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燈下的母親_700字
母親今年六十歲了。記憶中母親總有幹不完的活。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與母親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共享天倫之樂的情景。
春天,萬物復甦,新芽綻露。在我們破舊的土坯屋內,母親把煤油燈的燈火挑亮,放在灶臺上方的燈龕裡。她把白天挖來的芥菜擇好,洗淨,在鍋內舀一碗滾燙的熱水沏上,再找一隻碗扣上,悶好。然後母親又把捋來的榆錢摻進玉米麵裡,兩隻手熟練的一轉,一個塔形窩頭就呈現在蒸屜上。一會兒工夫,熱氣騰騰地榆錢餡窩頭就出鍋了,就著辣絲絲地芥菜,我們吃的好香,好甜,好愜意,好幸福。
夏天,多雨的季節。我們的土坯屋最怕受到威脅了。曾記得有兩次母親在油燈下徹夜未眠。有一次是在我7歲,弟弟才4歲那年,我們這發生了地震。那天夜晚,外面下著雨,父親不在家,母親把屋門敞開,坐在油燈下,雙眼盯著跳動的火苗,整整一夜沒閤眼。又是一次連陰天,我家的房子漏的那個慘呀。母親找來塑膠布和床單等物品吊掛上,四處接滿了盆罐,怕房子發生意外,母親端著油燈四處檢視。那時,我和弟弟睡的好香,好甜。
秋天,地裡的農作物都相繼收回了家。母親在油燈下掐穀穗,擇花生,剝玉米皮,微弱的燈光直映照母親那微笑的臉龐。我們在一旁守著母親,聽著她給我們唱“九九豔陽天”,“我的祖國”“南泥彎”等革命歌曲。我們唱著笑著幹著,牆上映照著我們歡快的影子。
到了冬天,窗外冷風怒號,大雪紛飛,屋內母親把爐火捅旺,把油燈放在窗臺上。母親給我們檢查作業,削鉛筆。坐在溫暖的被窩裡,母親教我們做“皮影遊戲”,只見她的雙手變換著各種動作,在油燈的.映照下,牆上就出現了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形象。我和弟弟在一旁看的直拍手。收音機裡的“小喇叭廣播”,我們天天按時收聽,還有劉蘭芳、單田芳的評書,在母親的講解下,我從小就知道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油燈下的故事怎麼也說不完。油燈下我有一個溫馨的家,一個多彩的童年。油燈下的母親是孩子永遠讀不完、讀不懂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