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實用的美德的作文合集9篇

美德的作文

實用的美德的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德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德的作文 篇1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有一對鄰居老李和老張,他們本來是很要好的朋友,可是,李家準備蓋房子,他們的門前有三尺寬的小路,這家很想將這三尺小路佔為己有,另一家看這情況,也想將那三尺小路佔居。

  於是,他們就因這三尺小路,老李和老張倆家爭吵起來,甚至打起來,最後竟然將這件事情鬧到了押門,老張心想:“我兒子在皇上跟前做官,如果給我兒子寫封信,也許這場官事就會贏。”於是張老先生就給他的兒子寫了一封關於這件事的信,讓他的兒子出面打贏這場官事。

  誰知張老的兒子是個很有修養的人,他看完後給他的父親回信,寫到:

  “千里求書為道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

  張老看完信後,很慚愧就後退了幾尺,他的鄰居見了也很羞愧,也後退了幾尺。就這樣門前的三尺小路就變成了有名的六尺巷了。

  這個故事寫的是清朝的一個鄰里小事,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人與人之間要恭謙相讓,鄰居之間要和睦相處的道理,古人都有這樣的美德,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

美德的作文 篇2

  現在許多人破壞環境,而他們卻忘記了一樣東西——美德。

  美德是我們每人必不可少的,是看一個人有沒有素質的標準。可是當你亂扔垃圾時、踐踏草坪時,你是否想過,美德還在你的身邊?你是否有想過,破壞環境那慘痛的代價。大家知道破壞環境有什麼後果嗎?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資源枯竭、氣候變異、生態平衡失調等等。這些都是從我們一個不好的動作而引發出來的。現在我們從而得知破壞環境的危害,所以保護環境是多麼重要!那我就從最小的現象說起吧,亂扔垃圾的人隨處可見。有記者調查顯示,在繁華的大街上平均一小時,就有兩三百人存在亂扔垃圾的現象。

  可想而知,現在的人們,已經把身上最美好的品質扔在了地下,你覺得這是應該丟的嗎?不應該!我們應該共同創造一個美麗的家園。現在人類破壞環境的方法可真不少!我想可能大家都有注意到一個問題,走在街上總有點不妥。那就是沾黏在牆上的廣告或用噴漆噴上的廣告,那就是被我們成為城市的“牛皮鮮”。這種“牛皮鮮”不但很難剷除,而且影響我們城市的美觀。我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例吧。一天,我在樓下玩耍著。突然用一個人鬼鬼祟祟地靠近我家大門的牆壁。我小心翼翼地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是“牛皮鮮”的製造者。我有禮貌地說了一聲:“叔叔,可不可以不要再貼上這種廣告了”。

  那個叔叔聽了我的話,他快速地拿上膠水和廣告紙逃之夭夭了。我記得這種人太可恥了,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環境和愛惜每一草每一木,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同時我們要記住,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

美德的作文 篇3

  我們身邊的美德有很多,比如善良勤勞、勇敢堅強、慷慨忠誠、拾金不昧……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四個字——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即忠誠老實,不說謊,不作假,不欺瞞別人。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關於誠實,我這兒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天,我獨自去公園玩。我看看紫荊樹,看看小甲蟲,看看灌木叢,看看鮮花,看看小草,看看天。突然,我看見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準是個乞丐!他對我說:“小妹妹,行行好,給我點吃的吧,給我點錢吧!”我心想:哎,你還沒餓壞吧!話都說得那麼順溜,不像別的乞丐,餓得只會說咿咿呀呀了。不過,我還是給了他四元錢。

  第二天,我和媽媽去銀行取錢。然後,我看到了一個身著西裝的小夥子,手裡拿著一個大袋子,那袋子鼓鼓的,好像裝了好多東西似的。西裝小夥把裡面的東西一把一把地抓出來,大聲說:“把這些都給我換成鈔票!”我看清楚了,他拿出來的,是一把一把的一元硬幣。咦,他怎麼有那麼多一元硬幣呢?裝滿了一大袋呢!咦,我再仔細一看,不就是那天那個可憐巴巴的乞丐嗎!我的天呀!此時此刻,他在我的眼裡已是個大騙子!天下怎麼會有這種人!西裝小夥一轉頭,見是我,愣了一下,急急忙忙地從櫃檯處存了錢,跑走了。

