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通用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1
瘦西湖坐落在江蘇揚州,瘦西湖從上空來看是比較“瘦”的。
從瘦西湖景區的北門進入,是一條長長的小路。從遠處看,湖面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湖中有三座塔尖尖的。湖的上方有三座拱橋,走在上面能一覽大半個風景區。湖中劃過幾艘小船,船槳“汩汩”的聲音在湖邊傳開了。
湖中偶爾有幾條小魚跳出水面,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而後又躍進水裡,湖面上便漾起了一圈圈小圓暈。
我在湖中乘船,時而濺起的水花輕輕撫摸著我們的臉,涼絲絲的,舒服極了。船一劃過,後面便漾起漣漪。有時,小鳥掠過水麵,撲騰著兩扇翅膀,擊起的水花濺了我們一身。
湖底的水草可真茂密啊,真像一片森林。魚兒在裡面快樂地生活。湖也像一座繁華的城市,魚兒是居民;湖底還像一幅地圖,魚兒是探險家。
春天的瘦西湖可謂是人間天堂。湖邊那滿山遍野的,紅的、白的,便是桃花,從遠處看,彷彿飄著一朵朵彩霞。走近一看,那些花兒你挨著我、我挨著你,互不相讓,競相開放。瞧!這一朵靜靜地低著頭似乎在睡覺,那一朵昂首挺胸,好像一位士兵;那兩朵緊挨在一起,似乎在親密交談。
樹下還有幾隻鴿子,遊客們爭先恐後地去餵食。我把手悄悄伸過去,一隻小鴿子飛了過來,它先看幾眼,然後盯著我,我把手再一向前,它才把頭伸了過來,用尖尖的小嘴啄食著,我的手癢癢的。
瘦西湖猶如一幅畫,時時刻刻映在我的腦海裡。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2
這次五一勞動節我去揚州遊玩了一圈,最令我難忘的是瘦西湖的風景了,可真是一絕呀!我給你講一講吧。
瘦西湖的景點有很多,例如:白塔、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臺、五亭橋、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臺、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等。
我一開始還好奇,瘦西湖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後來一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湖面瘦長。它的景色和西湖有的一拼呢!
所有景色中,吹臺和白塔讓我印象十分深刻。讓我這個小導遊給你介紹介紹吧:吹臺,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釣魚臺。相傳乾隆城在這兒掉過魚,因此,得名釣魚臺。釣魚臺巧妙地運用了“框景”的手法,成為了中國園林最經典完美的藝術。
白塔長得十分好玩、可愛,一個白白的、大大的塔身,上面頂著一個金黃色的小葫蘆,著實好看,我們一直十分好奇白塔的來歷,但十分的可惜,那兒沒有關於這個白塔的介紹,我們在拍了幾張照片後便離開了這個景點。
瘦西湖雖然人多,但是阻擋不了我們的興致,那裡有許多美食,說到揚州美食最有特點特色的那就是大煮乾絲了。
大煮乾絲中的乾絲,真的可以說是十分的細,看上去感覺夾一下就要斷掉似得,可實際上卻十分好夾,放到嘴裡,能吃出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十分的爽。他的配菜十分豐富,小青菜煮的很嫩,木耳肉、火腿腸都恰到好處。
這次揚州之行十分圓滿,玩的玩得十分開心,我離我周遊全國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3
5月1號下午,天氣晴朗。我去參加瘦西湖文博夏令營之六——看盡瘦西湖的前世今生。
剛走進瘦西湖,頓時感覺到絲絲涼意。外面豔陽似火,園內綠樹成陰,路邊紫色、紅色、黃色的野花不畏酷熱,依舊笑逐顏開。導遊說:“若來得早,還可見垂絲海棠那大紅色的花瓣四處紛飛。”
