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六年級作文> 六年級語文教育敘事

六年級語文教育敘事

六年級語文教育敘事

  在小學階段,一提起作文,老師就感到頭疼。其實最頭疼的也能給我帶來對工作的熱情。當然,如果不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就只能是永遠的感受工作帶來的壓力。同時,在做其他事情也肯定不會做好。但如果在工作中不斷激發自己的興趣,在失敗中探求成功的喜悅,在成功中感受失敗的辛酸,會將工作越做越好。接下來我就來說說教學中的一點感想吧。

  靜下心來想想,還是腳踏實地為好,基層教學工作的共同點是應該是務實。譬如,高年級的分析綜合和協作能力培養等。其中有些較為枯燥,如字詞教學、課間輔導等,是不可以省略的,這就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一步一個腳印,容不得半點誇張。教是這樣,學也是這樣。在一間教室裡,教師面對秉性個異、程度參差的學生,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既要對付課本、教參、資料、作業本等等,又要處理課內、課外的瑣事。對於如何提高常規教學質量的問題,在公開課或交流課中能夠有所凸現。

  接下來,就引出另外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教師自身素質的問題。教研活動開展得好。固然有益於課堂教學,但不能指望僅靠技巧和別人所提供的,就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教師。俗話說得好:“你有一桶水,才能給別人一杯水。”教師有了厚實的根底,再具有融會貫通的教學機智,便可以暢遊於知識海洋,信手拈來而得心應手。在公開課時,最讓人難忘和欽佩的,不是語言技藝,鄙視電化幻影,而是講課人令人歎服的淵博知識和讓人豁然開朗的巧妙的教學技巧。只需略作串聯,隨意發揮,一堂課即刻就激活了。所謂的“厚積薄發,就是指的這個吧。這等學問境界當然不是輕易就能學到的.,但它可以說明一點:書到用時方恨少——知識的“積累”太重要了!這是自身得以充實提高的前提條件。多年的小學教學,使我大有感慨的是:我們看的書太少了,我們思考得太少了!

  有句歌詞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為了永恆的綠葉,為了心中的理想,我願為教育事業奮鬥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