  我想如果他誠實,這個令我憤怒的故事是絕對不會發生和讓我遇上的。

  至於守信,我就想到了宋慶齡的故事。宋慶齡的伯伯養了幾對鴿子,宋慶齡很喜歡。一天,伯伯說要送她一對鴿子,宋慶齡十分高興。正要出門呢,她突然想起來,小鈴要來教她疊花籃。她猶豫了,是去拿鴿子呢,還是等小鈴呢?最後宋慶齡,留下來。因為守信更加重要!如果宋慶齡不守信,失去的可能會是一個好朋友。

  講誠實守信的故事還有《狼來了》、《金斧頭銀斧頭》。媽媽從小就告訴我,追求誠信,你將擁有偉大的人格;擁有誠信,你會獲得幸福的人生。我想我們不僅要誠實,還要守信,有了這兩種美德,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美德的作文 篇4

  媽媽從小就教導我要孝敬長輩,當時我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長大一點後,媽媽的所作所為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孝道。

  有一天,正是炎夏,外婆從鄉下回到新安江,剛進家門,就看到外婆身上的一個個大袋子我就知道,她定是拿好東西來了。

  還在廚房燒菜的媽媽把手在圍裙上擦了擦,連忙趕到外婆身邊,安排她坐下,又奔向了廚房。

  外婆坐在我身邊,用粗糙的手從褲袋裡掏出幾張毛票塞到我手裡說道:“軒軒,這些拿去買書,下次再給你。”

  媽媽見狀,一把搶過我手裡的錢,塞進外婆手裡,她的手裡明顯多了幾張紅紙。過了一會,我開啟電視機正想看動畫,但媽媽把電視切到了京劇臺,悶悶不樂的我嘟著小嘴,媽媽彷彿看透了我的心思,過來對我說:“軒軒,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百善孝為先,意思是孝敬長輩是最重要的,善待每一個長輩父親、母親、公公、婆婆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晚飯過後,媽媽送外婆回家,看著媽媽的背影,我以經理解了孝是什麼。

  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發現生活中的我並沒有把孝順長輩放在眼裡,一直在向父母索取,讓父母幫我幹這幹那,真正幫父母排憂解難的次數很少,還在父母說話時頂撞父母,現在我知道了,這都是對長輩的大不敬。

  這件事讓我知道了孝敬長輩是第一位的,只有孝敬長輩,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我以後也要像媽媽那樣孝敬長輩。

美德的作文 篇5

  偶然在一本《青年文摘》上看到這麼一則小故事:

  一隻蠍子掉進了水裡。一個人想去救它,便將兩個手指伸下去。蠍子蜇了他一下。那個人猶豫片刻,再次將援助之手伸向那隻蠍子。蠍子又蜇了他一下。第三次,那個人毫不猶豫地再次將手伸了下去,於是蠍子得救了。

  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愛卻是人類的天性。在生活中,我們也許會遇到類似的情況:當我們熱情地想去幫助某個有困難的人時,卻遭到他的斷然拒絕。當那聲冷冰冰的“不,謝謝”飄進耳朵的時候,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失望、惱怒,還是認為白白浪費了我們的愛?

  記得剛剛踏進中學校門時,班上有一個留級生。在我們學校,留級生是被人看不起的,於是,他自卑。加上父母離異,繼父的冷淡,於是,他更自卑。他像一隻刺蝟一樣,把接近他的人一個個都刺得鮮血淋漓。