走著走著,“看那裡”,導遊指著遠處,我順著她的手指望去,心裡一陣驚歎,數百米長的池塘竟然開滿了粉紅色的荷花。這荷花粉中帶紅,紅中帶黃,與日常所見的荷花大不相同,我忙問導遊。她自豪地說:“這可是揚州獨有的荷花品種。”我聽了讚歎不已,情不自禁吟誦起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順著河道走了十五分鐘,我們接著向右邊走。“前面那個是什麼?”我問導遊,導遊笑而不語,指了頭頂。我向上一看,只見上面兩個大字“徐園”,恍然大悟。我向園中望去,一口池塘靜靜地坐在幾座紅房子之間,水邊長滿了高大挺拔的參天古木,一座石橋搭在這口不大的池塘上,一聲聲清脆響亮的鳥鳴從天空中灑落,整座園子結構得體、非常精巧。
出了徐園,我們來到了最後一站,歷史文化紀念館。
瘦西湖之行結束了,在這次活動中,我知道了有關瘦西湖以及揚州的歷史,也看到了很多令人讚歎的美景。我想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揚州人的傳承和維護,才能使像瘦西湖這樣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傳承下來,我們一定要珍惜祖先留給我們的財富,讓更多的人喜歡瘦西湖,瞭解揚州,讓她在現代化程序中發出更璀璨的光芒。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4
今年,我有幸去了一趟揚州。既到揚州,就絕對不能錯過遊玩揚州著名的湖上園林——瘦西湖。
瘦西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長4。3千米,遊覽面積達三十多公頃。瘦西湖本是一段自然河道,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疏浚治理,建造園林,逐漸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在清代康乾時期就已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湖上園林,它融南方之秀美,北方之雄厚於一體,充分的體現了秦淮之風情。
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先走到了瘦西湖西岸的長堤上,此處叫做“長堤春柳”。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堤邊的.樹,是一株楊柳一株桃樹的栽種著,楊柳的婆娑之態與桃樹的豐膄之姿,恰似一對對南北美人的完美結合,我歎服設計者的獨具匠心。
在瘦西湖中還有一個園中之園——徐園。為何要稱之為“徐園”呢?因為這裡是軍閥徐寶山的祠堂。所以後來就叫它“徐園”。進了“徐園”的大門,展現在眼前的便是一潭清澈見底的池沼。池邊有嶙峋的石塊,旁邊再栽幾棵楊柳,顯得很自然和諧。池中荷花嬌妍,荷葉田田,只見“魚戲蓮葉間”,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俗話說:有水就有橋。瘦西湖中的橋甚是多樣。但其中最值得一說的要屬五亭橋了。因為橋上建有五個金頂的亭子,所以叫做“五亭橋”。據說此橋是清朝時期揚州兩淮鹽運使為迎接乾隆南巡,請能工巧匠建造的。五亭橋有15個橋洞。這五亭橋還有一自然奇景,就是到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月圓之時,五亭橋的十五個橋洞各映一月,十五個月影在水中是交相輝映,那種美景令人歎為觀止!
時至今日,瘦西湖還令我魂牽夢縈。瘦西湖,我何時能再回到你的身邊飽覽你的秀美!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5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對江南的喜愛與留戀,我也有共鳴。一提起那次夢幻、仙境般的詩詞之旅,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便是濃妝淡抹的西湖了。但在江南還有一處與之名稱相似且意境相似的名勝——瘦西湖。
揚州有名勝瘦西湖,瘦西湖有二十四橋,二十四橋有著名文人杜牧創作的詩篇:“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調。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二十四橋因此篇名聲大噪,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也在此留下墨寶,我,也慕名而來。那天有風,我站在橋上,欣賞著湖面被風吹出的層層波浪。此時的瘦西湖像舞女輕柔縹緲的絲帶,微風吹過,湖面彷彿要飄起來了,她要和風一起舞蹈!
