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7篇)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端午。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裡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今年的端午又快到了,我提議咱們自己包粽子吃,媽媽一下就同意了。利用星期天,我跟著媽媽學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然後在空心的圓錐形裡插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搖動筷子,一直把粽子包的緊緊地。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包完了粽子。上鍋蒸的任務就包給爸爸了。

  開啟電視,正在直播龍舟競賽,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看著賽龍舟,心理別提多高興了。

  怎麼樣?我家鄉的端午有意義吧!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2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

  端午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五節,每逢到端午,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得乾乾淨淨,把粽葉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託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裡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後用繩子捆好,放在鍋裡,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3

  端午,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裡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說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豔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著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乾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裡。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現了。她將我拉到客廳裡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彷彿是我犯下了什麼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並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後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裡,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後的一年裡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時討個好兆頭罷了。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有特色的日子—端午。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家鄉有獨特的端午風俗,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媽媽會提前準備好粽葉和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粽葉,放點米和紅棗,拿著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還是很高興。

  每到端午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床,用媽媽提前準備的水洗洗臉,據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藥,洗過臉後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粽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給我帶來了許多喜悅和歡樂,我愛家鄉的端午。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5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我家鄉有吃粽子。割艾草。小孩子要佩戴香囊和五色絲線的風俗。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今年的端午剛剛過去。我是在奶奶家過的端午,那天早上天剛剛亮,奶奶就起床了說是趁著太陽沒露頭去割艾草,這時候割的艾草能治病,驅邪。我也立刻爬了起來和奶奶一起去我們拿著鐮刀走在路上,快到地方的時候就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奶奶說這就是艾草發出的味道,把個下的艾草放在房子裡可以驅蚊,驅蟲,我想艾草的作用可真多呀!

  回到家裡,媽媽把準備好的香草和五色線分別系在我和弟弟的脖子和手上,說是可以驅邪和保平安。

  吃粽子是端午的特色,今年奶奶沒包粽子,我們就買了許多,有蜜棗的、葡萄乾的、有牛肉的等多種味道。我喜歡吃蜜棗的,撥開薄薄的葉子,粘著白糖咬上一口軟軟的、甜甜的真好吃呀!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每逢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觀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聽聞有的地方還會有掛艾草的習俗呢!據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葉,並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再往裡面放糯米,鹹蛋黃,五花肉,最後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後便蓋上粽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傑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粽子裡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著我的頭說:“沒關係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不要放棄,慢慢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裡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說:“看來,以後包粽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著端午節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粽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

  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作文7

  在我的記憶中,還記得“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歡樂;我還記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思念;我還記得“棕包分兩鬢,艾束著危冠”的心境……

  在端午時,家家戶戶吃粽子,在無事時總會有陣陣粽香陪伴。端午節是中國四大節日之一,又稱天中節。

  帶上五彩繩,步行來到東城河畔,人們正高興賽著龍舟,嘴裡不停的喊著加油,加油。看著漸行漸遠的人們很快分出了勝負,不盡想起投江的屈原,汨羅江畔,寒風颯颯,你獨立江邊,你彷彿聽到戰火紛紛。“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一曲鏗鏘《離騷》你選擇赴死。

  走在小路上,小餐館的人們泯著一口雄黃酒,就是完美的節束。回到家,浴室裡瀰漫這艾草的香味,人們這一天都會用艾草洗澡。

  吃上一頓團圓飯,當然粽子是比不可少的,那粽子沾上點糖,嘴裡頓時有一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指不定可以讓人回味無窮呢!

  晚上,來到古色古香的稻河古街,五彩斑斕的彩燈顯得十分的和諧,小孩子們繞著噴泉池旁跑來跑去,路人都覺得他們天真可愛呢!泰州的端午節就是這樣,大家團團圓圓,高高興興的!

  回家後,我開啟《離騷》,滾滾江流,濤濤風景,你的另一種風骨沉澱江底,去紀念屈原的一生。

  在這節日裡,人們對屈原的緬懷,不僅僅是仍下粽子怕魚兒把屈原的屍骨啃噬,還把自己對屈原的思念裹進粽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平淡又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