  我曾嘗試著接近他。我希望用自己的愛來融化他冰山似的心。每次碰到他,我總是熱情地打招呼,但他就像聾子一樣不予理睬。一次活動課,同學們都出去玩了,教室裡只剩下我倆。我對他說我們成為好朋友吧。這句話我一連說了三遍。起先他保持著沉默。當我第三次問他時,他才冷冰冰地回答:“不必了。”我當時真想揍他一頓。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冷酷的人呢?就這麼輕易地拒絕了我的全部熱情!那天晚上回去後,我躺在床上暗自發誓,明天再也不理他,決不再理他了!可第二天,我還是忍不住跑去對他說:“我們成為朋友吧,我怎麼會因為你的冷淡而放棄我的愛呢?”他頗為詫異地望著我。再後來嘛,想必讀者也知道了,我們成了死黨。他竟慢慢地開朗起來,成績也有所上升。這恐怕是我學生生涯中最得意的一次成功吧!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和文章開頭提到的那隻蜇人的蠍子差不多。我也被他蜇了好幾下,但是,他不還是被我“救”上來了嗎?現在想想,如果那次我真的不理會他了,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是否會按老樣子一路寂寞下去,甚至是沉淪下去呢?每每想到此,我便又一次慶幸我當時沒有放棄。

  是啊,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愛卻是人類的天性,我怎麼會因為蠍子要蜇人而放棄我對它的愛呢?

  不要放棄愛,不要放棄你的美德,哪怕你周圍的人要“蜇人”。

  作者流暢的文筆揭示了一個道理――愛是人類的天性,作者袒露於文中的這種寬以待人、竭誠助人的純真情懷,讀來令人心動,啟人思考。

美德的作文 篇6

  如果你是一株小草,為何不讓大地充滿生機;如果你是一顆明星,為何不讓夜晚不在漆黑;如果你是一片湖泊,為何不去滋潤生命;如果你是你,又為何不去幫助他人。生活中,你是否一口一個“美德”“善良”又是否去付諸實踐了?

  當地上有垃圾,我們理應去彎腰撿起,而不是抱著別人會撿的心理,對垃圾視而不見,地球需要每個人去維護,這是做人的基礎。當乞丐在路邊討飯時,不該用鄙視的眼神和冰冷的話語傷害他,而要同情他。施捨那一元錢,雖然微不足道,但也能讓他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體現出人的憐憫之心。

  我就經歷過一次。

  那是一個暴雨天,我獨自在一條公共走廊避雨,準備雨過後再回家,突然,我無意中瞄見了一個人坐在一張破爛的薄布上,出於好奇,我湊了上去看看。這是一個老人,他已一頭白髮,臉上爬滿了皺紋,衣服破破爛爛的,像是從垃圾堆裡出來的,面前擺著一個盆,不用多想,這是一個乞丐。我看了一眼,盆裡只有寥寥幾塊錢,我想:可能這位乞丐十分不幸,本來是可以在晚年享福的,但出於貧困,只得出來乞討,今天又下雨,人們都在家,只有幾位好心人碰巧遇到他,順便給他了幾塊錢。從遐想中退出來,再次打量這位乞丐,多了幾分憐憫,把口袋裡的十元錢輕輕地放在盆裡,只見老人抬頭看了看我,生硬地擠出了笑容,眼睛裡含滿了淚水。我的心猛地一抽,這時,我才發現,這個乞丐是聾啞人!

  世上不乏好人好事,譚千秋捨己救人、王洪發舍親救人……然而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卻是在每個人的身邊,只有我們用心去發現、去幫助才能真正領悟“美德”。

美德的作文 篇7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誠信、善良、孝道這些美德,可近幾年善行善德好像一直減少,這豈不讓一些外國人嘲笑我們有名無實?

  我曾經在手機上看到了這麼幾個影片:一個老奶奶在一個公園裡突發心臟病,路人只圍觀拍照,沒一個人上前營救,最後因為搶救不及時這位奶奶故去了。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見死不救呢?後來經警察調查,發現這位奶奶經常在這個公園裡坑蒙拐騙,所以路人都繞著她走,因此這次路人都認為她是裝的。

