑作文

家鄉的餈粑作文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餈粑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餈粑作文1

  我的家鄉坐落在竹樹環抱的小鄉村。每到過年,清香的餈粑總會被熱騰騰地端上來,那米香就飄在空氣中,飄到十里八村,縈繞在我的夢鄉中。

  燈籠一掛,鞭炮一響,就過年了。然而,餈粑卻是年中必不可少的。村裡的老人婦女都忙活起來,蒸飯的蒸飯,洗豆的洗豆。

  奶奶把糟好的糯米放在木桶裡,上鍋便蒸。不大一會兒,糯米香就迫不及待地從桶的縫隙中衝了出來。鄉親們聞到飯香就都開動了。

  爺爺們合力扛來大石墩,找出把大木錘清洗了一下。婆婆們便趁著他們擦洗的功夫將一桶白花花的糯米飯倒在大石墩裡。

  說時遲,那時快!爺爺們的大錘已經砸了下來,不偏不倚,砸在粒粒的糯米上,隨著一捶落下,另一個爺爺的木捶又緊緊跟上,一位年輕的叔叔就揪準時機,快速地撩起水抹在已經有點光滑的米團上。就這樣,接連不斷地配合著,累了就換上一旁早已按捺不住想要狠命捶團的爺爺。

  不過這一刻的時間,一大團糯米餈粑做好了,爺爺們的臉上背上也掛滿了汗水。

  餈粑沒了黃豆粉如芋泥是萬萬不行的,你瞧!婦女們正在那剝芋皮,磨黃豆哩!

  兩個阿姨各抱著一個還在熟睡的小寶寶,一隻手抓起一把於黃豆放在磨盤的小石糟裡,另一個阿姨手抓著石柄用力地推著,黃燦燦的豆粉好似瀑布一般落在木盆裡。好香啊!

  “我家的雞今天才下蛋哩!”

  “昨兒我上街,你們猜我看到了誰?”

  “我家的白蘿蔔種太多了,你們要就都拿去!”

  只聽著一陣陣話,老人們拉呱著家常便把芋頭剝好了。真是其樂融融!

  隨著最後一道工序——把餈粑沾上熟黃豆粉的完成,滿村都瀰漫著黃豆香。大人小孩都爭先恐後地把餈粑放a在嘴巴里,細細地嚼著:真細膩,好香!

  大家開心地吃著,天空中也久久地迴盪著我們的爽朗笑聲,空氣中的餈粑香飄散到了別的村莊……

家鄉的餈粑作文2

  我的家鄉湖南有許多美味,如醬板鴨、米糖、臘肉、豬血丸子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餈粑。

  每年春節前夕,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有打餈粑的習俗,因為餈粑象徵著豐收、團圓和吉祥,也是送給客人的最佳禮品。

  別看餈粑小小的一個,做出來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天以上;接著把米放進木桶中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米飯放入機器中攪拌成泥;再在乾淨的容器上灑上幹米粉,把攪拌成的泥放在容器上揉搓,分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放在有印花的圓圓的模具裡壓一壓,等壓出形了再把它倒出來,這樣,一個餈粑就做好了,如果覺得不好看,還可以在餈粑中間用可食用的紅色色素點上幾點。這時,你肯定想吃了吧?可是還不能吃,還要放陰涼乾燥處風乾,風乾後放在水中泡起來,就能儲存上幾個月。做餈粑也是聚會的好時機,大人們不停地忙碌,小孩子也不閒著,忙來忙去地幫大人拿東西,這個場面可真是熱鬧得無法形容。

  餈粑做好了就要吃了,吃餈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煮著吃、蒸著吃、煎著吃等等,其中最過癮的就是烤著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經常在火爐旁坐著烤火,在火爐上搭個鐵架子,把餈粑放在鐵架子上烤,烤餈粑時火不能太大,要不就會只把外皮烤焦,而裡面還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急,等到餈粑脹得像個包子時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餈粑里加些糖,這時你也不能急於下口,要不會燙到口舌的。咬一口餈粑,那真是裡軟外香,色香味俱全,讓人百吃不膩。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嘴饞了吧,那就快來我的家鄉品嚐美味的餈粑吧!

家鄉的餈粑作文3

  印象中的餈粑並不是什麼稀罕之物,每到要吃餈粑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收藏著幾斤餈粑,如今我已經記不清吃過多少回餈粑,也從未數過吃了多少個餈粑。要說餈粑的味道,不僅僅是香甜可口軟滑細膩,也蘊含著家鄉的鄉土味