走過二十四橋,又走了一大段路後,我和媽媽來到了五亭橋,她是那麼秀美:以橋的形式連線著兩岸,橋上有五個亭子,故曰“五亭橋”。五亭橋最中間的亭子有兩重簷,四個角上的亭子只有一重簷。亭簷被漆成黃色,由硃紅色的大柱子支撐著。只可惜那天下雨,沒能看到她在陽光照射下發出的耀眼光芒。但又要感謝這雨,下雨且有風,風起雨落,五亭橋亭外的金鈴鐺便會隨著微風細雨發出悅耳的“叮噹”聲,她們一唱一和,共同演奏出一篇動人、悅耳的樂章。我坐在亭中遠眺瘦西湖,湖面上有幾隻小船,它們在煙雨飄渺的湖中飄蕩著,與五亭橋、遠處的二十四橋組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瘦西湖是一條絲帶,湖中的島嶼和拱橋便是這絲帶上的寶石和明珠。它們是祖國秀麗山河和諧、動人的錦繡畫卷!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6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人間仙境一般的瘦西湖。
剛進入瘦西湖,一陣芳香撲鼻而來。我們沿著長堤緩緩地向前走,我們走進了一片“花海”中,原來,那花香是從這裡散發出來的,這裡開滿了瓊花,白色的,又小又可愛。伴隨著花香與優雅的音樂聲,我們來到了小金山和徐園。
進入深處,有一座橋,站在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的五亭橋,因為是早上,所以湖上還瀰漫著濃霧,湖上船隻點點,真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臨近中午時,我們來到了五亭橋。
五亭橋,是整個瘦西湖最有名的景點,如果把瘦西湖比作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那麼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的那條華美的腰節,五亭橋上的人真多啊!人們看起來就像是一條條巨龍。登上五亭橋,裡面可真大啊!微風吹過,亭角上的風鈴就“叮叮噹噹”響起來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白塔,我們看著這潔白無瑕,高聳入雲的白塔,不禁湧起了一股暖流。白塔呈花瓶狀,頂立在天地之間,周圍還有許多花朵點襯,簡直是美極了!白塔前是一條美食街,這裡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如:豆乾,棉花糖,烤腸,烤雞腿等等。
下了五亭橋,穿過白塔,我們就來到了二十四橋。二十四橋,有二十四級臺階,二十四根石柱,所以人們才稱之為二十四橋。登上二十四橋,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句古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游完瘦西湖,我們無不被瘦西湖的精巧建築,先人們的智慧所折服,無不為瘦西湖的歷史悠久所征服。瘦西湖,是我們先人譜寫的一部不朽的篇章。
五一瘦西湖遊記作文7
若將天下美景分為十最,揚州可算是其中一最,而揚州瘦西湖更是最中之最!
我小時候就誦過杜牧、徐凝等詩人為揚州作的詩,詩中所描畫的瘦西湖神秘莫測,朦朧中多次如夢。今天學校組織前往,方圓此夢。
進了遊區,最先瞧見熙春臺,拙政園與其相比,未免顯得小氣;頤和園與其相比,過於宏大臃腫。熙春臺兼得二者精華,不偏不倚,端莊靜好。
沿著湖岸往裡走,只見五亭橋高跨湖上,怪不得清人黃惺庵高呼“揚州好,高跨五亭橋”。五亭橋如此高,若是站在其上,豈不是能俯瞰瘦西湖全景?我加快腳步,想早點登上橋頂。卻未料到,還未跨上五亭橋,又遇白塔,真是又驚又喜。北海的白塔我也見過,莊重威嚴。而瘦西湖的白塔則那麼小巧玲瓏,甚至有些俏皮。整個塔身線條流暢,通體雪白,有幾處鍍著黃金,還有幾處鑲著奇石;塔頂金黃高高佇立。我不由得感嘆匠人的用心。
繼續前行,終於來到五亭橋下。橋上那五個亭子,大小不一,各自排開,亭頂鋪瓦,亭下鋪石,幾根大柱子支撐起五亭。亭下的石頭早已被遊人踩得光滑無比;下面的橋洞,若干遊船穿梭來往。我迫不及待走上橋頂,熙春臺、瘦西湖、白塔等各種美景盡收眼底。不遠處的二十四橋映入眼簾,我想起杜牧,想起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又一次慕名前往。
二十四橋的橋身都用玉石砌成,雖然天氣炎熱,但把手搭在橋上,能感到陣陣涼意,好不舒服。
繼續沿著湖邊往前走,移步換景,處處如畫,大美,瘦西湖!