  另一個是一位老爺爺被撞到了,撞他的人怕承擔法律責任,所以溜之大吉了。正好一位醫生下班路過這救了他,可他不但不感謝醫者,還說是醫生撞的他,要賠償費。醫生怎麼說都不行,路人勸說也不行,後來醫院給醫生打來電話讓他趕緊回去做急診手術,他無奈給了老人幾百元錢,剛上車想走,老人看出了他有急事,急忙攔住他說至少給我1000元,不然不讓你走。醫生給了錢,急忙開車回醫院給病人做手術,病人的命雖然保住了,但是因為拖延而落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還有一個是一位農民工到商場去買奶,想要試嘗一下,但營業員冷嘲熱諷地說:看你穿得這麼寒酸,一看就是農民工,你買得起嗎?買不起快滾!農民工十分沮喪。這時商場的老闆來了,他說:那你看我買得起嗎?農民工怎麼了?他們的錢也是靠自己辛苦掙來的.!再說你不是農村出來的?你吃著他們種的糧食,住著他們蓋的房,你有什麼資格瞧不起他們!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做的事老天都看著了,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你做的惡早晚會以另一種方式報應給你。

  我在此希望大家做事要對得起良心,多行善多獻愛心,以期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

美德的作文 篇8

  寬容是最大的美德。“寬容”這個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但有些人只是紙上談兵,不用於實際行動。可我的同學——謝天予卻不這樣,他把寬容時刻放在心上,也做到了寬容待人。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我們在科學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科學實驗室上課。同學們幾乎都沒有帶文具盒,只有少數幾個人帶了,由於實驗要記資料,老師立即讓我和幾個人回班拿文具盒,順便也幫其他同學拿一下。我和另外幾個同學聽了撒腿就跑,像一陣風似的回到了教室,我拿起我的文具盒和謝天予的文具盒後,搞起了我的“特長”——惡作劇,我把謝天予的筆全部放在他的桌子上,然後跑向科學實驗室。

  到了科學實驗室,我把文具盒扔給了謝天予。他開啟文具盒發現裡面一枝筆也沒有,就知道是我乾的,但他竟然一句話也沒有說,我的心中充滿自責。這是一個多麼寬容大度的同學呀。平時他向我借一塊橡皮,時間長了不還,我就亂髮脾氣,而今天,唉……謝天予的寬容讓我感到慚愧。

  世界因為美德而美好,社會因為美德而美麗。讓我們學會寬容他人,讓世界充滿美德,讓美德開花結果。

美德的作文 篇9

  古人曾雲,“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人無論是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道德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道德不但是做人的根本,同時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擁有統一的核心價值觀的基本。

  道德不但是需要自己做好本職,愛國守法,同時也要儘自己所能,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就像從前有一位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著燈籠行走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沒有白晝與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整個世界,提一盞燈籠又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僧人問:“你什麼也看不見,為什麼還要挑一盞燈籠呢?”盲者說:“現在是黑夜,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瞭?”但盲人卻說:“不,我是為我自已。”僧人愣了,盲者緩緩說到:“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他人碰撞?”僧人說:“是的,我剛才還被兩個人碰了一下。”盲人深沉地說:“我就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自己,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這個簡短的故事也進一步說明了道德的重要意義:擁有道德,心靈才回得到照耀,光明與溫暖方能人間共享。

  然而現在的社會制度與傳統道德正受到一次挑戰——自私與自利的觀念遍佈,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腐蝕著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根基,品德缺乏的事情時有發生,以至於老人摔倒不敢扶,公交車沒人讓座的事件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勝列舉!

  崇德向善是一種精神與文化的理念,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之下,我們應該保留病注重還童文化,更重要的是注重傳統的無上品質。在傳統精神受到強烈衝擊的今天,如果能做到保持道德理念,就能夠不在動盪的濁流裡迷離,對國家來說也是大局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條道路。

  崇的向善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盡要做到國家與民族的向善,還要落實到每個人中,從小事做起,用道德與思想代替 魯莽與自私。

  愛國守法也是崇德向善的密不可分的一點。國是每個人立身的根本,法則是整個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核心——沒有了法律,整個國家就是一盤散沙,從根本上來說還處在原始社會:夏啟終結原始社會的根本區分點,就是設定了法律。

  只有一直在追求愛國守法與保持崇德向善德道路上不斷前行,我們每個人,每個集體,整個民族與國家才能夠興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