  餈粑的做法很簡單:糯米泡半天以上,濾幹水,放置在木甑裡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幹靜的器具上撒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至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殊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我會偷偷的從我的橡皮泥的桶裡拿出玩的道具印在上面就出來了一個圖案,當然那個道具已被我在七歲前就清洗乾淨了。置通風乾燥處陰乾,陰乾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間儲存。別小看這小小的餈粑,光他的吃法就有好幾種呢:用炭火鐵夾烘烤這吃,用油炸著吃,煎著吃……想到這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甜酒餈粑。那次我冒著寒冷的大風回家,手是冰冷冰冷的,腳也好不到哪去。那時我就在想,如果風雪再大些我怕是一動也不想動了,光說這些有什麼用,還是趕緊回家吧!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我就被一股莫名的香味引到餐桌。我納悶是什麼東西這麼香?定睛一看,呀!原來是甜酒餈粑。我迫不及待的端上來就是一口,彷彿所有的寒冷都被溫暖代替,留下的只是一陣暖意,一種透徹心骨的暖意,還有那甜酒和餈粑巧奪天工的美妙融合,咬上一口,軟軟的,綿綿的,滿嘴全是糯米沁人心脾的香味,外面的還一個勁的往裡湧……我是多麼希望此時此刻有一碗甜酒餈粑擺放在我面前,來驅散我所有的寒意,融入我身體中的一部分。甜酒餈粑吃了不單單是叫人溫暖一陣,它還有著其他作用:糯米有著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等,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吃了能很好的補氣養血。

  看來,小小的一塊餈粑不僅融入了家鄉味,也把外出打工人們的心融進去了,我愛吃餈粑,更愛生產他的家鄉。

家鄉的餈粑作文4

  伴隨著爆竹聲和五彩繽紛的煙花,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

  家人已經忙著準備年夜飯了,爺爺、父親和大伯在屋子裡準備飯菜,母親和奶奶正在擺放餐具,我和哥哥負責剪窗花,貼對聯。

  夜幕降臨,每家每戶燈火通明,張燈結綵,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家也不例外,開飯了,我們全家人都圍坐在一起,爺爺端上來許多美味佳餚,其中有我最愛吃的餈粑,也是俗話說的“打粑粑”。

  爺爺知道我最愛吃,年前特意多做了些,那糯米的特有味道,叫我垂涎三尺,爺爺總是催我多吃幾塊,望著可口的餈粑,熟悉的年味兒也就在唇齒間盪漾開來!

  爺爺告訴我,每逢過年的時候,鄉親們都會多買些糯米,把糯米用溫水泡上一天一夜,然後用竹篩把水瀝乾,瀝乾的過程中,還會沾上竹篩的清香味,然後放在木桶裡蒸上1-2小時,接著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器深盆裡,叫上幾個青壯年男士,用特製的木棒“嘿哈,嘿哈”地打起了餈粑來,趁熱時越用力打,打的頻率越快,味道越好,打好後,用竹簸箕倒出來,這時已經是大大的糯米糰了,稍微涼會,然後盛一碗涼開水,手沾上涼開水後,開始把大大的糯米糰分成一個個碗口粗的糯米糰,表面用水抹光滑,中間用“一點紅”點上---象徵著紅紅火火,做好後完全冷卻後,就變成“打粑粑”了。過年或者來客人了,就拿出來吃,用水煮軟加點紅糖,那特有的味道美極了,還有用油炸過後,也是美味可口,回味無窮。

  餈粑也是父親和大伯小時候最愛吃的”點心”了,父親小時候,家裡還比較窮,有這個餈粑可謂是天下美食了,鬆脆酥軟的麵皮配上甜蜜的糖汁,一口咬下去,滿嘴流油,每次說起,父親的嘴角總會浮現出孩童一般的笑容。

  餈粑,是一份記憶,也是故鄉的特產,更是過春節濃濃的年味。

家鄉的餈粑作文5

  印象中的餈粑並不是什麼稀罕之物,每到要吃餈粑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收藏著幾斤餈粑,如今我已經記不清吃過多少回餈粑,也從未數過吃了多少個餈粑。要說餈粑的味道,不僅僅是香甜可口軟滑細膩,也蘊含著家鄉的鄉土味

  餈粑的做法很簡單:糯米泡半天以上,濾幹水,放置在木甑裡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幹靜的器具上撒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至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殊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乾,陰乾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間儲存。別小看這小小的餈粑,光他的吃法就有好幾種呢:用炭火鐵夾烘烤這吃,用油炸著吃,煎著吃``````想到這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甜酒餈粑。那次我冒著風雪回家,手是冰冷冰冷的,腳也好不到哪去。那時我就在想,如果風雪再大些我怕是一動也不想動了,光說這些有什麼用,還是趕緊回家吧!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我就被一股莫名的香味引到餐桌。我納悶是什麼東西這麼香?定睛一看,呀!原來是甜酒餈粑。我迫不及待的端上來就是一口,彷彿所有的寒冷都被溫暖代替,留下的只是一陣暖意,一種透徹心骨的暖意,還有那甜酒和餈粑巧奪天工的美妙融合,咬上一口,軟軟的,綿綿的,滿嘴全是糯米沁人心脾的香味,外面的還一個勁的往裡湧……我是多麼希望此時此刻有一碗甜酒餈粑擺放在我面前,來驅散我所有的寒意,融入我身體中的一部分。甜酒餈粑吃了不單單是叫人溫暖一陣,它還有著其他作用:糯米有著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等,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吃了能很好的補氣養血。

  看來,小小的一塊餈粑不僅融入了家鄉味,也把外出打工人們的心融進去了,我愛吃餈粑,更愛生產他的家鄉。

  資江小學六年級: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